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医学院校药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2023-01-10董振花杜晓鹃赵淑艳狄婷婷梁晓艳张思聪杜珊姗卑占宇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4期
关键词:药学专业课程思政

董振花 杜晓鹃 赵淑艳 狄婷婷 赵 梦 梁晓艳 张思聪 杜珊姗 卑占宇 赵 原

(1.承德护理职业学院药学检验系,河北 承德 067000;2.承德医学院中药研究所/河北省中药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河北 承德 067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 年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课程思政已经成为各个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重要战略举措。课程思政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时代特征、教育特质的理念创新和实践探索。发挥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让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育人责任,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是新时代赋予高校的历史重任,亦是高校新时代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1 药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思路

将思政教育和专业课程学习融合是今后高校思政教育的潮流和趋势[2]。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课程思政是高校立德树人、铸就教育之魂的重要理念和创新实践。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是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的重要保证。

1.1 发挥教师队伍主力军作用 教师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责任主体和实施主体教师,是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3]。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情操具有重要的示范引导作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行为、健康成长。教师的神圣职责是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师发挥主力军作用,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证。

1.2 发挥课程建设主战场作用 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4]。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那么专业教育课程是课程思政的关键,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主战场。

1.3 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 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升综合素质的主渠道[5]。课堂是生命相遇、心灵相约的空间,是质疑问难的场所,是通过对话探寻真理的地方[6]。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接触”[7]。课堂教学具有导向功能、动力功能、增识启智功能、情感激发功能、意志磨炼功能、行为调节功能、审美愉悦功能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这些功能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从而形成了课堂教学中德育的完整的功能系统,并产生功能系统的整体效应[8]。

因此,在充分发挥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的前提下,立足学科专业特殊视野、理论和方法,实现专业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的有机统一,使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同向同行,同频共振,放大育人合力。结合专业特色优势,深度挖掘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潜移默化地在专业教学中融入理想信念、道德法治层面的精神指引。

依托专业课程,按照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挖掘、提炼专业课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凝练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设计教学方案,构建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模式,实施课程思政教学。

通过设计课程思政教学调查问卷,统计调查问卷结果,开展数据相关性研究,进行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实施效果分析,检验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模式的实施成效。邀请专家对课题研究过程、内容、方法、目标、效果进行论证,论证课题的科学性、统一性、一致性和研究方法的可行性,论证是否解决了课程思政教学中的问题,检验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模式的实践效果。

2 药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依据

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指出,教育在阶级社会中具有一定的阶级属性。一定的教育反映一定的阶级要求并为它服务,它体现在教育方针、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甚至方法上。教育的政治功能表现在教育为一定的阶级、一定的政治路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服务;教育的经济功能表现在通过教育和训练提高人的劳动能力,为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的经济建设服务;教育的文化功能表现在传播和发展社会文化,提高人民的文化科学水平,促进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9],这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阶级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这是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根本制度依据。

课程思政缘起于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是新时代课程思政的总源头、总依据。

3 药学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模式构建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学校整体推进发挥“文化”育人的灵魂作用、“管理”育人的引领作用、“制度”育人的保障作用的前提下,依托于学校定位和教育模式,课程思政建设突出学科专业课程特色和优势,把握课程思政建设的共同规律,体现不同学科专业的特殊性,探索建立符合专业特色的课程思政教育体系,通过课程开发设计使课程思政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

药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结合药学专业培养目标,围绕课程思政建设的课程设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完善课程思政工作体系、教学体系和内容体系,针对性地修订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药学专业教学标准,构建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有机融合的药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3.1 构建以思政元素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教育模式 在专业理论知识教育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深入挖掘药学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促进专业课程的知识属性和思想政治教育属性深度融合,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教育与科学精神、注重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和科学伦理的教育为切入点,以医德医风教育、医者仁心教育为着力点,以案例教学为契合点,培养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勇攀科学高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培养学生“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做党和人民信赖的好医生,构建以思政元素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教育模式。

青霉素是20 世纪最伟大的发现,是药学专业药理学、药物化学经典的教学内容。英国首相丘吉尔曾经说道:“青霉素是二战时最伟大的发明”。这种在战争中诞生的“救命药”,守护着人类的生命。直到今天,这一药物仍然在守护着人们的生命[10]。

弗莱明发现青霉素是医学研究中偶然性中的必然性的经典事例。说它偶然是因为它是实验中的一个意外事件,说它必然是因为莱明没有忽略这个意外事件,而是以科学家的敏锐,被这个偶然的现象深深吸引,开始了进一步研究。

青霉素的发现蕴含的“课程思政”的意义在于偶然中的必然,它是科学家们敏锐的洞察力和好奇心的必然结果,是严谨、求实科学精神的必然结果。启示学生们,不管在学习、生活中都要养成认真、细心、善于思考、善于发问的好习惯,养成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勇攀科学高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明白如果细致地对待身边出现的不起眼的小事,甚至有可能做出影响历史进程的事情。因此,培养大学生的求真求实的态度、严谨缜密的思维、质疑批判的作风、开拓创新的本领的科学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2 构建实践教学视角下的药学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模式 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性教学环节,是学生认知社会、熟悉职场环境、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和培养严谨细致认真及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途径[11]。药剂学、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等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在教学中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教学模式,以专业知识、技能教学为基础,以专业知识、技能训练交互融合为支撑,以知识、能力、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为目标,以人才培养方案为指导,以专业课程教学标准为依据,进行课程思政顶层设计,整体把握课程体系,挖掘、提炼思政元素。

GMP 是英文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的缩写,即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2]。通过进入企业GMP 洁净区的见习,学生们看着带教老师一丝不苟的严肃表情,工作人员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技术工人精湛的技艺和精益求精的精神,体验着制药企业严格的管理制度、苛刻的强制性行业标准,感受着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深感肩负的使命光荣与责任重大。

实践性课程实践环节多样、形式丰富多彩,教师变教练,教室变场地,教材变手册,教法变训练,突出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强调实践动手能力,强调融入生产过程,强调岗位职责。因此,实践教学中课程思政更多地体现在个人的修养与情操,体现在制度的执行与遵守,体现在法治意识与职业标准,体现在团队协作与工匠精神,体现在安全意识与责任意识,体现在社会责任与道德规范,没有明显的知识点对应相应的思政元素,而是体现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体验中。课程思政的融入和体现具有隐性强,凝练难度大的特点。因此,探索将课程思政教育有机融入实践教学,需要精准把握知识学习、能力训练、技能培养与思政教育的关系,探索适合的教学方式方法,做到显隐自然融合,顺其自然,构建“实践教学”视角下的药学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实践模式。

3.3 构建以培养创新精神为核心的药学专业教育教学创新模式 药物化学是药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发现与发明新药、合成化学药物、阐明药物化学性质、研究药物分子与机体细胞(大分子)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综合性学科[13]。药物化学有3 大学科任务,其中寻找、发现具有研究开发前景的先导化合物,进行结构改造和优化,创造出疗效好、毒副作用小的新药是首要任务。

药物化学的发展历程、研究现状、发展趋势、研究热点与难点,特别是药物的发现、发明过程等教学内容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建立创新思维方法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突出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在药物发现与发展中的核心地位,经“设疑、质疑、解疑、存疑”教学设计,“运用逻辑推理、通过试验研究、得到试验结论、进行结论验证”药物发现、发明案例教学,例如磺胺类抗菌药物“百浪多息”的发现,开创了细菌感染性疾病化学治疗的新纪元,开启了从体内代谢产物中寻找新药的方法,开辟了一条从代谢拮抗来寻找新药的途径,启发了从研究药物的不良作用来发现新药的思路,推动了药物化学的发展,在药物化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在沿着科学家、药学家不断观察、思考、探索、发明新药的过程中,科学家的创新精神、意志、信心、勇气、智慧、品质,必然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建立起初步的创新思维方法。由天然产物可卡因(Cocaine)经结构简化、作用优化、类型衍化得到优良局麻药普鲁卡因(procaine),是药物化学研发的新思路,找到一条简化天然产物的结构是寻找新药的一条途径。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屠呦呦,历尽艰辛,创制出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14]。这是科学精神的胜利,这是创新精神的胜利,这是毅力卓绝、艰苦奋斗的胜利,这是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项荣誉。通过科学家发现发明新药的创新思维方法的探究,学生们从中感受到了中医药的魅力,增强对中医药的了解认识,体会“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的大医精神,相信无论做什么,要想成功,必须有“坚定地专心,耐得住寂寞与枯燥,勇于面对质疑,不为世俗所动,禁得住诱惑的科学精神”。

4 结语

以思政元素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教育模式,构建实践教学视角下的课程思政教育模式,以培养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教育教学创新模式,以药学专业课程的为依托,发现、甄别、挖掘、提炼“政治思想、爱国情怀、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文化自信、人文精神”等育人思政元素,以案例教学、实践教学、创新教育为切入点、着力点和契合点,专业教育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课程思政师资队伍教育教学能力、水平得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猜你喜欢

药学专业课程思政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广西医科大学药学一流学科建设成效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口服中药汤剂常见不良反应及药学干预
《药学进展》编辑委员会
《药学进展》杂志征稿启事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课程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