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心理调护在医学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2023-01-10刘妍彤李晓晨任爽曹奇张杰
刘妍彤 李晓晨 任爽 曹奇 张杰※
(1.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学教研室,辽宁 沈阳 110001;2.辽宁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科研实验中心,辽宁 沈阳 110032)
近年来,校园恶性事件的频繁发生,引起全社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广泛关注。调查显示,约有22.8%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障碍,且呈逐年上升趋势[1],严重的心理问题,对学生、家庭乃至社会造成严重不良影响,因此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视提升大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尽早进行心理干预,不仅有助于大学生的成长发展,同时有益于高校稳定、社会和谐。鉴于医学院校的文化、专业特性,应国家政策,每个医学院校都需开设中医课堂教学,中医学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有其独特的理论和实践优势,以此为契机,中医老师在授课的同时,应将中医情志调护带入到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中,在中医理论体系指导下开展医学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发挥医学院校的专业特色和医学生群体特点这2 个方面的优势,有利于探索出适合医学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发挥出中、西医各自的心理教育优势。
1 医学生心理问题现状
随着社会发展,竞争日益激烈,来自个人、家庭、社会的压力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大学生对自身心理健康素养提升的需求日益增加。相对于其他群体而言,大学生是心理疾病的高发群体,而医学院校的学生相对于其他专业,有很多突出的心理特征。究其根本,主要受医学环境特性影响。与其他专业大学生相比,医学院校学生从事与健康生命相关的工作或实验,具有学习课业重、学制时间长、精神压力大、就业形势严峻、经济效益低等特性,进而导致医学院校学生的心理呈现出长期紧张、焦虑、不安的“特性”。与此同时,医学院校往往将注意力集中于学生专业课的学习之中,而往往忽视其心理教育,或因传统思想的影响,心理疾病起病隐匿,恐于治疗,常被忽视,导致心理调护工作难以开展,因此寻找一种适合于医学院校学生的心理调护方案迫在眉睫。
2 中医心理调护的由来
中医学研究将情绪称为情志。情志是人在接触和认识客观事物时,情感的综合反映,中医学情志理论将人体最基本的七种情绪概括为七情,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具体的情感,是中医学对人基本情绪的认识。七情不畅导致的七情不遂、七情内伤属心理健康失衡范畴。这七种情志是精神活动的外在表现,通常不会致病,但是当外界突然产生持久性的刺激,超过人体对某一种情志的调节范围,则会破坏高度协调统一的情志状态,出现七情内伤的病理表现,使脏腑功能衰弱,气血运行失调,经络不畅,而百病丛生。由此可见,情志对于身体机能的影响很大,利用中医情志理论找到大学生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并适当调节,达到生理、心理健康,在医学生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已构建了相对完善的情志调护思想,其中包括:“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恬淡虚无的处世观,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治未病思想等。其核心思想在于,通过自我转变,自我调节,获得机体阴平阳秘的最佳状态,既包括未病先防的精神调摄法,又包括既病防变的治神养生法。这些特色性的内容都可以成为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行为训练的理论来源,通过情绪调控能使学生身心愉悦,心态积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拥有幸福美好的大学生活,逐渐形成健康的人格,更好地立足于社会。因此中医的心理调护是通过调节人的精神情志等活动,来保持人心理、身体的双健康,达到形神统一。
3 基于中医心理调护建立医学生心理健康调节新模式
3.1 情志训练—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情志训练是通过顺情从欲法、情志相胜法、疏肝解郁法3 种情志调护方法,来获得平定的心神,内守精神。第一、顺情从欲法[2]。强调顺从学生的心理、情绪需要,帮助学生实现一些可以实现的愿望,增加心理满足感。第二、情志相胜法[3]。是中医特色的心理疗法,它根据五行生克理论,通过某种途径刺激患者,让其产生新的情绪,以此来克制或者制约原有的情绪,从而达到消除或者抵消不良情绪的目的,进而解决相应的心理疾病。在心理咨询工作中要充分认识学生当前的情绪情感变化和情绪类型,进而充分运用以情制情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历代临床最常见的经典情志相胜法有悲胜怒,用悲伤的情绪来制约暴怒或久怒导致的气机逆乱;怒胜思,用激怒患者的方式,来制约思虑过度,防止过度的伤脾耗神,出现神情困顿的症状;思胜恐,用激发学生进行思考的方式来制约恐惧过度引起的病症;恐胜喜,用害怕的情绪来制约大喜引起的精神亢奋;喜胜忧,用喜悦的心情,来制约忧伤带来的低落,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4]。第三、疏肝解郁法[5]。肝气郁结致使气机紊乱,阴阳失调,清气不升,浊阴不降,损伤肝气,导致肝郁气滞,气郁生痰化火,若痰浊上扰,清阳不升,蒙蔽清窍,则神志失常,发为狂证;或肝郁乘脾,脾失健运,心营渐耗,心失所养,神失所藏,发为抑郁。因此疏肝是调节学生心理健康的关键。通过以上方法缓解学生的不良情绪,使其心神尽早平定,强调精神内守,预防疾病的发生。
3.2 望色诊病—结合体质,个体调护大学生许多心理健康问题,初见于精神状态的变化或者社会适应能力的异常,此时尚未有典型的症状表现,往往容易被忽视,而一旦症状明显,则心身所受病痛对个人影响很大,治疗也较难。因此心理健康问题较为隐匿,相对躯体疾病较为主观,一念之差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另外,一些传统的心理测评,包括传统的问卷调查等,有时候不能反映出学生的心理状态,部分学生在做调查问卷时,会主动规避问题,使得其心理状态无法正常显示,对心理的诊疗产生极大的误导。因此,高校在开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时,除了建立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配备健全的设施,包括建设专业的咨询室、档案室等,并专人跟进,还应对每一位学生建立中医档案,由专业教师对每一位学生进行望色,依据中医五色主病理论及五色与情志的关系,掌握学生的基本身体素质及心理的本质,并结合不同学生的不同体质,考虑从化的方向,为每一位学生建立个性化的中医调护方案,实现每一位学生的个体化心理诊疗。
3.3 意念引导—形神合一、天人合一中医强调“形神兼备”“整体观念”,因此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灵枢·岁露》云:“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强调人与自然相适应,顺势而为,可获健康。《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了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重要意义,告诫人们要法于阴阳、顺应四时,以调摄精神情志,充分体现“天人合一、形神合一”和人法自然的养生观,以及“未病养生、防病于先”的预防观。治未病,这种欲病先防、防微杜渐的思想可在医学生的生理健康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从而在心理调护方面发挥独特优势。基于中医传统理论的中医传统保健运动,包括:太极拳、五禽戏、太极剑、易筋经、八段锦、导引术等保健功法,亦是高效调控情绪的办法[6],应被推荐为医学院校体育的必修课。通过学生保健功法的训练,加以意念引导,调整身体状态,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心理素质,教会学生坚持日常形神保健,并通过反复练习以调养心身,在锻炼中逐步体会“形神合一”“天人合一”“顺时养生”“形神共养”的精髓,达到未病先防、防微杜渐的效果。同时充分说明了人适应自然、遵循自然规律的重要性,适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各个阶段的心理调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3.4 音乐调护—角徵宫商羽,雪其躁气,释其竞心《素问·五脏生成》说道:“五脏相音,可以意识”。肝音角,心音徵,脾音宫,肺音商,肾音羽。音乐是通过意识情感、角徵宫商羽五调对五脏生理病理功能进行调节,从而达到调节情绪的作用,对于七情所致的疾病具有独特作用。角调具有疏肝解郁、养阳保肝的作用;徵调能够宣发肺气、调和气血;宫调可以调节中焦气机,稳固中焦;商调可起到调节肺气宣发的作用,使肺气得以正常布散;羽调具有健脑益智的功能。调节五脏与情志息息相关,用五音治疗情志不失为一个好方法。用音乐“雪其躁气,释其竞心”,追求“淡泊宁静,心无尘翳”的心理状态,从而对心理进行调护。根据以情制情的原则,灵活运用五音疗法,达到阴阳平衡,可以有效地调控大学生情绪[7]。
综上,中医学理论体系对心理调护有广泛的认知,将这种科学的、健康的心理调护模式运用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具有独特的优势,适用于目前的教育环境,应大力推广和弘扬。在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日益重要的环境下,高校应该积极利用医疗相关手段搭建好心理健康平台,不断改革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促进高校学生身心健康良好发展,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生理强健、心理康健的优秀人才,为学生今后就业、适应社会及挑战未来提供保障。从中医学的理论出发,开展医学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寻求一种有利于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中医心理调护方案,探索出适合医学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