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政府在企业管理中所起到的引导和监督作用
2023-01-09刘朝贤
■刘朝贤
(巨鹿县苏家营镇人民政府)
1 首先介绍北方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情况
我国北方大多数农村的基层农民还是以农业种植为主,没有突出的具有代表性的工业、农业。改革开放以来八九十年代,各地方的县镇都发展起了不同的家庭手工作坊,由于原来国家对于重工业的重视,不同地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国有化的重型钢铁行业,机械厂等,私企小型的机械配件,水泥工厂,剩下大部分都是各自为政的小范围经营作坊。当然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确实带动了一大批人动起来,也富裕了少部分人。但是随着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的增长,慢慢的有很多重型工业有环境污染的产业不适合现代的经济增长,因此重型钢铁企业,水泥,橡胶配件等都逐渐被市场淘汰。而这些企业虽少但却是占据当地经济的大头。一下子砍掉,当地经济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后期小型方便食品,童车玩具等小型农业经济的兴起也是局部地区不成规模,发展的也不太好。所以当今乡镇企业状况就是大型企业少,小型企业又不成规模,依托农业发展的企业较少,急需要开拓发展前景的生态型企业。
2 在企业调控上所存在的问题
2.1 对企业的调控力度不好掌握,政企分开后,企业愿不愿意让管,政府怎么管是个问题
在现代的市场经济中,乡镇政府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其首要职能包括加强经济调节力度和加强市场监管力度。基于现有经济体系,地方政府必须及时做出改变。现阶段的问题是对企业的调控力度不好掌握,政企分开后,企业愿不愿意让管,政府怎么管是个问题。政府要坚持两个转变,一是思想观念 从“权力本位” 转变到 “管理就是服务”,二是建设服务型政府 重点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四个方面具体有拍卖地皮,管理集资,征地拆迁和计生抚养费把有效性作为衡量标准。在以往的经济体系下,个别地区可能存在某些严重的问题,地方保护、行业垄断现象等时有发生。因此我们当地政府应该逐步转变现有经济管理职能,提高市场监管力度,统一市场监管标准,优化市场监管制度,确保管理条例实施,发展地方经济体系,服务并管理经济市场,改善地区经济环境。
2.2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政府要协调解决并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财政支持
普通老百姓创业难就难在资金支持上,面朝黄土背朝天,几代人攒下来的钱多用于房屋修建孩子结婚就没有再多的钱去创业。乡镇政府可以协调各方面关系解决农民的顾虑。新农村建设公益投资方面要支持,个人带头创业进行的有带动性的乡村振兴项目也要进行支持和监督。使一部分村民带动一项产业,进而带动周围一批人,带动片区产业,形成区域化产业带。
地方农村商业银行在各地政府的指导下不违背原则也应该放宽政策,制定出符合本地农户贷款的经营环境,我们可以学习借鉴南方农村地区金融系统的发展和服务。拿我们当地银行来说,存款任务三四千万轻轻松松就能完成,而放贷目标却总是不达标。农户思想比较保守,地方金融贷款环境也比较保守。贷款利息对农户的创业或经营也有一定的经营压力。资金的渠道不打开,也是一项经济发展掣肘的因素。
2.3 政府对企业的引导控制,注重前期的开发和引导,后期监督有待提高
对于前期引导,发展都比较重视。但对于后续的监督就没有那么详细了,缺乏延续性。比如前几年某地区搞的菊花或是蘑菇的大棚种植,前期联系专家,各种学习,菊花或是蘑菇也种植得当,获得了丰收。但没有解决丰收后的问题,没有长期稳定的出货渠道,不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供应买卖的物流链。
2.4 先进技术人才,农业致富带头人较少
农民容易满足,普遍存在着“小富即安”,“等靠要”,“得过且过”的思想,主动创业求发展的意识不强,往往选择听天由命。这是造成农村经济发展迟缓,农民收入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大部分农民就业形式主要是进入当地的乡镇企业,而没有企业发展落后的村庄也大大存在,所以当地中青年就选择了外出务工。留下来的都是老弱病残,根本没有发展农业经济的能力,更别提先进技术人才,带头创业致富了。
农民们各自为政,谁也不服谁,没有带头人,发展起来的没有起到片区效应,带动周围经济发展。个别人小农思想严重,怕自己的经营秘密被周围知晓,销售利益受到威胁。更别提做带头共同创业了。新时代的经济发展迅速,从淘宝网店到微信卖货再到现在的直播带货,经济发展的模式一直在变化,发展。自己画地为牢固步自封根本就解决不了根本的农民收入低的问题,只有周围的大环境都发展起来了,才能带动周围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生活的环境,孩子的教育,医疗保障生活的方方面面才能好起来!
3 相对应的对策
3.1 政府对于企业的调控,从各个方面来说其实都在进行干预,引导
一要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尽可能完善地提供公共产品,为乡村居民提供医疗、教育、养老、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治理、就业培训等公共服务。加强对乡镇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务服务方面工作的考核。把“群众满意度”作为考核乡镇工作的重要依据,引导乡镇政府把工作重点从直接招商引资等具体事务转到为农民和企业等经济主体提供各项服务与营造发展环境上来。
二是要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在产业结构中,乡镇政府的宏观调控和调整十分重要。乡镇政府要对本地区的经济发展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得出适合发展的长期规划,制定出符合本地区各方面副市长的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短期的目标。措施和方法也都要跟得上,种植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片区经营,促进产业经济升级,特色经济发展等等都要和目标,当地实际挂钩。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结构单一,发展缓慢,积极性不高的问题,才能真正地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地方财政增长。我周围就有这样的实例某村有1080户4010人,建档立卡贫困户86户217人,耕地8797亩。多年以来,某村种植结构较为单一,以耕种小麦、玉米为主。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内运转主要靠上级拨付的经费维持。如何破解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之困,引领带动村民发展产业增收致富,是困扰村乡镇村干部多年的难题。近年来,大力推进种植结构调整让村集体看到了出路。按照政府的正确引导,某村决定发展葡萄产业,截至目前,已完成105亩葡萄种植。葡萄已经上架,长势喜人,预计明年就可以结果,到那时葡萄产生收益后既能壮大村集体经济,又能产生联动效应,调动种植大户和老百姓的积极性。
3.2 打造坚强的资金支持
我国的大环境是鼓励农民发展各种产业的,国家在各种政策上也是给予支持,尤其在小额资金贷款上,针对于贫困户脱贫户的政策更是十分优惠。可相对于其他一般农户可能并没有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而农村这些人占了大多数,要想对农民的生活环境方式进行提高,就要对这些人进行根本性的改变。政府可以引导他们创业,当然离不开创业资金的支持。
一方面我们本地金融机构如当地的信用社,当地政府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可以调控适当放宽贷款的条件,以及一些优惠的还款政策,这些是当地政府可以做到的政策支持。如上述某村种植葡萄资金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当地信用社的小额资金贷款解决的,村民中有脱贫户符合小额贷的条件,可以缓解农户创业的资金压力。
另一方面可以优化投资环境,吸引在外成功人士的目光,对家乡进行投资。每个乡镇都不缺少在外经商的大老板,每个村都少不了几个甚至几十个,如果一个村支持一个项目,那我们就会有各种不同的发展途径,经济也就一下子发展起来了!当然这要求我们的政府不光要创造宽泛的投资环境,其他方面如供应链接,审批手续,后续服务等更应该重视,从各个方面创造良好的经商环境。不要让企业单位为一个审批手续来回跑。在坚持审批原则的情况下,简化流程,实现一站式服务。我们的乡镇政府要向江浙一带的先进的招商引资模式学习。要抱着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利用手中的权力为群众谋福利,谋发展!
3.3 引导一个地区产业的发展,“种出来,卖出去”从买到卖,要量化责任到人
本人认为本地乡镇政府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从根本上来说,无论发展什么产业都是为了增加农民收入的努力的,所以不管发展什么产业,最终还得“种出来,卖出去”。前几年某村发展的蔬菜大棚种植就是失败的前例,从种植到长势都十分喜人,可是没有打通销售这一关,造成了大量的暖棚荒废。
针对前面所说的缺点,我认为首先项目筹办前就要有个量化的计划书,不要泛泛的只谈前景,美好,要具体到收后农民卖不出去怎么办的具体措施。条条框框列好,从前期的投入,中间实施,后期收货,收货后的买卖等。像理工科的作业一样量化,也要做好应急预案如果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怎么办,措施123等。项目要有一个负责人,完成之前最好不要调动,不要造成衔接上的延误。
项目负责人化!
项目发展量化!
这些量化指标和选拔领导干部挂钩,但又不唯政绩论,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着眼于乡镇事业的长远发展,要从政策上鼓励乡镇干部服务基层,保持乡镇政府干部队伍的相对稳定性。
有些乡镇政府以牺牲环境、资源等为代价而取得了政绩,这就为农村长远发展设置了障碍,是不可取的。
3.4 培养新型有知识有素养的农民以及各类人才迫在眉睫
时代在变化,为了不被滚滚红潮所淘汰我们就必须跟上改革的步伐,指导农村发展,统筹发展乡镇企业,都离不开农民,现阶段要培养新一代农民,掌握技术,管理和先进的发展理念,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还是人的发展。我镇的现状是外出务工人员太多,村内剩下的多为老弱病残,留守老人和儿童,有文化的年轻人多数都出去务工或是创业,外出人口有增无减,这样不仅不利于我国占大多数农民的素质培养更不利于发展现代农业,更别提什么现代化了。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们需要能够掌握现代知识用于经营的农民企业家。“由一代全”进而使整个地区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的目标迈进,推动实现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的经营。
我们要培育现代化的农民,农户不单单只是个生产者,还是市场主体的参与者。
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文化素质相对较高的农民选择外出务工和二三线城市创业,做小买卖的都有增无减,长期下去,不利于我国的农民素质提高,也很难实现现代农业的发展,国家的发展也会遇到问题,因为农民占据了我国人口的多数。
现代农业发展,最需要的是能够掌握丰富知识、善于进行现代化经营的新型农民企业家。如河北今麦郎面业集团董事长范现国,因为前身华龙面一家工厂带动了整个隆尧县的经济,进而发展为今麦郎面业,饮品,面粉,粉丝等等等食品,如今的厂房周围吃喝玩一条龙,叫华龙城,有着市、县的繁华经济。绝对是新型的农民企业家的领头人,带动了周围的产业链和规模化发展。
4 结 语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
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乡镇政府的正确引导和监督,通过一人带动一个行业,行业带动周围人,形成片区产业带,产业化再带动农村服务业的发展,一方面解决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增加了农民收入;另一方面产业带动服务业,促进了农村的整体发展,带动了整个地区的发展。从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计划,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实现经济的繁荣发展,农民的收入增长,人民的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