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政策下中小学研学旅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023-01-09文/李

当代旅游 2022年17期
关键词:研学双减旅行

文/李 艳

[内容提要]我国研学旅游开展的时间较晚,在目前的“双减”政策下,国家明文规定,严禁利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寒暑假组织学科类培训,研学教育因此迎来了发展契机。本文利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研法等研究方法,结合当前中小学研学教育的发展现状,分析该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旨在提高研学旅行模式的创新性和研学产品质量,为未来中小学研学旅行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引言

国家“双减”政策出台后,学生们的假期时间将会得到全新的分配。学校、家长、学生将更多精力与时间放在全面发展上,这为今后的研学游市场提供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探索如何更高效、更有趣、更有益地研发和开展研学旅行是大众未来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

一 中小学研学旅行发展现状分析

(一)研学发展的优势条件

1 “双减”政策的出台

“双减”政策提高研学旅行参与率。研学旅行将理论与课外实践、课堂教学、旅游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有助于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与人生阅历,受到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认同。“双减”政策的实施,极大地激发了研学旅游的新需求,研学旅行市场从以学校为主转向以家庭为主导的旅游市场。随着新政策的实施,子女的自由活动越来越多,父母势必会寻求替代“补习”的产品,儿童教育和娱乐产品的需求也会大幅增加,以家庭和儿童为主的旅游市场或将不断增长。

2 家庭文化教育投入的增加

据《中国教育财政家庭调查报告(2017)》显示,家庭教育支出是全国教育总投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2017年调查数据显示,在幼儿园和小学阶段,平均每个家庭教育支出为12.9%,平均每人每年8143元。过去十多年,在对校外培训的研究中发现:中小学阶段学生的校外培训总体参与率为48.3%,参与校外培训的学生平均支出约为5616元,全国校外培训行业总量达到4900多亿元。在小学,86.9%的家庭课外开支来自科目和兴趣,81.3%来自于初中,87.3%来自普通高中,相当于87.3%的来自学校之外的学校。

(二)研学旅游发展的劣势条件

1 应试教育有时占主导地位

我国正处于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阶段,但有时应试教育依然为主要教育方式。一方面,我国学生基数大,有些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会采用应试教育模式;另一方面,学生家长传统教育思想根深蒂固,短期内难以改变,特别是在教育落后地区,依然将学习成绩作为判断学生素质的唯一标准。在这种背景下,研学旅行会难以开展,会受到部分家长的反对。

2 研学教育机构发展不成熟

研学旅行是一项以研究性学习为目的、以外出游览为手段的校外教育活动。很大程度上需要由校外教育机构负责展开,它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手段。它不同于学校教学活动的管理方式,它比学校教学活动更灵活,师生管理方式更民主,更善于根据学生的特色及兴趣来组成不同活动班级,对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活跃思维帮助很大。但在实践调查走访中发现,我国目前研学教育机构存在“重游轻教”、课程安排笼统、课程安排目标不明确等问题,成为我国推行研学旅行教育发展的巨大阻力。

(三)面临的机遇

1 “双减”促使研学旅行新需求充分释放

当前市面上的研学旅行学习产品,根据其活动方式,可以划分为游学类和夏令营。游学类的研学旅行主要是以参观、学习、交流为主,以“游”为中心,以体验为主;夏令营活动涵盖了各类人文、艺术、科技、文化、军体等主题性的夏令营教育。这两种产品都是以学校为主的。随着新政策的实施,研学旅行产品将成为家庭和儿童必不可少的出游方式,它既满足休闲度假,又满足了学习需要。受疫情冲击,消费者对于便捷、个性化、品质、安全等方面的关注日益增加,这些新的需求点将会对未来的研学旅行市场产生一定的冲击。家庭及儿童消费者会更加注重产品理念、行程内容、服务质量、费用性价比、师资力量等。随着儿童与研学市场之间的界线越来越模糊,研学产品的多样性也将得到进一步加强。

2 教育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双减”的背景下,研学旅游的培训机构将会有更多的机会进入到旅游行业,从而使整个行业的竞争更加激烈。从经营关联性上讲,从课程训练向研修业务转变的困难程度要小一些。在未来,有资本、有师资、有专业课程的教培机构将会蜂拥而入,从而加剧市场的竞争。但是,在市场竞争中,企业的竞争将会促进企业的质量、服务、行业的标准化及规范化。

二 中小学研学旅行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研学旅行安全防控不到位

1 安全管理行政保障体系不完善

从实践实施角度看,学生面对的安全问题广泛且难以管控。由于不同于学校内的课堂学习,研学旅行活动的主旨就是要把学习者带离课堂,带出学校,带向社会及大自然,让学生随时能够接受社会课堂教育。因此,研学旅行活动在实施中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学生的衣、食、住、行方方面面都有可能涉及安全问题。

从参与的主体对象来看,年龄偏小的中小学生自我安全意识缺乏。由于研学旅行的参与主体主要集中在中小学生阶段,他们的年纪较小,安全防护意识较差,更容易引发家长对学生安全的担忧。而目前我国研学教育机构尚不成熟,安全措施匮乏;其他市场主体,例如保险机构等配套机构相关项目短缺,同时相关部门也没有相关法律法规对学生的安全做出相应的保障。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家长和学校机构难以安心开展研学旅行教育。

2 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技能欠缺

首先,国家相关政策对中小学研学旅行的安全管理和行政保障制度还不健全,难以从制度、标准等方面对其进行有效的规范与操作,同时也缺乏相关的问责制度。其次,中小学研学旅游机构多为小型、微型企业,安全监管体系不完善,安全风险系数普遍偏高。一些旅行社的安全意识不强,为了谋取私利,采取各种办法来降费争取市场份额,造成了学生人数比例偏高,而且缺乏合格的保安人员,这就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安全。第三,多数研学旅游从业人员缺乏安全法规知识、安全风险管理知识和技术知识,缺乏对安全风险的认识和控制,无法有效地预见和防范安全事故,在安全问题出现时,往往无法做出正确的反应。研学旅游机构大多未配备安全部,有些虽设有安全部,但未受过专业培训、没有掌握专业技能的人员,增加了研学旅行的安全隐患。

(二)研学旅行的模式创新性不足

1 研学旅行机构创新性不足

研学旅行是依靠提供商和服务商来开展研学游活动的。在“双减”的情况下,由于研学线路和研学内容创新性不足,导致研学旅行社的产品质量不高,创意不强,不能很好地适应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从而影响到其专业水平和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2 研学旅行基地创新性不足

中小学研学旅行基地是一个很好的旅游平台,同时也是一个旅游企业。巢湖市现有的县级研学游基地仅13个,规模不大,发展项目单一,缺乏特色。研学基地的研学游产品创新不足、内涵不足,缺少研学旅游的基本设施,精品线路等方面不足。研学之旅,其核心是“学”,然而许多研学基地却没有相应的研习课程与研究项目,使得研学活动的成效难以量化,同时也缺少一套科学准确的评价机制,使得研学旅行的组织方式简单化。

(三)研学旅行产品质量有待提高

1 考核评价体系不健全,研学旅行易流于形式

研学旅行是我国教育规划中的一部分,但是由于我国现行教育管理机构和中小学对研学旅行的评估体系不够完善,评估不够规范,以及各个学校的专业师资不足等原因,很容易造成研学旅行的目的不明确、主题不明确、运作方式不够规范、不够主动、不够全面、不够科学、不够重视,致使研学活动流于形式,造成“游而不学”“学而不研”的现象。

2 产品缺乏专业性,产业链完整性不足

“研学”作为一种以“旅游+教育”为基础的新的教育产品,已经脱离了传统的旅游产品范围,也超越了普通的教学服务系统,所以研学旅行的发展与经营,无论是旅游公司或教育组织,都很难单独完成。在研学旅行开始前,双方之间的合作也很少,所以跨领域的融合还有待完善。当前,尚未形成要素完备、功能完备的专业研学旅游产品,对产品、人员的专业化要求仍需不断提高。

三 提升中小学研学旅行效能的策略

(一)完善研学旅行安全防控工作

1 提升和完善研学旅行安全管理保障体系

“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生命安全为第一”的原则是中小学开展研学旅行的前提条件,必须严格按照此原则进行研学活动。在研学期间,要制定出一套完整的应急方案,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演习,确保在出现安全事故时,能够迅速、高效地处理事故。在开展研学活动之前,研究单位应制定周密的旅行安全计划,包括出行、饮食、住宿、活动,把安全责任落实到人;同时在“双减”背景下,中小学研学旅行已经成为趋势,有关部门应尽快完善法律法规,在保障学生安全的同时,减少学校和家长的后顾之忧。

2 提高研学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技能

中小学研学旅行要做到“以安全为先”,加大力度对学生的安全防护和紧急救援能力进行培训。中小学研学旅行组织机构或主办单位可以采取购买保险的方式,规避和防范研学旅行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保险行业可以加强与教育、旅游等行业的合作,对研学旅行的风险进行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他们的安全知识掌握情况。针对研学游中学生所面对的各种安全问题,及时推出各种创新的保险产品,提供更加全面优质的安全保障,以满足研学旅游的不断发展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营造一个研学旅行的安全生态。

(二)提高研学旅行模式的创新性

1 健全研学旅行机构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综合监管机制

“双减”政策出台后,教育主管部门、旅游主管部门要健全研学旅行市场准入制度,建设综合管理平台,不断完善《研学旅行服务规范》。组织研学旅行评估小组,对项目的设计、承办方资质、服务管理等进行评估,评估的内容要符合有关法规,同时要兼顾公益性和社会性。研学旅行是中小学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研学机构需要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设计规划,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的眼界和视野,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真正打破“旅而不学”的局面,提高研学产品的教学质量,真正实现校外实习和校内实习的结合。

2 增强研学产品特色,加强基地运营建设

开发研学产品时,在重视素质教育的基础上,持续创新研学旅行产品,提高“学”的比例,做到“游”与“学”之间的很好的平衡和协调,使社会对研学旅行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建立完善和一体化协作创新机制时,在对国内外优秀的研学游案例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通过邀请行业研学专家对旅行队伍进行培训,整合优势资源,建立研学旅行网络,建立研学旅行系统,不断促进旅游产品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加强中小学研学旅行基地的配套建设,注重内涵提升,建立健全优质服务系统,规范经营内容和收费标准。通过动态管理研学基地的服务,把研学旅行基地纳入本地旅游市场,促进研学旅行的高质量发展。

(三)提高研学旅游产品质量

1 建立健全研学产品考核评价体系

逐步建立和完善评估制度。构建科学的研学评估和监测系统,对研学旅行的主题、步骤、方法、实施、效果进行了有效的监测,并对其所面临的各类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

2 提高研学旅行产品的专业性

在研学指导、露营与服务标准颁布后,根据其定义及项目执行目标,需要进一步强化对中小学学生的专业需求。构建跨国界的合作机制,推动旅游业与教育产业的一体化发展;强化员工培训,必须经过严格的背景审核和专业技能考试,方能上岗;在研学产品的执行中需要反复研究,不断完善,需要在实践中及时反馈,不断提升产品的专业性。

四 结语

本研究扎根中小学,从微观层面对中小学研学旅行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目前我国的研学旅行存在安全防控不到位、模式创新性不足以及产品质量不高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几点建议:通过完善行政保障以及加强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来完善研学旅行安全防控工作;通过增强研学产品特色、加强基地运营建设来提高研学旅行模式的创新性;通过建立健全研学产品考核评价体系、提升研学旅游产品的专业性来提高产品质量等。希望通过研究能够提高中小学或研学旅行机构对于研学旅行课程的认识,在实施研学旅行课程的过程中提供一些参考意见,为我国研学旅行课程的研究添砖加瓦。

猜你喜欢

研学双减旅行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依托研学旅行 实现实践育人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研学之旅
小黑的旅行
夏日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