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脱贫的方法论意义
2023-01-08王炳林李盖启
王炳林 李盖启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是从哲学层面对党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进行的抽象总结,它指导我们从事实践活动时应采取何种科学适用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才能确保工作取得进步。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在实践中检验运用发展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创新性提出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注重调查研究、三个有利于标准、解放思想、摸着石头过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统筹兼顾、坚持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等科学方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了许多重要论述,这些论述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基本观点、方法更加丰富、具体,他还总结提出了许多新的科学的高效方法论,至少包括,战略思维、底线思维、法治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历史思维、创新思维,注重顶层设计,牵住牛鼻子,十个指头弹钢琴等。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带领人民创造共同富裕美好生活确立为自己恒久不变的奋斗目标,历代领导集体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接续奋斗为新时代脱贫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不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全面建成小康和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突出强调必须时不我待抓好脱贫攻坚工作。2013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州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此后,精准扶贫方略、脱贫攻坚部署不断臻于完善。2020 年12 月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过去八年,党和政府在脱贫攻坚实践中,把握中国国情和减贫规律,构建了系统科学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积淀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形成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这些理论认识和实践经验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为世界的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同时,脱贫攻坚形成的独特精神和成功方法也为未来解决相对贫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促进全体人民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及其他工作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和经验借鉴,丰富充实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体系。
一、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间万物时时处处有矛盾,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世间万物各不相同,根源于事物包含的矛盾各有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又主要表现为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综合体现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地位各不相同并相互影响。这一基本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应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既要总体把握各项工作,又要善于抓重点抓根本。
1.立足全局,全面把握各种矛盾,坚持“两点论”。当代中国正处于改革、发展、攻坚特殊时期,我们面临大量错综复杂新旧矛盾,“这些矛盾,不但各各有其特殊性,不能一律看待,而且每一矛盾的两方面,又各各有其特点,也是不能一律看待的”[1]。全面把握各类矛盾有助于我们从总体上认识各个矛盾的特性及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关系,防止片面孤立认识问题,并能适时转移工作重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都将面临越来越多风险挑战复杂矛盾。在这些错综复杂矛盾中,贫困地区的贫困问题是比较突出的一种,既是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表现,也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局、事关中国国际形象。为了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党中央把绝对贫困问题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谋划,强力推进。
2.统筹把握各类矛盾,善于抓重点。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各个阶段,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起着领导和决定性作用,规定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抓住了这两个重点,其他问题就能“纲举目张、执本而末自从”。如果分不清主次轻重缓急,眉毛胡子一把抓,就容易导致“瞎忙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彻底摆脱贫困、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必定要历经一个长期过程,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相对贫困、相对落后、相对差距将长期存在”,绝对贫困是当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党中央立足我国所处发展阶段,科学把握国家发展全局和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把解决现行标准下的绝对贫困列为脱贫攻坚战的重点,2020 年12 月,党中央宣布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农村绝对贫困问题解决后,相对贫困,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收入差距,乡村振兴,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人民群众物质生活、精神生活都富裕等任务将成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着力点。
在解决绝对贫困这一矛盾过程中,党中央区分了扶贫标准以下地区和深度贫困地区,把十四个连片特困地区①14 个连片特困地区是:六盘山区、秦巴山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区、滇西边境山区、大兴安岭南麓山区、燕山—太行山区、吕梁山区、大别山区、罗霄山区等区域的连片特困地区和已明确实施特殊政策的西藏、四省藏区、新疆南疆三地州。、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列为中央重点扶持的脱贫攻坚主战场。党的十九大召开后,党中央又于2018 年把“三区三州”②三区是:西藏,青海、甘肃、四川和云南四省藏区,新疆南疆的和田、阿克苏、喀什、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四地州;三州是: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等“贫中之贫”地区列为攻克贫困的“难中之难、坚中之坚”。这种区分深刻把握了不同地区贫困问题的特殊性以及轻重、难易、大小的程度之分,为我们党制定精准科学的脱贫措施,加大政策倾斜力度,集中优势兵力,重点帮扶深度贫困地区提供了方法指引。
二、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统一
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达成目标的重要方法。目标导向是党对国家未来发展目标做出长远规划、战略安排并提供明确路线图和时间表,这种目标清晰、前后相继的规划极大增强了工作的预见性、主动性和科学性,确保了国家能沿着正确方向快速发展。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而言,目标有远、中、近之分,只有把握好具体实际,顾及时机、步骤,才能制定科学的发展目标及目标实现方法。在中国,因为有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才能避免西方国家竞争性选举的短期行为,才可能制定长期战略目标并聚焦目标,调动各种资源,一代接一代艰苦奋斗,最终如期实现目标。
问题导向要求我们增强问题意识,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正视问题,沉着应对解决好现实问题。此处所说的问题是指已经呈现在社会中,即将发生干扰甚至破坏发展稳定大局的矛盾或者是具体工作中的空白点和薄弱点。“坚持问题导向就是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就是要善于把认识和化解矛盾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2]见微知著发现问题的能力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更重要的是,对问题的性质、表现形式、发展趋势、潜在风险把握得越深刻研究得越透彻,我们越能提出精准科学的解决办法。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统一”要求我们应实事求是地擘画未来发展的宏图大略,处理好短期难以实现的远大目标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关系,厘清到时间节点必须完成的任务,既要从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提出破解难题的途径和方法,又要避免把近期难以实现的远大目标超前化。
百年来,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奋斗,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但是,对于有14亿人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而言,彻底摆脱贫困、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创造美好生活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党中央把反贫困、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置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局中审视把握,科学评估我国经济发展情况和现有脱贫能力,突出从长远、总体上循序渐进谋划实现不同层次目标,极大增强了贫困治理、共享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共同富裕的系统性、科学性和连续性,这是坚持了目标导向。
同时,脱贫攻坚也是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为了确保如期实现目标,党中央突出问题导向,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把精准脱贫攻坚战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紧抓当下必须解决的迫切现实问题。这些迫切现实问题主要是基本的生存权益问题,诸如,贫困家庭危房改造、提高饮水安全保障程度和自来水普及率、全面解决无电人口用电问题、村庄道路硬化、特殊疾病综合防治、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特殊地区生态保护、禁毒脱贫,等。现在,党打赢了脱贫攻坚战,相对贫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将成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着力点,例如,农村三留守人员问题、低收入群体生活保障问题、部分深度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体潜在的返贫问题、不合理的农村收入分配结构、城乡收入差距、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富裕等。
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分阶段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既善于制定宏图大略,又脚踏实地,从当代中国所处历史方位和客观条件出发,正确决定每一时期的工作重心和工作秩序,既注重统筹全局,又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实现了长远与当下、一般与重点的高度统一。
三、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
坚持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要求既要发挥国家主导性,也要充分激发群众的主体性。
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具有主导性。主导性是指规定性和方向性,也就是在诸多事物关系中,其中有一种事物居于主导地位,对其他事物的性质、构成、发展方向起着指导、统领、决定性作用。在中国,东西南北中,党政军民学,党是领导一切的,面对国家治理中的各种目标任务,将它们摆在何种位置、如何解决,取决于党的判断和决策。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尤其是深度贫困地区受自身历史条件、所处地域和自然条件限制,自主自发摆脱贫困的能力极其薄弱。帮助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是由党的性质宗旨、责任和使命决定的,也是社会主义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之所在。因此,中国共产党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政治优势和坚强组织保障,组织动员全社会力量,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成功摆脱绝对贫困。
群众具有主体性。主体性是指“现实的个人对自身所处环境和所拥有的社会实践能力的意识程度,个体主动筹划、努力塑造自己,积极掌握自己的命运,并不断开拓实践范围,主导生命发展方向”[3]。脱贫攻坚过程中的实践证明,群众的主体性是内力、内因,没有内在动力,“干部着急,群众不急”,帮扶再多,群众自身不努力摆脱困境,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实现国家主导与群众主体相统一,应处理好国家、社会帮扶与自身努力的关系,注重激发、培养人民群众依靠自己双手改变命运的内生动力,坚持脱贫致富先扶智、扶志,坚决反对“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
1.扶志是脱贫致富的前提。“志”主要是指在摆脱贫困斗争中,贫困群众呈现出来的道德修养、心理品格、价值观念等精神意识。积极的精神意识能够激励人们以自己为对象,积极主动从事主宰自己命运的实践活动,甚至汇聚为推动社会前进的巨大物质力量。相反,消极的精神意识则腐蚀人的意志,束缚人的思想,破坏个体的创造性行动。扶志重在解决贫困人口精神萎顿、缺乏争取和改变自身贫困现状的志向等问题。早在宁德工作时,习近平同志就提出,“地方贫困,观念不能贫困。安贫乐道、穷自在、等、靠、要、怨天尤人,这些观念全应在扫荡之列”[4]。在总结闽东的脱贫事业时,习近平同时还突出强调,我们不担心说错什么,只是担心“意识贫困”“思路贫困”,“只有首先摆脱了我们头脑中的‘贫困’,才能使我们所主管的区域‘摆脱贫困’,才能使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摆脱贫困’”[5]。2013 年以来,在精准脱贫攻坚战中,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穷固然可怕,但靠穷吃穷更可怕。没有脱贫志向,再多扶贫资金也只能管一时、不能管长久。”为了实现扶志目标,培养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主体意识,国家极其注重培育“宁愿苦干、不愿苦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等观念干劲和韧性,多个有关部门还联合发文做出硬性规定,原则上不得无条件发放现金,不得包办代替贫困群众搞生产、搞建设,坚决杜绝“保姆式”扶贫,杜绝政策“养懒汉”。但是,仅仅解决先飞意识还不够,脱贫致富根本上仍然依赖于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提升。
2.扶智是脱贫致富的持久保障。贫困并不只是表现为衣食住行的匮乏,更重要的是人自身知识技能水平、社会认知能力、发展能力欠缺。为从根本上解决意识贫困、能力不足等问题,尽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使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获得自我发展、自主脱贫的能力,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致力于让贫困地区的青少年接受良好教育,希望通过更好的教育让他们的精神、心灵、人格受到更好的启蒙、陶冶、教化。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国家不仅把教育确定为“两不愁三保障”的要求之一,同时还制定了一系列具体措施确保贫困地区的孩子上得起学、上好学。这些措施主要包括,国家教育经费向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倾斜;制定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免除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杂费;救助贫困家庭大学生;改善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校办学条件等。
3.发展特色产业和转移就业,注重培养激发贫困地区持续发展内生动力。在宁德工作时,习近平同志就特别强调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决定性作用,他提出贫困地区要把外力扶持与自身生产力提高紧密结合起来,只有通过观念变革、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经济发展的自主能力和内在活力,才能真正实现脱贫致富。党的十八大以来,政府出台专项政策,重点支持贫困村、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种养业和传统手工业等,发挥农民合作社、企业对贫困人口的组织和带动作用,通过内外结合,推动发展,形成经济上的持续来源,使贫困地区村民能养活自己。此外,政府还统筹各类培训资源,以发展产业和就业为导向,加大贫困户实用技术和劳动技能培训,确保贫困家庭劳动力至少能掌握一门致富技能,有能力进入各地劳动力市场,依靠自身努力勤劳致富摆脱贫困。
国家主导性与群众主体性密切统一,是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原理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具体运用,真正体现了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党的性质宗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决定了党和政府理应为人民提高受教育程度、增强发展能力创造更加普惠公平的条件,畅通向上流通渠道,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给更多人创造致富机会,形成人人参与的发展环境,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但同时,脱贫致富也是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党和政府应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反对恩赐观点和包办代替。
四、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统一
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领导方法,也是中国共产党一贯提倡坚持的领导方法。毛泽东指出,领导人员部署任何工作任务,既要发出一般的普遍的号召,充分动员广大群众参与其中,又要具体选择一些部门或地区将所号召的工作深入实施,通过小范围的实验,突破一点,获得经验和新的理论认识,然后再利用这种经验和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认识去指导其他部门直至全局工作。注重并善于从事个别的具体的指导能够丰富充实一般号召的内容,避免使一般号召落空的危险。[6]
在脱贫攻坚战中,党中央就特别注重运用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的工作方法。首先,向全社会发出一般号召。2013 年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我国发展所处历史方位和当前客观条件,充分反映群众愿望、利益诉求,科学评估各项工作的轻重缓急和解决顺序,向全社会发出打赢脱贫攻坚战号召,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到脱贫攻坚战斗中。为了确保脱贫攻坚号召符合客观实际、正确科学、具有可操作性,习近平总书记还反复强调实际工作中许多问题表现在下面,但根子在上面,与政策导向和工作指导有关,脱贫攻坚战必须能经受住历史检验,上级部门不能坐在办公室里拍脑袋、瞎指挥,应深入农村、深入贫困地区了解真实情况,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其次,一般号召发出后,应突出进行个别指导,二者相互促进,共同统一于具体工作实践。个别指导就是“摸着石头过河”,实质是强调实践是理性认识的来源和动力,理性认识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我们当下所从事的是没有现成模板的开创性事业,照抄照搬别国经验不可能成功,只有坚持独立自主借助个别地区、个别部门的深入探索试验,反复试错,不断修正,汲取经验,再由点及面,上升为全局性的科学的理性认识和政策设计,最后指导全局性具体实践。早在福建宁德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就极其注重个别指导的重要性和经验价值,通过广泛深入调查研究,他提出闽东的脱贫问题必须要有比较明确的脱贫手段,无论种植、养殖还是加工业都应该一村抓一种有特色的产品,扶贫资金不搞撒胡椒粉。关于畲族集中的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他还提出“要充分利用民族地区同其他地区的自然地域分工条件,发挥当地自然资源优势,根据民族的特点建立自己的‘种、养、加’的经济模式。”[7]
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总结自己在宁德工作时就已形成的行之有效的脱贫经验,结合全国脱贫攻坚客观实际和形势,于2013 年首次提出精准扶贫。为了充分吸收个别指导形成的经验、教训,丰富完善精准脱贫方略,国家乡村振兴局还全面系统总结了“三西”地区农业建设扶贫开发经验、贵州毕节开发扶贫试验经验、1992 年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扶贫试验区经验、2013 年后批准设立的东部扶贫改革试验区和农村扶贫改革试验区经验。①“三西”地区指的是甘肃河西、定西和宁夏西海固;1992年国务院批准设立的3个扶贫试验区是福建宁德、广东清远、陕西延安。这些扶贫改革试验区形成的实践经验极大充实完善了精准脱贫方略,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方法养料。
第三,坚持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统一,要求制定政策策略措施应特别注重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并不断完善发展以形成科学的理论认识。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关键在于党中央制定了科学精准的脱贫方略和措施。这些政策措施、工作部署源于实践,又再次到脱贫攻坚实践中检验其正确性。如此,实践、认识循环往复,一次比一次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例如,按照精准脱贫方略要求,28 个人口较少民族居住的深度贫困地区政府全面分析评估本地区自然资源、产业基础、交通发展水平、教育水平、资金条件、农业优势、贫困劣势等各方面客观条件后,参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②“六个精准”是指: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五个一批”是指: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的理念和方法,遵循差异化、多样化原则,从民族特色、地域环境、发展阶段等实际出发,制定了有具体针对性的脱贫措施。这是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密切结合的典型。
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统一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相统一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党和政府不仅重视分析矛盾的普遍性,还注重具体分析不同矛盾的特殊本质,据此用不同方法解决不同矛盾,实现了由特殊到一般、由一般到特殊的不断深化发展,从而逐渐接近真理。
五、继承与创新相统一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8]前人所创造的历史条件是当代人从事历史活动的前提条件,其理论认识和实践活动也为当代人提供了宝贵精神财富、经验教训,这是继承的必然。但是,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客观实际并不是一成不变、静止不动的。人们在一定历史时期形成的理性认识是相对真理,而不是一劳永逸的真理。客观现实世界总是作为过程而向前发展的,人们的实践活动发生发展永无完结,与此相适应,人们的理性认识也应该随着变化了的情况而不断向纵深发展。总之,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才能不断接近更高一级的真理认识。
矛盾对立统一、物质决定意识、实践与认识辩证统一等原理要求我们应不断推动党的政策策略乃至具体措施、步骤创新发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改革、大胆创新,深刻把握贫困地区不同客观条件,吸收以往的理论认识和实践经验,谋划了精准脱贫方略,在全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下,精准脱贫方略迸发出了改造世界的巨大物质力量。
1.坚持继承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价值追求。摆脱贫困、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脱物的束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初心,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也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孜孜以求的夙愿。
新中国成立后,党的领导集体围绕消除物质贫困和精神贫困、加强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实现共同富裕进行了艰辛探索。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明确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国家一定要消灭贫穷,消除两极分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吸收借鉴以往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做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各项部署并取得伟大胜利。这场伟大实践形成的减贫智慧把中国共产党关于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价值追求和工作方法推进到全新高度,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
2.坚持实践第一,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决定认识,是认识的源泉和动力,也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推动正确的实践,错误的认识导致错误的实践。”[9]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品格。精准脱贫方略和具体工作安排在理念和方法上都实现了重大创新。
第一,理念创新。鉴于以往扶贫过程中存在的大水漫灌、走马观花、手榴弹炸跳蚤、思路模糊、脱贫成效不高的教训,党中央全面深刻把握中国地大物博、东部和西部、南方和北方各省区市县的客观实际及鲜明特殊性,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吹糠见米,突出问题导向,紧抓重点问题,以户和个体为单位,突出强调扶贫开发政策主体、政策客体、政策目标、政策工具精细精准。具体实施步骤包括,精准识别贫困人口,精准分析致贫原因,据此区别不同情况,因村因户因人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对症下药、精准滴灌,从而实现“六个精准”,真正发挥拔穷根作用。为了从根本上消除贫困,党中央还突出强调开发式扶贫方针,坚持用发展的办法消除贫困根源,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从而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提供科学路径和持久动力[10]。
从哲学层面讲,任何事物在其运动的每一过程中,都有其特殊性及所规定的本质,不同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的方法才能解决。在脱贫攻坚战中,党中央深刻把握了矛盾的特殊性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个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实现了脱贫政策从粗略到精细、从大致科学到科学、从低效到高效的质的飞跃。通过提升政策、措施的科学性、精准性,有效避免了不切实际、空喊口号等影响贯彻落实的问题,极大提高了实践过程中的可操作性。
第二,措施创新。脱贫攻坚紧扣扶持谁、谁来扶、如何扶、如何退等四个核心问题,构建了严密精准的措施体系。一是综合考量我国所处发展阶段和各地发展能力,科学设定贫困家庭、贫困村、贫困县的脱贫标准,这些目标标准既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也不好高骛远以致无法兑现。二是综合评价每户家庭的人口、劳动力、收入构成、住房条件、教育、健康状况等因素,经公示复查后确立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并对这些扶贫对象实行精细化管理。三是综合权衡选拔精锐力量驻村帮扶,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和智力支持。四是因地制宜实施“六个到村到户”、“五个一批”工程等帮扶措施,确保扶贫资源实现精确配置。五是按照设定时间表、留出缓冲期、实行严格评估、逐户销号四方面要求,严格设定贫困县、贫困户、贫困人口的退出标准和程序。这个措施体系确保了资源使用由多头分散向统筹集中转变、扶贫开发由偏重“输血”向注重“造血”转变、扶贫考评由侧重地区生产总值向主要考核脱贫成效转变[11]。
第三,充分发挥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政治、组织保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全国全社会能合力攻坚的根本保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组织调动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大型国有企业、国有控股金融机构、军队、武警部队等参与定点帮扶;坚持先富带动后富,大力推动东部地区对西部贫困地区进行资金支持、产业发展、干部交流、人员培训、劳动力转移就业等方面帮扶支持;动员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脱贫攻坚。形成了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五级书记抓扶贫,全党全国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大扶贫格局。
第四,注重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顶层设计要求统筹掌握全局,联系地而不是孤立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把握事物的各个层次和维度,特别强调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自1986 年启动国家大规模减贫至今,当年的贫困地区大部分已经改变面貌,群众生活明显改善。党的十八大后,脱贫工作到了最后攻坚期,现有贫困人口贫困程度更深、减贫成本更高、脱贫难度更大,单靠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之力已不可能完成脱贫攻坚任务。8 年来,习近平总书记50 多次调研扶贫工作,走遍14 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多次主持召开中央、跨省区扶贫工作座谈会,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督战脱贫攻坚工作。此外,中央经济、农村、扶贫工作会议,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等还多次研究脱贫攻坚工作。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整体谋划下,脱贫攻坚工作得以借助举国之力,科学、高效推进。
在深度贫困地区,致贫原因纷繁复杂,各种要素、层次、结构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单兵突进无力应对这些矛盾。因此,党中央根据各贫困区县、贫困村、贫困户的客观实际,统筹谋划、通盘考虑,统一确定脱贫指标体系,“构建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补充的大扶贫格局,形成跨地区、跨部门、跨单位、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社会扶贫体系。”[12]同时,党中央还注重通过丰富的差异化的帮扶手段和措施,整体规划、统筹改善贫困地区发展条件,增强区域发展能力,统筹提供系统完善的体制机制保障和政策支持,使人员主体、机构组织、体制机制、政策、资源、市场等要素有机组合,形成具有强大合力的整体,该整体具备任何单一要素所不具备的功能。
六、结语
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分配事关社会正义,深受国家及执政党性质影响。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难以根治的巨大贫富差距和贫困根源于剩余价值和资本主义私有制,是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剥削的结果。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从根本上决定了反贫困、反对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我国的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所具有的显著优势及国家治理效能为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前提和保障。只有继续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才能更好地推进乡村振兴,解决城乡区域之间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以及相对贫困问题。
脱贫攻坚战中形成的这些重要经验和认识启示我们,在征服自然和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中,现存的社会客观物质生活条件是我们形成正确认识、制定规划路线方针政策措施的基本依据。治理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矛盾风险千头万绪、无处不在,只有抓住事物矛盾的本质,从共性中具体地分析事物的个性和特殊性,突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才能找到正确解决某一特殊矛盾的特殊方法。相反,如果千篇一律大而化之地用一种方法一个标准去解决各种不同矛盾,那就必然事倍功半,甚至招致失败。当下的治国理政实践活动是在既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展开的,继承历史但也受历史制约,然而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的,我们不可能止步不前。新征程上,只有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主体作用,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才能更好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全体人民朝着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目标扎实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