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背景下大学生红色文化认同培育路径
2023-01-08郑立芸
郑立芸
(宁夏警官职业学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红色文化作为文化自信的来源之一,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历经岁月涤荡,在历史实践中共同创造出来的先进革命文化,蕴含着不朽的革命精神和深厚的历史文化,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支撑。新时代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主力军,应当肩负起新的使命、扛起责任担当、厚植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培养新时代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有助于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之在革命理想信念中成长成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贡献青春力量。
一、相关概念释义
(一)红色文化的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充分利用好红色资源、发扬好红色传统、传承好红色基因。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指导下进行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是永不过时、充满朝气的文化形态。红色文化包含三个层面:物质、理论以及心理。红色文化的物质层面主要是指革命遗址、纪念馆、展览馆等承载着红色符号和历史事实的元素,用各种表现形式展示出历史事件、优良传统、革命故事。理论层面是指以人民为中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心理层面是指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在带领中国人民解放的过程中形成的坚定理想、不怕牺牲、前仆后继、不屈不挠、艰苦奋斗、敢于创新等优秀革命品质。[1]
(二)培养红色文化认同的现实意义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从水深火热到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从满目疮痍到走向世界舞台中央,都展现出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根本宗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激发爱国主义热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国家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有利于激发爱国主义精神。2019年,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激发民族热情,凝聚民族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魂,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征程上,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前赴后继,抛头颅洒热血,为实现祖国的强大和民族的复兴奉献一切。大学生作为民族振兴和强国建设的接班人,应该继承光荣的革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中贡献全部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学生接触到的信息也更加广泛和便捷,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产生消极影响。许多大学生因缺乏甄别能力,出现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现象,有的甚至出现信仰危机,对中华文化缺乏自信。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100年来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艰苦斗争中产生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其他国家优秀文化相结合的无产阶级先进文化,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优质资源。大学生学习红色文化,可以真切感受中华民族崛起的艰辛历程,体会现今富足生活的来之不易,在感悟中华文化先进性和创造性的同时,有助于他们树立民族自尊心,增强社会责任感,坚定爱国情怀。[2]
(2)有利于提供精神动力。随着人们生活越来越富裕,对物质的追求逐渐降低,但对精神的追求越来越高。新时代的许多大学生没有经历过艰苦岁月,物质生活充裕,但精神生活匮乏。他们需要持续不断的精神动力,推动自己奋斗向前。红色文化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洗礼历练,如春雨般为中国人民提供精神动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广大人民尤其是广大中共党员的生活方式、行为举止和精神风貌,是中国共产党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化道路上的重要动力。在革命时期,红色文化以其科学性和革命性坚定了人民群众得解放的理想信念,增强了人民军队的战斗力。在建设时期,红色文化中不断涌出的时代楷模为中国人民提供了精神引领。红色文化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串联起来,让中国共产党人形成强烈的归属感和幸福感,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仰、不懈奋斗的精神家园。
(3)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提出要求,是社会成员普遍接受和广泛认可的价值观念。新时期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红色文化蕴涵着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以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这些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契合。因此,将红色文化作为教育载体,引导大学生学习红色精神,用红色精神引领个人精神,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学生跟党走。
(三)文化自信和红色文化认同之间的关系
文化自信的实质是对国家和民族文化价值及文化地位的充分认可,是对自身文化未来发展潜力的坚定信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石。人类学家乔纳森·费里德曼将文化认同定义为“有意识的具体的特定文化构型为基础的社会认同”。[3]英国哲学家、社会人类学家厄内斯特·盖尔纳指出,文化认同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国家民族凝聚力及国家认同的基础。[4]文化认同是文化自信的前提,当人们对自身文化价值高度认同时,就会产生文化自信,而文化自信又会推动文化认同向更高层次发展。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是从表层认知、内涵理解、情感共鸣最后到行为实践的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的动态过程。[5]坚定文化自信,能够提升人们对红色文化所承载的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历史的认同,从而能够更深刻地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达到对红色文化更高层次的认同。[6]也才能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二、大学生红色文化认同现状分析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文化创新和创造活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强国,号召传承红色基因,发扬红色精神。广大青年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知和红色精神的了解有了明显提升,会主动参与到红色文化宣传活动中。但在对红色文化认识的系统性,情感共鸣及行为实践方面仍有待强化。
第一,对红色文化的认识不够系统,呈现出碎片化特征。当前,由于许多大学生接受红色文化教育的渠道相对狭窄,学生的认知程度有限,对于红色物质文化的了解多为参观红色文化宣传场馆、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红色旅游景区等,常停留在“去过”这一浅层认识上,当被问及这些场馆所传达的革命精神或者参观后的体会时,学生普遍比较模糊;对于红色精神文化的了解主要通过观看红色电影、红歌合唱、宣传标语等形式实现,所获得的信息并不能形成体系,红色知识呈现出碎片化;对于红色文化所蕴含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认识模糊,理解相对肤浅。
第二,对红色文化的情感共鸣度不高。信息时代为大学生带来便捷的同时,也让他们有机会接触到更多元的文化。在众多文化形态的冲击下,大学生很难在其中厘清红色文化的重要作用。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没有深刻感知红色文化的直接体验,无法领悟红色文化蕴含的巨大价值。课堂上枯燥无味的讲解和单向乏味的灌输,让许多大学生出现情感排斥。传统的红色教育多停留在理论层面,即使与现实相结合,也多体现为说教,学生很难切身体会,也就无法形成情感认同。
第三,未能将红色文化认同体现在行为实践上。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学习和宣传主动性不高,对红色精神的传承和发展积极性不大。许多学生虽然能够通过学校组织的各种形式的红色文化宣传活动树立对红色文化的认同,但常常停留在表面和口头,在实际学习生活过程中,并不能很好地运用这些红色文化背后所承载的革命精神来要求自己,当面临职位、权利、金钱等问题的抉择时,仍会出现“说一套,做一套”的现象。
三、大学生红色文化认同现状的影响因素
对大学生红色文化认同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包含客观环境和主观意识两个方面,其中客观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校园环境,主观意识即学生个人的意识。
(一)社会层面
新时代大学生群体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自媒体的强烈冲击,各种外来糟粕文化和本土庸俗文化趁虚而入,影响了大学生群体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加之大学生实践经验不足,导致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不断出现,从而影响到大学生对于红色文化的认同感。此外,媒体的泛娱乐化倾向和商业人士对于红色文化的不良消费又进一步削弱了红色文化的庄严性,误导了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正确认识。[7]
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在对红色文化符号的挖掘和转化方面力度不够,没能够有效地利用社会舆论、数字媒体、广告宣传等媒介对红色文化进行广泛宣传,在对当地已有的红色资源开发上过于注重商业价值,对红色文化就地取材打造地区红色名片方面、挖掘育人价值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二)高校层面
目前,高校思政课程对于红色文化资源的梳理还不够深入,对于红色文化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宣传还不够广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强调革命时期的纲领、制度以及路线等较为抽象的内容,教学过程相对乏味,教学方式较为传统,教学案例也比较陈旧,因为学生没有切身体会,进而难以有效地激发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采用的主要教学方式是参观红色文化宣传场馆,但简单的参观并不能帮助学生理解红色文化背后的真正价值,学习效果不佳。另一方面,在校园文化宣传方面注重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对于红色文化方面的主题教育相对较少,未能将红色文化在创新发展过程中所衍生出的先进文化和优秀榜样转化为教学成果并加以运用。
(三)学生个人层面
新时代大学生主要是以90后和00后为主,多为独生子女家庭。家庭结构决定他们在性格上常以自我为中心、思想单纯、依赖性强。父母常常希望子女不要经历他们那个时代的艰苦,为其提供尽可能富足的生活。如果没有先辈带领他们追忆过去的艰难生活,他们就很少有机会经历红色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进而难以产生切身的认识。另外,许多大学生已经习惯了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的学习模式,缺乏自主探索、主动吸收、自我提升的学习习惯,导致自我教育意识淡薄、自我教育能力欠缺。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不会主动搜集红色文化资料、理解红色文化所蕴涵的深刻含义,因此也很难去践行红色精神。
四、大学生红色文化认同培育路径探究
培育大学生对红色文化认同的关键在于要让大学生真正的理解红色文化所蕴含的深层价值,要从心理上对红色文化产生认同感,这样才会对他们的思想产生触动,才能从行动上践行红色文化的精神实质。培育大学生的红色文化认同感,要结合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周围环境和思想状况展开。
(一)优化社会教育环境
人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良好的社会教育环境对于培育大学生红色文化认同具有支撑作用。首先,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大学生使用互联网的时间越来越多。互联网企业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自觉协助政府对富有教育意义的红色典籍、英雄事迹、红色故事、文献资料等进行编译,制成图文、视频、音乐等多种形式的宣传产品。弘扬民族精神,抢占文化高地,净化网络环境,加强信息管理,强化红色教育,抢占文化话语权。通过大众媒体和新媒体等扩大宣传,通过潜移默化的渗透,强化大学生对红色文化所具有的时代价值的认知、认可和归属。其次,政府部门要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监督和管理,对于传播庸俗文化的企业或机构予以严厉处罚。同时,要鼓励企业开发兼具艺术性、思想性、趣味性和互动性的红色文化产品,吸引大学生主动探索其背后的故事。另外,政府部门应该在科研方面投入资金,鼓励学者挖掘本地区的红色文化、记忆和符号,并将其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融入地方文化建设中,增强红色文化的渗透力和感染力。对于已有的红色景区,应在兼顾经济效益的同时在深挖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上下功夫,使其真正的发挥出红色资源的教育价值。
(二)深化思政课程改革
高校是对大学生进行红色文化认同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是传播红色文化知识的主会场。一方面,高校要精修第一课堂,凝聚优势力量,鼓励教师之间协同合作,从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需求出发,结合他们的成长特点,研究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严肃认真、生动活泼的教学成果,运用合作式、启发式、互动式、翻转式等多种教学形式开展教学。另一方面,高校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的辅助功能,将唱红歌、排练情景剧、红色经典朗诵等红色文化活动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通过校外参观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红色故事讲解等活动内化红色文化价值,在有效补充传统课堂实践不足的同时,激发学生的精神力,让学生在主动思考、积极探索的过程中体验主人公的真实情感,在资料检索和交流探讨中挖掘深层意义,激活情感体验,增强情感认同。
此外,高校应充分利用校园主页、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宣传媒介讲好红色故事,并通过建设文化宣传长廊、开展主题班会、举办宿舍文化建设等多种形式,线上、线下相结合,全方位、多领域地接受红色价值熏陶,增强红色文化认同。
(三)强化知识获取动力
外驱不如内驱,所谓内驱就是要引导大学生时刻保持学习红色文化的活力,而维持学习活力的源动力就是要引导大学生时刻保持好奇心,并且用迭代式的成长不断打破固有认知。在校园环境潜移默化的熏陶下,大学生学习红色文化的源动力也能随之启动,学得越多、感知得就越多、收获得也就越多,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学习的飞轮就会越转越快,进而建立自我教育的意识,强化自我教育的能力,培养自我探索的精神。在日常学习实践中,就会主动组织红色活动、搜集红色故事、树立学习榜样、学习典籍原著,并将所学到的红色文化知识加以深化,与自己的实际生活进行联系,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达到自我要求和自我控制,通过学习英雄事迹、讲述红色故事来激励自己、锻炼自己,运用红色精神引领自己,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