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县级公安机关大部门大警种制暨警务资源配置改革路径之研究
——以长兴县公安局为例

2023-01-08盛洪卫周爱荣俞志力

浙江警察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警种长兴警力

盛洪卫,周爱荣,俞志力

(长兴县公安局,浙江 长兴 31319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政治判断。为切实履行新时代赋予的职责使命,各地公安机关都在积极尝试符合中央文件精神和公安部党委要求的公安管理变革,探索大部门大警种制改革路径,努力构建现代警务体系。长兴县地处浙江北大门,位列2020年全国综合竞争力百强县第30位,正努力高质量服务保障加快建设共同富裕绿色样板。近年来,长兴县公安局(以下简称“长兴公安”)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作出重要贡献,获评全国优秀公安局,得到党委政府充分肯定,社会治安也处在历史上最好的时期。随着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以及互联网、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公安机关面临的任务逐步发生根本性变化,重大安保和重要维稳任务成为常态,传统形态的违法犯罪逐年下降,新型网络违法犯罪、涉众型犯罪成为主流,直接承担维护稳定、打击犯罪、服务群众、护航发展一线任务的县级公安机关,长年任务繁重、警力紧缺,加之警种林立、部门分散,在考核的指挥棒下,警务资源配置自主权缺失,导致警务资源配置不平衡不充分,一边是警务资源的严重紧缺,一边却是警务资源的严重浪费,从而制约了警务效能的整体提升,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对警务效能提升的新需要,县级公安事业发展进入瓶颈期。2017年5月,长兴公安根据浙江省公安厅要求,紧盯公安事业发展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坚持实事求是、守土有责、以人为本的理念,按照体系设计的指导原则,理清任务、职能、机构、力量四者关系,以职能调整为先,以机制重塑为要,以警力配置为基,探索出一条以“大部门大警种制+所队融合”两个横向结构改革和一个纵向机制重塑为架构的“工”字型警务改革路径,建设变革型组织,推动公安工作管理变革和制度重塑,使基层警务运行机制和勤务制度逐步满足公安机关战斗力生成需要,实现警务工作扁平化、合成化和实战化,全面提升新时代公安机关治理能力,为警务现代化提供具有一定科学性、实践性和参考性的县级公安改革新路径。

一、长兴公安改革的指导思想

以《关于全面深化公安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中办发〔2015〕17号)和中央有关文件为总依据,以公安部党委深化警务机制改革部署为总要求,认真贯彻公安部《关于加强新时代公安派出所工作的意见》精神,严格执行浙江省公安厅《全省公安机关构建现代警务模式实施规划》,遵循明责、明权、明法和服务类、治理类、打击类、处突类、保障类的原则,持续紧盯新时代长兴公安事业发展主要矛盾,科学把握基本规律,以大部门大警种制牵引警务资源配置改革,着力推动公安业务流程重造、管理重构、制度重塑,加快构建职能科学、事权清晰、指挥顺畅、运行高效的公安机关机构职能体系,做精机关、做优警种、做强基层、做实基础,树立大抓基层、大抓基础的导向,推动重心下移、警力下沉、保障下倾,增强基层实力、激发基层活力、提升基层战斗力,[1]努力为实现浙江公安工作现代化先行示范探路。

二、长兴公安改革的目标要求

通过大部门大警种制改革,实现公安工作管理变革和制度重塑,推行扁平化管理,建设变革型组织,优化警务资源配置,聚集战斗力生成,全面提升新时代公安机关治理能力。一是要做精机关。用足领导职数,把职数变人数,做到精在人员;强化中心统筹,减少中间层级,做到精在结构;打破部门壁垒,日常工作模块化,中心工作项目化,做到精在合成。二是要做优警种。打破警种壁垒,统筹警力调配,做到优在力量;打破业务界限,一警一专多能,做到优在能力;健全协同机制,分工不分家,做到优在机制。三是要做强基层。为基层减负松绑,形成“派出所吹哨、机关警种报到”和大抓基层、大抓基础的浓厚氛围,做到强在导向;推动重心下移、警力下沉、保障下倾,数据全量支撑,做到强在保障;增强基层实力、激发基层活力、提升基层战斗力,[2]做到强在创新。四是要做实基础。重造基层公安业务流程,重塑基层警务运行机制和勤务制度,做到实在模式;赋予基层所队长警务资源配置充分的自主权,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做到实在责任;久久为功、绵绵用力,注重主体责任,注重积累效应,保持基层所队工作的节奏感和稳定性,做到实在长远。

三、长兴公安改革的理念原则

回顾近年来的公安改革实践,长兴公安一直坚持五个理念原则。

(一)坚持理论指导

实践的坚定来自理论的坚定,改革的彻底来自思想的清醒。长兴公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以人民对警务效能提升的需要与警务资源不平衡不充分的配置之间的矛盾为新时代公安事业发展的主要矛盾,以警力资源不平衡不充分的配置为矛盾的主要方面,以此来指导和检验公安改革实践。长兴公安将警务资源配置方式分为占有方式和使用方式,将警务资源配置自主权分为占有权和使用权,警务资源配置是有科学性和优先序的。上级公安机关以部门警种为主要占有方式和以考核为主要使用方式的警务资源配置方式,严重制约了基层警务资源配置的自主权,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警务资源配置的不平衡不充分,影响了整体警务效能的发挥。大部门大警种制改革就是要让县级公安机关拥有充分的警务资源配置自主权。

(二)坚持理念先导

正确的理念是自我推动、检验工作内心的准绳、评价的标准,理念不偏、工作不偏。坚持实事求是、守土有责、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长兴公安务实、集约、融合、适度、创新、系统、积累等七个新发展理念。实事求是,即摒弃“只唯上不唯实”“重指标轻实效”“重消耗轻积累”的错误理念,做到“只唯实不唯上,崇尚实干、注重实效,不做虚功、不图虚名”;守土有责,即坚持科学、本地、适度的警务资源配置原则,做到对下尽责与对上负责相统一;以人为本,即注重民警在公安事业发展中主体地位,树立“在照顾中工作还是在工作中照顾”的辩证理念,“让每一件警服回归一个警务资源”,实现警力资源无增长改善。

(三)坚持规律至上

警务资源配置的科学性就是规律性,即决定警力资源占有方式的一般规律。任务、职责、机构、力量四者关系才是内在规律。公安机关面临的任务及其特点、任务形势的根本性变化,就是那只推动警务资源配置改革的无形之手,在警务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一样。任务是第一位的,任务催生职能,职能催生机构,机构需要力量,力量是物质基础,这是四者的逻辑关系,任务是无形之手,顺应了任务,有形之手才能够发挥更好的作用。只有把握规律性,才能富有创造性和革新力。

(四)坚持体系设计

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要坚持系统思维,循序渐进,将思想理念调整、职能机构调整、力量利益调整、机制模式调整、物理空间调整等“五个调整”贯穿始终,以职能调整为先,以机制重塑为要,以警力配置为基,以“大部门大警种制+所队融合”二个横向结构改革和一个纵向机制重塑为架构的“工”字型警务改革路径,实现了改革的力度和民警的可承受度的有机统一。

(五)坚持破除利益

利益是改革的羁绊,改革是利益的再调整、再分配,有受损、有得益,主流必须要符合长兴公安事业和全体民警的根本利益。要坚持守土有责,破除考核捆绑,在警力资源有限,面对利益冲突时把握警务资源配置的优先序,以“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姿态,优先消除本地违法犯罪主体,提高对本地社会治安贡献率为首要目标。要破除男民警与女民警、老民警与年轻民警、城区民警与农村民警、机关民警与基层民警、领导干部与普遍民警“五个差别”,剥离个人利益捆绑,减少因性别、年龄、区域、属性和身份等因素对警务资源配置的影响。

四、长兴公安改革的主要举措

理念变革正确与否需制度变革实践证明。根据中央坚持权责一致、明晰事权划分,优化组织结构,健全完善统一高效、职能科学、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公安机关管理体制的总要求,全国各地公安大多走警力下沉的改革路径,以优化警种平行结构为重点,把释放的警力充实到基层所队,虽有职能调整,但以部门警种职能为主,派出所没有涉及。长兴公安在优化组织结构上,立足两条平行结构优化,即部门警种的中心制结构和派出所内部结构,走以职能调整为先的路径而非警力下沉为先的路径,按照“什么任务配什么人,有多少任务配多少人”的警务资源使用方式,实践“两横一纵”的“工”字型警务改革模型。其中,“两横”是指“大部门大警种制+所队融合”的体制性重构,“一纵”是指机制性重塑。由此,长兴公安走出了一条做精机关、做优警种、做强基层、做实基础的新路径。

(一)横向两大体制性重构

从职能近似、交叉、重叠结构性问题出发,以实战化、扁平化、合成化为标准,对“三定”方案中30个警种部门按照打击、服务、治理、处突、保障五类职能需求,设置六中心的平行结构。分管局领导下沉担任中心主任或副主任,六中心物理整合,实体化运作,扁平化运行,形成以侦查中心为主体、派出所为辅助的打击类职能整体架构,以派出所为主体,情指、基础、交通三大中心为辅助的服务类、治理类职能整体架构,以基础防控中心为主体、派出所为辅助的处突类职能整体架构和以派出所为主体、六中心支撑的保障类职能整体架构。

1.“大部门大警种制”的横向结构变革。一是重构大侦查结构。整合打击类职能建立侦查中心,原刑侦、经侦、禁毒、环侦、网侦、扫黑、行动、刑事技术室等建制力量和职能并入侦查中心,不再细分警种侦查职能。撤销派出所刑侦中队,其人员充实到侦查中心,内设4个大队以及刑事技术室、情报研判室。融合刑技网图侦和信息化等手段形成情报支撑,建立起线索专营、常态研判、集群作战、集中办案一体化的大侦查格局。二是重构大基础、大交通结构。整合治理类、服务类职能建立基础防控中心、交通管理中心。原治安、出入境、巡特警、水警、人口管理、旅游警察等建制力量和所有职能,经侦、禁毒、环侦、网侦等基础职能并入基础防控中心,交通管理中心整合交警内设科室和城区大队,并在基础防控中心设专席,形成基础防控中心统抓大基础、所队融合大交通的工作格局。三是重构大情报结构。整合处突类、维稳类情报研判和信息化职能建立情报指挥中心。整合指挥、情报、反恐、政保、信息通信科等建制力量和全部职能、网警网络安全职能并入情报指挥中心,形成涉恐维稳类情报掌控、警情常态管理、智慧警务建设三大职能为核心的大情报格局。四是重构大保障结构。整合队伍建设和综合保障职能建立队伍管理与执法监督中心、综合保障中心。按照大政工、大监督要求,整合政治处、机关党委、机关纪委、审计室、督察大队、辅警办、警公办、法制大队等成建制力量和职能并入队伍管理与执法监督中心,形成体系化的队伍建设格局。把办公室、警务保障室力量整合成为综合保障中心,精干高效服务公安内部运行。

2.“所队融合”的横向结构变革。一是重构“农村派出所+交警中队”组织结构。12个农村地区交警中队成建制划入派出所,交通管理实行所长负责制,人员和党组织关系由派出所统一管理。把交通管理作为派出所最底层、最基础的业务,推进交通管理和派出所工作的全面融合。二是重构派出所勤务工作结构。主城区派出所从“一室三队”(综合室、刑侦中队、治安中队、社区中队)调整为“一室二队”(综合指挥室、打击中队、社区中队)。农村派出所从“一室三队”调整为“一室多警务区”的所片格结构。辖区以片、格划分,副所长任片长,民警任网格长兼村社“两委”班子副书记,所主要领导联系片格,做到所有警力做基础。

(二)纵向四大机制性重塑

1.重塑侦查打击机制。一是建立派出所办理刑事案件负面清单机制。打击指标从派出所考核中剥离,侦查中心承接上级打击指标,承担重大复杂刑事案件和新型犯罪打击职能;派出所在中心支撑下,负责办理本地因果关系明确、案情简单的传统刑事案件。全局80%刑事打处数从派出所负责转为60%侦查中心承担、派出所在中心指导下负责40%简易案件量。进一步明确办理交通事故案件及涉酒案件的职能划分,简单交通事故案件和饮酒后驾车案件由派出所办理,重伤以上的交通事故案件和醉驾案件,由交通管理中心办理。二是建立中心与派出所刑事侦查衔接机制。全面完善派出所初侦初查机制,形成派出所刑事案件受理移交、案件办理移交、线索排摸报送、案件协同办理、案件预防等六项初侦初查工作制度,中心实行分区域联系制,实现中心与派出所打击职能无缝衔接。三是建立中心支撑派出所打处机制。侦查中心与城区两所组建侦查打击共同体,实现农村地区派出所警力不抽调。

2.重塑基础工作机制。一是建立健全警情研判机制。做好高发多发警情分析,针对交通类、纠纷类、求助类等高发警情,每日研判、每周分析、每月总结,摸清警情规律,指导辖区派出所、交警、巡特警显性用警;针对黄赌警情,提出“有警必接”和“有警必出”的差别,接警后一律先行研判,认为有现场查处的下发出警,对同一号码、同一地点多次举报的警情,作为线索下发经营。做好高成案率警情分析,针对娱乐场所等成案率比较高的警情,进一步细分殴打他人、寻衅滋事、故意损毁财物等类别,逐案分析报警原因、警情当事人、报警时段等,指导派出所、巡特警做好事前预防措施。做好深夜警情分析,派出所民警休息权影响最大的后半夜警情,事关派出所民警的辛苦指数和幸福指数。主要是娱乐场所和CK报警,娱乐场所警情通过推行严管规定,压实场所主体责任来压降警情;而CK报警则是每月梳理多次报警的点位,会同保安公司上门查看,查找并消除误报原因。二是建立健全勤务运行机制。派出所实行“四天一班”勤务机制,每一天警力又按照基础、值班、办案、机动四种勤务模式切换运行。基础模式是最常态的工作模式,所有警力在没有其他工作任务的情况下,全部是基础模式;值班模式,即为了保证日常的接处警需要,每天从基础模式中抽调力量,组成当天的值班力量,有警接警,无警访民;办案模式,即值班和日常基础工作一旦产生了案件,就需要从基础模式中分出警力切换为办案模式;机动模式,就是除了上述三种模式以外的,即安保、培训、学习、休息等。三是建立健全警力保障机制。建立增援机制,以中心“四天一班”换基层“四天一班”,确保派出所在夜间或周末值班期间,如遇重大案件、事件力量不足时,由中心安排警力增援。大事件由巡特警力量支援,大案件由中心值班力量支援,有效保障了农村派出所值班期间和周末的休息权。建立协作机制,城区两所打击中队和侦查中心组成的侦查打击共同体,两者相互支援、相互补充,并明确以侦查中心支援城区为主。建立抽调机制,出台派出所“警力原则不抽调”的硬性规定,一般案事件原则上不抽调乡镇派出所警力,确因重大活动、重大案件、重大安保需要抽调警力的,抽调力量天数不跨所在单位值班周期,确保被抽调单位勤务模式的稳定性和节奏感。其他工作专班,专项活动原则上不抽调12个乡镇派出所警力,最大程度减少专项行动对派出所工作的冲击,以具体举措切实保障派出所警务资源配置的充分自主权。

3.重塑警力配置机制。长兴公安遵循科学、本地、适度的原则,按照“什么任务配什么人,多少任务配多少人”的原则,分级分类统筹警务资源配置,实现“每一件警服回归一个警力资源”。一是打破差别配置警力。持续打破“五个差别”,变“照顾中工作”为“工作中照顾”,有效盘活全局警力资源。打破男民警与女民警的性别差别。把女民警从派出所内勤岗位调整至外勤岗位,主城区外派出所均由男民警兼任内勤。新分配的女民警一律到一线执法、执勤岗位。打破老民警与年轻民警的年龄差别。50岁以上老民警从城区和机关岗位,充实到执法执勤、安保维稳任务相对较轻的农村派出所;在实行老民警下基层的同时,也积极探索老民警回城区工作的通道,为提升侦查中心预审办案效率,专门设置6个陪审岗位,从三年内即将退休、常年兢兢业业工作或身体确不适应基层公安工作的老民警中遴选,既满足执法办案刚需,也实现了在“工作中照顾”的原则。打破城区与农村的区域差别。改变“城区最忙却成为最养老的地方;农村最闲却成了最繁忙的地方”的现状,破除原有的利益藩篱,实现警力在县域范围内的无差别流动。打破机关与基层的属性差别。实行机关、基层平级交流,机关民警到基层工作,还是民警;基层中层到机关工作,还是中层。机关中层领导退出领导岗位后,适时回归基层,充实派出所警力。机关与派出所一样,实行四天一班的值班制度。打破领导与民警的身份差别。局领导下压一级担任中心主任,变分管为主管;变部门领导职数为中心民警人数,尽量压缩中心普通民警数量,提高中心中层领导占比,实现“人人是领导、领导当民警、中心就做精”的目标。派出所按照老中青配置后,所领导成为值班备勤、执法办案主力,带头干活。二是根据任务性质配置警力。什么任务配什么人,指的是任务的性质,也就是公安职能的类别。如打击类为主的侦查中心、城区派出所,要多配年轻同志;保障类为主的六大中心,用足职数,多配中层领导;服务类为主的行政服务窗口单位,可多配女同志;服务类、治理类为主的中心镇和农村派出所,可多配中老年民警,适当配置年轻民警。长兴县公安局民警平均年龄为40岁,侦查中心民警平均年龄为33岁,城区的雉城派出所民警平均年龄从41岁下降到31岁、城东派出所民警平均年龄从42岁下降到35岁,6个中心镇派出所民警平均年龄略高于全局40岁的平均年龄,6个农村派出所明显高于全局平均年龄。三是根据任务总量配置警力。多少任务配多少人,指的是任务的总量,繁忙的程度。本着保障基层、留足一线的原则,切实提高警力资源配置效率。按照辖区社会治安要素,按照派出所“四天一班”最低保障配置警力。按任务总量把14个派出所分为三类,确定任务相对较轻的6个农村所为积极防范型派出所,按每班3-4人,配置12-14人不等;确定任务相对适中的6个中心镇所为主动进攻型派出所,按每班4-5人,配置16-20人不等;确定任务相对较重的2个主城区所为全攻全守型派出所,分别配置44人和42人;14个派出所总警力277人,占全局43.8%。侦查中心配置101人,占全局16%。以平均年龄为基准,以勤务模式为参照,合理配置老中青警力比例,确定各基层和一线单位的警力数量,以满足不同任务性质、不同任务总量对公安机关的警力需求。

4.重塑人才培育机制。坚持以警为本思想,紧紧围绕为改革提供强有力人才保障为出发点,把培养队伍作为长兴公安“第一使命”,以政治素质为首要标准,以能力素质为重要指数,重塑符合改革需求,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人才培养体系。一是形成了党建引领的工作导向。做强做活政治思想教育,建立了“第一使命”大思考大讨论大学习的思想政治学习制度。以主动挑战理论学习恐惧区切入,以中层、“四星”民警、新警等重点群体,通过计分制形式把“每月学经典”纳入民警政治素养评估,在全局层面引导形成政治学习氛围。坚持建设清廉机关、创建模范机关的争先导向,重点做强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从严制定党支部组织生活制度和党员发展规定,组织示范党支部、清廉所队、队伍正规化建设示范单位“三项”联创和“三最”评选活动,形成了以“一所一品”的党建品牌引领中心工作的工作导向。二是形成了管党治警的层级化管理模式。全面落实从严管党治警,设置局长—党委班子—单位负责人—中层副职—民警—辅警的六层五级管理架构,从队伍、业务抓实层级“一岗双责”,真正把“四星”民警的政治、纪律意识作为检验“四星”的根本标准和先决条件,纳入一票否决项目以确保“四星”民警的先进性,通过严肃“常态学习教育、常态排查防控、常态谈心谈话、常态督导提醒、常态问责整改、常态作风养成”,让“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成为常态。三是形成了“四星”后备干部培养模式。以重要训词精神为内核,开展对党忠诚之星、服务人民之星、执法公正之星、纪律严明之星的争创活动,把总书记的训词精神抽象概念转化为民警实质追求,贯穿党建和队建工作始终。注重培养提升,以五个正向激励组合拳、“1234”提升工程、“四星”学委会自主学习力,形成“四星”民警选树、培养、使用一体化培养模式,并以“四星”为载体,实现了党员民警先锋指数考评、闪光言行、星级党员评选的先进性。四是形成了能力培养系统规划模式。建立常态轮岗交流制度,围绕改革盯牢“一警多能”民警培养,建立轮岗交流机制。中心和派出所跨警种、跨业务岗位交流,侦查共同体、所队融合等中层副职、中队长定期轮岗互换,城区与农村所年轻民警定期互换,中心业务岗位向全警开放练兵,反复进行回炉锤炼,培养符合改革需求的全面型、实战型人才。建立新警职业通盘规划制度,在侦查中心、城区派出所打击中队和交通管理中心事故处理大队等地,建立四个新警职业规划点,每年新警一律安排至规划点,接受高强度历练,着重打牢执法办案能力底色和群众工作能力底色,变新警的散养模式为组织培养模式,大家都在一条起跑线上,营造公平的成长环境,扣好从警能力培养第一粒扣子。

五、长兴公安改革的基本成效

长兴公安改革实现了破题,符合长兴新发展的任务需求,具备新时代新警务的特点,展现了四个认可、满意的改革成果。

(一)获得党委政府充分认可、满意

面对长兴发展中遇到的重大复杂问题、重大安保任务,长兴公安扁平高效的指挥体系和攻坚克难的专业能力,做到了让党委政府放心。打击工作发挥出了“聚指成拳”的集群优势,改革4年成功移诉3起“294”罪名案件,123件经济犯罪积案全部清零,侵财犯罪人均打处数由1.8人上升至5.1人;基础工作体现了派出所职能回归带来的活力,智能门锁、警保合作、警情常态管理、龙警官现代警务室一批项目在公安部、省市获奖,所队融合交通管理模式摘掉了交通亡人百人县帽子,平安建设获十五连冠,浙江省授予了“一星平安金鼎”。长兴县委县政府对公安机关高度满意并向上推荐,县公安局获评浙江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集体、浙江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浙江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县委县政府专门召开2次全县性表彰大会,3次荣记公安局三等功,向全县发出了向公安局学习的号召。

(二)获得上级机关充分认可、满意

改革重点从做精机关、做优警种、做强基层、做实基础破题,精机关从职能整合上突破,以精干的原则将所有警种整合为6个中心,精减中心力量,中层职数变人数,并加强技术、手段和资源的合成,提升中心精干、谋略的能力。优警种从职能集成上突破,侦查、基础、情指力量和职能全面集成,大侦查、大基础、大交通的结构改革实现“一警多能”,警种攻坚、集群优势充分显现。强基层、实基础从职能回归上突破,派出所心无旁骛强基础,形成了“一所一品”警务特色,智慧警务、生态警务、人文警务、“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工作、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在全市走在前列。长兴公安改革引起上级关注和重视,公安部、省公安厅、市公安局以及县改革办专题调研,认为改革符合了中央两个文件、公安部大部门制改革要求,符合长兴实际和管理科学原理,可复制可推广,这也吸引了全国数百县区公安局到长兴考察,多地参照长兴经验开展了自主改革。

(三)获得人民群众充分认可、满意

改革红利的释放,带来的是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获得感的大幅提升。以警情为治安状况晴雨表,集中优势重拳打击群众关注的街面犯罪、黄赌毒恶违法问题,以七个一律重点整治娱乐场所治安乱象问题,以所队融合重点破解农村地区交通管理难点问题。扫黑除恶三年斗争打掉涉黑恶团伙131个899人,一大批犯罪主体被消除;娱乐场所治安类警情相比改革前下降82.91%,场所治安乱象基本消除;接触型侵财案件现行破案率从改革前20.3%上升至34.7%,警情成案率由25.07%下降至14.98%,农村地区交通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达到98%以上,走在了省市前列。集中资源重点建设智慧警务、生态警务,护航经济发展,公安工作成为了招商引资的金名片。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热情度高,长兴县246个行政村建立护村队和交通劝导员,路口交通劝导成为常态,9400名平安志愿者成为平安建设生力军。公安美誉度不断攀升,长兴公安公众微信号刷粉20余万人,平安管家“龙警官”添加好友14万人,公安民警获得群众高分点赞。

(四)获得公安民警充分认可、满意

把以警为本的思想贯穿改革始终,注重解放人、创造人、提升人,营造了爱警励警惠警暖警的内部公平公正环境。建立“四星”为导向的干部培养体系,树立实绩为王、能力为王用人导向,形成了公开透明的竞争氛围,让民警扎根岗位大有可为。探索忠诚、和顺、阳光、美丽为核心的人文警务,坚持以人文涵养、创造民辅警,激发民辅警在改革中的主体地位。4年共评选出206名“四星”民警,从中涌现出公安部二级英模、全国最美基层民警沈云如,公安部二级英模、全省担当作为好干部张列行,“中国好人”接警员王冲,二等功以上民警14人,三等功以上数百人,充分展现出了改革的强大动力和活力。同时,以文化为引领,做实写厚从优待警一本书,做优做强爱警基金会、公安文联、前卫体协、警察协会等四大协会,致力于打破警辅差别,得到民辅警拥护和支持,干事创业的激情充分激发。

六、长兴公安改革的经验启示

长兴公安历经五年的改革实践,有力消除了基层公安机关特别是派出所存在的职责不清、负担过重等弊端,实现了做精机关、做优警种、做强基层、做实基础的目标,使基层公安逐步走出事业发展的瓶颈期。但回顾改革之路,在全国公安改革氛围时冷时热的环境下,县级公安机关推进以大部门大警种制为切入口的警务资源配置改革,重塑警务机制和勤务制度,实非易事。

(一)推进改革,一定要坚持自上而下

改革必定触及利益,有上级公安机关部门警种利益,有本级公安机关领导及部门警种利益,也有民警切实利益。县级公安机关按照上级精神推动自身改革过程中,在面对各种利益冲突时,处于当事人地位,没有回旋余地,如果选择回避,改革就将在压力和阻力前无法有效推进。改革针对的是当前问题,为的是长远和整体利益,所以身处改革浪潮中每一个民警都是改革的经历者、参与者,都将经受改革浪潮的冲击。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有上级政策性支撑,或者说是按照上级的明确部署执行,将极大地减少民警对改革的质疑,也将极大地减轻改革者的压力。在基层取得一定的改革实践做法后,应该及早将这些经验做法提升为顶层设计。总的一句话,改革实践从基层起,改革成果转化要自上而下。

(二)推进改革,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

人是最活跃、最能动的因素,改革就是要激发每一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公安事业发展的主体力量是公安民警,同时也包括辅警,要通过改革,把民警从现有以考核为主要推动方式的警务机制和勤务制度的捆绑中解放出来,把民警从个人自身利益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按照新时代公安工作内在规律,科学设置职能机构,合理配置警务资源,让每一个民警都能认同改革、参与改革,都能在各自岗位上做正当的事,做到正确的事能正确地做。要通过改革,把原先被分工过细造成的个人能力短板,在职能和岗位的融合中得到锻炼成长,让每一件警服都回归一个警务资源,真正实现民警的自由全面发展,公安事业的全面进步。所以说,要达成改革,功夫既在改革之中,更在改革之外,只有做到了以人为本,改革才能长久持续。

(三)推进改革,一定要坚持因地制宜

长兴是城乡二元结构特征明显的县域城市,处于长三角腹地,是全国百强县,在具备自身特点的同时,也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所以,长兴改革起点也充分考虑了自身区域特点和社会治安状况,选择了以成立侦查中心为切入点,以解放派出所为落脚点的改革路径,先后经历了改革破冰阶段、铺开阶段、拓展阶段、深化阶段和定型阶段等五个阶段,构建了“大侦查、大基础、大交通”的新发展格局。在此过程中,还充分考虑了改革的力度和民警的可承受度的有机统一,确保改革因人而异,稳妥推进。每个地方的社会结构、社会治安以及地理环境、人文环境都不尽相同,改革要因时因地而异,但其中符合新时代公安工作规律的共性要素,可以吸收借鉴。

长兴公安改革虽然存在不适应性,这是改革必须经历的阵痛,也是改革过程中的不适应性,也只能在持续的改革中才能不断克服。历经五年,长兴公安改革有了自己的模样,就像出生的婴儿一样,样子还不好看。最后用“两个适应”和“两个不适应”来总结自身的改革工作:原有警务资源配置方式还适应原有警务模式,但原有警务模式终将不适应未来公安事业发展要求,现在警务资源配置方式还不适应现在警务模式,但现在警务模式必将适应未来公安事业发展要求。

猜你喜欢

警种长兴警力
长兴水厂沉淀池反应区浮沫现象的探讨和解决方案
执法记录仪在公安工作中的适用性研究
面向多单位多任务的警力优化模型
对现代警务协作形式和指挥的分析
长兴推进林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省级试点
我国行业警种发展的模型构想及其结构解析
润康妈妈秀Show
网曝三亚消防称“浪费警力”拒救被困小猫
面临分邦,印增派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