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广春主任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儿湿疹经验
2023-01-10廖芝江广春沈黎田甜
廖芝 江广春 沈黎 田甜
(1.随州市妇幼保健院中医妇科,湖北 随州 441300;2.随州市妇幼保健院皮肤科,湖北 随州 441300;3.随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湖北 随州 441300)
江广春老师为随州市皮肤科三级岗位主任医师,从事临床工作38 年,尤其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婴幼儿湿疹[1-3],笔者有幸跟随江广春主任学习,跟师以来,观其诊疗,闻其教导,获益颇多,现将江老师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儿湿疹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
婴幼儿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综合引起的主要发生在表皮及真皮浅层的过敏性、炎症性、瘙痒性、反复性皮肤病,属中医“湿疮”“浸淫疮”“奶癣”“胎敛疮”等范畴,张志礼[4]言:“本源于湿,再源于热及风,风湿热互结郁于肌肤,或化燥伤阴”。江老师总结,湿疹总由禀赋不足,风、湿、热邪客于肌肤所致:或先天禀赋为过敏体质,不能食用牛奶鱼虾等;或后天充养不当,脾胃运化失司,水液布散失常,郁而化热;或因孕妇妊娠期间偏嗜脂膏厚味,以致湿热内蕴形成胎毒。具体而言,小儿稚阴稚阳,受邪则易发病,风湿搏结于肌肤,风性善行数变,故湿疹常瘙痒剧烈,泛发全身;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湿滞留体内,常先困脾,水湿停聚于肌肤则发皮疹水疱,郁久化热则皮疹鲜红肿胀;湿性重浊黏滞,故本病常病程较长或反复发作,缠绵难愈。
2 治疗经验
江老师认为,婴幼儿湿疹最常见的证型是风湿热蕴肤,治疗以祛除风湿热邪为主,同时需顾护脾胃。
2.1 衷中参西 博采创新目前婴幼儿湿疹常用的西药主要是皮质类固醇激素、抗过敏药物、抗细菌或抗真菌药物以及润肤剂等,虽起效较快但易复发,而且激素类等药物有一定的不良作用[5]。中药治疗婴幼儿湿疹具有安全有效不易反复的特点,例如李会霞[6]应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味治疗奶癣患儿32 例,其中治愈21 例,总有效率90.6%;刘桂华等[7]用中药外洗治疗婴儿湿疹240 例,结果显效209 例,有效24 例,总有效率达97.08%;周立东等[8]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婴幼儿湿疹120 例,其中治愈67例,显效35 例,好转14 例,总有效率达96.67%,疗效好且安全性高。
江老师用药秉承“轻、巧、简、活、廉、效”[9],特总结众家经验,分析中医西医诊治优劣,博采众长,并根据自身临床实践积累,提出了中西医结合应用甘草油和湿疹软膏外涂来治疗婴幼儿湿疹的方法[2],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2.2 防治结合 病证相参江老师认为婴幼儿湿疹辨治需注重整体观念,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男女双方在备孕期及女方在妊娠期均应适当忌口,需适寒暑,调情志,慎起居,节饮食,以避免婴幼儿先天禀赋不耐。若婴幼儿湿疹发病,需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分清湿热轻重,有无脾胃受损,有无血虚风燥等[10]。治疗时以外用中药制剂为主,根据湿疹表现选择制剂,如急性期以红斑丘疹瘙痒为主者多选用粉剂、洗剂,而水疱、糜烂、渗出较多者则选择偏水润质轻的制剂;慢性湿疹以痂皮、鳞屑为主则选择偏油性质厚制剂。
2.3 注重宣教 慎用激素江老师强调治疗小儿皮肤病要讲究“三分调治,七分护养”。小儿阴阳稚嫩,脾胃较弱,加之家长对宝宝的高度重视和紧张,婴幼儿湿疹与成人湿疹有很大区别,要积极对家长进行科普宣教,护养小儿需从衣食住行等各方面入手,以适度为宜[2]。衣:衣物应宽松、柔软,经常换洗;食:提倡母乳喂养,哺乳期母亲不宜食用高蛋白或刺激性食物,若患儿已添加辅食或独立进食,则注意饮食清淡,及时清理患儿口唇周围的食物残渣;住:安静舒适,空气清新流通,避免潮湿环境;行:湿疹发病可能与免疫反应相关,患儿活动时需避免接触过敏原,避免搔抓,并注意和小儿的交流互动,呵护小儿的心理健康。在外用药的同时可适当加用口服药,口服药应注意用药口感,时时顾护脾胃。使用激素应谨慎,首先用弱效激素,激素剂量宜小,时间多数为3~5 d,一般不超过2 周,尽量避免其不良作用。
3 验案举隅
李某,男,1 岁。湿疹反复发作半年余。患儿自半岁起,头面开始出现密集红斑、丘疹、水疱,甚至糜烂渗出流液,瘙痒较甚,曾于外院用多种药膏外涂,反反复复发作,2018 年5 月21 日因“湿疹反复发作半年余”来随州市妇幼保健院就诊。刻下皮疹以颜面唇周为主,散布全身,部分有渗出,瘙痒难耐,有搔抓痕,皮肤表皮稍变硬,难入眠,纳食一般,小便短赤,大便尚可,舌质稍红、苔黄腻,食指络脉紫滞稍粗浮显易见。辨病为婴幼儿湿疹,辨证为风湿蕴肤,郁而化热,治以清利湿热,祛风止痒。予以甘草油与湿疹软膏每日2 次外涂患处(甘草油:将50 g 甘草浸入500 g 香油内1 昼夜,文火将甘草炸至焦黄,去滓。湿疹软膏:将200 g 植物油加入已加热熔化的360 g 凡士林内混匀待降至60 ℃时,加入青黛、黄柏粉各20 g,氧化锌、煅石膏各200 g,边加边搅拌均匀);健脾丸口服健脾和胃。2 周为1 个疗程,嘱家长注意护养方法。二诊患儿皮疹已基本消退,部分留有痂印,唇周仍发红较明显,舌淡红、苔薄黄,食指络脉正常。予甘草油和湿疹软膏每日2 次外涂患处2 周以巩固疗效。1个月以及半年后电话回访家属诉患儿湿疹未复发。
按语:湿疹致病因素复杂,从中医整体观念出发,人体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有诸内必形诸外”,婴幼儿湿疹不仅仅是皮肤上的疾患,往往是内在脏腑的失调在皮肤上的一个外在表象,要想彻底治愈婴幼儿湿疹,调节脏腑的功能失调才是关键之所在。婴幼儿口服中药的依从性较差,要灵活选用内服中药,配合中药、西药复方制剂外用,同时注意护养,如此才能收效显著。
4 小结
婴幼儿湿疹约60%在出生后1~6 个月内发病,大多发生于出生后40 d 左右,也可早至1 周发病,表现为皮肤红斑、丘疹、水疱、糜烂、渗出伴剧烈瘙痒,常常反复发作,严重影响婴幼儿的身心健康和成长发育。婴幼儿湿疹好发于头面部,特别是双面颊和前额,初期为散布针头大小红色丘疱疹,或干燥性红斑,部分融合成大片红色斑片,或破溃渗出黄色液体后结黄痂,渗液多时可将黄痂冲走,遗留红色糜烂面。头发根部常有小黄痂,重症患儿可累及整个头面部,因为孩子不会讲话,但是可以通过其用头面部在母亲怀内摩擦或用小手抓出一道道血痂判断瘙痒是剧烈的。吃奶或哭闹后皮肤损害会很明显,安静睡眠时看上去明显减轻。消化不好或继发细菌感染时常会使皮损加重。还有冬季加重,夏季减轻的季节特点和遇热加重,遇凉减轻的物理现象。约80%的婴幼儿湿疹反复发生至2~3 岁痊愈,少数可延续至5 岁,极少数可伴终身。其中4~8 个月龄期间往往加剧,有随年龄增大逐渐由头面部向四肢迁徙的趋势。
婴幼儿湿疹的发生与遗传、环境、免疫等因素有关。从对婴幼儿湿疹发病机制的最新研究来看,本病主要是由多种内外因素综合引起而发生的一种表皮及真皮浅层的迟发型变态反应,大多跟遗传因素有密切关系,其次与患儿健康情况及环境等条件也有关。湿疹致病因素复杂,不仅影响婴幼儿的正常生长发育,同时亦加重患儿父母的心理及经济负担。婴幼儿皮肤角质层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真皮层纤维组织薄弱,酸碱平衡能力较差,皮肤屏障功能欠缺,加之机体免疫机制未充分建立,在外界理化因素刺激下,易于被病原菌侵害而导致皮肤感染。此类孩子常有先天性遗传过敏体质,部分有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或特应性皮炎家族史。过敏性疾病发生率的增高又与20 世纪以来环境变化迅速,人体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失调有关。
婴幼儿期是人和环境初始接触阶段,皮肤作为人类与环境直接接触的器官会首先出现变态反应表现,婴幼儿湿疹就是这样一种不适应的表现。日常门诊时家长常常对孩子和乳母饮食的注意事项非常关注。有研究对3~12 个月的湿疹婴幼儿进行皮肤点刺过敏源,结果显示鸡蛋阳性率最高,其次为牛奶、花生、豆类等,这些食物过敏反应到3 岁左右可能减弱或消失,代之部分孩子会出现对屋尘螨、花粉、真菌等吸入或接触过敏源过敏。
本文总结江老师“衷中参西,防治结合,注重护养,慎用激素,科普宣教,化繁为简”的诊治思想以及中西医结合运用甘草油合湿疹软膏治疗婴幼儿湿疹的临床经验,该方法安全有效且鲜少复发,寄望能为婴幼儿湿疹的治疗提供安全有效并防复发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