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制造业发展背景下杭州隐形冠军企业培育路径

2023-01-09周艳

浙江经济 2022年3期
关键词:隐形冠军杭州

文/周艳

新制造业发展背景下,须完善隐形冠军企业梯队培育体系,增强自主创新力,加速打造各区县标志性制造产业集群,以隐形冠军擦亮杭州“新制造”金名片

隐形冠军企业,最早由德国管理学家赫尔曼·西蒙提出,是指那些不为公众所熟知,却在某个细分行业或市场占据领先地位,拥有核心竞争力和明确战略,其产品、服务难以被模仿和超越的中小型企业。2016年,浙江省经信厅提出“雏鹰行动”培育隐形冠军企业计划,目标是到2022年入库隐形冠军企业1000家以上、产生隐形冠军企业200家左右。浙江隐形冠军遴选有严格标准,在企业行业、综合效益、专业化程度、创新研发等方面均有严苛要求。行业方面,企业所属的必须是国家和省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综合效益方面,要求企业的营收在50万元至20亿元之间且连续三年营收正增长、净利润平均增长率达到10%以上、资产负债率不高于70%、银行的资信等级A级以上;专业化程度方面,要求企业从事特定的细分市场5年及以上、主要产品销售额占比70%以上、在细分市场占有率位于全国前五位或全省前三位;创新研发方面,要求企业拥有主要产品相关的发明专利、年度研发经费支出占营收比重不得低于3%。本文基于2016-2021年浙江省经信厅评出的隐形冠军企业、入库隐形冠军培育企业数据,分析隐形冠军企业发展的基本特征、杭州隐形冠军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新制造业发展背景下杭州隐形冠军的培育路径。

总体发展特征

隐形冠军企业所在行业以制造业为主。2016-2021年上榜的浙江省286家隐形冠军企业中,制造业企业数量达236家。在制造业中,以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为主,企业数量分别为52家、34家、27家、20家,累计占比56.4%。

隐形冠军企业数量快速增长。2016年,浙江全省隐形冠军企业数量仅有20家,2017年、2018年分别为22家、27家;2019年,全省隐形冠军企业数量达到54家,比2018年翻了一番;2020年、2021年全省隐形冠军分别为84家、79家,均在80家左右。

杭州、温州、宁波、台州的隐形冠军总量占比56.3%。浙江隐形冠军在各地市的分布呈三个梯队,第一个梯队是隐形冠军数量位居全省前列的杭州、温州、宁波、台州,分别为55家、43家、33家、30家,累计数量达161家,占比56.3%;第二梯队是绍兴、湖州、金华、嘉兴,隐形冠军数量在20家左右,分别为27家、26家、24家、20家;第三梯队是衢州、丽水和舟山,隐形冠军企业分别为11家、11家、6家,均在10家左右。

隐形冠军企业平均成长时间为17.4年。浙江2016-2021年上榜的286家隐形冠军平均成长时间为17.4年;161家企业从成立到成为隐形冠军时间为10~19年,仅有12家企业从成立到成为隐形冠军的时间在3~5年,其中“浙江严牌过滤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台州),从2014年成立到2017年上榜浙江省隐形冠军仅仅花了3年时间,是所有隐形冠军中成长最快的。

户均授权专利量超过100件。截至2021年底,隐形冠军企业户均专利总量达到了113.6件。台州、丽水、杭州、金华、衢州、绍兴6地市的隐形冠军户均专利量超过100件,宁波、温州、嘉兴、湖州的隐形冠军户均专利量均在92件以上,仅有舟山的隐形冠军户均专利量44.7件,小于50件。

企业经营稳、负债较低。2019年,隐形冠军资产总额同比增长了17.2%,而资产负债率仅为37.6%,远低于同年规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水平。隐形冠军企业基本采用内生的成长方法,注重企业核心能力的提升,这也使得隐形冠军企业即使面对外部动荡的环境,也能保持稳健经营。

隐形冠军发展问题

隐形冠军企业有总量优势,但温州、宁波追赶之势明显。杭州隐形冠军总量位列所有设区市之首,但是温州、宁波有赶超之势。2016-2018年,杭州市隐形冠军数量优势较为明显;2019年杭州隐形冠军数量为6家,比温州少4家;2020年杭州隐形冠军数量为11家,比宁波少4家。

隐形冠军企业培育成功率优势不明显。2016-2020年,浙江省入选隐形冠军培育企业1210家,成长为隐形冠军154家,培育成功率12.7%。杭州入库隐形冠军企业195家,成长为隐形冠军企业26家,培育成功率13.3%,低于舟山的22.2%、丽水的17.6%、湖州的15.5%,在各地市仅排名第7位。

隐形冠军企业区域分布差异大,潜力挖掘不充分。杭州55家隐形冠军企业中,余杭区有17家,占比达30.9%;萧山区、西湖区、滨江区、富阳区均在5家及以上,分别为9家、6家、6家、5家,其他地市则多在1~2家。

隐形冠军企业以传统制造为主,前沿技术产品不足。从企业产品行业分布情况看,分布在机械设备制造企业最多,占比达47.3%,以专用设备制造、关键基础件、汽车零部件和工业机械为主。其次是电子信息行业,占比为21.8%,以集成电路、智能仪表、电池安全监控产品和服务为主。生物医药、绿色能源、工业机器人等细分领域的前沿技术产品仍较为缺乏。

新制造业背景下隐形冠军培育路径

完善隐形冠军企业梯队培育体系。隐形冠军企业平均成长时间为17.4年,说明隐形冠军培育非一日之功。需要实施制造业隐形冠军企业培育行动,建立“雏鹰企业—市级隐形冠军企业—省级隐形冠军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国家级单项冠军”为主框架的分类梯度培育方式。要建立动态跟踪管理企业培育库,深入实施杭州市“雏鹰计划”扶持一批技术水平领先、竞争能力强、成长性好的科技型企业群体;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主攻行业细分领域,向“专精特新”发展,梳理摸排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形成隐形冠军培育后备企业名录库,对列入市级隐形冠军及培育企业名单加强监测和指导,实行优胜劣汰、能进能出的动态化管理;推进隐形冠军的培育提升,支持隐形冠军企业利用核心技术和市场规模优势,围绕核心主营产品,构建产业配套联盟,拓展产业链。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企业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切实完善科技体制和科技政策,对扩大基础研究投入的企业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增强企业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能力,支持龙头制造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和共性技术平台,聚焦重点领域率先突破高端装备制造业“卡脖子”问题,引导企业积极参与或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推动产业链“链主工厂”“智能工厂”融通创新,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推进首台(套)产品研发应用,推动发布“创新产品推荐目录”“优质杭产品推荐目录”,并采取“揭榜挂帅”等方式支持高端制造企业牵头攻克关键共性、前沿引领技术难题并转化为首台(套)产品。

加速各区县标志性制造产业集群打造。按照“一区一主业”发展思路,强化产业引导,打造更多标志性制造业集群。根据2020年工信部评出的20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初赛(评标),杭州仅有数字安防入选。建议结合杭州各区县产业发展特色和现有隐形冠军入库培育企业、隐形冠军企业所在产业链的分布情况,深化推进数字安防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生物医药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一是充分利用好杭州市“产业大脑+未来工厂”优势,结合各区县发展特色,谋深谋实区县特色产业发展集群规划,改造和提升各区县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创新平台,强化各区县制造业特色小镇的发展和培育。二是进一步扎实推进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淘汰制造业落后产能,引导企业智能化发展,通过突破高精度、可靠度高的感知与测量技术,发展新型传感器、智能测量仪表、工业控制系统,实现隐形冠军企业的产业链现代化。

以隐形冠军擦亮杭州“新制造”金名片。近10年,杭州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10年的41.33%下降到2020年的26.21%,同长三角其他城市相比占比下降速度过快、过低。2019年,基于“补短板”思想,杭州市推出“新制造业计划”。应牢牢抓住新制造业发展、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区建设契机,深化隐形冠军企业“机器换人”、工业物联网、企业上云等应用,协同推广服务型制造、个性化定制、制造业全生命周期管理,逐步实现隐形冠军企业100%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让隐形冠军企业成为杭州“新制造”的金名片。

猜你喜欢

隐形冠军杭州
抢跑“抢”来的冠军
杭州院子
郁闷的冠军
杭州
没有冠军的赛跑
杭州旧影
隐形药水
“0感无暇” 隐形妆
隐形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