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服务思政教育改革的红色文化研学基地建设与应用实践*
——以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为例

2023-01-09王瑾朵建文王宇秦小炜

智库时代 2022年26期
关键词:实训红色育人

王瑾 朵建文 王宇 秦小炜

(1.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2.兰州市城关区招生办公室)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育时代新人,要把红色资源运用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1]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党员的生命密码。承载红色基因的红色文化资源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资源,具有独特的育人功能。[2]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3]

近年来,学校遵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红色基因重要批示和关于职业教育工作重要指示,充分利用学校地处解放兰州窦家山战斗遗址独特优势,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大力弘扬红色精神,打造形成了以加强红色教育为主线、以强化思政实践育人为抓手、以服务区域社会为宗旨的“六个一”校园红色教育基地和一批职教特色实训基地,持续推动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着力提升思政教育教学质量水平,广大师生维护社会主义思想意识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增强,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职业信仰更加坚定。

一、深挖细研,构建特色鲜明的校园红色教育基地

一是建成一个纪念广场(兰州战役窦家山战场纪念广场)。纪念广场位于校园几何中心,广场中心竖立着“兰州战役窦家山战场”主题雕塑,雕塑高8.26米(代表1949年8月26日兰州战役窦家山战场的胜利日),宽6.3米(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六十三军),占地390平方米。整个雕塑作品表现了当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六十三军攻下窦家山,打开兰州东大门,取得兰州战役首场胜利,把红旗插上窦家山主峰的战斗场面。同时,围绕主题雕塑打造了一组石雕栏板式的雕板长廊,一方石材一个故事,形成了独特的红色文化连廊雕板景观,营造了浓厚独特的红色革命文化氛围,增强了红色育人的针对性和感染力。

二是竖起一尊烈士雕塑(学校杰出校友、革命烈士杨力雕塑),雕塑高2.4米,宽2.8米,正面塑造了杨力同志生前光辉形象,背面篆刻了杨力同志事迹简介。杨力1993年7月毕业于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原兰州气象学校),当年分配至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某测控站工作。在2005年10月9日执行任务期间发生意外,不幸遇难。之后,党和国家追认其为“革命烈士”。雕塑讲述了杨力同志全心全意服务、造福人民的感人故事,彰显了杰出校友坚定信仰、担当作为的精神风貌,诠释了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忠诚坚守。

三是拍摄一部微型电影(《英勇激战窦家山》)。电影以解放兰州战役窦家山战场史实为依托,回顾了当年我军为解放兰州与敌军在窦家山英勇激战的场景,充分展现了红色信仰与追求、责任与担当、情怀和风貌,生动诠释了大无畏的红色革命精神与气质,使爱国主义、民族精神与当代精神完美结合。

四是编排一台励志话剧(《我和太空有个约会》),话剧根据杰出校友、革命烈士杨力真实故事改编为“梦想起飞”“梦想远航”“梦想守望”“梦想成真”和“壮烈牺牲”五幕,以杨力同志成长为时间轴,生动讲述了他从梦想开始,到为梦想努力,再到梦想实现的过程。话剧细腻地展示了杨力烈士生前工作、学习、生活点滴,集中展现了载人航天精神和“艰苦奋斗·永不放弃”的资环办学精神,有力提升了校园整体精神风貌和文化品味,实现了育人于情、育人于剧。

五是搭建一台革命故事会(师生编演革命故事),每年定期举办主题为“聆听革命故事·弘扬红色精神”的革命故事会展演活动。展演深入挖掘解放兰州窦家山战役中的革命故事内涵,由教师引导、学生为主,以演讲、朗诵、情景剧等多种形式,共同演绎和再现一则红色革命故事,生动呈现了有思想、有力度的思政教育实践课,使师生在身临其境中感知践行红色文化和红色精神。此活动已成为学校思政实践教育的特色项目,“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革命故事会展演获2018年甘肃省“红色基因传承行动”主题教育活动成果展一等奖,“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革命故事会展演,在线观看人数超过60万,思政教育效果良好。

六是打造一处学习阵地(道德讲堂),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传统美德为主线,以“四德”建设为重点,以提升师生道德素质和文化修养为导向,坚持“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充分发挥以德育人、以文化人的独特优势,按照“统一标识、因地制宜、统筹建设”思路,建设了以党史知识长廊为主要呈现方式,以广大师生、党员个人自学、交流研讨、互诉心得为一体为主要学习形式的多元化教育阵地,营造了浓厚的红色教育和思政教育教学研学氛围。

二、专注职教,打造助力思政教育的优质职教实训平台

一是着力丰富内涵建设。以全力推进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高水平职业技术大学为目标,坚持守正创新、积极主动作为,通过坚持深化“三教改革”、全面推进“五育并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一系列重要举措,大力弘扬和践行新时代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努力诠释新时代职业教育丰富内涵。按照“教学实训、科普教育、科研开放、技术服务、对外培训、技能鉴定”六位一体的原则,近年来先后投入近3个亿,建成了气象实训基地、地勘实训中心、仿真教学矿井、盾构机施工实训基地、宝玉石鉴定与加工实训中心、艺术创意实训中心等一批具有资环特色的职业教育校内实训场馆,面向社会各界免费开放,加强学习、交流、互鉴,成为了激发改革创新精神、培育时代工匠劳模的重要平台。其中,气象实训基地建成了服务于大气探测技术、大气科学技术、应用气象技术、防雷技术等6个气象类专业的学校最具特色的实习实训中心之一,实现了气象部门与教育部门资源优势互补,先后被评为第四批“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兰州市科普教育基地”称号。宝玉石鉴定与加工实训中心依托实训中心资源优势,连续成功承办七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珠宝玉石鉴定赛项(截止2021年),提升了职业教育发展质量、服务能力和现代化水平。此外,现代化仿真矿井、气象科技综合实训中心、地质勘查实训中心和仿真水利枢纽等四个科普单元,先后被评定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甘肃省科普教育基地先进集体”称号,充分展示了高等职业院校的良好形象和职责担当,有力展现了现代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成果和社会影响力。

二是积极开展合作共建。聚焦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按照“错位设置、非均衡建设、星级管理、专业群发展”的专业群建设策略,重点构建气象、冶金、环保、安全、财贸等紧密对接甘肃十大生态产业人才需求的资源环境类特色专业布局。同时,持续深化与政府、行业、企业合作,致力于完善现代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和推动技能型社会建设,依托教育部职业院校校长培训培育基地、国家高等职业院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基地、国家安监总局宣教中心甘肃安全宣教培训基地、全国有色冶金技术“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中国气象局干部培训学院甘肃分院、甘肃应急管理学院、兴陇兰州牛肉拉面国际商学院、陇原工匠培训基地、甘肃省中小微企业人才精准服务平台、甘肃省安全生产培训考试示范基地、甘肃省大学生海外就业服务中心等近30个社会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品牌优势,着力提升服务能力,为培育具有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高水平技能型人才,努力推动职业教育提质创优提供有力载体。

三、有的放矢,解决限制思政教育的资源挖掘利用问题

一是解决校内地缘性红色资源挖掘不够的问题。通过建兰州战役窦家山战场纪念广场、制作专题影片等途径,把潜藏的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思政教育阵地,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将爱国主义革命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解决了校内地缘性红色资源挖掘不够的问题。

二是解决了大学生思政教育红色资源不足的问题。努力强化思政教育教学的红色实践育人功能,不断壮大红色堡垒,深化思政研学体悟,为校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推动了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创新和课程思政建设。

三是解决已开发红色教育资源使用不好的问题。实施开放式管理,强化正面宣传与统筹协调,积极服务区域、社会,逐渐成为广大市民、各类学校师生和企事业单位员工开展优良革命传统教育与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基地之一,解决了“建的好、用不起”的问题。

四是解决职业教育资源服务社会面不够的问题。结合职业教育特色,充分发挥学校一批全国教育科普基实践育人作用,持续优化硬件设施,不断丰富展示内容,确保常建常新。积极对外开放科普教育资源,特别是在每年举办的职业教育活动周中,面向社会开展公益性科普服务活动,引导青少年激发职业教育的乐趣,感受职业教育的魅力,有效地增强了他们对职业教育的全新认识。

四、守正创新,健全益于实践的思政教育运行机制

一是以得天独厚的自身优势为基础,创造性地拓展爱国主义教育新模式。着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制度化、项目化和常态化,并以此为基础,深入挖掘窦家山红色文化资源,精心打造红色育人文化品牌,助推爱国主义教育品牌化,打造了广大师生追忆革命历史、升华思想境界、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平台。

二是以改革创新的奋进精神为动力,独创性优化思政教育教学新路径。努力把窦家山所蕴含的红色基因有机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并结合重要节日、纪念日和特定教育主题,积极开展各类主题鲜明的红色教育活动、科普教育活动,以师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革命故事、传播好红色声音,不断强化红色主题思想政治实践育人效果。

三是以立足本位的服务意识为宗旨,创新性形成协同实践育人新机制。基地面向社会各界单位持续开放,并与省内20多家红色教育基地有效衔接,积极构建红色文化教育协同育人机制,不断扩大红色文化教育覆盖面和影响力,并于2021年被确立为兰州市第七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及首批甘肃省红色文化研学旅行示范基地。

五、提质增效,深化思政教育的红色育人文化品牌

一是成为了职业院校强化爱国主义教育的示范样板。秉承“传承红色基因”理念,强化精神价值引领,把强化爱国主义教育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守牢高校思想意识阵地的重要内容,以独具匠心的思政育人实践生动诠释红色基因传承,健全了“软硬相长”的红色文化体系,构筑了爱国主义教育新高地,有力地展现了西北唯一的国家“双高”建设院校红色文化育人实力。2016年被教育部认定为“国防教育特色学校”。2项红色育人文化品牌成果获全省教育系统2019年“红色基因传承行动”主题教育活动一等奖。

二是落实了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社会发展的职责使命,把独具特色的红色教育基地全面、立体地服务于区域社会精神文化发展,教育引导师生群众厚植爱国情怀、传递革命精神、奋进成长成才,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国防教育常态化,充分发挥了红色文化的启智润心作用,有力深化了红色教育的协同育人效果。加强与党政机关、大中小学、所辖社区、合作单位等沟通联系,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每年组织开展支部共联共建活动累计100余次左右,革命文化教育与实践育人相互融合、相得益彰。

三是树起了红色文化有机融入思政教育的改革典范,把红色教育基地建设纳入学校“十四五”文化建设与发展规划,列入国家“双高”院校建设任务,进一步深化和拓展运用于传承红色基因的课程思政实践教学改革,不断强化思政实践育人成效,形成了以爱党爱国爱校为核心的思政改革“资环模式”。学校2020年荣获了全国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一校一品”称号,1个案例入选全国职业院校思政工作优秀案例汇编。2021年被教育部评为首批“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1门课程被评为课程思政示范课,1个教学团队被认定为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23门课程被省教育厅认定为“课程思政”微课。15项文化育人项目被认定为2021年甘肃省职业院校特色文化品牌。

四是搭建了坚定全体师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平台。把红色基因传承与精神文明建设、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国防教育、军民融合建设等有机结合,营造浓厚优良的红色文化氛围,为思政元素有效注入红色活力,塑造更多丰富新颖的红色文化产品,教育引导师生在新时代持续发扬红色革命传统,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了红色文化资源向思政教育教学资源的全面转化,夯实了广大师生维护社会主义思想意识的共同思想基础。学校遴选的两支代表队参加的2021年甘肃省首届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并双双获得一等奖。

六、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4]同时,2021年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作出的重要指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

进入新时代,高职院校要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充分挖掘和利用好本校本地红色文化资源,倾心打造极具特色的红色教育和职业教育基地,将其作为思政教育教学的实践课堂与平台,同时,进一步创新思政教育教学方法,多措并举,铸魂育人,努力提升育人效果,使学校所展现的红色精神、职教精神与思政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相得益彰,使广大青年学生在润物无声中强信念、长才干,矢志不渝地听党话、跟党走。

猜你喜欢

实训红色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红色是什么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项目驱动的启发式程序设计实训探索与实践
红色在哪里?
追忆红色浪漫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样规制作的任务实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