以学生为中心的心电图教学方法在留学生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2023-01-10范平樵青霞陈冰心
范平 樵青霞 陈冰心
在“一带一路”建设大背景下,新疆高校的国际交流教育和留学生培养面临着多方面的机遇和挑战。随着留学生的学历层次不断提高,对留学生的培养已从原来单纯的语言技能培训逐渐扩大到专业培养领域。近年来,国家对医学生掌握基本技能提出高要求,同时心电图检查已经成为临床技能考核的重要组成。心电图教学在高等教育中是基础医学的重点,也是带教老师在教学课程中的难点[1]。首先由于心电图形成原理抽象,而且心电图波形复杂多变,记忆困难[2]。同时受限于留学生课堂教学时数偏少,临床学习时间短,学生不能熟练掌握多样化的心电图特征。如何使留学生更好的掌握心电图理论知识,提高图形分析能力,培养学习兴趣,增加主动学习的求知欲、探索欲,并熟练应用到临床成为教学探索的方向。随着互联网+教育模式的发展,大多数留学生采用线上线下联合教学模式,形式多样的线上教学模式日益被广泛应用在留学生教学过程中。如何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在心电图授课中积极探索和利用新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是老师们的迫切需求。因此,授课老师需要结合留学生的学习规律和特点,增强双语教学水平,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全面型国际医学人才,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与发展。文章就多年来应用的“以学生为中心”的留学生心电图教学方法与经验做一阐述,期望为医学留学生的心电图教学改革提供思路和参考。
1 传统模式的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老师通过黑板、白板、多媒体等方式授课,多以教师讲课,学生听课为主要模式。老师是主体,是课堂的组织者、指导者,而学生是聆听者、接收者。教师在课堂上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进行授课,也可以与学生互动,课后对学生的提问进行解答。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课记笔记,课后进行提问。此种教学方式传统较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生很少主动思考并提问。但教师课堂授课时将重点和难点详细讲解并告知学生,使学生的学习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留学生因为心电图图形复杂多变,图形分析容易混淆,再加上心电图诊断标准不一,学生难以理解,通常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学习,记忆更加困难,往往心电图理论知识与心电图读图实践相脱节。如果授课教师语言表达匮乏,与留学生沟通不畅,更容易引起留学生对心电图知识理解差,学习兴趣降低,学习效果欠佳。
2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2.1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讨论式教学法。它的优势重在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案例教学法遵循重在分析与决策,重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能让学生第一时间感受到案例情景的再现[3]。教师根据大纲内容,事先准备有代表性、针对性的临床病例,设计相关的问题,将学生置于一个特定的真实案例中,让学生通过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思考分析,提高临床思维能力。将心电图结合到临床案例中,老师针对案例涉及到的相关临床知识进行梳理和设计,学生们在互相讨论中开拓思维,增长知识,提高沟通技巧,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人文素养。临床常选择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章节采用临床案例教学法,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引导,激励学生,学习与心电图相关的多学科知识,增强学习动力,有效提高学习心电图的主观能动性。留学生思维活跃,善于思考和提问,使用案例教学法能够让学生更好的将心电图与临床案例结合,使抽象难懂的心电图知识融入病例中,通过临床案例的学习,加深对心电图图形特征的理解和记忆,提升留学生对临床案例的分析能力和临床思维。
2.2 翻转课堂
在此种教学方法中,通过重新分配课堂内外时间,教师把握课堂的方向,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4]。此种教学模式从传统教学的先教后学改为先学后教。留学生在上课前选择包含有心电图知识的讲座、视频、电子书、图书馆查阅资料等方式进行自学,还能在网络上与老师以及其他同学讨论,课堂上老师不再占用时间讲授知识,而是根据教学大纲要求与学生进行讨论和指导。课后,学生自主规划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安排和呈现学习的方式,教师协作指导满足学生的需要和促成个性化学习。对于留学生的线上教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通过互联网的丰富医学资源,学习更加灵活、主动,让学生的参与度更强。能有效的促进留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加与老师的互动性,提高课堂学习的氛围。
2.3 微课教学法
微课是一种短小,精炼的小视频教学法。老师以短视频为载体,记录老师所传授的心电图知识点[5]。内容短小,一般十几分钟时间就讲述一个课程内容。主题突出,内容具体,一个主题就是一个知识点,一个视频就是一节课程。留学生因善于提问,主动思考,大多不喜欢传统单一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而微课因为短小所以学生在学习上不会有疲劳感,留学生不仅能利用碎片时间学习,而且能随时、重复在线观看学习,受到留学生们深深的喜爱。微课结合了现代互联网的优势,采用多形式、多方法的展示,在视觉上给学生一种冲击和新鲜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微课要求教师通过简单易懂的语言重点突出的进行短视频录制,这也增强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双语表达水平,但对于学习不积极的学生,老师不能及时做到线上监督和指导,容易出现学习成绩两级分化状态。微课适用于正常心电图波形、间期、段章节的内容授课,因为正常心电图掌握的内容较分散,知识点较多,更适合应用微课的教学模式。
2.4 问题式教学法
问题式教学法充分展示了每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组员间的协作和沟通、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6]。根据教师提供的临床案例和心电图特征,学生第一次课上根据提供的案例积极讨论分析并提出问题,学生随机分成小组,课后共同协作查阅资料,在第二次课堂上阐述观点并回答问题[7-8],教师针对答案适时引导学生进行相关内容的学习。但此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在设计案例问题时,从临床出发,提出临床的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所学的专业知识解决问题,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注重学生的多学科临床思维和沟通能力培养。此方法在心律失常章节中易于采用,心律失常内容较多,心电图特征较具体,留学生在学习时容易混淆,通过临床典型病例的临床表现,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心律失常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而提高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临床通常将案例式教学与问题式教学结合进行教学,可以获得更好地教学效果[9]。
2.5 慕课
幕课是互联网上设置的一种大规模开放的在线课程。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教学平台,借助网络开展网上课堂教育、布置作业、在线交流,突破了中国传统教育的空间局限,让优质教学资源的影响与价值进一步的扩大,使学生更好、更快的获得知识[10]。慕课设置的课程一般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对学习者没有任何要求,学生可在学习平台留言或讨论,学习完毕后完成课后练习和测试。目前国内有很多慕课平台,例如中国大学慕课、人卫慕课等。留学生们在我校均接受双语教学,一方面可以不受地域与时间的限制在互联网自主选择想学的内容。另一方面对于不清楚、不理解的部分,可以反复学习。通过慕课这种教学方式的普及,同时也要求留学生带教师资能够根据慕课录制要求,积极上传双语课程,丰富留学生的教学资源。对于留学生学习而言,幕课充分利用了互联网教学平台,让留学生开放式自主学习。但对于学习效果而言,幕课缺乏对学生的学习监督,互动性较差,对于学习不主动的学生不能及时发现,也不能发现学生学习的短板,无法进行针对性有目的性的教学。
2.6 雨课堂
雨课堂是目前使用较普遍的线上教学方法,全面涵盖课前—课中—课后的每一个教学环节[11]。实施课前推送、实时答题、互动答疑以及学生数据分析等内容,还包括任务提醒,课件推送和课件制作等功能。教师利用微信将含有视频、习题、语音的课件发送到留学生手机端,通过课前推送、实时答题、多屏互动、答疑弹幕及学生数据分析等学习方式帮助老师了解分析学生学习行为,帮助老师掌握学生课上、课下的整体学习情况。这是一种智慧教学的新模式,将语音、视频、图片的形式做成交互式移动教学课件供学生使用,教学过程倡导互动式教学,学生可以随时提问,老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查漏补缺。
2.7 情景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以临床案例情景为载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授课教师将教学难点或重点有目的地引入创设场景,设计的场景需要鲜明生动[12],真实性高,在场景和事件发展过程中渗透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留学生心电图临床教学中,情景教学法通常融入人文关怀和思想道德教育元素,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通过120 急救入院设置为虚拟情景,联合视频、动画、图片等方式模拟情景,融入授课内容。内容可涉及心肌梗死临床及心电图分期、心电图图形演变、不同分期心电图特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不同时期临床症状与体征、胸痛中心接诊流程以及临床康复随访。结合情景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了解学生对心电图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能力。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和交流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2.8 对分课堂
对分课堂是由复旦大学心理系张学新创设的一种由教师和学生双方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13]。对分课堂把课堂教学过程分为三个过程,包括教师讲课、学生内化吸收以及学生讨论。对分课堂将课堂教学时间一分为二,一半时间给老师进行讲授知识,一半时间给学生吸收、讨论和发言。留学生具有思维活跃,善于思考和提问的学习特点,对分课堂的创新教学模式可打破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老师不教,学生不学”的填鸭式教学,又可弥补学生自主学习时知识点“吃不透,理不清”的弊端。对分课堂采用的是教师先讲授教学重难点,强调课本知识点,学生自我消化和吸收,进行课堂讨论。对于简单问题可由学生分组讨论获得答案,对于疑难问题通过老师解答获得答案。对分课堂可分为当堂对分和隔堂对分模式,当堂对分是本次课程将老师授课与学生自主学习和讨论进行时间对分,而隔堂对分指本次课程全由教师进行授课,学生完成“亮考帮”作业,而下次授课时间学生自主学习和分组讨论。对分课堂的当堂对分教学模式在留学生教学中应用较多,每一次课程体现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教学过程,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不仅加强小组间学生的沟通和交流能力,而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思考能力,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 结语
心电图理论抽象和图形复杂降低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与热情,从而为临床心电图的教学增加了难度。提高留学生的心电图操作技能和心电图分析诊断能力是培养合格的执业医师的基本要求。目前,心电图的教学方法有许多,临床还采用结合心电信息管理系统教学、趣味教学法、模拟情境教学法、思维导图法、模块式教学法、画图法、比喻法、速记法、三维标测法,融合思政元素等多种心电图教学方法[14-16],但每种教学方法的优缺点各不相同,临床适用范围也不一样。尽管新的教学方法为心电图的教学课堂上带来了新的气象,但老师能够合理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仍存在一定的挑战。互联网+教育的模式为学生自主多样学习,开辟了新的途径和机遇,但同时也存在不足和困难:(1)留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语言文化、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均不同,接受知识的程度不同,造成学习效果差异大;(2)线上教学监督和反馈机制不完善,不能及时面对面的掌握学生学习的真实状态,学生学习主要靠自律和兴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差异大;(3)教师的英语口语能力不同、临床知识掌握程度也不同,多种教学方法势必造成教师的教学压力大,教学任务重,需要花时间和精力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才能熟练运用于学生教学中。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考验大,尤其对于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对于青年教师具有极大的挑战;(4)针对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教学材料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充分准备,比如案例教学需要准备符合心电图教学大纲的临床病例,问题式教学需要提前撰写标准的案例并设计好问题,微课需要教师根据提前录制小视频等。(5)教学效果评价模式不完善。目前教学过程中虽然应用很多“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但教学效果评价仍然多以理论考试成绩为主,并且各个高校的教学效果评价方式不一。有的采用形成性评价,有的采用学生评教和同行评教,有的采用专家督导教学等方式。很少采用综合实践考核的方式评价学科教学效果,仍然忽略学生实践能力与临床思维能力测试。改革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方法,积极应用互联网资源,采用一种或多种教学方法,多元化教学不仅可以增加留学生对掌握心电图知识的兴趣,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新,增强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心电图学习的质量。以学生为中心[17],提高留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具有一定的价值。同时也推动了传统教学方法的发展,积极提升带教师资的教学能力[18]。因此,在今后的心电图教学中,应当借鉴本国学生的教学经验和先进方法,在留学生教学中积极应用并推广。如何让留学生快速掌握心电图知识,准确的识别常见心电图,需要教师在实践过程中进一步探索和总结经验,为临床教学提供经验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