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
2023-01-08陈庆霞
■陈庆霞
(甘肃省永靖县审计局)
引言行政事业单位不仅承担着社会经济的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能,还承担着财政资金的使用和管理职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的核算一般都比较简单,但是根据其工作职责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在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中的特殊性,因此,研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1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内容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内容是各级政府财政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执行和开展经济业务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资金收支以及由此形成的资产、负债和净资产。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方式包括财务会计核算和预算会计核算,即对发生的同一项经济业务进行两种会计核算方式,既进行财务会计核算,又进行预算会计核算,两种核算方式平行记账,既相互分离又相互衔接。会计核算必须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为依据,而以虚假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资料进行会计核算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它会侵害利益相关者的切身利益,也会扰乱社会的经济秩序。因此,会计核算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自身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要适应宏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政府部门在研究决策、制定相关方针、政策以及判断经济发展形势时,都需要以会计核算所提供的数据作为支撑。其次,单位的财务监管需要以会计核算的基础性数据作为支撑,为单位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提升单位的管理和运行水平。最后,通过会计核算所形成的财务报告信息以及数据,为财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依据。
2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2.1 会计基础工作不够规范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基础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单位也相应地制定了一些相关的规章制度,同时也注重加强对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技能的培训,从而使财务人员的会计基础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也存在一些比较薄弱的环节。比如:第一、账务处理不及时。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账务处理并未按照所发生经济业务的前后顺序进行账务登记,而是推到年底,按经济业务分类登记,在同一凭证上记载多个性质相同的经济业务,违反了经济业务序时登记、逐笔登记的原则;第二、岗位不规范。有的财务人员既管钱又管账,还身兼数职,使单位的财务会计核算工作处于比较混乱的状态;第三、结账不规范。有的单位月底、年底结账时步骤不清楚,比较混乱,没按照记账凭证登记明细账以及总账,导致账账不符;有的单位会计人员年底根本就不结账,不能从账面上看出本年的累计发生额;有的单位对发生的经济业务,只记余额,而不记发生额。第四、财务管理不健全。有的费用报销单没注明事由,经办人、审核人不清楚,签字日期也有矛盾。
2.1.1 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会计核算的及时性原则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和会计人员普遍存在一个共性的问题,便是比较注重申请资金和使用资金,而忽略其账务处理及会计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导致了财政资金虽然已经形成支出,但是相应账务长期得不到及时处理,致使违背了会计核算的及时性原则。有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集中在年底对所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相关账务处理,记账日期集中体现在11月份或12月份,所附原始凭证的经济业务发生时间、支出签字日期与记账日期不符,不符合日结月结的会计处理要求。这样使单位领导层不能及时掌握单位各种资金的支出进度,相对来说财务工作安排也相对滞后,最后造成会计信息失真,这就违背了会计核算信息的决策有用观。
2.1.2 记账凭证后附的原始凭证不全
原始凭证能反映经济业务最原始的内容,它必须同时符合以下基本要求:记录真实、内容完整、手续完备、书写清楚规范、连续编号、填制及时、不能涂改刮擦挖补,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常常会忽视其部分要求,致使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会计核算过程中,所附原始凭据不全,不能够准确地反映经济业务的全过程,违反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的可靠性要求。例如:财务人员有时在支出一项经费时,经办人员所提供的原始凭证不全,而由于多种原因对此项经济业务给予了及时支付。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财务人员由于工作繁忙忽略此事,经办人员也没当回事,因此在年终装订凭证时就出现了后附的原始凭证不全的现象。
2.1.3 对发生的支出是资本性支出还是费用性支出并未界定
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在购置相关资产时,无论是否符合固定资产的入账条件,所发生的费用只计入费用支出,而不计入固定资产,这将直接导致单位资产的账目与事实不一致,单位资产的“家底”不清楚。
例如,行政事业单位购买路灯、烤箱、电脑、打印机等划拨到下属的行政村,单位财务人员做了资产划拨单并将支出计入了业务活动费用,而行政村在接受这项资产时并没有将此项资产登记入账,这将导致行政村资产账实不符。因此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完善固定资产总分类账、明细账,并定期对资产进行清查盘点,做到家底清楚,保证账账、账卡、账实相符,确保资产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非常重要。
2.2 会计核算缺乏良好、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
在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中,需要完善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来做保障,确保财务的安全运行。目前,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和决策者对内部控制制度对本单位的作用缺乏一定的认知,认为内控制度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中不起任何作用,只是一种形式而已,单位的财务人员在其中承担着“付款员”的角色,单位虽然已制定了相关的内控制度,但是忽略了其执行的情况与效果,内控制度只是为了应付相关部门的检查,进而使财务人员没把内控报告当一回事,在做内控报告时多是敷衍了事。由于单位对内控制度的重视不够,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工作的开展中很少运用到内控制度,这无疑会挑战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在少数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中,由于内控制度不完善,财务人员被迫违规记账,并不时以白条核销。
2.3 资产管理与会计核算相互分离
现在,许多行政事业单位对资产的管理属于账实分离,即单位财务部门对符合固定资产条件的进行固定资产入账登记,而由单位办公室具体负责其实物的相关管理,因而形成了账实分离,出现了资产管理上的漏洞。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基本上都是用财政资金采购而来的,属于国有资产的一部分,必须加强对其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但是单位对资产的这种管理机制,无形中增大了国有资产流失的风险。例如财务部门和资产管理部门对同一资产登记和管理不同步,这就违反了国有资产规范管理的相关要求。
2.4 财务人员专业素养偏低,有待进一步提高
紧跟新会计制度不断更新的步伐,财务人员的专业核算能力相对滞后,这对会计核算工作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其中,新增的平行记账方式,改变了原有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方式,在清楚反映单位收支情况外增加了核算工作的难度,这对财会人员提出了新的会计核算要求,同时对会计人员所掌握的会计核算专业理论也在不断增加,对于新变化的政府会计制度中的会计核算方式缺乏相应的专业能力,对其中的一些专业理论与技术并不熟悉了解,导致在记账过程中运用新的核算方式时出现一定的难度,不利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顺利进行。
2.5 会计信息质量降低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实施以来,财政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业务支出实施了必要的监督。同时,行政机构有权支配和使用上一年度剩余的项目资金。但国库集中支付难以监督行政机构的实际经济和业务活动。在这种情况下,财政部门难以准确判断行政事业单位经济业务活动的合理性、合规性和真实性,导致财政资金使用过程中出现不规范、随意支出的现象,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产生不利影响。不准确、不真实的会计信息不仅不利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也不利于其后续相关工作的开展。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不高,这也间接导致了单位会计信息的准确度显著降低。
3 改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对策
3.1 强化会计基础工作
3.1.1 财务人员加强对会计业务的学习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应该自觉地加强会计业务相关知识的学习,以适应会计核算当前的发展方向。要体现干中学、学中干的精神,要时时掌握会计制度的变化内容,做到第一时间掌握新的会计制度的具体内容。新的会计制度出台后,同级财政部门也开展了相应的培训活动,但这对于财务人员来说是远远不够的,财务人员自身还需要对新的会计制度详细阅读并加以思考,以更好地适应新的会计核算要求。
3.1.2 财务人员要加强责任意识
行政事业单位财会人员应加强责任意识,对所发生的经济业务活动账务做到日清月结的会计核算,定期检查账户,定期向开户行索要原始凭证,定期向开户行索要直接支付业务的“财务直接支付到账通知单”作为直接支付经济业务活动支出的原始凭据。对所发生的经济业务向收款方索要正规增值税专用发票,并核实其真实性,在申请并支用每笔资金时要向财务负责人逐一汇报,并形成票据由相关负责人及经办人签字后支付的观念,细化责任。
3.2 加强相关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与实施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加强对会计工作的组织领导,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不定期进行突击检查,实行单位主要负责人是会计工作第一责任人的制度。通过建立健全会计内控制度,加强对本单位财务工作薄弱环节和重要岗位的控制,细化职责分工,实现用制度管人管事,责任到人,从而最终形成比较完善的会计内部控制体系。首先,财务工作要进行分工上的控制,对本单位内部的各职能部门制定相匹配的岗位职责,明确各自的责任,并对不兼容的工作职务进行有效地分离,互相制衡、互相监督、互相制约。其次,就是对会计核算过程的控制,建立严格的审批报销制度。对每一笔所发生的经济业务索取的原始凭证,进行严格地审核与把关,进而来规范财务支出审批流程。
3.3 强化单位资产的管理
在单位资产管理方面,应通过财务部门和资产管理部门的相互协调、相互配合来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同步性,这样会计核算工作才能真正为国有资产的有效管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例如在资产的日常管理过程中,财会人员应对每一批购进的资产进行入账登记,对每一项报废资产进行下账,并定期与资产管理部门进行核对,以保证单位资产账实相符。而资产管理部门也应建立资产管理明细台账,认真落实单位资产清查制度,定期对资产进行抽样调查以掌握单位资产变动情况,并在财务部门的积极配合下保证单位资产的完整与安全。
3.4 加强财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专业素养
在单位内部的财务管理工作中,财务人员素质与能力的高低对一个单位来说至关重要。财务知识同其他知识一样更新特别快,要想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财务人员就必须不断地学习和掌握新的财务知识与相关财会制度,这就要求财务人员对新知识学会、弄懂并学以致用,做好新旧会计制度的衔接,使新会计制度尽早地得以贯彻落实。所在单位及主管单位要加大对财会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使其知识得到不断更新,以适应新的工作要求。通过相关财会知识的教育培训使财务人员的水平及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要加强对优秀财务人员及高端财会人才的引进、交流与招聘。加强对财会人员的检查与考核,并形成相关的奖惩制度,使单位的财会管理工作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3.5 加强“三公经费”的支出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要加强“三公”经费支出管理。在会议经费管理,公务用车维护、使用和加油管理,公务接待费管理等方面,财会人员要严格按照中央八项规定和勤俭节约精神,对不符合报销条件的一律不予报支。要进一步完善本单位的相关会计制度,形成用制度来管人、管事的新机制。加强对会议经费的管理,控制会议时间、会议规模,尽量利用单位自有办公室,以视频形式开展会议。如果会议形式可以简化,就必须简化。加强实地考察和差旅费管理,控制外出参加会议和考察的人数,尽量不安排不必要、无意义的官方考察活动。加强公务用车油卡的管控,杜绝监管盲区,要求公车司机以加油小票下账,并由财务人员做好登记监管工作。
4 结 语
综上所述,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性工作,在飞速发展的经济状况下,行政事业单位的财会工作也变得相对复杂,为了更好地促进单位会计核算的发展,需要从单位的实际需求出发,强化会计基础工作、加强相关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与实施、强化单位资产的管理、加强财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会计核算水平,从而使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