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政育人背景下加强教学医院教研活动*

2023-01-10张秀华冯静静孙宝谦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14期
关键词:教研室教研育人

张秀华 冯静静 孙宝谦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教学科,天津 300150)

教研室作为临床教育教学实施与研究的最基层组织,是基于课堂教学的实际问题开展研究、理论学习、开阔视野、提升专业技能的学术团体,主要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水平及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并能够带动学科团队的成长。目前课程思政建设是教学改革的一项重点工作,本文在这一背景下探讨了如何进行教研管理,提升教学水平。

1 规范开展教研活动必要性

教学医院作为教育临床医学生的主阵地,其教学质量好坏直接影响临床医学生知识及技能水平。然而,当前高等医学院校附属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承担大量的临床教学任务,附属医院教师身兼临床医疗工作和繁重的教学任务,忽视了自身教学能力培养,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1.1 重科研轻教学目前医疗行业竞争激烈,高校附属医院在医院发展中势必要将医疗放在首位[1]。而科研成果往往作为医院排名的重要评价依据,教学方面几乎不在评价范围。究其原因是科研考评容易量化,标准明确,且投入见效快。而教学方面评价指标不易设置,考评难度大,并且产出较慢,短期看不出效果。这就造成高校附属医院大多重科研、轻教学,重效益、轻人才培养的局面。

1.2 教学投入不足临床教学无法获得经济效益,高校附属医院运转经费来源于政府的拨款和医疗业务收入。学校支付的费用有限,相反医院还从医疗业务收入中拿出经费进行教学建设。所以先进的教学设备、临床教师的报酬投入不足,长此以往,会影响教学工作的发展。

1.3 临床师资队伍建设不完善教学医院没有独立编制的专职教学人员,临床教师兼任临床、科研、教学工作,对教学的重视程度和投入精力有限,加上教学工作费时、费力,责任大利益小,且职称晋升时教学工作所占比例极小,而科研课题却作为晋升高级职称的重要指标。因此部分临床医师教学意识淡薄,不注重研究教学方式、方法,教学水平未得到有效提高。

2 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 提升教学质量

教研活动是临床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部分。教师通过参加各种类型的教研活动,能够学习并借鉴优秀的教学经验和先进的教学理念、方法,才能在教学实践中改进教学策略,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2]。因此开展形式丰富的教研活动,有利于调动教师学习积极性,从不同角度学习、探讨教学方式方法,提升教学质量。

2.1 学习教育教学相关文件精神 强化教学意识医院要求教研室定期开展学习有关教育部、市教委、大学下发的高等医学教育相关文件的教研活动,树立教学观念,强化全员教学意识,明确附属医院临床、科研、教学三驾马车要并驾齐驱,共同发展,相互促进。

2.2 开展优秀教师示范课观摩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会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产生积极的教学效果,特别是优秀教师拥有丰富的经验,先进的教学理念,因此举办示范课观摩,教师作为学生视角学习课堂教学,更能够深入理解教学方法与技巧的运用,反思自身教学中的不足进而改进。医院举办优秀教师示范课观摩活动,邀请教研室主任、秘书与授课教师代表参加,由教研室推选1名优秀教师选取课程部分章节进行现场演示,教师充分展示课堂教学的方法、思政元素的融入等内容,演示后教师间就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运用等进行充分沟通与探讨。通过课程示范观摩方式,充分发挥优秀青年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方法的优势,带动教师教学能力共同提高,互相汲取经验。

2.3 开展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竞赛 以赛促学当前课程思政是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面对民族复兴大任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特别是医学教育作为培养高水平临床医学人才,更需要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提高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造就适应医学发展需要的专业素养和过硬本领的医学人才,为做到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需要明确课程的育人要素和责任,因此需要专业课教师将思政育人融入每门课程。通过以赛促练的方式,能够提高教师思政育人的认识,促进经验的交流沟通,在比赛中反思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方式。

为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树立课程思政育人理念,以良好教风带动学风建设,医院举办了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教师竞赛,竞赛以教研室为单位推选青年授课教师参加,邀请党政办公室负责人、支部书记、教研室主任等担任评委,从思想政治与教学的角度对参赛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进行双重把关。

竞赛设置教研室推荐与院级评审2 个阶段。第一阶段要求教研室组织开展课程思政主题教研活动,通过研讨与交流,树立教研室教师课程思政教学意识,创新课程育人方式方法,在发动教师广泛参与、普遍受益的基础上,择优推荐参加院级评审。第二阶段,医院精心策划与组织实施:统一评分规则、限时思政教学演示、思政答辩,评选优秀教师代表医院参加校级决赛。

课程思政教师能力竞赛,不但能够加强教研室和教师对课程思政教育的认识,深入探索课程思政的教学策略与方法。而且通过以赛评优的方式,提高了教师的荣誉感,有利于营造“课程思政”育人的良好氛围,实现以教风带学风,推动学风建设工作取得实效。

2.4 规范教研室内部试讲 层层把关师资入门关为充分发挥教研室作为基层教学管理组织的作用,院内选拔新教师分为3 个阶段:即教研室内部试讲、院内新教师试讲、教学督导组评审。首先医院通过制定《教研室内部试讲规范》明确了每个教研室在把关授课教师遴选工作的流程与要求,选拔、推荐优秀青年师资参加院内试讲;其次医院统筹规划院内新教师试讲,邀请督导专家、教学名师、教研室主任担任评审,对教研室推选的新教师现场讲课的教姿教态、课件与教学设计等进行打分与点评,并且设置淘汰率,以激励教师认真研究教学,提高教学水平。

3 加强师资培训 提升教学能力

根据当前教育教学的发展内涵,在“三全育人”的大格局过程中,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专业能力素养要求,科学合理建设专业思政课程,强化每一位教师的立德树人意识,在每门课程中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这就要求教师要掌握方式方法,因此开展教学能力提升专项师资培训是重要途径之一[3]。

医院邀请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以线上直播(钉钉平台)的形式做课程思政专题师资培训,培训中教师通过将正确的价值观教育、诚信教育、职业道德操守教育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实例讲解帮助参会教师直观了解如何将德育元素与专业课程知识点结合,使教师深刻认识课程思政内涵、研究方向,为正在开展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保障。

同时为发挥优秀教研室的先锋带头作用,由教研室组织聘请院外专家进行课程改革专项培训,充分发挥教研室开展教学研究的积极性,调动广大教师进行课程建设与改革,促进教师学习课程改革的实例。

4 加强督导 制定评价体系规范教研活动

临床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构建督导制度,制定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运用PDCA 循环管理系统,进行监测、评估、反馈和改进[4]。制定确实可行的指导方案,规范管理流程,邀请同行和督导专家进行现场观摩反馈。

对于教研室教研活动的开展,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规范与督导。

4.1 制定教研活动计划教研室根据本学期承担的教学任务,结合学科特色制定教研活动、集体备课计划,一般是每月举办2 次活动,内容涵盖论专业、说课程、教学研讨、教研室新教师试讲、教师示范课等内容,同时应用信息化手段,教秘通过教学系统报送教研计划并能实时上传活动影像资料。

4.2 建立质量评价体系根据教研活动规范开展要求,(1)从组织安排、活动内容、活动形式等方面制定教研活动评审标准;(2)从知识重难点研读、教材研讨、教学过程反馈交流、教学改革与经验讨论等方面制定集体备课评审标准,每学期医院以选派督导专家进行现场查、看、问、听、记的方式,对教研室举办的教研活动进行评审,同时交流反馈意见建议,帮助教研室发现不足、提炼优点;(3)医院鼓励教研室间加强交流互动,开展互相观摩的活动,吸取经验。教研活动的规范开展纳入学期教研室考核中,按照比例分配奖励性课时费,以此激励教师参与教学研讨,提升教学质量。

附属教学医院是学校临床教学的主要阵地,承担的各种教学任务量日益增长,在临床、科研工作要求日益增加的情况下,临床教师压力也随之增加;另一方面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对临床医学缺少崇敬感、缺乏自信心,随着各种负面影响以及招生数量不断扩大,这种现象日益凸显。那么结合目前提出的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加强课堂教学思政元素挖掘,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需要管理层以此为契机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进一步制定更加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管理方式,结合附属医院工作实际,加强顶层设计,把握教师发展需求,将教师的职业培养与医院需求相结合,强化全员教学意识,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以教促医、以教促研,医教研统筹、全面发展,坚持改革创新,发展学科的同时能够同时促进教师热爱教学、研究教学、最终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与临床教学质量,为培养高素质临床医学人才储备德才兼备的师资力量。

猜你喜欢

教研室教研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浅探碳酸镁的生成问题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河南省高校音乐学院教研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趣闻
他们用“五招”育人
教师到底需要怎么样的教研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