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院校公共文化服务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2023-01-10蒋曼曼

职业技术 2022年1期
关键词:艺术院校服务体系人才

蒋曼曼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杭州 310053)

0 引言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满足公民基本文化需求,满足公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十三五”期间,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十四五”时期的重要发展目标[1]。这个目标的实现需要公共文化服务人才作为支撑和保障。艺术院校作为文化艺术教育与人才培养的专业院校,大部分毕业生都深入文化一线工作,他们在政府相关文化部门、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就业,其中不少已成为各级文化部门负责人和骨干力量。可见,艺术类院校在公共文化服务人才培养方面具备先天优势,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结合行业发展趋势,通过分析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需求及培养现状,立足高等教育功能,探索艺术类院校培养公共文化服务专业人才的路径,为公共文化服务的提质增效提供人才保障。

1 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需求现状

1.1 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亟需大量公共文化服务人才。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意味着对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近些年,在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下,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卓越的成绩,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网络已经基本建立。从全国范围看,2019年文化和旅游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9年底,全国共有群众文化机构44,073个,比上年末减少391个。其中乡镇综合文化站33,530个,比上年末减少328个。全国群众文化机构共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245.11万场次,比上年增长11.7%;服务人次78,716万,比上年增长11.6%。年末全国群众文化机构共有馆办文艺团体8094个,演出17.65万场,观众7564万人次。由文化馆(站)指导的群众业余文艺团体44.18万个,馆办老年大学769个。年末全国群众文化机构从业人员190,068人,比上年末增加4431人[3]。由此可以看出,由于机构改革等原因,全国群众文化机构略有减少,但群众文化活动、服务人次、业余文艺团体、群众文化从业人员,均呈增长态势。以浙江省为例,从2013年起,浙江省启动了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截至2020年5月,全省已累计建成农村文化礼堂14,341个,覆盖了全省80%以上的农村人口。据了解目前文化礼堂运营方面存在开展活动比较单一,各个村都简单复制试点村示范村的经验与模式,存在缺乏自身特色,居民参与度较低,缺乏认同感等问题。农村文化礼堂的设施和资源存在没能充分利用的情况。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归根结底是这些文化礼堂缺少专业人才管理与运营,目前的管理人员一般是由村干部兼任或者志愿者担任,服务和管理的水平都跟不上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1.2 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趋势,需要专业人才作为保证

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明确提出“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建立健全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2017年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正式将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上升到法律层面。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是实现文化供给侧改革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是公共文化服务充分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前提,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必然要求。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化有利于激发整个社会的文化活力和文化创造力,吸引社会力量加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一方面会扩大公共文化服务行业人才规模,另一方面也对公共文化服务人才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

1.3 文旅融合发展趋势,对公共文化服务人才提出新要求

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是党中央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全局、把握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律做出的战略决策。协同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公共服务、为居民和游客服务,提高综合效益,是深化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内容。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公共服务的融合发展能够较为直接地把旅游公共服务逐步提高到高质量发展层面,使之更突出地体现出人文内涵和社会价值,同时融合发展从长远来看,也能够体现出公共文化服务的综合功能。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在带来巨大社会效益的同时,必然也对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与品质提升提出要求,公共文化服务人才的知识结构、职业能力和服务水平也需要相应的调整和提升。

1.4 公共文化服务重心下移,需要高综合素质人才

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提出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建设。长期以来,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固化,导致文化资源分配不均衡,农村的文化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农民的文化利益得不到保障。公共文化服务重心下移是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展的解决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必然要求,是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的重要途径,同时也应注意到在乡村从事公共文化服务与城市之间的差异,相对于城市来说,乡村工作更具有独立性和艰苦性,要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从业者能够适应乡村工作环境,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

2 公共文化服务人才培养现状

2.1 人才培养起步较晚,缺乏师资

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中指出,着力培养一批具有现代意识、创新意识的公共文化管理者和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将公共文化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纳入国民教育体系[4]。同年,教育部在高职高专专业目录增设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专业,2016年起,全国范围内部分艺术类高职院校在其原有文化事业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社区文化管理等专业基础上增设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专业,对于如何培养公共文化服务人才,还处于探索阶段。

师资是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基本保障条件,师资水平直接影响人才培养效果。据了解,目前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专业多数老师主要是从其他专业改行而来,对于公共文化服务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得不够深入,很多教师还存在从学校到学校这个问题,对公共文化服务行业领域发展状况及实践了解不深,普遍存在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况。这与公共文化服务专业缺乏系统人才培养体系有关,目前还没有本科院校开设此专业,仅有西南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个别学校开设了公共文化管理的硕士研究生方向。

2.2 公共文化服务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学生专业认知不高

公共文化服务的文化属性要求从业人员是复合型、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在专业理论知识方面,不仅要求其掌握相应的文化艺术基础理论知识,还要求掌握公共文化服务专业理论、文化政策与法规、民俗文化、旅游公共服务、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的知识;在专业技能方面,既要掌握一定的艺术才能,还须掌握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与策划、群众文化项目的推广与宣传,群众文化团队的组织与辅导等专业技能。根据对已开设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专业的艺术类职业院校调查发现,部分学校在进行专业建设时考虑到学生就业、办学特色、满足地域需求,开设了学前教育、社会工作、会展策划、书画装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等方向,课程设置比较散乱,缺乏系统性。在各个院校对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学生也很难把握自身专业目标,对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和能力缺乏清晰的认知。此外,部分学校在进行公共文化服务人才培养过程中比较重视培养学生艺术才能,缺乏公共文化服务相关教学内容,这种方式培养出的公共文化人才往往艺术才能比较强但缺乏公共文化服务相关的知识与技能。人才培养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需求脱节,培养出的人才具有单一性,缺乏复合型、综合性,无法适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发展;还有部分学校对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得不到社会认可,存在招不到学生,专业面临停招的情况。

2.3 开设课程与实际需求脱节,毕业生专业评价偏低

课程建设对毕业生的就业工作至关重要。通过对毕业生走访调查发现,毕业生高度关注专业实践课和毕业综合实践,对专业理论课、毕业实习、专家讲座关注度较低。同时毕业生普遍反映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问题是在校所学知识与工作需求脱节,实践课程偏少,实践能力薄弱,专业知识理论性过强,应用型差,且存在知识面过杂,难以把握重点的情况。在课程教材建设方面,毕业生也表示学校使用教材陈旧、错误多,调查发现,目前基本所有开设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专业的院校,基本采用的是2013年出版的全国基层文化队伍培训的系列教材,此教材被广泛运用于基层文化人员各类培训中,对学历人才的培养的适用性偏低。人才培养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需求脱节,培养出的人才具有单一性,缺乏复合型、综合性,无法适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发展,也导致毕业生对学校专业人才培养评价总体偏低。

3 艺术院校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职能

高等教育的主要职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公共文化服务。高等艺术院校应秉持高等教育发展理念,做实基本职能,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发展服务。

3.1 为国家和地方培养文化艺术人才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水平,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归根结底要依靠人才。艺术类院校应立足办学优势,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提升为使命,把培养文化艺术人才作为自身发展的首要目标和职能,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人才保证。

3.2 服务国家和区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

服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是高等艺术院校的重要职能,艺术院校应深入研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充分发挥自身资源和人才优势,服务公共文化发展建设,不仅要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人才支撑,还应积极拓展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和载体,与各地政府和企业合作,进行产教融合,开展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繁荣文化事业的发展。

3.3 开展文化艺术研究

开展文化艺术领域的科学研究,为国家和地方文化艺术事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是艺术类院校的重要职能。艺术类院校应结合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需要,充分发挥文化艺术学科优势,依托学校研究力量,整合学校学术资源,开展文化艺术领域课题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为国家和地方文化事业发展提供政策咨询和智力支持。

3.4 推进文化艺术传承创新

文化传承创新是高等院校的又一重要职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文艺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属于培根铸魂的工作,艺术院校在文化文艺工作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丰富多彩,包括国画、戏剧、书法等,艺术院校作为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阵地,应结合专业优势,充分发挥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积极作用,推进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4 艺术院校培养公共文化服务人才的路径

4.1 转变教育理念,科学调整专业结构

教育理念是教育主体在教学实践及教育思维活动中形成的对“教育应然”的理性认识和信念。教育理念对教育实践具有引导、定向的作用[5]。相关调查显示,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对艺术人才的需求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具有较高艺术素养的高精尖艺术人才,一类是基层文化单位需要的综合文化艺术素质较高的基础文艺人才。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文化艺术的需求会越来越大,全民文化艺术的普及逐渐成为各地政府的重点工作。艺术类院校应立足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要,转变人才培养理念,科学调整现有专业结构,除了培养“精英”艺术人才,还要更加重视培养综合文化素质较高的“基础性文化艺术人才”,利用自身办学优势,开设公共文化服务相关专业方向,深入调研,了解行业人才需求规格、知识、技能要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架构专业课程体系,使人才培养与行业对接、与岗位对接。还可以借鉴培养专业硕士的方法培养公共文化管理方向的专业硕士,进行公共文化高学历层次人才的培养,全方位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人才的素质。

4.2 深化产教融合,实现人才培养与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对接

产教融合,要求教育要服务社会需求,要面向产业和区域发展需求,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无缝对接。第一,艺术院校要准确定位自身服务面向,对自身办学情况进行分析,客观评判自身综合优势和办学历史传承,找出自身与其他院校相比在服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的优势与特色。第二,艺术院校还要深入了解区域范围内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现状,广泛进行调查研究,认识到适应区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专业建设的立足点;第三,还要对区域范围内公共文化人才需求做出前瞻预测。专业人才的培养不仅立足于现实,同时还要着眼于未来。近些年,从国家到地方都比较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发展,各地都把公共文化事业发展作为繁荣地方文化的重要内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与其他产业也在逐渐发生联系并呈现出逐渐融合的趋势,这种趋势必然导致对公共文化服务人才提出新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的要求,这为艺术院校的发展提供了机遇。艺术院校必须要从战略的高度去寻找学校服务区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新的切入点,这也是艺术院校扩大自身服务领域,提升学校办学实力的途径之一。艺术院校应该时刻密切关注区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动态,关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趋势,结合自身发展实际,进行深入调研与预测,使专业发展与区域公共文化服务需求有机结合,为区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储备人才,在与其他类院校竞争中抢占先机,形成自己独特的优势。

4.3 发挥专业群优势,构建特色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培养主体为了实现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和一定的培养制度保障下设计的,由若干要素构成的具有系统性、目的性、中介性、开放性、多样性与可仿效性等特征的有关人才培养过程的理论模型与操作样式[6]。主要包含的元素有建构相对稳定的课程体系、制定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等。艺术院校应该结合自身办学定位、服务面向和区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对公共文化服务人才的要求,摆脱固有模式,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基础上进行人才培养的创新,建构符合行业人才需求的培养模式,重点建设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组建专业群,培养复合型人才。公共文化服务人才与其他文化艺术类人才本质的区别在于它不仅要求从业人员具备艺术才能,还要求从业者具备相应公共文化服务基础理论知识与组织、策划、宣传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艺术院校可以利用专业办学优势,整合全校专业教学资源,组建专业群,利用校内不同教学单位在人才培养中的优势与特色,组建跨学院、跨部门、跨专业的教学团队,实现师资共享,课程共享,把公共文化服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与艺术技能有机结合,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公共文化服务人才。二是发挥专业群优势,构建特色课程体系。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必备环节,建构课程体系则需要把各个课程要素按照人才培养目标进行适当的排列组合;课程体系是否完善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也是专业建设的动力之源。艺术院校应深入了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对各种类别、各种层次人才的需求,发挥专业群课程共享优势,打破专业与专业之间壁垒,将课程模块化,赋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让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课程,选择专业方向,满足学生就业、继续升学等多方面的需求,培养不同类别、层次的公共文化服务人才。

4.4 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注重综合素质培养

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培养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主要途径。公共文化服务重心下移的发展趋势和公共文化服务的文化属性均要求从业者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实践教学是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岗位适应性的关键要素。通过实践教学,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公共文化服务理论知识的理解;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意识;有助于学生树立职业理想,提升学生专业认同。艺术类院校应该突出公共文化服务专业特色,统筹开展实践教学,综合考虑各类技能和各类课程,探索基于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综合实践教学体系。第一,艺术类院校需要探索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成要素,合理确定各类实践课程课时结构和比例。第二,推进课堂教学实践、校外顶岗实践、校内毕业综合实践、毕业顶岗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实践环节的改革与创新,全面推进教法改革,以教学研究推动实践教学。借助艺术院校的优势,重视第二课堂的打造,开展有利于提升实践技能的课外校园文化艺术活动,使学生通过组织策划校园文化活动提升专业实践能力。第三,还应认识到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良好的实践设施资源做保障,校内方面应该加强实训室建设,以教学改革、适用先进为原则,把处于科技前沿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等引进校内实践教学,并不断的开发应用性、创新性和综合性的实训项目。同时,在实训室设施设备选用方面,还要具有前瞻思维,做到先进性和实用性结合,既要有充足的常规设施设备,也要有一定数量的先进设施设备,做到与行业企业技术发展水平保持同步或适度超前,实现人才培养的前瞻性。校外方面应该积极与文化类企事业单位联系,建立产学研实践教学基地。校外实训基地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生认识社会、服务行业的重要途径。学生在校外实习基地实习过程中可以扩大视野范围,开阔眼界和思路,提高观察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未来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也有助于整合学校、政府、企业等多方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发挥其在实践师资和设施条件方面的优势。

4.5 优化师资配备,促进专业发展

一支素质精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是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艺术类院校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优化专业师资。第一,组建专业教学团队,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依据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内涵,通过引进、外聘或从公共文化服务机构选调等多种方式,选拔一批既具有文化管理运营能力,又具有艺术技能、实践能力、服务能力比较强的专业师资,形成适合专业发展的教师学科结构,以合理的专业师资结构支持专业发展。第二,采用从高校或者社会上引进高学历、高职称人才,加强师资培训等方式,提升师资队伍综合素质。第三,组建专业指导委员会。聘请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专家、名家担任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发挥其在教学资源合作与共建、人才培养、师资建设、服务行业发展方面的作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5 结语

公共文化服务是实现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建设,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的高质量发展亟需高素质、复合型的公共文化服务人才。艺术院校作为培养公共文化服务人才的重要阵地,应秉持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理念,洞察公共文化服务发展趋势,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立足自身优势,整合校内资源,发挥高等教育功能,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培养一批优秀的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的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艺术院校服务体系人才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人才云
艺术院校参与社会服务反哺人才培养的机制与效果——以北京舞蹈学院为例
艺术院校音乐专业钢琴即兴伴奏课程的常见问题与学习对策
资产管理工作在艺术院校的应用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建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