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2023-01-08张素峰
张素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1]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完整的制度体系,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发展形态,是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传统发展模式的崭新道路,是一条适合中国国情、指引中国发展进步的光明道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创造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人类社会文明进步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样本。本文试图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质的规定性来探求这条伟大道路的基本要素。
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
作为中国共产党人进行革命、建设、改革重大理论成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集中反映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成果又指导了这场伟大的社会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既是这场变革的成果,同样也提供了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理论指导。实践表明,党的领导、公有制主体地位、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人民为中心等这些质的规定性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立论依据,也成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特征。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世界的东方建立了人口最多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也极大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鼓舞了全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分析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结构和阶级关系的实际,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2]。它的伟大意义在于,在落后国家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后,生产力发展的任务远远没有完结,新中国的主要任务仍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不能急于过渡到纯而又纯的单一公有制。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年经济恢复,我们党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目标出发,提出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社会主义改造任务,把变革生产关系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统一起来,既实现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又为私营经济的发展保留了一定空间。这些都是符合我国国情的理论和实践突破。[3]可惜的是,因为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不足以及面临国内外的严峻挑战,党的八大形成的正确路线未能完全坚持下去,先后出现“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等错误,反右派斗争也被严重扩大化,并最终形成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文化大革命”,使党、国家、人民遭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教训极其惨痛。“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在党和国家面临何去何从的重大历史关头,党深刻认识到,只有实行改革开放才是唯一出路,否则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1978年12月,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实现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4]。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对进一步解放思想、廓清迷雾、推动改革开放起到了重要历史作用。在改革开放实践探索中,我们更加扎实地沿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蹄急步稳前进,逐步形成了一系列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成果。党的十三大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现在所处历史阶段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破解了一系列畏首畏尾的传统观念束缚;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出发,提出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命题,为今后工作指明了奋斗着力点。因为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要解放思想,破除一切不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生产关系,要创造出与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对所有制形式进行了突破性改革,提出了在公有制占主导地位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和发展;明确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充分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坚持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明确了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共同富裕,而不是两极分化;全世界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模式,要从实际出发,积极探求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和模式,等等。这些观点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践中初步形成的重要成果[5]。
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被认为是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规划,明确提出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发展和完善市场体系,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并明确要求国有企业改革迈出实质步伐,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在分配领域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方面也提出明确目标和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越来越清晰明确,以此为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在政治经济社会各方面全面推进[7]。
二、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完善成熟
在千变万化的世界大潮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加速演变和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以我将无我的革命勇气和为民情怀,锐意改革创新,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宏大的时代价值和世界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发展的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从初级阶段向更高阶段迈进的要求。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决定的。进入新发展阶段明确了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贯彻新发展理念明确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构建新发展格局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7]。新发展阶段不是初级阶段的结束,而是站在新起点上的一个阶段[8]。新发展阶段是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出发,立足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我们党带领人民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历史性跨越的新阶段。由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构成的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包括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也阐明了我们党在人民至上基础上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新发展格局立足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其本质特征是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列宁把马克思的经济学说提升到“使马克思的理论得到最深刻、最全面、最详尽的证明和运用”[9]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论述,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构建明确了指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建立不只是简单总结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也应从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出发,围绕社会主义建设总目标,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供理论指引。
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基本特征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既遵循世界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又具有符合我国国情的鲜明特点。可概括为六个特性。第一,世界性。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解决人类重大问题,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成为推动人类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第二,开放性。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我国对外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中国式现代化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现代化,是更大空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的全面开放的现代化,也是借鉴和吸收人类现代化创造的各种文明成果的现代化。第三,市场性。市场经济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需求,市场化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题中应有之义,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可更改的重要特征。第四,先进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克服了资本主义内在的不可调和的基本矛盾,能够实现组织形式和生产力高度社会化的有机结合,更有利于快速推进国家的现代化进程。第五,现代性。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着眼于世界现代化发展历史进程,积极探索建立新型现代化发展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能够在更高层次引领和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第六,独特性。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它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这条道路是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的最新成果。
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基本内涵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意味着比现在所有发达国家人口总和还要多的中国人民将进入现代化行列,从而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意味着要推动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意味着不仅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家家仓廪实衣食足,而且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人人知礼节明荣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意味着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意味着超越西方一些国家实现现代化的老路,在发展自身的同时造福世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强大正能量[10]。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符合21世纪的中国实际,是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这种模式的政治属性决定了它的社会主义本质,它的经济属性决定了它的市场经济一般规律。
(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政治属性
一是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的领导力量,党在国家政权结构中拥有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这是宪法赋予中国共产党的神圣地位和光荣使命。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国的历史表明,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够把中国人民凝聚起来,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够领导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斗争,带领中国人民迎来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全面、整体、系统的领导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靠近世界舞台的中央[11]。中国共产党超强的自我净化能力是其他政党所不具备的,特别是强力反腐,使党的威望、战斗力和凝聚力极大提升。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中流砥柱和定海神针。
二是人民立场。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旗帜鲜明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12]是否坚持人民立场,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这是检验真假马克思主义、检验真假社会主义的试金石和标准。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胜利是人民的胜利,离开人民的支持,共产党将一事无成,离开了为人民服务,共产党人就失去了目标追求。把人民放在了至高无上的地位,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
习近平总书记有一系列关于坚持人民立场的重要论述。他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部署经济工作、制定经济政策、推动经济发展都要牢牢坚持这个根本立场”[13]。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他又将这一发展观具体化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打赢脱贫攻坚战,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14]。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他又一次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
三是公有制主体地位。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一个社会经济制度的最本质反映,决定了一个社会的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破除一系列思想障碍和模糊认识,从我国实际出发,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作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没有改变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也没有否定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性质。它的意义在于,在经济不发达的国家,可以探索一条适合本国实际的所有制结构模式和具体实现途径。
生产资料分配决定生产成果分配,公有制为主体决定了分配方式必然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表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决定了国家可以依法运用各类国有资产服务于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使劳动者占主体的全国人民从中直接受益[15]。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的一项根本原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标志。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实现强国富民目标,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巩固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执政基础。
四是按劳分配为主。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是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是劳动者享有的基本权利。在一个社会组织里,按照劳动者创造价值的大小,把产品分配个人消费,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这是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对分配原则的具体论述。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情况,在分配制度上的重大突破在于让生产要素参与到分配领域。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根本的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创造高质量的社会财富,满足人民多样化的需要。劳动作为首要的生产要素,理所应当按贡献决定报酬,这决定了我国分配方式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在初次分配中体现按劳分配为主体,需要处理好资本所得和劳动所得的关系,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充分发挥劳动者推动企业发展的积极性,实现劳资两利。资本、土地作为生产资料是物质财富生产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国有资本及土地、集体资本及土地、民营资本和外商投资等按贡献决定报酬,有利于扩大投资、增加就业、推动创新和经济增长,做大“蛋糕”,增加可分配的财富。在现代经济中,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落实生产要素按贡献决定报酬,对于促进创新、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需要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并提高精准性。新的分配制度安排强调以慈善组织和志愿者主要参与的“三次分配”,更加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和人民共同富裕目标。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在保证社会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基础上,特别提出要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五是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什么是共同富裕,并没有一个量的界定,但其表明的立场、观点一目了然。中国改革开放追求的不是两极分化、贫富差距拉大,而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这里的共同富裕是多层次的共同富裕,既包括物质上的共同富裕,也包括建设高度的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物质丰富、社会安定、文化富有、精神充实、文明提升,构成了共同富裕的鲜明特征。其中物质丰富是起决定作用的,没有丰富的物质生活,其他的富裕也不可能实现,道德、理想就难以得到切实保障。实现共同富裕,是检验改革开放成功与否的试金石。这里的共同富裕不是不允许少数人先富起来,不仅不禁止,还应当鼓励,关键是要依法合规取得收入。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一条基本原则,这是一个鲜明的导向,也是多种分配形式的一种体现。同时,守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必然要求让全体中国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2021年,我国如期完成了脱贫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顺利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对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作出系统安排。随后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特别强调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和实践途径。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首先要通过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把“蛋糕”做大做好,然后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正确处理增长和分配关系,把“蛋糕”切好分好。这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我们要创造条件、完善制度,稳步朝着这个目标迈进[16]。
六是共同奋斗目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56个民族、14亿多人口都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我们有共同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和责任,“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我们既有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也有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这是砥砺前行的方向和灯塔。因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是因利益而结成的政党,而是以共同理想信念而组织起来的政党。建设坚强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首先要从坚定理想信念做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具体运用。如果说共产主义最高理想是我们的最终奋斗目标,那么共同理想就是我们的阶段性目标。共同理想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任务,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共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砥砺奋斗。它体现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三者的高度统一,回应了不同社会阶层的多样性利益诉求及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望,是新征程上最能引起共鸣的、反映全国人民共同意志的奋斗目标。
(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经济属性
一是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共产党人艰苦探索、思想解放的重大成果。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共产党在认识论上廓清了姓社姓资的迷雾,产生了质的飞跃。不管是在公有制为主体基础上的市场经济还是私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都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回顾我国的经济体制建设,经历了艰难的蜕变过程。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年恢复和第一个五年计划,1956年我国基本上完成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上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认真总结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经验,果断地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1982年党的十二大关于经济体制的改革开始破冰,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否定了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第一次明确了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87年党的十三大指出“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按价值规律办事,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部门,以最低的耗费生产出功能完善、使用价值较高的商品;改革价格决定机制,把定价权交给企业;按供求规律办事,准确及时有效掌握市场信息,使产品结构不断适应市场的动态变化,生产适销对路产品;遵循市场竞争的一般法则,优胜劣汰,完善企业内部机制,促使管理水平提高,提高企业的竞争力。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17]从“基础性作用”到“决定性作用”,彰显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律性认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二是企业主体地位。市场主体是在市场上从事生产和交易活动,拥有独立经济地位和自主产权的经济组织和个人。企业、居民、政府和其他非营利性机构都可以成为市场主体,但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主要的市场主体存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市场主体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共性,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市场主体必须有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作为营利性机构,是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拥有财务处置权的社会基本经济单位。作为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必须是独立的经济实体,能够自主作出决策和处置自有资产,独立参与市场经济活动。市场上除了少量的非营利机构外,参与市场活动的主体通过合理配置企业资源,严格管理,加强成本核算,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作为市场主体的一条重要原则,不论企业大小,都是身份平等的市场主体,共同遵守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遵守相同的法律法规,在同等条件下参与市场竞争。在充分竞争的市场上,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应享有特殊垄断权利。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只有市场主体49万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主体数量呈爆发式增长,到2021年底已经发展到1.5亿户,增长了285倍多。其中,民营企业数量增加到1.2亿多。在所有企业中,实有企业数达到了4600多万户,每千人拥有企业主体数量达到近33.5户。完善的市场体制是由众多市场主体构成的,只有尊重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尊重企业产权,社会经济才能充满活力和健康发展。
三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新时代深化改革、攻坚克难的总纲领,有许多新提法新举措。比如上文提到的,将“基础性作用”改为“决定性作用”。市场配置资源是市场经济的核心,也是最基础属性。资源配置不简单是资源调配问题,而是涉及整个经济运行体制的构建。成熟的市场经济应该是商品市场是开放的、市场体系是完善的、价格是由市场决定的、不同所有制企业是一视同仁的、价格体系是灵敏的。也就是说,市场运行环境公平公正,市场体系完整、所有参与者平等竞争。由市场决定资源配置能够及时、灵敏地反映市场供求状况,随行就市,及时准确传递市场信息,完成资源配置的调整;按照企业利益最大化原则,善于进行成本核算,促进科技创新和加强科学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市场通过优胜劣汰,大浪淘沙,使有限的资源向优质企业集中,实现社会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
四是放开定价权。价格根据供求关系上下自由波动,是市场机制发生作用的表现,并通过价格的导向作用调整市场商品供求。价格信号的变动是供求机制对价格机制发生作用的结果,反映了供求、竞争机制对价格的影响。同时,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价格机制也不能完全放任自流,为了实现一定的产业政策,政府会运用少量的产品定价权指导资源在不同产业(部门)、不同地区、不同企业进行配置,通过价格杠杆影响某些产业、地区、企业的资源实际配置量。目前由政府定价的商品越来越少,只限于关系国计民生的产品和影响产业政策走向的行业,但其定价也是以产品价值为依据。放开定价权无疑是政府职能转换的一种重要体现,改革价格形成机制是一切市场化改革的核心和重中之重,也是关键环节。从价格改革历程看,我国价格改革越来越向纵深推进。1993年在价格改革史上有两个重头戏,一是放开了钢材及钢材产品的价格,二是放弃了粮食的征购收购制度,粮食价格不再统一定价。1994年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煤炭价格放开。1995年价格改革“爬坡过坎”,力度最大,覆盖面最广,除油、电之外,全面放开了所有重工业产品的价格。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基本完成了从生产资料价格的双轨制向市场价格单轨制并轨的目标,实际上完全由市场调节价格。到1998年,在我国所有生产资料价格中,国家定价压缩到19%,市场定价扩大到81%;在日用消费品价格中,国家定价更少到7%,市场定价已经占到了93%。如果从1978年算起,我国用20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实现了由行政定价向由市场形成价格的历史性的跨越,这是一次艰难且成功的跨越。从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始,我国进入了全面深化改革阶段,价格改革向夯实市场决定价格基础转变,由市场决定的价格体系综合协调已成为制度性安排[18]。根据党的十九大作出的安排,我国进一步加快了生产要素的价格市场化改革,同时也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了国家对于整个价格水平、价格管理的监管制度,增强了对市场变化的及时应对能力。
五是平等公平竞争。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WTO,为中国市场经济的建立提供了一个外部参照。我们开始着力在为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的国际、国内市场环境,建立和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方面迈出重要一步。按照WTO要求着力清理和修订政府层面的法律法规2300多条,地方政府层面清理地方性政策法规19万件,其力度之大也体现了中国遵循国际规则、融入世界体系的实际行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实现市场准入畅通、市场开放有序、市场竞争充分、市场秩序规范,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这段阐述揭示了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本要求,是激发不同市场主体积极性、创造性和发展活力的宏观基础。其中关于“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的论述引起了社会对市场环境的高度关注,市场中的公有产权、私有产权都应受到法律保护。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和原则,是市场主体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2016年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在市场体系建设中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意见》,这是在法律层面对公平平等竞争的保护。市场环境需要市场主体共同维护,既反对其它市场主体从事市场之外的活动,自己也要“慎独”,不能遇到问题也希望“攀亲附贵”,成为规矩的破坏者。企业主体的自主经营公平竞争,需要所有的企业家共同维护和构建。
六是完整的市场体系。市场体系成熟完整,才能有效进行竞争和监管。建立机制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要求。现代市场体系由多个市场形态构建,包括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以及房地产市场等。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
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具有“统一性、开放性、竞争性”等特征。所谓统一性,要求这个体系是完整的、无障碍的,没有行政壁垒、地区壁垒,各种市场相互作用、互为存在,构成一个完整的市场有机体;所谓开放性,要求这种市场是竞争性市场,不能排斥其他竞争者的加入,同时,随着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程度加深,推动建立全球自由贸易体系,统筹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促进商品和要素在不同行业、部门、地区、国内外自由流动,是现代市场体系保持活力的源泉;所谓竞争性,要求各市场主体广泛参与竞争,只有通过竞争,企业才能追求生产更优质的产品,才能通过成本核算和加强管理,增强产品的竞争力和盈利水平。也只有通过竞争机制,才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好的企业中去,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佳组合。[19]而要保证竞争的质量和效率,统一开放竞争的市场体系既是条件,也构成了市场体系的内容。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在资本主义发展模式之外开辟的一条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这条道路正在对世界历史的前进方向和进程产生重大影响。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既有市场经济的一般共性,又有中国社会主义制度自身的独特性,是两者有机的结合[20]。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般规律,同时这条道路又是动态的,会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进行改革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社会科学的重要方面,既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实践总结,又成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