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境教学模式在《土木工程力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2023-01-08丁敏玲

智库时代 2022年20期
关键词:专业知识力学情境

丁敏玲

(上海市建筑工程学校)

一、导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大幅度提升,国际之间不再是土地资源的争夺,而是技术型人才以及知识经济的竞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对于技术性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重视教育,也意味着对技术性人才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现代经济对于专业性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更高的标准。

如何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将书本的知识充分灵活地运用到祖国的经济建设中来,是当前专业课程教师的任务重点。这不仅需要改变学生传统的读书方式,让学生离开“填鸭式”的教学。同时,也需要教师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以岗位需求为输出口,创新出更具职业特色的教育方式。

从以往的教学经验上看,“填鸭式”的教育,使教学枯燥单一,教师懒惰教学,学生因为专业知识的枯燥而厌恶学习。教学效率低下,工作岗位技术人才缺失严重。

如何改变当前教育局面,怎样能让土木工程力学专业学生,自动自主的走进学习的大门,让学生觉得晦涩难懂的土木工力学并不枯燥。这是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二、情境教学模式的分析

(一)情境教学模式概念表述

情境教学模式需要老师引导学生,通过模拟的工作中的场景,由学生扮演实际工作中的各种角色。教师通过制造出一些与职业内容相关的事件,来帮助学生更快地理解,如何将专业知识应用到工作中。这种模拟式的情境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职业的特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专业知识,进而大幅度提升学生在未来岗位上的技能和职业素质。同时,也增强了土木工力学的专业实践能力,使学生对未来岗位的适应性增强了,摆脱了学生对于未来岗位的恐惧和迷茫。

(二)情境教学模式的特性

1.应用性

情境教学模式将书本的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坐在课堂上却感受了未来所从事的岗位。学生通过模拟工作角色,掌握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同时也体会了身处未来工作岗位的责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出真知”,再多的专业知识充实,都不如自己实际操作来的直观。通过情境教学不仅让学生收获了书本中无法遇到的技能。也让学生更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为学生未来走向工作岗位,适应随时变化的工作环境打下了基础。

2.互动性

实施情境教学模式时,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让教师和学生之间充分互动起来。不仅教师和学生之间交流密切了,每个学生之间也增加了交流。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活动,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心理以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学生的表现查缺补漏,更好地确定专业课程的授课重点。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教学活动,增进了关系,更可以相互弥补自己的不足,取长补短。大大增加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质量。

3.开放性

传统的教学都是来自于教材,学生获取专业知识的渠道也单一。但专业的技术岗位,无时无刻都发生着书本上没有的事件。传统的老技术岗位人才,只能将以往工作经验与专业知识结合。但学生无法获得无数丰富的工作经验,因此造成了传统的教育方式出来的技术人才,只能“纸上谈兵”。而情境教学模式,在一定情况下缓解了这个问题。学生可以通过模拟情境,感知更多的技术岗位问题。这样扩大了学生的知识储备范围,也培养了学生面对问题独立思考的能力。开放了学生的思维,更加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

4.创造性

情境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对于专业知识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有了更多的空间和实践参与机会,并且培养了学生大胆探索,积极思考,自我决策的实际工作能力。使学生更富有创造性,而非只拘泥于书本之中。情境教学模式投入成本低,但教学质量却比传统教学高出很多。这种“低投入,高产出”是土木工力学专业课程最佳的教育途径之一。

5.情境性

情境教学模式拥有较强的实践性,教师抛开了传统课堂带来的应试教育,不事先向学生灌输生硬的专业知识。而是在情景教学模拟的过程中,将现实生产工作中可能会产生的问题,以不同的情境模式展现给学生。学生身处不同的模拟工作环境中,自我感受模拟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来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

6.主体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一节课上的主体是教师。教师使整个课堂的权威性人物。但在情境教学模式中,教师不再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引导者。而是同学生站在了相同的立场,以一个相对等的身份相处。这种身份转换后,课堂的气氛变得轻松,愉悦,让我学生有了更加宽松的课堂氛围。情境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自己的老师,学生可以自主自觉的探索和学习,发散开拓了自我思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自己的专业素养,发掘了自己的个性和潜能。

7.评价过程性

情境教学模式的学习评价,要与教学过程相结合。学习的成果成效才能体现出情境教学模式的合理性。学生通过自己自身努力来获取专业知识,比从教师口中和书本中获取的知识,更有成就感和成功感。也从中反映出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情境教学模式的评价,要与教学过程结合评价,不能单一给出评价。

三、“情境教学模式”的应用

(一)教学手段

土木工程的建筑都体积庞大,教师没有办法将实体建筑搬到教室中让学生观看。因此,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改变教学方法,无法现场实地考察也可通过一些手段来达到教学目的。

教师可以将大量的力学小实验引入课堂,让课堂教学变得更生动多彩。教师可以运用教学元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实验,然后引导学生自己动手用元件来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通过教学实验,学生能更直观的看到结构体受力和变形的整个过程,从而将书本中抽象的知识概念转变为,现实通俗易懂的技能。即使教学模拟的环境不能与真实环境和条件相同,但它也具备了传统教学中不曾具备的优势。实际工作中许多不允许实习生参与的项目,让学生无法观察情况,但情境教学模式实验,可以让学生察觉到实际中无法察觉的情况。

教师还可以引入CAI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教师自己编写适合本专业学生的课题课件,由学校出面联系相关课件制作人员,开发制作适合土木工程力学专业的多媒体课件。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教学展示,将抽象的,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用大量的形象,动态的实例展现出来。让学生通过虚拟的“真实环境”对所学习的专业知识进行理解和认知。令学生打破以往传统的思维方式和空间限制,用以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深刻理解。多媒体还具有反复观看,反复操作的特点。教师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的向学生展示建筑体整体的受力过程,拆分和解析现实场景中无法观察观看的,关键性受力点的受力分析。用来突破教学中无法直观学习的重难点。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课堂上,能更加快速的获取到所学的知识点。

力学专业课程的内容多数在力学模拟理想化的基础上讲解知识。使学生在课堂所学到的专业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教师可以多拍摄一些现实中土木工程的实例,为学生丰富更多的专业知识。并找一些现实的施工事故,分享给学生。引导学生同教师一起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总结发生事故的后果。让学生通过实例明白专业知识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情境的创造

要想令枯燥的专业课堂生动起来,就要通过一些非传统的课堂模式,将学生吸引过来,让学生主动自发自觉的参与到学习中来。

教师可以定期组织专业知识竞赛。让学生通过比赛的方式将土木工程力学中无法理解的重点、难点轻松愉快地掌握。例如:可以让学生分小组进行比赛。让学生用两个支座、多片硬纸板做桥梁、多枚硬币做荷载。看谁“让桥梁能够承受更多的硬币”。通过简单的竞赛,让学生理解了“如何避免桥梁弯曲变形”。简单的游戏让学生参与性更加高涨,都能积极的参与进来,通过“玩”的方式,轻松愉悦的牢记了本课的知识点。

教师在正常的教学中,偶尔要做问题的提问者而不是问题的解答者。与学生变换身份,将学生当成老师,教师自己变为学生。在讲述专业知识点时,适当地提出问题,并让学生给教师做解答。学生会觉得新奇,并会积极地参与到课程中来,同时也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让学生抱着为教师专业解答的心,将知识点牢牢的记在心中。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强,自控力差。他们只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注意。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变换学生身份。让学生扮演生活中的角色,将枯燥的专业知识转变成生活中的小片段。让学生以演员的身份,充分去演绎感受这个角色。让学生通过游戏来理解土木工程力学专业知识。这样即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让学生学习了专业技术。让学生在玩中真正的喜欢上土木工程力学。

四、建筑专业课应用情境教学模式的成果

(一)建筑专业学校的快速发展

传统的学校实训都只有简单的实训车间。这些车间只能满足个别专业的工作培训需求。而实际的工作环境中,施工现场有许多不可预知的问题,学生在这种简单的训练环境中,无法培养全面的综合职业能力。现阶段,随着教育的逐渐改革,专业课的改革也成为了重中之重,情境教学模式被专业教师大面积的运用到了学校的课堂中。有的学校开始建设能够模拟情境的教学设施。土木工程力学也有着各种模拟实验的教具与学具。这些教学措施,改善了专业学校学习的困境,也提升了学生的综合实力水平。

同时,情境教学设施的建立,也促进了学校的社会收益。家长可以放心地将孩子送往专业学校进行学习,不用担心学生混日子。各大用人单位,也不用担心实习生的水平问题,提高了国家大学生就业率水平。学校方面也更好的招到学生,不用为了每年招生难的问题“跑断腿”。

(二)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

专业性强的科目教师,积极性不高是普遍问题。专业知识难,内容枯燥难以理解。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不高,学生的反感情绪同时影响着同班的学生与教师。

学生不积极,教师教学更加没动力,甚至课余时间都不愿接触专业的资料书籍。更遑论教师的知识专业性提高。

情境教学模式的出现,改善了现在的教育现状。学生积极主动性提高了,课堂充满生机。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热情和积极性。为了让学生“寓教于乐”,教师也乐此不疲地不断进行专业知识深造。更加激发了专业教师的科研热情。

(三)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情境教学模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学习热情。更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情境教学模式让学生轻松容易地学会了难懂的专业知识,同时也让学生享受到了快乐和成功。

土木工程力学的内容乏味,许多学生学不进,听不懂。成绩自然不会好,还受到家长的指责。这种低压的情绪让学生对专业知识产生了厌烦。而情境教学模式更好地将学生带动起来,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到专业课程中的兴趣,也使得学生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不费力气地记住了平时不理解的专业难点。所带来的就是更好的成绩,与家长的赞美。因此,学生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使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情绪更加高涨。从而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心。

五、情境教学模式应用存在的问题

国家的教育投入资金虽较原来有了增多,也对现在专业学校的教学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善。但教育的改革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有的学校因场地问题,暂时还无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情境教学模拟场地。

教师在专业课教学应用上还有缺失。许多专业教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都用传统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教授。因此,教师在专业课教学中,无法习惯自觉的使用新兴教学模式。并且教师对于情境教学模式应用,只停留在了简单的照搬照抄,而没有深入探究了解其作用目的。使情境教学没有真正发挥出它的优势和作用。

六、情境教学的理论依据

认知的形成是由“抽象的知识和技能”通过“情境模拟的创设”进行知识的迁移。从而获得“认知智慧”。让学生亲自参与一些情境,能唤起他们对特有专业知识的兴趣。情境认知就是将个人的情感认知放入他所不熟知的大环境中,让他们通过特定的环境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情境教学重视情境的变化,是为了让学生置身变化的情境中,找到自身对于环境的认同点。传统的教学里,忽视了这种情境的认知。而过分的注重学习成果,反而造成了学生的懒惰甚至厌烦。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并不是为了应付所谓的考试考核。学习专业知识是向社会输出专业技术人才,通过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来解决现实中实际的问题。把课堂引入“实景”,让学生的认知进入到真实的环境中,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认知,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待专业知识的情绪。从而改变传统教学额枯燥,沉闷气氛。也为社会培养提供了更多,具有丰富专业知识的技术性人才。为国家的科技事业储备了更多能量。

七、结语

情境教学模式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教师的帮助,在模拟工作环境的情境中,扮演着与所学专业知识相关的工作岗位,从而开展与所学知识相关的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它让学生身临其境,能够直观的感受到专业相关的知识应用技能。同时,也更能体会未来从事专业岗位的职责。学生由一个学习的人,变成了所处岗位的技术人员。通过一系列的情境模拟,让学生自主接受专业知识,学会如何灵活运用所学的相关知识。也学会了自己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脱离了依靠教师的被动式“填鸭”。同时,情境教学有效的弥补了土木工程力学专业,无法现场实景教学的弊端,减少了在现场教学中的安全隐患。也降低了学校对于该方面的资金投入。真正的做到了降低投入,高效培养技术创新性人才。但由于新型教育理念和师资水平等诸多问题约束,目前,情境教学模式还不被一些因办学条件所制约的专业学校所应用。但随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情境教学模式也将会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各种专业技术的课堂教学上。

猜你喜欢

专业知识力学情境
弟子规·余力学文(十)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弟子规·余力学文(六)
弟子规·余力学文(四)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山西省芮城县 畜牧兽医发展中心开展专业知识大实践活动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力学 等
专业知识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如何判断你的老板是个“精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