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翻译能力要素的中医英译课程开发研究*
2023-01-10闵玲张喆徐丽
闵玲 张喆 徐丽
(山东中医药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5)
中、西医学体系差异巨大,在理论基础、诊疗方法、思维方式等方面都有较大不同,把中医的源语文化译入以西医为主要诊疗手段的目标语文化中,难度较大。因此,高等中医药院校需要开设中医英译课程,重视中医翻译能力体系的构建,切实提高中医翻译人才的整体水平,以保障中医药知识体系和独特文化内涵得以有效传播,从而助力推进中医药国际化、中医文化“走出去”、构建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等国家战略的实施。
1 翻译能力的界定
西方学者关于翻译能力的界定始于20 世纪70 年代,哈瑞斯(Harris)提出的自然译者观点认为翻译能力是随着双语能力的发展而自然出现的语言转换能力[1]。一些西方学者在此基础上提出翻译能力是在双语环境中形成的不受其他因素影响的理想的双语能力[2]。但在翻译实践中很难找到自然翻译论视域下的理想译者。自然翻译理论的局限促使更多学者从多元要素的视角探讨翻译能力,形成基于多元要素的复合翻译能力观的认知。翻译规范理论创立者图瑞(Toury)[3]首先认识到翻译活动超越了语言学的极限,对自然译者观点进行修正,认为翻译能力不能等同于双语能力,应包括译者的先天语言能力、后天训练获得的能力以及接受社会规则规范的能力,是先天禀赋、后天训练和社会规则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可以分阶段获得的复合能力[2]。纽伯特(Neubert)[4]描述翻译能力的多元性,认为翻译能力包括语言能力、文本能力、学科能力、文化能力和转换能力。译者为确保翻译行为能够顺利进行,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同时调动上述各种能力。翻译能力习得过程和评估研究小组(Pacte)[5]认为翻译能力是由一系列相关、有层次、可变化的成分能力构成,包括双语能力、非语言能力、翻译专业知识、操作能力、策略能力、心理生理因素等。
国内关于翻译能力的界定研究已开展20 余年。文军等[6]基于《培养翻译能力》(Developing Translation Competence)中关于翻译能力界定的分析,认为翻译能力是翻译行为中所需的知识、技巧、认识、专业知识等能力的总称。苗菊[7]提出翻译能力由认知能力、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构成,认为直觉、逻辑推理和思维模式等认知能力是译者翻译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2 种语言的词、句、义、风格等进行转换的语言能力是译者专业特长的体现,运用知识、方法、技巧和策略等进行跨文化沟通的交际能力能体现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接受、创造和应变能力。钱春花[8]认为翻译能力包括内驱动力、知识能力、认知能力、语言能力和行动能力。内驱动力是译者的内在能力,是源动力;知识、认知和语言能力能够促进行动能力;行动能力是翻译能力的最终体现。国内学者对翻译能力的界定与阐释已逐渐与国际接轨。
综上,国内外译界对翻译能力的界定已基本达成一致,即翻译能力包括双语能力、超语言能力、翻译知识、工具能力、策略能力和心理生理因素等。这些能力要素是翻译能力的核心要素,是培养翻译人才的能力依据,对翻译教学具有重要参考意义[9]。
2 中医英译能力要素探讨
高等中医院校自20 世纪50 年代建校以来,中医药相关专业进行外语教学的首选语种是英语,但因中医英译课程的缺失,中医英译人才的培养不能满足中医药对外传播交流的需求。2000 年之后已有13 所中医药院校申办了英语专业[10]。近10 年来,河南、上海、湖北、北京的中医药大学先后设立翻译硕士(MTI)中心培养中医翻译硕士。这些英语专业和MTI 中心都凸显中医药特色,不仅培养了中医英译人才,还使中医英语学科也得到长足发展。中医英译学者对中医翻译进行持续研究,其中也包括中医翻译能力构成因素的研究。
龚妍[11]在Pacte、苗菊和钱春花对翻译能力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中医翻译能力由内驱力、知识能力、认知能力、语言能力和行动能力构成。刘露[12]在分析和比较了欧盟翻译硕士(EMT)的翻译能力模式、马会娟的汉译英翻译能力模式和Pacte 的翻译能力研究,认为中医翻译能力主要包括双语语言能力、翻译专业知识、中医主题与跨文化交际能力、信息通讯技术能力、中医术语能力、策略能力和翻译服务能力。这些翻译能力要素看似复杂,但基本包括认知、语言、知识3 个方面。基于国内外关于翻译能力的界定和中医英译学者的解读,可以把中医英译能力简化为内驱力、英汉双语能力、翻译理论知识、翻译实践能力、中医知识。
3 中医英译课程的开发研究
中医英译能力要素的研究为开设中医英译课程,培养具有较强中医药翻译能力的人才提供了理论依据。课程开发设置需要分析需求、设定目标、选择内容,要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以及如何培养。
3.1 以培养中医药对外传播交流人才为目标科技部、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06 年6 月联合发布《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规划纲要(2006—2020 年)》,指出要以中医药国际化为动力,以国际化促进中医药现代化,认为中医药国际化是中国文化传播的有效载体,应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模式的中医药国际传播体系。2016 年2 月,国务院发布《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 年)》,指出要更加广泛地推动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要推动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2019 年10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指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促进文明互鉴和民心相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要推动中医药开放发展,要将中医药纳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国际重要合作内容。但是,中西文化差异、思维方式差异和语言障碍等因素阻碍了中医药文化的对外有效传播与交流。中医翻译是中医药文化交流的桥梁,在中医药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尤为重要。高等中医药院校肩负着中医药文化“走出去”的历史使命,应该开设中医英译课程以培养能够胜任中医药对外传播交流的复合型人才服务于国家战略。
3.2 以中医英译理论与英译实践为基础翻译理论是在长时间的翻译实践中逐渐总结出的客观规律,是对翻译现象的认识和反思,是翻译知识积累、传承和更新的必要途径,能够帮助译者突破自身经验局限,从而提高翻译实践能力[13]。翻译理论能够规范指导翻译实践、描写阐释翻译实践、启发预测翻译实践。翻译实践形式繁多,一般要经历3 个阶段,即对翻译过程中解决具体问题的推理、对长时间翻译个案的归纳和对长期翻译活动中体会到的规则和原理的演绎[14]。翻译实践能够不断验证、继承和丰富翻译理论。二者之间是一种互动关系,相互依存、发展、促进和丰富[15]。
翻译理论知识和翻译实践能力是翻译能力要素的根本内容,中医英译课程建设应以此为基础。一方面系统教授中医英译理论知识,让学生了解中医英译理论,熟悉中医英译史、中医英译原则和策略、国内外中医英译理论等内容;另一方面进行大量中医英译实践训练,以中医术语、教材、典籍等语料为载体,进行中医术语、句子、篇章的英译实践及分析。通过系统的中医英译理论学习和大量的英译实践活动夯实学生的中医英译基础,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中医英译能力。
3.3 以培养中医英译能力为核心翻译课程的常见设计模式包括以翻译技巧练习为中心、以翻译理论学习为中心、以理论学习与技巧练习相融合的3 种模式,第1 种是本科阶段翻译教学中应用最为普遍的模式。这些模式共同的不足之处是只以翻译技巧或翻译理论为核心设计课程,而没有把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以及学生能力的发展放在核心位置。因此,文军[16]提出构建以发展翻译能力为中心的翻译课程模式,具有开放性大、适应性强、多层次性和灵活性等特点。李德凤等[17]也主张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翻译课程设置,把学习者和市场需求及反馈作为课程设置计划的起点和终点,具有前瞻性、时代性、实用性、持久性和兼容性等特点。
中医英译课程的学习者是高等中医院校学生,市场需求反映社会需求和国家需求。因此,中医英译课程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中医英译能力。根据中医英译能力要素,中医英译课程应主要涵盖3 个方面内容:(1)提升学生进行中医英译的内驱力,激发学生从事中医药对外传播交流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提升中医英译能力课程的学习中。(2)系统深入学习中医英译理论知识,同时开展大量中医英译实践训练,夯实学生中医英译能力的基础。(3)训练学生运用计算机、网络等辅助翻译的技术能力、翻译项目实施和管理能力、自我评估能力等,使学生能够解决翻译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提高翻译效率和质量。
4 结语
虽有10 余所高等中医药院校开设英语专业,但存在招生规模不大,开设的中医英译课程存在课时少、教学内容以术语和句子翻译训练为主、中医英译理论知识碎片化等问题。这样培养的高水平中医英译人才数量不能满足中医药对外传播交流的需求。中医药专业学生的英语教学以公共英语为主,中医药英语课程设置较少,中医英译课程鲜有开设,学生在中医药英译方面的学习和训练几乎为空白[12]。中医药专业学生毕业后无法用英语撰写专业论文,难以在国际范围内进行学术交流,能够进行中医药英译的高水平复合型人才数量较少,从而影响中医药国际化进程和中医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推进。因此,高等中医院校需要设计开发中医英译课程,作为中医药专业的选修课和英语专业的必修课面向高年级学生授课,授课时间为2 个学期,以中医英译理论和实践为课程基础,兼顾中医翻译能力其他要素,培养国家亟需的中医英译和中医药对外传播交流的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