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增长模式的短暂回归

2023-01-09卓勇良

浙江经济 2022年3期
关键词:美国进口居民收入比重

文/卓勇良

浙江省发展和改革研究所原所长、浙江省信息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研究员

在疫情应对中,需充分考虑到对居民收入增长的影响最小化

今年一二月份全国经济数据,应该说比较靓丽。仔细比较,觉得这似乎是2018年一二月份经济的镜像,即两者数字逻辑具有较高相似性,但增长模式不同。

今年一二月份经济系出口投资拉动型,2018年一二月份经济系消费拉动型。这两个时段的工业增速大致相等,前者7.5%、后者7.2%;出口和投资增长今高前低,消费增长今低前高。今年一二月份出口增长13.6%,比4年前一二月份高4.4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2%,比4年前高4.3个百分点。今年一二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7%,比4年前低3.0个百分点;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长4.2%,比4年前低3.8个百分点。

出口高增长不可持续。这几年全球出口急剧波动,根据WTO《全球贸易展望》,2021年全球出口比2020年增长约25%,比2019年增长约13%。WTO认为,2021年国际贸易较快增长主要是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疫情限制消退以及经济刺激计划导致需求强劲复苏的结果。WTO指出,由于这些趋势可能会减弱,预计国际贸易趋势将在 2022年正常化。

我国商品出口占美国市场份额已有较大下降,对美出口不容乐观。我国出口占美国进口比重,最高是2017年的21.5%,2021年已降至占美国进口的17.8%。随着“脱钩”甚嚣尘上,我国出口占美国进口的比重,大概率将继续降低。2022年一二月份,我国对美商品出口按美元计算增长13.8%,比全国平均低2.5个百分点。另外今年一二月份对欧盟出口增长高达24.2%,比全国平均高7.9个百分点,显然不可持续。

目前全球一些重要机构正在下调2022年的经济增长预测。IMF将2022年的世界经济增长预测下调0.5个百分点,从4.9%降至4.4%,原因是美国持续通胀以及对中国房地产行业的担忧。WTO在2021年10月认为,全球2022年商品出口预期增长4.7%。但在2022年1月报告中指出,全球贸易趋势很可能会反映宏观经济趋势的变化,贸易增长低于预期。标普全球的子公司IHS今年1月份预测全球商品出口增长4.3%,比WTO的预测低0.4个百分点。

全球供应链也面临持续挑战。疫情给供应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IHS直言不讳指出,供应链中断可能在2022年上半年继续。俄乌战争火上浇油,进一步给全球经济增长以及我国的国际经贸关系,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

正是在这一情况下,2022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前景并不乐观。这几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呈回落态势,根据国家统计局2021年调整后的数据,2018年至2021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仅4.2%。今年一二月份全国投资同比增长12.2%,主要是出口拉动。出口增长回落,势必导致投资增长回落。据此判断,今年一二月份全国固定资产增长较快的态势难以持续。

消费增长因疫情肆虐亦将有所回落。全国新冠病毒确诊人数,今年3月12日跳高至1938例,3月12-20日,日均确诊病例2078例,比3月1-11日的日均364例大幅增加,疫情预期并不乐观。再加上出口和投资增长回落的影响,2022年消费增长较有可能回落。

传统增长模式是出口长期高增长的产物。出口拉动的经济对劳动所得的促进比较有限。因此,只要居民收入占GDP比重没有达到一定水平,一旦出口较快增长持续一定时间,出口和投资拉动的传统增长模式就会卷土重来,这正是我们现在看到的一种景象。当然,纯从GDP增长看,这似乎没什么不好,问题是将导致结构恶化、转型困难,发展质量降低,影响长远发展。

当前还是要努力促进收入和消费增长快于GDP增长。只有居民收入增长持续加快,占GDP比重达到一定水平,中国经济才能持续保持消费主导的增长格局。这也是当前应对疫情必须考虑的一个因素,即在疫情应对中,应该最小化对居民收入增长的影响。长远而言,当居民收入和消费占GDP比重达到一定水平后,出口增长对国内经济的促进作用也会增大。同时在这一状况下,出口即使因小概率事件而较快增长,传统增长模式也较难反弹。

猜你喜欢

美国进口居民收入比重
中国整体与区域居民收入周期的协同效应分析
新疆城镇化与农村居民收入实证分析
高含铁大比重土质对泥浆配比的影响
居民收入快速增长——“数说陕西70年”之居民收入
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或仍下降
2018年一季度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
“美国进口蜗牛”
『美国进口蜗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