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体融合赋能全过程人民民主:向度、限度与路径

2023-01-09高洪贵

理论探讨 2022年6期
关键词:全过程民主融合

◎高洪贵,张 换

1.山东工商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烟台264005;2.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哈尔滨150028

一、问题的提出

媒体融合是指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在内容、平台、渠道、体制、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融合发展。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不同形态的传媒机构之间打破了媒介形态藩篱组成的信息生产和运营联盟[1],尤其在数字化的浪潮中,媒体融合已是大势所趋。2019年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2]此次会议充分凸显了媒体融合在当前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定位,在此背景下,媒体融合加速推进。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3]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新兴媒介的迅速崛起,数字技术日新月异,加之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媒体融合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重构了传统媒体时代单一的信息传播模式。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逐步形成传播矩阵,使新闻传播突破了时空限制,新闻传播速度更快、效率更高、内容更丰富、途径更多元,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近年来,媒体融合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的建设性作用愈来愈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指出,“我们走的是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4],高度概括和深刻总结了我国民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再次强调:“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5]92021年11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进一步强调“在政治建设上,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6],并将“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列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个明确”的重要内容[7]。此外,《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第十专题,“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5]241,集中阐释了一系列关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论述。同时,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的新论断,并强调“扎实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全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3]。目前,学术界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研究成果较多,主要集中在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内涵、运行、制度和优势等方面。其一,在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内涵、特征方面,认为“全过程民主”是相对于“非全过程民主”而言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时间上持续、内容上完整、环节上连续、党政部门协同、公民全程参与等特征[8]。也有学者认为,人民民主就其本质而言属于全过程的民主[9]。其二,就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运行而言,认为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五大民主运行形式推进了“全过程民主”的精致发展机制[10]。这一观点强调了民主的整体性、全程性,深刻阐释了我国全链条式的民主制度。其三,在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实践层面,认为全过程人民民主贯穿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之中。这些制度程序形成了全面、广泛、有机衔接的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有效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11]。其四,就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优势而言,认为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对西方民主的超越[12]。这一观点从我国民主的全过程、全时态与西方民主的间歇性、定期性的对比进行论证,体现了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所具有的持续性、广泛性、深入性,突出了我国民主制度的显著优势。这些研究成果对全过程人民民主内涵和特征、实践与价值进行了不断拓展和延伸,多层面、广角度地阐释了我国民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总之,学术界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研究视角丰富,但是将全过程人民民主放在媒体融合时代背景下探究其创新性发展的研究尚浅。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新兴媒体迭代更新,其与民主制度建设的嵌入耦合及其多维互构逐渐成为热点议题。媒体融合赋能民主制度建设能够为中国的政治发展注入新鲜活力。因此,全面、理性、辩证地分析媒体融合赋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向度和限度,是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创新发展的关键环节。本文将从媒体融合的视角入手,多角度剖析媒体融合赋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价值向度、限度与路径优化。

二、媒体融合赋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价值向度

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我国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成为必然趋势。2014年8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强调:“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深度融合……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13]在万物互联的时代,媒体融合助力民主建设将是一个价值共创的过程,全过程人民民主将在媒体融合赋能的逻辑下最大限度地发挥优势,从而更好地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繁荣发展。

(一)全息媒体(1)全息媒体是指在空间维度上依托数字技术的发展,实现信息数字化,使信息在空间中多方位呈现,还原新闻事件的真实面貌。视角贯穿民主全阶段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指出:“人民是否享有民主权利,要看人民是否在选举时有投票的权利,也要看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是否有持续参与的权利;要看人民有没有进行民主选举的权利,也要看人民有没有进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14]在我国的民主实践中,媒体融合正在日益融入社会主义民主制度运行的全过程。

一是融合传播助力民主选举全过程。民主选举是全过程人民民主链条的首要环节。人民代表人民选、选好代表为人民,人民正是通过选举人民代表来实现自己的民主权利。正如列宁所说:“如果没有代表机构,那我们就很难想象什么民主,即使是无产阶级民主。”[15]以我国基层民主选举为例,可见媒体融合助力民主选举的效能。一般来讲,在基层换届选举前夕,传统媒体通常联合新媒体平台,通过提前调研、报道策划等来整合民主选举的相关知识;通过积极宣传国家民主制度来提高人们的政治参与意识;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发布选举时间、地点和选举流程;通过H5页面登记选民和候选人来预估选票,从而有效提高选举效率。同时,在民主选举的过程中,媒体采用图文、视频、音频、数据图表、AR等多元形式呈现选举情况,全程直播、实时互动,从而提高民众的参与度。此外,镜头记录有效提高了民主选举的公平公正性,降低了在选举中徇私舞弊的可能。选举结束后,当选代表还要在媒体的监督下公开听取人民意见。这是我国的全过程人民民主与西方“人民只有在投票的权利而没有广泛参与的权利,人民只有投票时被唤醒、投票后就进入休眠期”[16]393的阶段性、间歇性民主的最本质区别。在此过程中,传统媒体发布相关政策,新媒体即时公开选举情况,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相互配合,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传播矩阵,多维度、全视角、广尺度地呈现了民主选举过程。从换届筹备到选举结果公布,都有新闻媒体融合报道的身影,公开、透明的媒体报道不仅使人民的民主选举权利得以有效落实,还使得基层民主选举质量不断提升。

二是交互传播有利于民主决策。民主决策既是人民当家作主和民主集中制的重要体现和要求,也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关键所在。有效吸纳各方意见则是民主决策的基础。2019年5月,国务院公布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第6条中明确规定,作出重大行政决策应当遵循民主决策原则,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保障人民群众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参与决策[17]。首先,在决策启动环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通过建议、提案的方式提出决策建议事项,通过报纸、网络等媒体公开发布,使公众知悉决策事项,并向公众公开征集意见,以便更好地对社会中复杂的决策因素和决策变量进行分析和预判。其次,在公众参与程序上,决策事项的承办单位采取网络直播、微博话题互动等便于社会公众参与的方式征集意见,与决策事项涉及的特定群体及代表进行沟通协商,通过政府网站、政务新媒体等便于社会公众知晓的途径公布决策草案及说明材料。对决策过程采取直播方式全程记录,以保证决策按照法定程序有序推进,进而从整体上优化民主架构和决策模式。最后,在决策事后评估阶段,通过网络留言、微博话题互动、投票等方式听取公众意见,并创办专家座谈会等电视栏目进行政策解读,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这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16]292

三是移动传播有利于增强民主管理效能。民主管理既是党坚持群众立场、践行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也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实践。媒体平台是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细化并延伸至基层的重要纽带,大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小到居民自治、垃圾规制等基层社区治理事项,都需要媒体平台这一重要中介。在此过程中,媒体逐步参与到基层社会治理、乡村振兴以及智慧城市建设之中,将信息服务逐步拓展到民主管理领域。新闻媒体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先进技术,通过报、网、端、微、屏等多样化渠道,采用图、文、视、听等兼容形式,实现了信息的多技能融通、多感官接收、可视化呈现,以此提升民主管理水平、健全社会治理功能。人民群众通过媒体平台参与民主管理,极大地增强了人民当家作主的自豪感和获得感。

四是大众传播有利于提升民主监督质量。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判断一个国家民主不民主,“四个要看、四个更要看”的标准,其中一条便是“要看权力运行规则和程序是否民主,更要看权力是否真正受到人民监督和制约”[18]。民主监督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一道关口。在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过程中,人民通过提出建议、批评监督党政工作,从而克服官僚主义和不正之风,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例如,通过创新“互联网+监督”模式,推行网络阳光村(居)务监督平台,全面、客观、细致地公开党务、政务、村务、厂务及社区事务。在民主实践中,群众通过网上留言、热线电话、邮件、信访等途径反映对公开内容的质疑,由相关部门对群众意见给予答复和解释。在此基础上,借助各类型媒体平台,使全体人民群众都能够参与到民主监督之中,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在媒体融合的推动下,“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各个环节环环相扣、彼此贯通,实现过程民主和结果民主、形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相统一,充分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形成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完整链条”[19]。

(二)全程实时追踪民主全时态

媒体融合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新闻概念,其不仅涵盖“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还包括对正在发生进展中的事实的报道,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不受限制地参与政治生活。融媒体突破时空维度,全流程跟踪时事动向、全角度切入、全链条播报,对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信息进行全周期、全环节、追踪式的呈现与更新。由此,人民群众可以全方位、全时段、零时差地参与到民主政治生活的全过程。

一是融媒体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全方位传播提供可能。以新媒体为主轴的融媒体,通过创新表达方式、呈现形式、传播方式,高度还原政务事件,推出系列衍生报道。以每年的全国“两会”报道为例,《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在会前通过微信公众平台以图文形式普及“两会”知识;在会中以直播形式呈现会议全过程;在会后继续跟踪报道和全面阐释“两会”精神,运用客户端和微信公众平台,围绕“两会”精神策划并推出系列海报、图示、视频等新媒体产品,每天围绕一个核心观点,以“系列评论+深度报道+新媒体产品”的模式进行组合报道,深入宣传阐释“两会”中的重要时政信息。这些传播方式都为人们理解、参与和认同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了重要途径。

二是新闻报道与全过程人民民主始终同向同步同频。以党的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为例,《人民日报》等传统媒体突破了过去机械部署工作、单纯报道会议消息、有了成果才出报道的滞后现象,与新媒体联合,综合运用快讯、直播、图片、视频、海报、评论、深度报道、H5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向人民群众传播会议精神。会议结束后,还通过新闻发布会的答记者问环节及时向人民群众解答疑点,使人民群众能够随时随地了解国家大事,进而深入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运行程序和实质程序。

面对以上种种的妥协与委屈,女性也不是一味地忍耐与接受,她们在对于旧习俗的反抗、真爱的向往、事业的追求及独立人格的要求方面有着不断的尝试。

(三)全效传播促进民主高效能

民主是全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了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畅通表达利益诉求、有效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

一是媒体融合有助于推进立法进程。以基层立法联系点为例,媒体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领导立法工作的意见》,并通过网络互动等方式收集民众意见,充分发挥了网络媒介作用,探索了网络立法听证的新机制;同时,一些地方将立法过程进行网络现场直播,公开立法全过程,将立法听证会“搬到”线上。上海虹桥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所展现的正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截至2019年10月,虹桥街道通过媒体融合机制共听取了30部法律草案意见,上报建议509条,其中25条已经被采纳[20]。这充分证明了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过程中,立法与民意在媒体融合的推动下达到了同频共振。

二是线上线下良性互动,提升便民服务质量。“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5]258。媒体融合有助于解决人民群众最切身关注的问题。首先,通过深入基层实地采访考察,可及时了解民众需求、发现群众问题,通过媒体报道敦促政府机关予以解决;其次,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相互配合,通过融媒体平台表达人民群众的合理诉求,实现在源头上、萌芽中解决群众的各种生产生活问题。

(四)融合传播共建民主话语权

媒体融合的新特点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全民性、全过程、全时段具有内在契合性,在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话语权建构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是平台联动促进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走向世界。随着我国新兴媒体的迅速发展,对外传播的话语平台阵地已初步构建。我国媒体通过在国际影响力较大的社交媒体平台建立官方账号,打造出了一批海外社交媒体矩阵,如脸书(Facebook)、推特(Twitter)、优兔(YouTube)、照片墙(Instagram)等。新华社在对应平台上建立的官方账号,关注者数量已累计超过8,000万;《人民日报》的关注者总数约为7,900万;中国国际电视台仅脸书账号的关注者数量就达到8,900万,在四个社交平台的总关注数更是超过1亿[21]。尤其是近年来的抖音(TikTok)平台融合了75种语言开展广泛传播,更是成功吸引了大量海内外受众。强大的传播矩阵打通了媒体间封闭、局限的业务闭合结构,构建了多维度、开放式、扁平化的平台系统,为全方位传播阐释全过程人民民主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媒体融合还形成了对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国内外认同环境,有力抵制了西式民主话语的入侵和攻击,从而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推向国际舞台。

二是内容塑造提升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对外传播力。将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向世界舞台的过程也是对西式民主袪魅化的过程。随着移动终端普及,中国媒体对外传播不仅构建了依托平台联动的媒体矩阵,而且在内容塑造上推陈出新,以高质量的新闻内容、因地制宜的本土化方式传播全过程人民民主,激发了受众对我国民主制度的认同感,进而将“情感认同”转变为“主动推崇”。媒体融合赋能全过程人民民主对外传播,既宣传了我国的制度优势,也阐释了民主治理中独具特色的中国方案。

三、媒体融合赋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限度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链条、全周期、全领域的民主实践,其运作实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技术赋权并不意味着可以夸大媒体融合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作用,如果完全依靠传播平台或技术进行民主选举和民主决策,就有可能给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展带来风险,因此要注意防范技术的绝对化。

(一)受众定位模糊化影响民主效能

二是目标定位模糊导致政策落实与民意传达的迟滞化。大众传播已经进入由“大众”变为“分众”、由“广播”变为“窄播”的转型时期,一家媒介覆盖全体受众的情形不可能再现,每家媒介都必须有所选择、有所放弃,确定最适合自己的目标受众。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参与主体存在区域、职业、年龄、受教育等方面差异,受众边界模糊会导致民主参与主体接受信息的效果大打折扣,相关信息不能精准传递给受众,社情民意也不能被充分反映和接收,这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效能提升也会有所影响。

(二)传播信息同质化稀释民主内容

一是同质化信息违背“内容为王”的传播规律。当下“万物皆媒”“人人皆记”的媒体业态,导致传统主流媒体的话语权逐渐被解构,呈现信息传播同质化、飞沫化的信息生态。部分传统媒体的“两微一端”建设比较仓促,资源配置与内容生产等难以满足受众需求。有的政务新媒体介于其政务属性守规矩而少创新,并且缺乏专业的采编人员,内容多以转载转发为主,或简单上传政府公文,内容同质化,缺乏原创性,只是单调的“复读机”,“吸粉”能力欠缺。由于同一内容被多种媒体、多个平台发布、转载,其信息传播价值大打折扣,势必影响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传播效果。

二是“信息茧房”的桎梏禁锢受众视野。新兴媒体的迅速崛起使网络空间成为大众发声的重要舆论平台,一个自由发声的大众舆论场、同质发声的虚拟社交圈、迎合发声的信息茧房正悄然形成。传统垂直传播格局被打破,由此衍生的大众舆论场众生喧哗,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逐步被消解。尽管精确洞察用户需求的“抖音”“快手”等短视频APP能够实现信息的精准推送,但作为民主参与主体的“人”却被禁锢在密闭的“回音室”中。一方面,有关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信息容易被低频次、低流量传播,时事政治传播弱化;另一方面,娱乐、低俗、媚俗的信息被高频次、高流量推送,娱乐化信息泛滥。由此,网络信息茧房降低了社会黏性,钝化了民主参与主体的家国情怀和政治敏锐度,削弱了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的影响力。除此之外,在网络媒体信息泛滥下,一些意见领袖往往引导整个舆论场,被忽视的群体和声音越来越被淹没,形成“沉默的螺旋”。民众在民主参与过程中不能有效表达意见,限制了人民民主效能的发挥。

(三)数字化媒体传播导致部分群体的政治参与边缘化

在媒体融合的浪潮中,数字化信息传播为人民参与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提供了更为便利和丰富的信息资源,但部分群体却在这一过程中沦为边缘群体,主要原因如下:一是受经济制约而无力承担接入互联网所需费用;二是信息技术平台普遍缺失针对老年人群的人性化设计;三是部分群体因缺乏信息素养而难以获得高质量信息服务。此外,一些人对于互联网的信任度低,不愿学习新技术,产生出数字化的排斥心理,就此成为“信息贫困者”。媒体智能化、网络化的迅速发展在这个意义上拉大了群体差距。在网络投票、网络问政和网络监督等智能化民主生活中,处于数字鸿沟中的群体参与全过程人民民主势必会受到一定制约。

(四)西方媒体霸权冲击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权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22]在国内外环境深刻变革的背景下,在全球媒体融合发展的场域中,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权面临新的挑战。

一是舆论引导滞缓削弱了全过程民主话语权的控制力。传统媒体时代主要以报纸、广播、电视、杂志等作为信息传播载体,信息发布与传播是单向的、可控的,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也是单一的。而在媒体融合的场域下,信息传播发生了深刻变化,信息泛滥甚至鱼龙混杂,主渠道声音易被弱化,舆论引导的难度也随之加大,甚至产生对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曲解。

二是信息传播失序削减了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权的认同感。融媒体信息传播不再局限于官方平台,信息传播的多渠道、随意性削减了信息的真实性;信息传播的即时性、快速性以及碎片化降低了事实的完整性与准确性,一些媒体为了吸引眼球,采用夸大修辞歪曲事实、扰乱视听,致使谣言泛滥、信息失真,不利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正向传播,尤其是西方媒体的恶意攻击,更容易影响民众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解与认同。

三是西方话语霸权削弱了全过程民主话语权的影响力。媒体是民主话语权传播的主要载体,长期以来,西方国家在信息传播领域占据独特优势,目前在世界上占据主导地位的五家跨国传媒集团全部归属于西方国家(以美国为主),这些巨型跨国传媒集团早在20世纪末就已经形成并向世界各国家和地区释放影响[23]。在此背景下,西式民主的话语霸权一度对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权构成严峻挑战。在媒体融合时代,信息传播的开放性、全球化为一些国家利用新媒体进行文化渗透、宣扬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美化西方民主制度提供了便利,信息的快速传播推动了中西民主话语权愈演愈烈的对峙和交锋,甚至出现国内媒体被西方利用,进而抹黑、污蔑、中伤我国的民主制度的情况,削减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影响力,严重威胁到主流意识形态的安全。

四、媒体融合赋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路径优化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持续发展,需要充分利用媒体融合的优势,扬长避短,在坚持党的领导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媒体融合平台建设,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赋能增效。

(一)瞄准受众需求,传播全过程人民民主之声

大数据的崛起实现了信息的精准传播,人工智能、算法新闻、智能终端等都在瞄准用户需求,实时精准推送用户所需要的新闻信息,这为及时传播党的政治发展理念提供了条件。

一是创新表达方式,讲好民主故事。融媒体的受众是广大人民群众,只有跳出传统的说教模式,把全过程人民民主立体化、具象化,才能有效增强传播的感染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伟大政治实践为传播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融媒体应找准“讲好民主故事”的小切口,聚焦群众身边的民主实践,以小见大,创作出一批接地气的优秀作品,引发群众共鸣。

二是善用新技术,丰富表达视角。信息技术和传播手段的突飞猛进推动了表达工具和表现手段的不断革新,为赋能全过程民主提供了新方法、新工具和新视野。要善于发挥数字技术下媒介仪式的展演作用,强化受众的民主认同。如“建党百年”纪念大会在2021年7月1日举行,而媒体对于“建党百年”的意义和价值赋予工作持续了半年多的时间,这就是一个累积的意义赋予的过程[24]。这种媒介仪式赋予价值的过程增加了受众对党领导下民主制度的情感认同。此外,融媒体尤其是基层政务新媒体要主动摆脱传统思维,跳出因循守旧的桎梏,以开放姿态积极接受新事物、学习新方法,让民主故事传播更具时代气息和现代特征,不断增强全过程人民民主传播的感染力、吸引力和说服力。

(二)消除媒介壁垒,促进有序政治参与

面对全新的传播方式和社会环境,单一的媒体形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多元化的信息需求。媒体融合既是当前媒体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媒体壮大全过程人民民主宣传阵地的重要途径。应充分了解民众需求,探索多种互动方式,提高民众有序政治参与的水平。

一是破除融而不合的传播模式,打造互联互通的传播格局。建立融媒体传播,不是简单地把传统媒体“搬到”线上,更不是将媒体组织进行简单叠加或重组,而是要将各新闻要素深度融合,使媒体资源充分共享,实现新闻采写编发一体化和体制机制最优化,打造内容、平台、技术、渠道和经营管理融为一体的深度融合模式[25],完善“上下互动”的传播渠道,提高公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

二是以移动优先、全平台投放来优化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传播链条。单一传播平台能够覆盖的受众范围有限,不同传播平台具有不同的传播特征,也会有不同的受众人群。因此,媒体融合需要打通平台间的传播壁垒,整合平台间的信息资源,实现多方联动、信息共享,形成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传播合力。

三是以融媒体技术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全息传播效果。可借鉴智慧党建经验,发挥中央和地方各类媒体的传播优势,将生动具体的民主实践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增强全过程人民民主内容传播的权威性和引领性。多传播一些鲜活的、沉浸式的民主实践,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与5G、虚拟技术、远程3D、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的有机融合,使得全过程人民民主可视、可感、可体验。

(三)发挥融媒体效能,构建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体系

一是要增强融媒体的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表达能力。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运用接地气的生动语言,结合新媒体覆盖面广、时效性强、渠道多元和内容丰富等特点,更高效、更广泛地传播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优势和实践经验。同时,要培养一批既通晓融媒体技术又具有民主素养的复合型人才,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传播的时代性、实效性发展。

二是构建县级融媒体服务支撑体系。伴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基层的延伸,县级融媒体中心在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作用日渐凸显,逐渐成为嵌入基层民主实践、传播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的重要平台。它内嵌于基层社区,植根于乡土之中,生发出向上直通县委、县政府的主干,平行连接于各县直单位、乡(镇)政府的枝干,向下延伸至街头巷尾、乡村一线的须茎[26]。县级融媒体应依据不同内容进行分类,以满足不同群众的政治参与需求,强化基层民主传播平台的实际功效。

三是重点建设一批世界级媒体矩阵。可联合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媒体建设对外传播的媒体话语平台,突破“西式民主”话语霸权,运用民主话语传播形式,阐释好我国的民主优势、讲述好我国的民主故事,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全新理念更好地传递给世界各国,为全球民主发展贡献新的方案。

在媒体融合推动下,坚持党的领导,秉持人民民主的理念,我国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将会呈现出更加鲜明的制度优势和实践特色。尤其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得到充分展现。因此,我们必须把握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展的时代脉搏,深入推进媒体融合优势与全过程人民民主特色的嵌入耦合,不断提升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传播的话语权和实践效能,为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提供新的价值理念和方案选择。

猜你喜欢

全过程民主融合
土建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问题与处理对策
全过程造价控制与管理在工程中的应用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中国式民主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分析
融合菜
完善论与民主工具论
土建工程中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有效应用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