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民族高校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多维探索
2023-01-09周俊利
周俊利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和根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文化日益成为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中华文化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载体,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基和源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强调文化认同、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理念,并对其关系进行阐述。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强调文化认同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长远性和根本性作用。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2]2017年10月,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又强调:“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3],将文化自信提升到中华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100周年“七一”讲话中郑重提出“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4]的“两个结合”精辟论断,将文化自信提升到哲学高度,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5]习近平总书记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讲话以后,学界对文化自信的内涵阐释、价值意蕴、逻辑脉络和实践路径等方面进行大量研究并涌现一系列丰硕成果[6],成为下一步研究的前提和基础。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学者关注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自信并进行探索。在内容上,杨玉洁认为应当利用区域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资源;[7]李玉玲提出“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基点,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指向,以本民族优秀文化资源为基础,提高民族地区大学生文化自信”。[8]在路径上,白正毅主张“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抓手,利用丰富多样的载体,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自信”;[9]杨红星强调从民族叙事角度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创造性和针对性,凝聚价值共识,涵养文化自信。[10]针对民族院校大学生受境外宗教渗透问题突出,秦义提出加强文化自信,从根源上构筑民族高校大学生防范境外宗教渗透的心理屏障。[11]以上探索丰富了民族地区和民族高校大学生文化自信研究,但从总体上看,深入和细化仍有较大空间。如在路径研究上,目前大多停留在宏观层面上,具体的微观落实效果不明显;在方法上,基于调查的实证研究较少。本文在访谈、问卷调查和统计的基础上,了解民族高校大学生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现状,多维探索增强民族高校大学生文化认同感、培养文化自信的对策,使之成为加强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维护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中坚力量。
民族高校是指以少数民族大学生为主体的综合性普通高校,主要分为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直属的民族院校和分布在民族地区的地方性院校两大类。民族高校大学生是未来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精英力量,也是联系少数民族个体与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纽带,其文化认同和价值取向不仅决定了个人的行为方式,也直接影响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此,增强民族高校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既是民族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和任务,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民族地区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为了解民族地区大学生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现状,我们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编制《民族高校大学生文化自信调查问卷》,从个人基本情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外来文化等方面进行调查,进行深入访谈和追踪调查。四川民族学院、阿坝师范学院、西昌学院位于民族地区,西南民族大学是民委直属高校,这些学校立足民族地区,服务民族教育,60%以上的学生来自民族地区,我们以这4所学校大学生为调查和访谈对象。本次调查共有1270人参与,剔除64份无效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206份,有效回收率95%。其中,汉族大学生313人,占26%;少数民族大学生893人,占74%,涵盖藏、羌、彝、回、苗、蒙、土家、白族等40多个族群。所在年级为大学一年级和三年级,在此基础上,利用SPSS和EXCEL软件对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和分析。
一、民族高校大学生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现状
(一)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她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也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李约瑟曾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以浩瀚的史料、确凿的证据向世人表明:“中国文明在科学技术史上曾起到从来没有被认识到的巨大作用……在现代科学技术登场前十个多世纪,中国在科技知识方面的积累远胜于西方。”[12]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一书中指出:“在近代以前的所有文明中,没有一个国家的文明比中国更发达,更先进。”[1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增强文化自信和涵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基和源泉。调查显示,无论是多数民族的汉族大学生还是少数民族大学生,都能认识到古代中华文明光辉灿烂、影响深远,琴棋书画、诗词歌赋、诸子百家……对于其代表都能够脱口而出;同时,也能理性地认识到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在继承时要有所扬弃。在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具体认知上,儒、释、道三大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从表1可以看出,“理解并能明确区分三者”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近2成,汉族大学生接近4成;“了解大概、但不能完整描述”的少数民族和汉族大学生分别占61.66%和48.41%,近1成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此“基本不了解”。对于中国古典书籍四书的阅读情况,仅有2.02%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和4.46%的汉族大学生表示全读过,近一半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读过其中的一部分或者根本没有读过,也有14%的汉族大学生没有读过,这里突显出青年大学生对国学经典诵读水平不高,少数民族大学生更甚。对于中华传统美德中的“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95%以上的青年大学生均表示会用这种道德标准衡量自己或者他人,这说明当前大学生能够较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表1 民族高校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情况和认同态度
绚丽多彩的中华文化是由勤劳、勇敢、智慧的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创造,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同样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没有各民族群体文化的百花盛开,就没有中华文化的繁花似锦,敦煌莫高窟、十二木卡姆、彝族十月太阳历、藏族唐卡、蒙古族长调民歌……正是各民族群体文化异彩纷呈,才有了中华文化海纳百川、博采众长。民族高校大学生作为民族地区的精英力量,既是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又是文化创新的担当者,文化自信不仅体现在对本民族群体文化的认同和肯定上,也体现在对其他少数民族群体文化的认同上。调查发现,3.82%的汉族大学生对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比较了解”,36.31%的同学“稍微了解”,其余近6成表示“不了解”;而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其他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5.83%的同学“比较了解”,18.61%的同学“稍微了解”,其余表示“不了解”,这说明汉族大学生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其他民族传统文化同样不甚了解(见图1)。而据我们追踪调查和访谈,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知同样呈现出不容乐观的下降趋势,尽管他们对于这种趋势也深感忧虑。可见,民族高校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度较低,加强包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在内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刻不容缓。
图1 民族高校大学生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认知
(二)红色革命文化
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各个历史时期形成的精神追求、精神品格、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最为独特的精神标识。[14]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阶段,形成了红船精神、长征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抗震救灾精神等。这些革命文化是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是无数英雄模范人物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调查显示,汉族大学生和少数民族大学生对革命文化的认知基本一致,其中,认同度较高的有长征精神、雷锋精神和距离较近、大家较为熟悉的载人航天精神和抗震救灾精神,反映了当前革命文化教育的一致性(见图2)。革命精神集中体现在中国革命、建设事业中的典型人物与典型事件之中,青年学生对革命精神的了解主要是通过典型人物与事件,也有因时因地因人因事而造成具体的差别。如长期奋斗在雪域高原的孔繁森在藏区民众当中家喻户晓,统计显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孔繁森精神认知“比较清楚”的有83.18%,明显高于汉族的61.15%,而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焦裕禄精神的了解则不如汉族。此外,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抗震救灾精神的认知度高于汉族,与近年来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的西南、西北地区地震相对较多,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这方面的直观感受更为深刻有关。
图2 民族高校大学生对革命文化认知情况
当前,革命文化教育资源丰富,渠道多样。民族高校大学生基本认同红色革命文化,但是,在思想认识上比较肤浅,在行动上不够积极主动。当问到“您认为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焦裕禄精神是否过时?”,有近7成大学生表示“不过时,这些革命精神依然闪烁”,有25.87%的同学认为“革命文化有其时代性,应该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发展创新”;对于“如果有机会重走长征路,您愿意参加吗?”,21.89%的同学表示“愿意参加”,52.4%的同学“根据个人时间和情况选择性参加”,18.74%的同学“不会主动参加”,明确表示“不愿意参加”的有6.97%。实际上,不管学校组织或者个人行动,重走长征路,参观泸定桥、雅安红军纪念馆和冕宁彝海结盟纪念馆的同学不足4成。当前青年大学生对革命精神的认知大多停留在“是什么”的肤浅层面,对“为什么”“怎么样”缺乏相应的思考和行动。因此,在提升青年大学生对革命文化认知基础上,我们应该结合新的时代背景,找准定位,真正将革命文化内化成精神食粮和红色基因传承下去,使之成为培育文化自信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持久动力。
(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发展紧密相关,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形成的,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精神动力。其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15]在调查中,当问到“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了解情况如何?”,分别有16.6%和28.03%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表示“非常了解”“基本了解”,汉族大学生则有12.1%和38.85%表示“非常了解”“基本了解”,有4成学生“了解一部分”,其余“不关注”;而在我们实际的访谈中,能够准确、流利说出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学比例更低。这说明民族高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一定的理性认知,但是普遍不够积极主动,甚至接近一半的同学不能准确说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这一点明显低于北京高校。[16]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基本理念,在国家层面,青年大学生更强调“民主”价值理念,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提升以后对民主政治的追求。相比较而言,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富强”的认同高于汉族,而汉族大学生更强调“文明”,折射出部分来自西部地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发展经济的强烈愿望。在社会层面,少数民族与汉族大学生对自由、公正、法治的认同基本一致,对“平等”价值理念的追求少数民族大学生略高于汉族,间接反映了实际生活中二者的差异。在个人层面,少数民族和汉族大学生对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认同高度一致,其中,“爱国”的认同度最高,这与长期以来的国情教育密切相关,也说明爱国意识已经成为青年大学生思想意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二者均对“诚信”高度认同,反映了市场经济和新时代背景下青年大学生对于重建诚信体系的迫切愿望(见图3)。
图3 民族高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态度
青年时代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而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未来社会的价值取向。当问到“您是否愿意参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时,31.01%的同学提出“参加,有意义”,37.31%的同学“看个人时间和情况选择性参加”,19.24%的同学表示“思政课上已经学过,能不去就不去”,另有12.44%的同学明确表示“不参加,无意义”。这说明青年大学生心理上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是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性不高,在行动上消极懈怠甚至排斥。值得我们思考的是,青年大学生不仅要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重要的是如何把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日常生活一点一滴的实践中,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四)外来文化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外来文化强烈地冲击着青年大学生的文化价值观念。日本动漫、欧美大片等以不可阻挡的势头涌入中国,甚至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调查,在民族高校大学生群体中,比较受欢迎的依次是欧美大片、日韩影视、日本游戏和动漫、欧美流行音乐、西方文学名著……通过对外国文化的接触,青年大学生对外部世界充满好奇和向往,有6成大学生表示“很有兴趣,想到那里看一看”,5%的大学生表示“深深喜欢上,并且希望以后有机会在那里生活或定居”,也有大学生表示是“仅仅喜欢而已,自己还是一个中国人”,或者“希望中国也能达到这样的水平”。青年人精力充沛、热情奔放、眼界开阔,对各种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并敢于尝试,他们的喜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未来中国文化发展的方向。对于外来文化的影响,无论是少数民族大学生还是多数民族的汉族大学生,均认为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很大。其中,44.89%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表示“外国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非常大,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传统文化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认为“有一定冲击,但影响不大”的占33.5%,另有6.25%的同学表示“几乎没有影响”(见图4)。对于“您是如何看待文化全球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有7成多同学表示全球化能使传统文化更加完善。可见,青年大学生不仅深受文化全球化的影响,而且对文化全球化抱有积极、乐观的态度。我们要有选择地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创新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使之交相辉映,和谐共生。
图4 民族高校大学生对外来文化影响的看法
二、民族高校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危机、文化自信缺失的影响因素
(一)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滞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掉了自己的精神命脉。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先后制定通过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推进和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1993年,中共中央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规定,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2014年,为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育部制定并通过《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尽管如此,当前我国传统文化教育滞后,最突出的问题是学校仍以应试教育为导向,偏重知识灌输,缺少对传统文化蕴含的家国情怀、社会关爱和人格修养的教育,这在教育相对落后的民族地区表现尤甚。其次,教育内容缺少系统规划,往往是众多课程各自为战,课内课外无法衔接,导致课程门类孤立化、教育内容碎片化、教学设计随意化。[17]更有甚者,有些人对传统文化不加区别地全盘接收,缺少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的甄别,企图进行复古式的教育。再次,学校教育中客观上存在一些难题,主要表现为从事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的师资力量不足,教师队伍素质有待整体提高,等等。
大学生中华传统文化认同危机,不仅是当前教育的问题,还有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影响。文化传承需要人和相应的社会环境,没有人,文化将会变得虚无缥缈。从历史上看,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从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研究到过激的全盘否认,一定程度上影响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建国后“十年文革”动荡严重破坏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延续,最大的后果是直接导致一代人的文化断层。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浪潮下,人们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等思潮盛行。当我们意识到继承传统文化必要性和重要性的时候,严重的文化断层已经形成了,面对市场经济体制下汹涌澎湃的各种社会思潮,传统文化理念匮乏的祖辈、父辈们也只能任由下一代随波逐流。因此,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不是一时权宜之计,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应该认识到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不是复古,更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
(二)全球化时代多元文化的影响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正发生着日益广泛而密切的联系,整个世界逐渐融为一体。频繁的经济文化交往、交流使“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18]。不同文化高频率、多渠道、大空间传播为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创新提供契机,也不可避免地带来冲突和挑战,正如人类学家麦高登(Gordon Mathews)所指出:“全球化时代,人类处于‘文化超市’中,各种文化商品的原有属性越来越淡化……但人们也在寻求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而超越它,这个家园就是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19]。文化认同不仅体现在风俗习惯、语言规范、思维方式等浅层方面,更表现在深刻的价值观念。与鲜明的政治意识形态相比,文化根植于人的内心精神世界,具有隐蔽性高、渗透力强、影响深远等特点,直接影响着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在后冷战时代,有发达国家在谋求经济霸权的同时,极力宣扬西方的价值观、民主观和自由观,这在民族高校大学生中产生重大影响。拜金主义、英雄主义、消费主义泛滥,尤其是某些敌对势力打着“人权”的旗帜对中国大学生进行分化,台港澳以及民族边疆地区大学生更是他们关注的重点对象。这并非空穴来风,也不是危言耸听,香港事件即是明证。美国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曾经预言:“冷战后的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化方面的差异,各文明之间的分界线将成为未来的战线。”[20]中国学者也敏锐指出,发达国家利用既有的科技优势,凭借网络、大众传媒和各种舆论工具,不遗余力地宣扬西方主流文化实践和价值观,以单一的视角告诉人们应该如何生活,强调西方主流文化的一元性,预言未来全球文化的同质化,与此同时又以贬损和牺牲其他文化多样性视角为代价,所有这一切都会严重损害其他非西方的区域性文化传统和价值观。[21]一个国家如果缺乏对外来文化的认同,民族文化的发展就会受到制约;如果缺乏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就会影响到民族文化的延续。所以,对于外来文化,我们既不能崇洋媚外、全盘西化,也不能将其视作洪水猛兽,避之不及。[22]在当前文化全球化和多元化的背景下,我们要引导青年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外来文化,既要吸取外来优秀文化和先进思想,又要自觉抵制其不良影响,培养大学生文化鉴赏和文化创新能力,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提升文化自信。
(三)网络信息化时代各种非主流文化的影响
在信息化时代,网络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最新统计报告,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1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1.6%;我国手机网民规模为10.07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高达99.6%。[23]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具有两面性。它在信息传播、学习生活、求知途径等方面带来极大便利,也在开放、自由、多元的空间里衍生出许多新的流行文化和各种网络快餐文化、商品文化及个性文化,这对青年大学生包括民族高校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青年大学生思维活跃、个性张扬,又极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当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引领时,就容易沉迷于网络游戏和虚拟的人际交往中,甚至将思想颓废、精神萎靡作为一种另类时尚的生活方式。这些虚拟的网络空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淡化了对崇高理念的追求,消磨了坚强的意志,最终迷失自我。对于主流文化来说,网络非主流文化和各种快餐文化是少数人的、暂时性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时间的流逝,一些青年大学生可能会逐渐回归理性,也可能会因此而影响一生,甚至对其他个体产生较大影响。正如非主流文化宣称:“我们是非主流,但是有一天,我会让我们的非主流成为主流!”当形形色色的非主流文化汇成一起,也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
三、增强民族高校大学生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的对策
(一)在路径维度上,改革创新教学体系和方法,切实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培育文化自信的主渠道作用
立德树人,培养一批高度文化自信、拥有正确文化价值观和文化创新能力的人才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使命和任务。201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印发《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干渠道,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课程。”[24]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又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25]民族高校大学生群体身份多样,文化多元。作为系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理论教育的课程,民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必要改革创新教学体系和方法,提高其针对性、有效性和导向性,切实发挥主渠道作用。在内容体系上,加强对“思修”“纲要”“马原”“概论”四门主干课程内容体系的整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一方面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另一方面也要避免简单重复和单调,注意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科学性。在方法上,突出教育的主体性,让学生参与进来,活学活用,真正增进民族高校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坚定文化自信。
(二)在平台维度上,有效利用网络新媒体,开辟提升文化自信的新途径
在信息化时代,信息量、传播速度、处理速度及应用信息的程度等都以几何级数的方式增长,大大改变人们传统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在此背景下,网络新媒体、互联网技术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深度融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趋势,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焕发新活力的重要生长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26]据在疫情发生前做的一项调查显示,学校课堂仍是民族高校大学生了解、学习文化知识的主要渠道。以革命文化为例,近7成同学表示主要来源于学校课堂,位居第二的是报刊杂志和课外读物,而占据学生大量时间的手机网络仅有1.49%(见图5)。可见,学生获取红色革命文化的主要途径仍是传统的课堂教学,反映了新媒体时代民族高校文化传播的滞后。在现实生活中,手机和网络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有效利用网络新媒体提升民族高校大学生对文化的关注度和思考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互联网是当前宣传思想工作的主阵地。这个阵地我们不去占领,人家就会去占领……[27]我们要因势利导,在保持传统知识竞赛、文化讲演及辩论等方式下,制作小视频、微课、题库等,借助QQ、微信、抖音、快手等新式媒介平台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和普及,或者开发新的APP软件,开辟增强民族高校大学生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的新途径。
图5 民族高校大学生革命文化获取渠道分布图
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教育部明确提出“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这为利用各种新媒体进行网络在线教学提供了契机和可能。与传统教学相比,网络教育不受时空的限制,具体表现为“时间分配的可重复性和空间占据的非同时性”[28],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同时,在线教育平台拥有大量优质教学资源,通过资源共享可以缩小因教育资源不均衡而造成的地区差别,促进教育公平。再者,网络自媒体时代,信息量爆炸式增长,里面不乏一些生动鲜活的事例。有时一个生动事例胜过十次严谨的道理说教,同样可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比如,在疫情大考面前,中国的抗疫斗争给青年大学生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政大课,有力彰显了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当然,网络资源良莠不齐,我们在利用网络新媒体时,应当引导民族高校大学生自觉净化网络环境,创新网络教育方式,营造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空间,增强主流网络媒体的吸引力。
(三)在认知维度上,充分挖掘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资源,增强文化自信的针对性
与普通高校相比,民族高校大学生族群身份多样,多种文化异彩纷呈,交相辉映。如果民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仅仅立足于一般化的理论教育,脱离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实际,将会因缺乏针对性和认同感而导致实效性不足。反之,加强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利用,将会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资源:“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各民族共同奋斗的历史进程、“和而不同、多元一体”的灿烂文化、厚德载物的价值观念和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精神家园,这些优秀文化资源同样是中华文化宝库中闪闪发光的瑰宝。以往我们更多地强调少数民族学习汉族的文化,对汉族学习少数民族文化重视不够。认同是双向的,少数民族不仅要认同汉族,汉族也要认同少数民族。在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时,我们不仅要了解瑰丽璀璨的《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还可以有针对性地讲解一些广为流传的少数民族文学史诗,藏族史诗《格萨尔》、蒙古族史诗《江格尔》、柯尔克孜族英雄史诗《玛纳斯》以及维吾尔族大型套曲《十二木卡姆》等。医学上,彝医、蒙医、藏医、壮医等同样都是中华医学宝库中的耀眼明珠。在学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时,运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资源,如瑶族谚语“万物中金子最贵,为人在世,信用最贵”,布依族谚语:“人要中心,树要实心”,“明人不做暗事,明秤不称黑货”,这种诚实守信和重视契约的精神不正是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诚信、友善”理念的表达吗?藏族格言“多做善事获吉祥,多做坏事遭祸殃”,“死时不分弱与豪,一切众生皆难逃,生时不肯做善事,死后难以把罪消,该做何事细思考”;维吾尔族古典长诗《福乐智慧》多次强调知识和智慧,提出“智慧是一切美德的根本”“世人学得了知识美德,自能行为善良,品行端正”,这种崇尚知识、弃恶扬善的美德正是构建当前良好社会公共道德的重要借鉴。通过这些优秀文化资源的介绍和讲述,少数民族大学生由衷体会到各少数民族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同样为光辉灿烂的古代中华文明做出贡献,民族自豪感、自信心油然而生。同时,汉族群体大学生也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有了全新的认识和体验,促进少数民族和多数民族双向认同,培养和提升文化自信。当然,我们在挖掘和利用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资源时,要正确处理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中华文化多元一体,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多元与一体的关系,这里的多元是一体基础上的多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29]。
(四)在行为维度上,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深化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经过十年寒窗和高考洗礼,青年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和认知能力,然而,仅仅有知识是不够的,要把“知”和“行”结合起来。英国托·富勒说,知识是宝库,但开启这个宝库的钥匙是实践,朱熹认为“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实践不仅是认识的来源,还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也是认识的最终目的。新世纪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实践环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高等学校要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总体规划和教学大纲,规定学时和学分,提供必要经费……重视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不断丰富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提高社会实践的质量和效果,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26]2018年,教育部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中明确指出:实践教学作为课堂的延伸拓展,重在帮助学生巩固课堂学习效果,深化对教学重点难点问题的理解和掌握。要制定实践教学大纲,融合实践教学资源,拓展实践教学形式,注重实践教学效果。[30]多年来,各高校在实践教学方面积极探索,加强内外交流,认真总结经验,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模式。如西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因地制宜多次组织学生赴雅安、汶川、北川等地重走长征路,参观抗震救灾纪念馆。师生们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充分了解先辈们的丰功伟绩,更加真实地感受到“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勇往直前、坚忍不拔”的长征精神和“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抗震救灾精神。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我们发现社会实践对增进民族高校大学生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了解和认知有着重要影响,阿坝师范学院多次组织学生去汶川、松潘等地开展“追寻红军足迹,学习长征精神,重走长征路”和“美丽汶川行,践行中国梦”等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地考察,学生对长征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的感受更为直观和深刻;而西昌学院学生通过重走长征路和赴西昌卫星博物馆参观考察,对长征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因此,我们要提倡知行合一,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在实践活动中深化民族高校大学生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