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院校生理学课程思政引入中医文化的可行性分析*
2023-01-10梅巳文菊华刘永平陈懿
梅巳 曾 辉 李 峰 文菊华 刘永平 余 韵 陈懿
(湖南中医药大学医学院生理教研室,湖南 长沙 410000)
中医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医学,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处处体现出浓厚的人文精神。“课程思政”是近些年教育领域的高频词。它与中医文化的碰撞将擦出怎样的火花?本文试从生理学学科的角度,探讨将中医文化纳入中医院校生理学课程思政体系的可行性及可能的建设路径,旨在为西医课程在中医院校课程思政体系中的“中西合璧”提供新的思路。
1 生理学课程思政中引入中医文化的可行性
1.1 思政素材的可行性—中医文化中的思政元素课程思政,顾名思义是以非政治类的专业课程为依托,充分挖掘蕴含在专业知识中的德育元素,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各环节、各方面,使得专业课与思想政治课的“显性思政”相配合,达到“隐性育人”的作用,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1-4]。中医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15 年,习近平同志在祝贺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 周年的贺信中提到“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这一论断,无疑是对中医药学的极大肯定,也为新时代中医院校思政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
通俗来讲,中医文化是指中华传统文化中与医学相关的内容,也就是中医行业所具有的行为规范、道德观念及人文习惯。中医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可用“仁、和、精、诚”四字概括[5]。“仁”是中医素养的最基本要求,它体现的是仁者爱人、生命至上的伦理思想,这与现代医疗中“敬畏生命”的理念相契合。“和”是中医素养追求的最高境界,它体现的是崇尚和谐的价值追求。强调人人体形与神、与自然、人与社会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和谐之美,这与西医的“整体医学模式”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和谐”不谋而合。“精”是中医职业素养的基本要求,也是医者的终极追求。它要求从医者医术精湛,“博极医源,精勤不倦”。“诚”是中医人格修养的最高要求,也是中华文化中宝贵的价值取向。它要求医者对患者坦诚相对、对疾病客观判断、对生命现象真实记录[5]。同时,中医的许多理论,如“天人合一”“辨证论治”“阴平阳秘”“整体和谐”“异病同治”等都具有与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相似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此外,中医的许多论述,如“不为良相则为良医”“医病—医人—医国”,也均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吻合的[5,6]。
由此可见,中医的精神内核包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在专业课的学习过程中若能引入中医文化,定能做到思政教育“润物细无声”,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1.2 教学过程的可行性—中医与生理学生理学在我国发展较晚。20 世纪20 年代,“中国现代生理学的奠基人”—林可胜教授在协和医学院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生理学系,至此打开了中国现代生理学的研究之路。然而,中医家在很早就开始对人体生命活动规律进行观察和研究,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最终成书于西汉的《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又称《内经》,分《灵枢》和《素问》2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由历代医家传承增补发展创作而来。书中提出的“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等,是古人对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总结。它奠定了包括人体生理学在内的病理学、诊断学及对疾病治疗的认知基础,是中医基础理论确立的标志。《黄帝内经》中与生理学相关的内容散见于各个章节,涉及面极其广泛,大体包括:(1)对人体生长发育规律“生、长、壮、老、已”的探究,表现为以“天癸”为中心的男女七八节律;(2)根据气血的盛衰和形体的变化总结出人体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生理特点及其机制,如以“十岁”为基数的“好走”“好趋”“好步”“好卧”等生理特点;(3)与生理学中“生命活动的节律性”相对应的人体气血运行的节律,包括营卫的循行(日节律)、气血与月之阴晴圆缺的关系(月节律)、五脏主时规律(季节律);(4)与生理学的描述相对应的胃、肝、胆、小肠、大肠参与消化与吸收的机制、肺在呼吸中的作用及肾脏控制人体水分进出等观点;(5)人体的精神活动与形气盛衰的关系、形体与气化的关系[7]。由此可见,中医与生理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现代生理学为中医理论的科学化提供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因此,在中医院校的生理学教学中融入中医文化,便显得水到渠成。
1.3 师资力量的可行性—中医院校教师的“西学中”生理学教师大多都是西医院校或生物相关专业毕业,缺乏对中医的基础知识的了解。但自跨入中医院校的大门开始,非中医类教师就受到了中医文化耳濡目染的影响。在非中医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时常会提及中医知识,同时还主动将中医药的元素融入科研课题中,形成了具有中医特色的教学文化及科研文化。此外,中医院校内有众多教学理论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中医专业教师。将他们纳入辅导生理学教师进行中医文化课程思政的导师队伍,既保证了生理学教师对中医文化传播的科学性、准确性,又有利于中西医的学术交流,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因此,中医院校的生理学教师一定能讲的出、讲得好具有中医特色的生理学故事。
2 中医文化融入生理学课程思政的建设路径
综合以上观点,笔者认为中医文化融入生理学课程思政势在必行,可从以下3 个方面着手。
2.1 将中医理论融入生理学教学 增强学生的中医认同感西医院校的生理学教材均未涉及中医相关理论。因此,中医类专业的生理学教学应采用融入了中医观点的配套教材。目前,笔者所在学校采用的是施建荣、赵铁建主编的《生理学》(新世纪第4 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该书以西医生理学为蓝本,每个章节的开篇均涉及与本章知识点对应的中医理论。教师对中医相关基础知识的介绍,可减少学生接触生理学知识时的陌生感,并主动进入学习情境,提升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讲授的生理学知识又能作为学生理解和演绎中医理论的科学依据,无形中搭建了一座沟通中西医理论的桥梁。这样的中西医互动必然使学生凝练出对中医更客观的评价:中医是对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另一种诠释,它从属于自然科学,与西医具有同等重要的科学地位。如此一来,通过专业知识的传授,学生自觉凝练出对中医的认同感,是一种收益良好的隐形思政。值得注意的是,生理学的任课教师绝大部分都不具有中医专业知识。因此,要做到中医理论进课堂,就要求任课教师提升业务能力、利用课余时间学习中医知识。教师可通过随堂听课的形式向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的教师请教,也可利用各种网络平台进行中医课程自学。这样不仅拓宽了自身的知识结构,使中医知识能顺利融入生理学教学,也能更好地与中医类学生进行课堂探讨。此外,非中医专业教师主动学习中医文化,这本身就是对“中医文化认同感”的最好诠释,在教师和学生中营造出“百花齐放”的良好学术氛围。
2.2 将中医人文精神融入生理学故事 提升学生的文化
自信生理学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它的每一次理论革新,都是值得深入思考的探索故事。在生理学教学中,要应用好这些素材,适时结合中医人文精神进行课程思政。
比如,在讲到《绪论》“生理学发展史”时,就可引入我国“现代生理学之父”—林可胜教授的故事。林可胜教授是推动中国现代生理学发展的第一人,他勇攀科学高峰,发现了肠抑胃素和阿司匹林的镇痛作用靶点,为新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生理学工作者。此外,林可胜教授也是一位抗战老兵,在祖国陷入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参与抗战时期后方的医疗救援工作,组织了中国红十字总会救护队,创建并领导了中国军队战地医疗救护体系[8]。战后,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想任命他为卫生部部长,但林可胜教授因不习惯国民党政府的官场气而坚辞不受,随后移居美国继续从事医学研究。林可胜教授用其一生诠释了科研中的求真精神、民族存亡中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不与乱世同流合污的“士大夫”精神,这些都与中医的文化内涵相呼应。此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屠呦呦女士与青蒿素的故事、中国科学家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故事、我国现代血库创始人—易见龙教授的故事、我国消化生理奠基人—王志均院士的故事等等,都是教师值得深入挖掘、与中医文化“仁、和、精、诚”相契合的生理学故事。教师讲好中国故事,学生学好中医文化,就是传统文化在中医院校内的生根发芽,在无形中树立学生对中医的文化自信。
2.3 课程思政趣味化 春风化雨般感染学生课程思政是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培育,是与学生心灵的碰撞。因此,不能拘泥于课堂讲授一种形式,而应做到多维度、多路径,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升思想品质。
首先,多种教学法应适时切换。如课前提供阅读材料,课上让学生亲自讲述生理学家的探索故事(翻转课堂);组织学生在慕课(MOOC)上学习医学伦理学的课程并撰写心得体会;学生分组讨论近期出现的、与生理学相关的社会热点,提炼其中的道德元素(小组合作学习,TBL)等等。其次,教学场景也应丰富多变。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将线上学习推向了高潮,课程思政也应搭上这个顺风车。教师要主动搭建课程思政的网络第二课堂,认真组织、细心管理,实现“线下”引领“线上”、“线上”辅助“线下”,两“线”完美交融的育人效果。此外,课程思政的素材库应当扩充。生理学实验中的各种实验动物就是除课本之外的良好素材来源。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时,应主动引入动物伦理学的原则,帮助学生树立敬畏生命、严谨求实的医学科研态度。
总之,课程思政没有固定的模式,也不应局限于一种模式。中医院校的教师要结合所任课程的实际情况,巧妙引入中医文化,适合、适时、适度地进行课程思政,让中医院校的医学课堂真正成为中医文化的培育基地,为祖国和人民培养更多“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新时代中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