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语言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
2023-01-10王蕾
王 蕾
(天津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天津 300222)
语言类专业是高等教育文科类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于2019年启动了“六卓越一拔尖”计划,以全球新科技革命、新经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背景,从学科导向转向以需求为导向,从专业分割转向交叉融合,从适应服务转向支撑引领,倡导将新技术融入文科课程,从而探索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和跨界融合能力的新型人才[1]。从此,我国高等教育开启了大力推进和发展文科建设的新时期。语言类专业如何在新时期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一、创新创业教育对高校语言类专业学生的重要意义
创新创业教育是国家战略建设的必然要求,在语言类专业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并有效实施,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是回应时代需求的重要举措,对培养高水平语言类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1.创新创业教育是国家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2]。“一带一路”倡议对高等教育语言类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为学生传授过硬专业本领的同时,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国际视野、发散思维、管理规划等人文创新素养。创新创业教育能够将语言类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核心竞争力融入当下国家发展战略,为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提供必要保障。特别是对于语言类专业的大学生创业群体而言,创新创业教育能够帮助他们加强国际合作,提升创业本领,明确市场定位,从而深度有效地参与到我国“一带一路”的建设中来。
2.有利于缓解语言类专业学生的就业压力
创新型应用人才是企业最需要且最稀缺的人才。语言类专业学生核心技术能力普遍不强,学生在职场中面临巨大考验,而同时却有不少企业依旧缺乏具有较强管理、规划、创新能力和人文素养的人才。创新创业教育能够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普及创业知识,让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融入企业环境,将专业本领与创新型人文素养相融合,从而有效对接市场需求,提升市场竞争力,另外,创业教育还能够更好地拓宽就业渠道,缓解学生求职压力。
3.有利于提升语言类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
语言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式一直是教育改革的焦点问题。专业教育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为学生尽快参与社会生产实践做准备,而创新创业教育则是专业教育的深化和具体化,将语言类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与创新意识、创业精神相结合,既能夯实学生的专业素养,更能将学生的跨文化思维和国际化理念应用于社会实践中,从而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当前高校语言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形式多样,但大多聚焦在科研型创新或技术型创业领域,在文科领域尤其是语言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发挥作用不明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创新创业顶层设计整体性不强,教育不均衡,呈现碎片化
创新创业教育顶层设计缺乏前瞻性,表现为整体化布局不足,致使创新创业教育“重工轻文”,在文科、工科之间发展并不均衡。当前,部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关注焦点主要集中在富含科学技术的理工科创业项目上,而文科领域尤其语言类学科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较为薄弱,创业服务平台和融资渠道较为匮乏。各高校大多为理工类专业建有综合实验室、工程中心,打造创新创业资源整合服务平台,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推动力和操练场。反观语言类专业创业服务平台却较为缺乏,地位不明确,职能不清晰。同时,由于语言类专业科学技术性不强,学生没有技术可供抵押和担保,创业融资渠道狭窄。另外,由于文科类项目孵化的速度较慢,通常较难吸引资金支持,在咨询、培训、融资、孵化、风险评估等方面也较难获得系统性的指导。
2.课程教学体系化建设不完善,课程设置的内在逻辑性和针对性不强
为紧跟时代步伐,许多语言类专业也开展了创新创业教育,但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其教育形式仍主要停留在专题讲座、双创指导层面,创新创业类课程设置较为零散,教育体系并不完善,逻辑性不强,缺乏创业实践环节和个性化的课程指导[3]。一方面,文科类尤其是语言类专业的创新创业课程仅在选修课、讲座、竞赛、项目申报、社团活动中出现,未被纳入整体培养方案,各类课程的内在关联性不强,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没有建立系统的、完整的协同育人模式。另一方面,二者融合度不够,无论是课堂式,还是实践式,对语言类专业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契合点研判和挖掘的力度仍不足,两者之间缺乏深度融合。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的整体规划中缺乏与专业课程相关的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和对实践环节如何设置并实施的深入思考,创新创业教育多流于形式,无法针对不同类别学生建立起系统的人才培养体系。
3.社会资源利用率不高,学校与社会资源缺乏有效衔接
当前,不少高校正在积极建设众创空间、创新实验室等双创平台,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合作,共建校外实训平台。然而,传统的以参观和了解为实践主体的“走马观花”式教育手段,使创新创业教育过于肤浅[4]。没有与校外社会资源进行深度融合,很难保证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提升。高校与企业签订一纸合作协议,并不代表两者在人才培养上进行了深入的沟通达成了共识,也不代表学校与企业的创新创业资源得到了精准对接,实现了共建共享。由于缺乏行业的优势,语言类专业学生在双创实践中存在着自身的局限性,无法获得优质的双创实践平台支持,很难成功孵化出有前景的创新创业成果。
三、语言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针对高校语言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高校应主动抓住加强文科建设这一战略机遇期,积极探索语言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1.结合专业健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语言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于以语言类专业为主,兼具创新、创造、创业等普适性能力的提升,培养语言应用能力强、创新创业综合素质突出的复合型人才。将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推进语言类专业教育教学综合改革的突破口,结合专业特点,通过分析行业背景、现状及行业对语言类人才的需求,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重点,从学校层面,通过学分制改革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在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创新创业模块,与第二课堂成绩单对接。突出国际化特色,为语言类专业学生设置有针对性的创新创业学分认定办法,从学校层面进一步细化创新创业学分,重点考量学生利用语言专业技能取得的创新创业活动实绩。对于语言类专业学生双创意愿不强的问题,学校可通过学分累积的方式,激励学生积极参加创新创业活动。
在学校的引导下,以语言类专业教师为主导,结合用人单位意见建议,充分调研论证,对照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修订学生培养方案,建立多目标、高弹性的语言类专业学生个性化培养模式,构建基于语言类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实践、服务、保障、考核体系。突出语言工具在双创领域相关知识点的结合应用,鼓励语言类专业学生选修风险投资、企业管理、国际贸易等课程,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双语实训,以“面向全体、注重引导、分类施教、结合专业、强化实践”为原则,有针对性地建设分层递进式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群及配套的实践教学体系;遵循教育教学和人才成长规律,以课外活动、社会实践为载体,挖掘和利用各类社会资源,建设多元化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打造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体系;整合校内外教育与服务资源,为学生创业提供实质性服务,搭建创新创业教育服务体系;持续优化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增加经费支持力度,确保科研创新活动有序开展,健全创新创业教育保障体系;将指导创新创业活动列入专业教师教学工作绩效年度考核办法和教学业绩奖励标准,努力提升师生参与双创活动的积极性。
建立学校教学和学生管理部门共同牵头、教辅部门协调配合、语言类专业所属学院齐抓共管、校外教育资源多方参与的协同育人机制。坚持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实践教育、校园文化活动、学生管理、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六方面工作的紧密结合,形成“五体系、六结合”全方位的创新创业人才教育培养机制,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全面提高语言类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
2.构建“专创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语言类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可尝试思维渗透和学科重组的“专创融合”教育模式。一方面,将语言类专业中人文、美学教育向思维模式渗透,以服务“一带一路”、跨国文化交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等多种形式,开拓一种没有“硬科技”也能用“文化创意软实力”来创造价值的商业模式。将人文教育体验与创新思维模式引入商业模式,通过思维方法与创新创业、战略设计、商业模式、营销管理的有机融合,培养学生观察和捕捉商机的战略直觉。创新思维模式,利用头脑风暴训练强化学生思维发散的能力和演练动手能力,在测试过程中完成设计与反思,实现创新实践中最难的由0到1的突破。另一方面,以语言类专业基础结合其他专业开展跨学科深度实践。通过语言类专业基础来协调并开拓“工、理、文、经、管、法”等多学科交叉的思维创新,从而促进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诸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创新思维模式,培养和提升语言类专业学生在金融、法律、营销等某个方向的专项语言技能。鼓励其在跨专业领域建立创业团队,采用文工结合的方式进行小组搭配,参与创新创业项目或赛事,形成“跨学科、跨领域、跨区域”的特色和优势。
3.构建分层递进式创新创业教育引领模式
针对个体差异实施个性化的创新创业教育,不同种类的授课群体应采用差异化的教学方法与授课重点,面向语言类专业学生,根据其不同层面需求,建立四层递进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一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思维,将创新创业基础必修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考虑到传统的语言类专业学习多以记忆、背诵方式为主,开设创新思维方法训练类课程对于语言类专业学生十分必要。在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国际贸易、市场营销等领域,语言类专业学生与非语言类专业学生相比,具备较强的语言优势和较广的国际视野,其自身的特色和优势理应成为一支有实力的创业团队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以上领域都可以成为语言类专业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切入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校应增设语言类和非语言类专业学生混编的创新创业教育通识课程,组建创新创业团队,鼓励语言类学生发挥专业优势,在团队中找到自己擅长的角色[5]。二是夯实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实践环节中。注重学生交际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是语言类专业的学科特色,将创新创业理论和综合能力需求细化为逐级深入的知识点集合,初步按照“基础+专业+综合”设计相关课程和教学实验。充分发挥课程共享平台的作用,利用语言专业优势,积极引入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世界顶尖学府的优质双创课程和教材,将国外知名企业家的创业案例或研究报告作为语言类专业分级教学的主要学习和参考资料,在提升学生国际视野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实现语言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同步提升。在口语训练中可引入商业谈判、项目路演实训,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另一方面,注重学生思辨能力、把控全局及临场应变能力的强化训练,按照由易到难的原则,形成逐级递进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三是积极挖掘国际合作类创新创业实践项目,让语言类专业学生的特长有的放矢,进一步面向有创新创业意愿的学生,提升其创业实践能力,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大学生实验室开放基金、“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和各类学科竞赛开展有针对性的科研创新训练,结合语言技能将跨境商务、教育、旅游、文化交流和双创竞赛项目等升级为语言类专业学生毕业论文选题,进一步拓展学生双创训练的时间和空间。四是重点培养语言类学生中有强烈创业意愿的学生骨干,做好初创帮扶和孵化。依托众创空间孵化器对学生成果进行培育,帮助学生实现从职业生涯规划、实践考察到专人跟进指导实践的全过程引领,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实操性。
4.构建产教融合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
构建高校和企业良性互动发展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加强校企对接,特别应加强与科技创新型跨国企业的紧密合作,构建协同育人新模式。一是深化校企协同育人内涵。针对语言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和实施情况,校企合作共同规划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使专业方向和培养方案符合企业的人才需求和能力要求。二是有效实施校企协同育人项目。从具体项目着手,寻找校企合作契合点,一方面,使师生利用语言专业优势在真正为合作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对企业研发、生产、销售等实际环节有更深入的认识;另一方面,通过项目合作,企业平台优势得以有效发挥,支持了高校创业平台软硬件建设,从而更好地服务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三是建立灵活的校企导师聘任制度。鉴于语言类专业教师普遍缺乏创新创业专业知识的特点,学校应考虑建立“柔性化”的聘任制度,预留部分“流动编制”,将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工程师以双创导师的身份请进来,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企业导师队伍;同时,高校应针对文科专业教师,特别是语言类专业教师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鼓励其进入相关行业进修,支持其进入企业研发或管理团队,拓宽眼界、增长见识,打造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突出、实践经验丰富的校企创新创业双导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