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优化对策研究

2023-01-08韩盼

质量与市场 2022年5期
关键词:财政资金预算编制绩效评价

■韩盼

(贵州省六盘水市政务域名管理处)

1 引 言

近年来,政府坚持加强侧供给改革,财政体制不断得到优化,财政部实行的新政府会计制度改革落地见效。同时,也给部门财务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例如,新旧会计制度的衔接,采用双凭证模式,在原有的预算会计体系中融入财务会计核算,核算更为复杂、烦琐,如财务会计中业务活动费用与单位管理费用的运用及区分是一个难点,业务活动费用主要是指单位为了实现部门职能目标,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履职或开展业务及其他活动所产生的各项开支。单位管理费用主要指部门及后勤服务管理开展后勤服务管理活动发生的各项开支。在实务操作中会计人员往往无法清晰界定相关费用科目。再如,预算会计中的货币资金与财务会计中的货币资金并不对应,在新旧会计制度衔接中会计人员往往采用倒挤的方式确定。

行政事业单位作为我国行政管理的基础单元,国家财政政策的实施最后落脚点都在各级行政事业单位。高质量的财务管理有助于国家财政政策的实施,更有助于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策优势。

2 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会计信息系统发展不成熟

会计信息化的要求更高。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会计核算的要求必然会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要提高管理服务质量就必须要完善及优化会计基础工作,进而要对会计信息系统进行更新升级。这就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夯实会计基础工作,优化提升财务信息系统,使会计核算质效得到提升。目前,许多省市都在不同程度的推进建设财政一体化系统,将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绩效评价纳入一体化系统。这有利于打破数据壁垒,将各个系统数据进行整合,也对预算执行的基础工作也做了部分改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省市在一体化工作推进前期,不够重视,到必须完成硬性规定时,强制更换财务系统,导致财政资金支付停滞,新老系统衔接不到位,数据流程也不流畅稳定。又如,一体化系统整体业务流程不够流畅,支付业务审批程序复杂化。现行一体化系统中,一笔资金额度申请需二级单位向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再提交至财政审核。主观上是要求主管部门对下属部门的财政资金进行监管,但是实际操作中主管部门不可能对每一笔资金完全掌握,为了完成审核任务只能同意支付。这无疑是增加了主管部门的审核压力,也减缓了资金支付效率。

2.2 财务人员专业素养不足,财务管理意识淡薄

财务人员不仅仅是行政事业单位进行财务管理的基础,会计信息的有效处理和提炼都需要财务人员有良好的专业素质,但实际情况是,行政事业单位由于各种客观原因,财务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如,财务人员为兼职人员,财务人员除财务工作以外还兼职其他业务工作,大大降低了财务工作质量。又如有些财务人员仅具备基本核算技能,而对财务信息的提炼能力欠缺,提供的财务建议也只限于资金使用是否符合相关规章制度,而对单位的发展,提高公共服务产品质量建议几乎没有。财务人员专业素养不足会十分限制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首先,在财务人员的日常工作中,多数财务人员通常不具备较高的综合专业技能。仅仅依靠以前的工作经验对部门财务支出进行管理,缺乏有效的统筹和规划,这会影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科学发展,也会影响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造成财政资金的浪费,这对于现在国家提倡行政事业单位过紧日子、苦日子的要求不符。现在政府若想把有限的财政资源物尽其用,就必须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在财政资金越发紧张的情况下,财务人员若只是按老办法办事,无疑会对单位的长久发展造成阻碍。

2.3 内控制度不完善落实不到位带来财务风险

现在行政事业部门如果想要切实提高部门对公众的服务质量,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完善及落实内控制度可以有效规避资金使用风险,提高预算绩效评价综合成效。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对于财政资金往往比较关注资金支付前期成效,而对资金支付后期的支出成效的控制比较缺乏,这就好比,工程建设只关注于原材料的购置是否合规,而对工程建设进度、质量把控缺失。这会造成新的财务风险。内控体系的这一漏洞,会造成资金投入与产出比失调,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无法发挥更大的作用,也会让贪污、奢靡之风有机可乘,让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无法有效开展。目前财务内控主要存在目标缺失、落实力度较弱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会使工作人员在行为规范上得不到有效的控制。也会因为内控制度的缺失,对预防和事后倒查追责造成阻滞,进而预算绩效评价结果的可采用度也会大打折扣。对于新时代的行政事业单位来说,想要全方位、系统化地对单位经济支出进行风险把控,就一定要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细化,加大对资金支出事后目标的控制和监控,才能从制度上防止部门财务风险的加大。

2.4 预算编制随意性较多,财务支出统筹性不够

预算编制作为财政资金支付的起点,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按照目前预算编制往往是部门财务人员单独完成,财务人员往往因为自身业务范围局限,仅能按照以往年度的预算进行编制,无法对部门整体支出以及发展前景作进一步的规划,现行相关规定仅对预算编制的合法性、合规性进行规范,而对预算编制前期流程及相关制度的缺失,如预算前期具体业务科室的参与度不高,对后期财政支出的配合以及计划性就相对减弱,造成预算支出计划性与统筹性不够。

3 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策建议

3.1 完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

目前,由于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固定资产管理与原来模式有了很大的不同,由原来的收付实现制为基础,到现在引入企业会计资产管理模式。新政府会计制度对资产折旧标准、折旧年限、计提时间节点等都进行了进一步的明确。固定资产管理不仅仅是为会计核算提供辅助信息,他的有效管理更是成为法人单位承担民事责任的基础支撑。做好固定资产管理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做好资产的清点工作,对于资产存量以及价值等做好台账管理。其次做好特殊固定资产的计量,如保障性住房、在建工程等确保资产信息真实可靠。最后做好资产的保存以及调配。使资产更好的为单位服务,避免资产的长期闲置和浪费。

3.2 强化财务人员综合素质培养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来说,综合业务能力的提高,有助于会计信息的有效提炼以及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财务人员尤其是各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来说,综合业务能力的高低是检验部门财务管理人员能否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的重要依据,也是完成政府重大民生项目的有力保障。随着新时代我国政治经济生活的不断发展,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纵深推进,部门财务管理工作的业务范围不再仅仅是提供财务报表和记录经费支出,所以对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的质量也要适应这一要求。对于各行政事业单位来说,可以通过定期组织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财务人员对本单位进行专业培训和指导, 提高财务人员的会计专业技能。 同时,扩展引进人才渠道,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待遇。 财务人员本身来说也应该不断提升自身业务水平,增加业务知识广度,接受新的财务知识和新的财务理念,提高业务工作综合能力和业务处理水平。

3.3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减少财务风险发生

财务按风险在资金支出的各个环节都会发生,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应强化事前事中管理,将事后评价反作用于事前支出,形成闭环管理。一是,应坚持系统观念,抓住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事前事中环节,坚持用规章制度和法治规范约束权力,将内控制度作为廉政风险防范,保护干部的第一道防线,以制度约束权力运行,以制度推进职责的落实,不断健全完善内控体系,实现内控常态化、制度化。及时开展风险评估,认真查找内外风险点,落实责任防范风险。在履行财政监管职责过程中,及时修订完善内控规程,完善内控制度体系,在加强财政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绩效方面提供重要保障。二是,积极打通各系统间数据壁垒,对数据之间的印证和对比加强研究利用,强化会计日常监管,对于部门预算执行进行全流程管理,从预算编制到实际支付、决算等进行全过流程管控,进一步提升部门预算管理信息化水平。 三是,优化部门内部组织结构设置。单位内部各个科室是执行预算的主体,也是进行内部监督的主要领地。优化组织结构设置,科学设置领导配置以及科室工作内容,可以让财务管理更加顺畅,也能够提升内部控制的工作水平。四是减少人为参与产生的运行风险,设置不同权限规范监管数据查阅,设置预警指标提示风险减少主观判断,对软件操作过程留痕实现有迹可循,规范系统数据信息应用,以内部控制促进监管成效提升。五是针对全局性的重大财务收支、人事管理、党务工作和后勤管理的工作,主动公开主要环节、办理过程等情况,增强内部运转透明度,促进权力相互监督和制约。

3.4 建立完善绩效评价机制

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价机制,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的质量如何对于一个部门财务工作的优化是至关重要的。绩效评价若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将对部门工作起到助推。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的绩效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短板的和弱项,导致其作用发挥受到了限制。在绩效评价机制的运行中,我们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独立性,我们要认识到绩效评价机制是一个独立的存在。绩效评价机主要针对的是单位内部的科室、干部以及普通职工,他们在年度工作任务的完成度和效率质量的高低。二是绩效评价指标制定的科学性。要让绩效评价机制真正得到有效的执行,对评价指标进行科学设计,不断发现问题、提高工作效率、解决问题、补足业务短板为目的,开展绩效管理工作。三是将预算绩效管理与单位日常工作推进做到有机融合,采用定期考察与随机评价相结合,将绩效管理作用于整个项目执行周期,让工作人员在日常考核中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自身综合实力。四是将绩效评价与单位预算支出相互挂钩、相互作用。执行预算支出结果问效制度,对预算项目绩效评价不好的,予以减少预算安排,对于科室任务未完成的,可以减少科室工作经费。对于绩效评价较好或者完成度较高的科室在年终考核、评先选优以及预算资金安排上给予倾斜。真正做到花钱要问效,无效要问责,将有限的财政资金的效益发挥更大。

3.5 实施零基预算管理

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编制时还是存在注重项目资金争取,忽视项目实际执行情况,资金下达后轻视项目资金管理的现象,这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资金浪费,滋生为花钱而花钱的乱象。实施零基预算管理,不仅在预算编制形式上的突破,更是推进单位财务管理更加科学化、精细化的重要步骤。一是实施零基预算管理后,编制年度预算不再以上一年度预算支出安排为基础,本年度支出均以零为起点,如人员经费,以本年度现有人员安排,根据实际工资支出核算发放。项目经费要根据中央、国家相关政策,对于经济社会发展有利的,绩效评价好的要多支持保障,对于有利于人民利益的要坚决予以保障,其他项目根据财政财力、行政事业单位事业发展综合判断,从而提升资金的配置和使用效益,确保财政平稳健康运行。二是零基预算的重点是对人员工资、行政事业单位基本运行经费的重新衡量,各级财政应结合部门实际支出及相关业务特性。对定额标准体系予以科学划定,保障部门正常运行。各部门要如实填写基础信息,如:人员编制、实有人数、人员工资等已有相关部门核定的信息必须准确无误。三是重新核定项目支出时要注意。合并方向相同、性质相近的专项支出,压减标准过高、项目落地缓慢,持续性不强的项目,取消绩效评价差,对事业单位发展带来阻碍的项目。同时,引进第三方评价机构或者组织评估小组对支出规模较大、实施进度缓慢、长期不竣工验收、政策性较强的长期项目进行清理,依照评估结果对预算安排进行优化、督促单位对项目管理模式进行改进。年度新增项目要对其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项目产出等进行绩效评估,严控新增项目的审批。四是强化预算执行管理,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加强财政监督、主管部门监督,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对于与预算支出不匹配的项目严加控制,对于预算制定后的随意追加事项,予以否决,加大对部门现有经费或存量资金的统筹,对超过时间留存的存量资金,统一收归财政后,再根据项目进行情况统一安排,确实需要新增支出的,通过统筹部门现有经费或存量资金解决。

4 结 语

综上,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能力的提升,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正视存在的问题,重点从固定资产管理、内部控制、财务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预算绩效管理等方面入手,在各级财政、各个行政事业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我国财政资源将得到更有效的利用,更能为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财政支撑和保障。

猜你喜欢

财政资金预算编制绩效评价
基于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与财政税收
PPP项目绩效管理与绩效评价探究
地方财政资金管理现状分析
山西:20亿元财政资金推动乡村振兴重点项目落地
新旧公路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法对比与分析
企业预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分析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浅议财政资金绩效管理的完善措施
基于因子分析的传媒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