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对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启示
2023-01-10伍媛婷
梁 艳 王 森 伍媛婷
(陕西科技大学,西安 710021)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高级层次,旨在培养科学研究人员、高等学校师资或其他高级专门人才。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独立阶段,19世纪开始出现于美国和欧洲某些高等学校。20世纪在世界大多数国家得到发展[1]。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着两种主要的学位类型,即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
为了弥补人才短缺的问题和及时补充教学科研力量,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在起步阶段及较长时间内,定位于培养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能力的教学科研人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持续增长,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应运而生。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相对比而言,是另一种与行业专业技术职务的聘任形成相联系的特殊类型的学位。该学位以特定的行业为背景,以该行业一定岗位上对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基本要求为培养目标和水平尺度[1]。
一、设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意义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设立是我国研究生类型结构改革的重要举措,是我国研究生教育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满足人民群众发展需求的必然产物,有效推动了研究生教育协调持续发展,也是充分履行研究生教育职能,提高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能力、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保证。随着当今世界各国人才竞争愈演愈烈,各行各业迫切需要既有知识又有技术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在此背景下,高度重视学术型人才培养的同时,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顺应世界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的发展历程
“双元制”教育模式始于德国中世纪手工业经济发展时期的学徒制,是当时手工业者传承技艺的唯一形式。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后,德国工业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大批既具有文化知识又掌握操作技能的工人,学徒制模式的狭隘性日益凸显,学徒制的改革在此时顺势而生,名为进修学校的教育机构可谓“双元制”教育模型的雏形。1920年进修学校正式更名为“职业学校”,1938年《帝国学校义务教育法》首次从法律上、在全国范围内明确了企业与职业学校合作的职业教育模式,1964年这种模式被正式命名为“双元制”职业教育。德国1969年颁布的《职业教育法》及1981年颁布的《职业教育促进法》使得“双元制”职教模式得到法律层面的保驾护航[2]。
随后德国提出了工业4.0的概念,要把制造业向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在这样的背景下,从中学开始走上职业教育之路的学生,毕业时积累的信息素养远不如大学毕业生有竞争力。因此德国又兴起了一种“双元制大学”,把“双元制”职业中学的思路沿袭到了大学里,继续向社会输送高层次、专业人才,推动各个产业向中高端升级。1998年德国联邦议会通过了《高等教育总法》,至此“双元制大学”获得了授予国际通行的“学士(Bachelor)”和“硕士(Master)”学位文凭的资格[3]。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自学徒制起就一直为国家提供应用型人才,促进德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至后来政府愈加重视保护,该模式亦顺应经济社会的需求,不断发展并日趋完善,被誉为“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
为什么叫“双元制”呢?因为这个教育模式是企业和职业学校联合办学。以一位德国汽车行业里整车与动力总成领域的资深工程师——胡静文为例,来看看德国“双元制”教育体系的育人之路。
胡静文自2002年开始在德国的斯图加特大学本硕连读。斯图加特是德国乃至全世界的汽车工业中心,而斯图加特大学又是德国非常顶尖的理工科大学,所以胡静文选专业的时候选择了汽车工程学专业。等他入学之后才发现,学校里汽车系跟机械系的本科课程基本是一样的,只不过汽车系比机械系多出两门课,一门是国民经济学,另一门是声学与震动。为什么要多出这么两门课呢?因为在德国高校看来,汽车产业是德国经济的命脉,学生要想进入汽车产业工作,哪怕是研究工程,也必须要理解宏观经济的运行逻辑,理解汽车产业在德国经济里的战略意义,要建立全局感和使命感,所以需要学习国民经济学这门课程。将声学与震动纳入学生的必修课,则是由于声学和震动这两项技术在德国老牌汽车企业看来是汽车品质的生命线,它们关系到汽车的安全性与舒适性,是怎么追求也不过分的。
到了硕士阶段,按照规定胡静文需要选择至少两个专业方向,这是为了建立有跨度的专业视角,研究生除了要完成规定专业课程和考试之外,还必须在每个专业方向内做4~6个月的课程设计,胡静文需要先找一家公司进行专业实习,并在实习结束之后给学校提交一份实习报告。因为德国有专门的相关法律规定,企业有责任给理工科学生提供专业实习岗位来帮助其完成学业,所以实习单位很好落实。学生可以在公司里寻找课题,完成自己的硕士毕业论文。这些安排都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尽量接触自己将要投身的产业,让自己学到的东西来自真实业务实践。胡静文当时进入了一家名为里卡多的英国老牌公司在斯图加特的分支机构,完成了自己的实习和硕士毕业论文。里卡多对胡静文实习期间的工作能力和积累的经验非常认可,所以他毕业后顺利签约成为该公司的一名正式员工,开始了在德国汽车行业里的工作生涯。
三、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现状及不足
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录取106.2万人,其中专业学位硕士录取人数65.7万人,占比61.9%。目前,在硕士研究生培养阶段,专业学位已成为主体[4]。针对行业产业需求设置了47个专业学位类别,共有278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599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基本覆盖了我国主要行业产业[5]。并且我国已完成《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到2020年专业学位硕士招生人数占比超过学术学位,达到60%的目标”[6]。由此可见,专业学位已经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学位类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应该坚定走应用学术研究的道路,坚持按照“从实践问题出发,依托成熟理论,开展实践研究,探寻实践学问,追求实践效果”的指导方针来重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系统与流程,力促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全面彰显应用学术性的特质[7]。
由于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不够成熟,面对新时代的新要求,在探索发展中,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重学术学位、轻专业学位的观念尚存,发展理念、思路、措施与学术学位同质化现象仍不同程度存在,与职业资格的衔接需要进一步深化;二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模式仍需创新,培养质量亟待提高;三是导师队伍建设不理想,“双导师”制度实施不到位,校内导师实践应用培养能力有待提升。
四、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带来的启示
德国是老牌工业强国,也是全球第四大经济体。德国政府于2019年发布了《国家工业战略2030》,明确提出到2030年时,将制造业份额扩大到25%[8]。“双元制”教育模式发展历经百年,在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面,形成了完备的体系,积累了有益的经验,为德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国已经进入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新时期,有选择性地借鉴国际优秀的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将大有裨益。
1.深化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认识,推进与职业资格衔接
专业学位是职业性与学术性的高度统一。在德国“双元制”模式中,学生毕业后会被同时授予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是国家对该培养模式下学生职业能力的认可,是企业用人的重要参考,也是学生就业的有效通行证。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持续输出也提升了德国“双元制”教育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依照“双元制”职业资格证书颁发的经验,我国可以积极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与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及水平认证的有效衔接机制,根据行业的需求高标准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并通过不断有效的正反馈来逐步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社会认可度。
2.深化产教融合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
德国“双元制”教育体系产业培养人才,有个非常鲜明的特征,即德国企业在整个国家的职业教育体系里有非常主动的参与行为。这一方面是因为德国社会视人才培养为企业的一种公共责任;另一方面,很多企业也把其安排视为自己的一种权利,一种叫作“我有权提前培训我未来需要的人才”的权利。
“三螺旋理论”[9]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政府、行业产业、高校是互动的关系。目前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虽然也要求开展专业实践,但是存在企业的积极性不高、高校对专业实践考核难以落实的情况,因此导致专业实践形式大于内容的走过场等现象。借鉴德国“双元制”教育的成功经验,政府应该主动谋划、制定相关的政策以调动行业产业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热情;高校应充分认识到行业产业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不可或缺且无法替代的作用,深化产教融合培养模式,主动与行业产业以项目合作等方式共同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同时能让行业产业在接纳专业学位研究生开展实践的过程中获得科学创新、技术进步、人才储备的红利,将人才培养与用人需求紧密对接,从而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全面融合。
3.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
“双元制”教育体系,让德国成为公认的培养工程师的摇篮。该教育系统是怀着打造行业产业接班人的目的来培养学生的,所以除了提升学生的技术能力及创新能力外,还需要教授行业产业中的默认知识,比如手感、视野和价值观等基本素养。这样培育人才的方式,能够让行业产业有稳定的人才供给,也能影响一个行业产业未来的风格和样貌。而学生要获得这些实践应用技能、领会并传承行业产业精神,不能只依靠传统的课堂讲授学习,要在“师傅领进门”后,学生个人通过反复实践、用心琢磨才能心领神会。因此要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健全并落实行业产业导师选聘制度,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校内外导师各司其职、共同培养。
近年来,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数量不断扩大,但其导师队伍建设却不能满足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现行的“双导师制”有其难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缺陷,如: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导师与学术学位研究生导师同质化现象严重;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校外导师有自己的工作,对学生的指导只是兼职,培养研究生的积极性不高、参与不够深入甚至只是一种形式。要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无疑需要政府、行业产业、高校共同努力。首先,政府应加强政策指导、制度建设,推动高校和行业产业之间的人才交流与共享。其次,高校应遴选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的校内导师,聘请职业技能精湛的校外导师共同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同时,建立有效的校内、校外导师沟通协作机制,避免校内外导师各自为政的现象,共同规划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
4.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
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应与学术学位研究生有所区分,突出其职业性。高校应密切关注专业发展前沿,努力构建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和应用性的课程体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将政治、经济、法律等职业素养知识融入课程体系中,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全面发展、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5.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要始终保持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本色,坚定文化自信
19世纪初德国建构的研究生教育制度,是适应当年普鲁士政府建设国家需要的制度,是体现德国人观念的产物,极大地促进了德国科学技术的发展[10]。中国特色研究生教育制度,始终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意识形态上的指导地位,坚持党对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四为”服务方针,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研究生教育的根本任务,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发展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研究生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发展研究生教育事业,坚持深化改革推进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发展,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研究生教育重要使命[11]。
如今,我国教育领域正在以多维度推进改革创新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也正走在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道路上。此时我们既要吸收世界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先进经验,更要扎根中国大地发展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制度体系。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2]。在新时代发展视野中,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更要善于挖掘中国优秀教育传统文化资源,坚定文化自信和教育自信,与时俱进地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生教育文化发展。
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经济社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是主动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路径,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重点。“双元制”教育模式是德国历史传承的结果,是其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的有机组合,虽然不可复制,但值得学习、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