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药健康文化宣教与新时期劳动教育结合路径构建*

2023-01-09刘振江田镇源柴源伟赵家华苏治钰王博宇徐澳磊詹煜杭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23期
关键词:时期中医药劳动

刘振江 田镇源 柴源伟 赵家华 苏治钰 王博宇 徐澳磊 詹煜杭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八临床医学院,广东 佛山 528000;2.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3.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北京 100000)

中医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伟大创造和瑰宝。在中国5000年的历史中,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了突出贡献。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的传承、发展和再创造[1]。在此大好时机下,做好中医药健康文化的宣教,成为时代赋予我们的艰巨重任。而如何做好青年学子的劳动教育,是当代社会共同努力的另一方向。自党的“十九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坚持立德树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并贯通小中大学各阶段,已经成为新时期中国特色劳动教育模式探索新路径。

1 中医药健康文化宣教与新时期劳动教育结合的必要性

1.1 避免单项未来发展的局限性 《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2],把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升至国家战略,中医药健康文化宣教已经被挖掘出深刻意义;“十九大”,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新时期劳动教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但二者缺乏相互结合的创新路径模式,在未来发展中会暴露局限性。

1.2 增大中医药知识受益范围 “健康中国”建设必将激发人民群众对中医药健康文化的需求,亟需中医药健康文化宣教与新时期劳动教育结合来扩大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受益范围。中医药健康文化宣教与新时期劳动教育结合路径的实现能有效提高中医药知识的公众知晓率和年龄跨越范围。

1.3 助力青少年健康素养提升模式的构建 构建中医药健康文化宣教与新时期劳动教育结合新模式,将在实践育人方面取得巨大成效。青少年的健康素养,培养,从小学阶段就可以通过劳动教育课程由浅入深,让青少年接触并学习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改变以往非医学专业人士仅具备薄弱健康知识的情况,切实树立青少年运用中医药为健康保驾护航的观念。

2 中医药健康文化宣教与新时期劳动教育结合路径探索

与一般的社会实践不同,新时期劳动教育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劳动意识和技术素养的全面培养。如何更好地进行中医药健康文化的宣教,是当下全社会共同努力的一大方向。虽然中医药健康文化宣教与新时期劳动教育都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二者之间仍缺乏相应的结合模式。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劳动教育与中医药健康文化宣教都提出了新的发展使命,因此立足于中医药传承创新背景下,探索中医药健康文化宣教与新时期劳动教育结合路径是有其必然性的。在这个大方向下,我们提出以下结合思路。

2.1 构建中医药健康文化宣教与新时期劳动教育结合的新课程体系 校园是人才培养、成长的基地,课程是学生成长的基础,不应当局限于素质教育基础课程,应创新性地构建劳动教育与中医药健康文化宣教结合课程,以劳动教育为基础,中医药健康文化宣教为内容,探索二者结合的新课程模式,实现二者之间的协同需求。通过二者结合的新课程体系,能够让中医药进校园,让更多学生了解中医药知识,培养其中医药素养,推动学生和家庭一起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制度自信。

2.2 强化中医药健康文化宣教与新时期劳动教育结合的理念的认同 教育是治国之本,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是人民美好生活的内在源泉。构建德、智、体、美、劳综合训练的教育体系,加强劳动教育,是回归人性、回归学生自身的主体性教育模式,可以帮助学生在独立实践中发现自我,通过双手改变和创造自己的生活[3]。强化中医药健康文化宣教与新时期劳动教育的新型教育理念,着力于将中医药健康文化宣教融入教育体系,更能够因材施教,培养中医药人才储备,并能提升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质,传承中医药传统文化。要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导向作用,建立中医健康文化的基本传承。

2.3 开创强化中医药健康文化宣教与新时期劳动教育结合的教育体系 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把握教育导向,遵循教育规律,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统一[4]。这将对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有重要意义[5]。将中医药健康文化与劳动教育结合,努力构建结合新模式,将中医药健康文化融入校园劳动教育中,把中医药健康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在这种新的教育体系之下,更多学生将有机会在实践中探究中医药知识,掌握中医药知识,树立弘扬中医药文化的责任感。同时,要发挥劳动教育的价值导向作用,引导学生群体对最光荣、最伟大、最美丽的劳动原则有更加深刻的认识,让他们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与生活中更加具有创造性。

3 结合路径构建规划

3.1 第一阶段 进行“弘扬中华国粹·传承中医文化”中医药校园行系列活动,此阶段主要由组织对口学校参观中医药博物馆、中医药知识进校园和课外实践活动3个部分组成。根据活动效果修订长期规划,对开展效果及学生劳动技能提升情况进行跟踪记录,将中医药健康文化宣教与新时期劳动教育结合内容做细做实。

(1)组织参观中医药博物馆及药植园。河南中医药大学博物馆由中药馆、医史馆和仲景馆组成,通过图文、实物和声光电等多媒体,全方位展示中国中医的复兴史,让学生们感受到医学的博大精深,增强文化自信。河南中医药大学药植园种植有丰富的中药材,通过参观药植园,让学生们感受中草药的魅力。(2)中医文化进校园。通过健康手册、中医药文化宣传册以及趣味中医药文化课程,在试点学校开展中医药健康文化宣教,为学生们介绍中医药文化的起源与发展以及浅显易懂的中医基础理论;以相声、小品等形式表演,讲解古代医家的趣味小故事,激起学生们对学习中医药文化的好奇心。(3)中医养生功法教学。组织培训团队,教授学生太极、八段锦、五禽戏等养生功法的简单动作,在课间进行养生功法锻炼,劳逸结合,让中医健身真正融入生活,增强小中大学生的体质。(4)中药采集和简单炮制的实操课。在中小学生劳动教育课中增加中药采集的实操课程,让学生在采集过程中学会识别中药药用部位并学习功效。带领学生们前往河南中医药大学炮制实验室,让他们亲手炮制简单药材,亲身感受中药材生产加工过程。(5)按摩手法以及简单穴位教学。教给学生们一些简单易操作的按摩手法和常用的保健穴位,让日常出现胃痛、痛经等症状的学生进行现场穴位点按效果体验,使学生们切身感受中医治疗疾病的神奇效果。

3.2 第二阶段 开展中医药文化宣教社会实践活动,了解活动当地居民医疗健康情况及当地合作医院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义诊、中医药传承及劳动教育情况调研、中医知识讲座等活动。

(1)开展义诊活动。结合附属医院师资力量,构建医疗小组,分社区定期为患者提供义诊、健康咨询等服务,给予患者适当的日常保健和养生方法指导,科普宣传中医药文化。(2)开展急救知识教育、养生知识宣传等医学知识讲座。从心肺复苏、溺水急救到外伤包扎、骨折固定等,并发放健康宣传手册,科普中医药文化,提高当地居民的应急能力和养生意识。(3)制定、发放调研问卷。对当地居民的健康情况、中医药宣教推进情况及中小学劳动教育情况进行调研,以获取最真实的基层数据。(4)拜访当地名老中医,收集、筛选民间中药单验方和技术,持续挖掘、整理传统中药制剂技术。(5)带领当地群众学习传统保健运动,如五禽戏、太极拳等养生功法,提高群众身体素质,在群众中普及中医养生功法。

3.3 第三阶段 对以上2个阶段开展情况进行动态追踪和交叉对比。根据前期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开展情况,确定一个学校作为挂牌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并进行常态化志愿服务;成立中医药文化宣讲团,制定新时期劳动教育与中医药文化结合的新型课程体系,创立中医药文化活动基地,指导学生开展中药种植、采集劳动课程,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3.4 第四阶段 将前期活动开展情况及相关资料数据进行系统化整理,并在各级媒体上对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多层次报道,扩大项目影响力。进行中医药健康文化宣教与新时期劳动教育结合新模式研究成果转化,撰写总结报告,根据研究结论,发表研究论文,把文化宣教与劳动教育结合内容做细做实。

4 宣传推广建议

4.1 构建城乡一体推广实施中医药健康文化宣教与新时期劳动教育结合路径 目前劳动教育课程多数仅在大中城市的学校开展,中医药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展范围更少,落实城乡一体化宣传推广很有必要。仿照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模式,实施先动带后动,最终实现城乡全面落实中医药劳动教育课程的创新教育手段。例如,在农村学校宣传特色的中医校园文化,开展中医文化进农村小学教育活动,形成贯穿小学低、中、高年级段持续的系列化综合实践活动,把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并列入新路径实施体系规划。

4.2 创新宣教制度 丰富完善教育理念 目前仅有中医药健康文化宣教与新时期劳动教育课程结合路径实践,并未健全该体系的系统评价体制。因此,健全中医中药劳动课程的教评制度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将中医文化相关内容纳入学生选修课程,制定评分标准,建立建全课程体系,组织开展理论学习和临床技能成果展示活动,把中医文化素养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情况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评优评先和高一级学校录取的重要参考之一。

4.3 组织动员社会公益力量 开展多元化宣教实践活动 健全社会公益组织宣传推广结构,优化宣传推广受众环境,完善多元化宣教实践活动机制,提高效率,增强反馈力度。组织社会公益力量,实现中医药文化劳动教育课程与社会公益活动的同向同行,挖掘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新途径。同时,适应时代的引领和劳动教育各种模式,开展多元化的宣教实践活动,完善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优化设计,发挥劳动课程协同育人的功能,建立并完善长期长效教育机制,实现大中小学生劳动教育课程全方位发展。

4.4 合理利用小视频等娱乐软件宣传推广 吸引大众兴趣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网络自媒体的兴起,在快娱乐、漫娱乐的驱动下,短视频时代瞬间崛起。互联网技术的出现能够拓展中医药文化的劳动教育方式,为中医药教育开辟新路径,为中医的继承与发展注入新力量。互联网环境下的中医药教育,以网络与媒体为依托,开展线上教育、视频教育等多种教育模式,大力整合教育资源,创新教学路径。

在此背景下,合理利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进行中医药健康文化宣教与新时期劳动教育课程结合路径模式的宣传推广,具有传播范围广、时效优、吸引大众兴趣的特点。作为宣传推广的短视频,需要具备精准、趣味、快速和碎片化的特点,选准推广受众人群,保证内容的趣味性,缩短时间,割裂体系化知识使其转变为碎片化知识,让大众更易接受,以此达到利用短视频等娱乐软件宣传推广的最大效应。

猜你喜欢

时期中医药劳动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十年》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开心一刻
一战时期蛰豪战(10)
热爱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