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粤港澳城市群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策略

2023-01-06

社会科学家 2022年10期
关键词:城市群文旅粤港澳

周 咪

(1.云南大学 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1;2.西南林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233)

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是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是满足人民群众文化和旅游消费需求的重要方式,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渠道,是展示美丽中国的重要窗口[1]。从文旅融合的发展趋势来看,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共生性和互补性极强,“易融则融,能融尽融”的文旅产业业态关联性和市场辐射力不断增强,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正加快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2],为我国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举措,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3]。自2017年国家发改委和粤港澳三地政府协商制定《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以来,粤港澳城市群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政策环境和经济环境不断得到优化。2019年,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强在教育、文化、旅游、社会保障等领域的合作发展,尤其是加快休闲旅游、滨海旅游、乡村旅游、研学旅游等领域的融合发展,例如建立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系统等[4]。整体来看,随着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的不断推进,粤港澳城市群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迎来了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在文旅融合产品、品牌和服务方面取得的成效显著,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如政策力度不足、区域协调联动乏力、产品同质现象严重和专业人才结构性短缺等问题。因此,文章以粤港澳城市群为研究对象,梳理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与现状,厘清文旅产业融合的现实问题,以期为粤港澳城市群的文旅产业融合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建议。

一、研究综述

文化产业是具有精神性和娱乐性的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活动[5],涵盖了休闲生活、物质需求、文化需求和情感体验等多个相关行业。旅游产业是以旅游资源为凭借,以旅游设施为条件,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综合性产业。[6]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是指文化和旅游产业及其产业要素相互渗透、重组和交融,从而实现的文旅产业在产业边界上延伸、突破和创新的一种新业态。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具有来自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内部的双向内生动力。一方面,旅游产业可将文化元素融入旅游产品、旅游设施、旅游服务、旅游营销等环节,以提升旅游产业的文化内涵、促进旅游高质量发展,因此旅游产业对文化产业具有吸纳作用;另一方面,文化产业可通过旅游市场机制的激发,实现文化产业的市场化和创新化发展,因而文化产业对旅游产业具有依赖作用。概言之,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是实现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国外关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研究成果颇丰,研究内容主要围绕文旅产业融合动力、需求、影响等主题。世界旅游组织在2018年出版的《Tourism and Culture Synergies》一文中指出,近几十年来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教育的发展,二是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之间的协同作用不断扩大。[7]Altunel和Erkurt使用其设计的文化旅游者动机量表对文化旅游目的地的文化旅游者动机进行了调查分析。[8]Weaver就外国游客对中国文化旅游体验及文化旅游产品消费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游客的文化体验对旅游满意度有着直接的正向影响。[9]Dunne认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有利于推动旅游市场创新,丰富旅游产品的载体,从而使旅游业态更具层次性。[10]

国内关于文旅融合发展的研究虽起步较晚,但研究成果近年来呈逐年增长的趋势,研究内容主要聚焦于文旅产业融合的内涵、模式、影响因素及评价等主题。张朝枝和朱敏敏认为,文旅融合是文化的吸引物属性转化为旅游资源、文化的可参观性转化为旅游体验、文化与旅游产品产业链的再延伸三重路径的整合。[11]田志奇指出,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有资源融合、产品融合和产业融合三种主要模式,针对不同的融合模式要因地制宜选取不同的发展路径。[12]刘治彦、马鑫艺等提出,影响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经济发展水平、市场环境、基础设施、科技创新和人才储备等。[13][14]杨琴和唐佑林通过构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分析了湖南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度,并对影响两者耦合协调度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15]

综上所述,国内外有关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但在研究的系统性上仍有不足。国内现有研究更多关注省域范畴的文旅产业融合问题,聚焦中等区域尺度的文旅产业融合的研究成果较少。因此,粤港澳城市群(由多省域组成的中等区域)文旅产业融合研究既是理论所需,也是现实所求。文章对粤港澳城市群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现状和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以期为粤港澳城市群文旅产业融合提出发展对策。

二、粤港澳城市群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分析

粤港澳城市群是我国三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包括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以及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九个珠三角城市(以下简称珠三角九市)。该区域历史底蕴深厚,是客家文化、潮汕文化、广府文化、红色文化和西方文化等多种文化的汇聚地,发展文旅产业的资源优势明显[16]。近年来,粤港澳城市群文化产业持续稳步发展,已初步形成分梯队的产业格局,产业市场环境、基础设施和接待条件在全国属于领先水平,为区域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不断推进,粤港澳城市群文旅产业不断向深度融合,文旅融合成效显著。

(一)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基础:文化产业现状

粤港澳城市群历史上属于珠江三角洲文化圈,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曾是一个整体,后因香港和澳门分别被英国和葡萄牙殖民者占领,导致香港、澳门与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走上了不同的文化发展之路[17]。正因如此,中西方文化的汇集与交融为粤港澳城市群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

1.文化产业规模逐年扩大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将大湾区打造成国家一流湾区、世界级城市群和世界级文化产业中心。2019年,粤港澳城市群中11个城市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达6076.6亿元,在该地区生产总值中占比为5.27%,符合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5%的占比标准。数据显示,文化产业已成为粤港澳城市群的支柱型产业之一。纵向来看,2009年至2019年,粤港澳城市群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稳步上升,其中2019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2009年的2.75倍,说明该地区文化产业规模显著扩大;从增速来看,除个别年份(2015年、2016年)有所波动之外,粤港澳城市群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的增速总体上保持在高位水平(如图1所示),文化产业发展稳中有进。

图1 2009-2019年粤港澳城市群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及增速

2.文化产业格局初步形成

粤港澳城市群中各城市文化产业发展差异明显,香港文化及创意产业发展在粤港澳城市群中居于领先水平;珠三角九市文化产业产值在广东省占比超八成,多年来在内地居龙头地位;澳门文化服务业起步较晚,文化产业规模较小,虽尚未形成该地支柱性产业,但因其国际交流的重要窗口地位,产业发展潜力较大。就文化产业发展程度而言,粤港澳城市群11个城市的文化产业发展已形成三个梯队的产业格局。

广州、深圳和香港属于第一梯队,这3个城市文化资源丰富,业已形成成熟且特色鲜明的文化产业,其文化产业产值大幅领先于区域内其他城市。广州素有“中国南大门”之称,具有2200多年的历史沉淀,是粤剧、古琴艺术等历史文化遗产的发源地,汇聚风云激荡的红色文化、源远流长的岭南文化、融通中外的海丝文化与敢为人先的创新文化,文化资源极为丰富,其文化产业在全国范围内极具竞争力,近年来在数字音乐、新媒体和网游动漫等领域发展迅猛。深圳是改革开放的桥头堡,其文化创新能力居于全国领先水平,以该市为核心的文化智能产业群已具规模。香港作为国际大都市,拥有“亚洲时尚和潮流之都”“东方好莱坞”“亚洲创意中心”等多项称谓,“港式风格”已成为吸引全球游客的重要文化名片[18],香港因文化产业法律法规健全,软件、计算机游戏、互动媒体等产业发展成熟,是粤港澳城市群文化产业发展的引领者。

澳门、东莞、佛山和惠州属于区域内文化产业发展的第二梯队。澳门服务业发达,与葡语系国家联系紧密,是粤港澳城市群对外交流的窗口,文化产业发展规模虽小但颇具潜力。东莞、佛山和惠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是客家文化、潮汕文化和广府文化的重要起源地,近年来大力发展文化制造业,成为印刷、音响与视听设备生产等领域的重要制造基地。

中山、江门、珠海和肇庆则处于奥港澳城市群文化产业发展的第三梯队。这4个城市虽然在文化资源上各具特色,但其文化产业产值的GDP占比与第一、第二梯队城市相比差距较大,文化产业竞争力较弱。概言之,粤港澳城市群文化资源丰富且各具特色,文化产业格局初步形成,文化产业链较为成熟完善,为该地区文旅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现状:文旅融合成效

1.文旅融合发展成效初显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的稳步推进,粤港澳城市群中各地政府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和《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文件指导下,加快出台促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政策,加强对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大力提升了粤港澳城市群文旅产业竞争力。自2016年起,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每两年组织一次“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评选,目前分三批共评选出25个示范区,其中12个示范区位于粤港澳城市群。2019年至2020年,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分两批认定广州市番禺区、江门市台山市、深圳市盐田区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2021年至2022年,粤港澳城市群中10个项目分两批入选“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粤港澳城市群在以上项目建设过程中不断丰富文化和旅游业态,优化产品供给,加强品牌建设,完善公共服务,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成效显著。

2.文旅融合产品不断丰富

为推动文旅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粤港澳城市群不断挖掘历史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文化资源进行文旅产品开发,以大湾区共同的文化记忆和文化情感为文旅融合产品注入吸引力。从2020年起,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自然资源厅、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联合推出两批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文化遗产游径是指价值突出、保存较好、资源丰富、能有效串联历史文化遗产的游憩通道,包括沿袭历史线路的陆路和水路,以及沿线重要的文化和自然资源景观[19]。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包含孙中山文化遗产游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游径、华侨华人文化遗产游径、古驿道文化遗产游径、海防史迹文化遗产游径、西学东渐文化遗产游径、近代商埠开放文化遗产游径和非物质(粤剧)文化遗产游径八大主题共44条实体游径,主要分布于珠三角九市。此外,澳门推出“澳门历史城区世遗游、海上游欣赏迷人景致”以及“感受路环之美 探秘九澳圣母村古建筑群”两条历史文旅路线;香港古物咨询委员会确定法定古迹1586项。此外,大湾区各城市通过展览、演艺等形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充分利用。例如,澳门、深圳和东莞等市互相推荐代表性非遗项目举办“国际博物馆日”活动;粤港澳三地共同申报“妈祖祭典”“土生葡人美食烹饪技艺”等7个项目,并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通过深度挖掘文化资源内涵及关联性,不断丰富文旅产品,创新产品形态,加强区域合作,共同推动大湾区文化与旅游向深度融合。

3.文旅融合品牌逐渐形成

粤港澳城市群在推动文旅产业进一步融合的实践探索中,基于城市特色文化和特有资源带动旅游升级发展,形成了文化会展、美食文化、艺术文化等一系列特色鲜明的文旅融合品牌。香港与深圳凭借高度集聚的高新技术人才和较强的城市创新能力举办文化会展活动,会同珠海打造了由深圳文博会、深圳设计周、深港设计双年展、香港书展、香港国际授权展、香港国际影视展、珠海北山世界音乐节等多元文化交流活动所组成的文化会展品牌[21]。《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支持香港、澳门、广州、佛山弘扬特色饮食文化,共建世界美食之都。广州、中山、佛山、香港和澳门以粤菜为纽带,通过举办广州国际美食节、广州亚洲美食节等特色美食节和餐饮品牌节,加强粤菜文化交流,打造颇具影响力的粤港澳大湾区美食文化品牌。粤港澳三地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民俗相近,随着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的持续推进,三地文艺界联动频繁,以艺术为桥梁加快艺术文化融合,粤港澳大湾区艺术节、粤港澳大湾区艺术精品巡演、深港澳阿拉贝拉菁英交流艺术周、粤港澳粤剧戏曲界联合打造经典戏目、大湾区画家加盟合作主题创作等多元形态的艺术文化交流活动,共同打造出大湾区艺术文化品牌。

4.文旅公共服务逐步完善

近年来,粤港澳城市群公共文化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文旅公共服务科技含量逐渐提升,有效推动了大湾区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珠三角九市通过全面实施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工程,实现县级以上博物馆全覆盖,广州、深圳、佛山的博物馆数量位列珠三角城市前三位[22];香港积极打造“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致力于建设世界级文化设施。除此之外,粤港澳大湾区数字技术与文旅的跨界融合成果显著,大幅提升了游客的文旅服务体验。一方面,VR、AR等虚拟技术与城市地标、景区结合,有效提升了文旅融合的科技含量。例如,香港的“城市景昔”项目凭借数字手段,可以让游客沉浸式体验香港历史全景图像。另一方面,技术创新优化了大湾区文旅公共服务能力。例如,广州启动“广州城市旅游云卡”后,游客可以通过刷卡乘坐广州地铁、市区公交及BRT、水巴轮渡,凭卡享受多达100余家景点景区、星级酒店、美食餐饮、民宿客栈、老字号及旅行社等旅游卡合作机构的折扣优惠服务之外,还能使用电子地图、智能语音导游、中英文双语服务、卡片状态管理等诸多配套服务应用。

表1 粤港澳大湾区(珠三角九市)文旅产业融合成效

三、粤港澳城市群文旅产业融合发展问题分析

(一)文旅融合政策力度不足

目前,粤港澳城市群针对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较低。从具体数量来看,关于粤港澳大湾区旅游发展的专项政策中仅2项涉及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从配套政策来看,《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中关于乡村文化旅游、滨海文化旅游、生态文化旅游和文化商业旅游等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容[23],仅提到了融合发展的规划导向,但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和建设标准,政策配套不足问题明显;从具体城市来看,目前仅有广州出台了生态文化旅游合作区的实施方案,区域内其他城市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专项规划上存在滞后现象。除此之外,常态化防疫背景下,粤港澳城市群各地文旅消费刺激政策不足也是该区域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阻碍因素。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和影响,我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居民人均收入的下降造成旅游和文化消费支出的减少。据统计,2021年入境旅客总数为9.1万人次,比疫情前的2019年下跌97.4%;澳门2021年入境游客总数为770.5万人次,比2019年下降近80%;珠三角九市的文旅市场均遭受疫情的严重冲击。虽然从2021年9月开始,“回港易”的全面恢复和粤澳新通道青茂口岸的正式开通,对粤港澳城市群文旅市场规划有一定的推动作用[24],但在常态化防疫的背景下,粤港澳三地政府仍需出台相应刺激政策,以加快区域文旅市场恢复发展。

(二)文旅融合区域联动乏力

粤港澳城市群现阶段主要以城市模式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城市间协调联动不足导致文旅融合的区域效应无法显现。粤港澳城市群是岭南文化、客家文化、广府文化等多种特色文化的汇聚地,区域内文旅资源极为丰富,其文旅融合发展在我国处于领先水平。但是,粤港澳大湾区涵盖两种政治制度、三个独立法律体制,给城市间文旅生产要素流通带来一定阻碍,因此各城市的文旅产业融合主要是采用单打独斗模式,城市间文旅资源共享程度较低,文旅资源配置效率有待提高。此外,各城市纷纷基于自有文旅资源开发产品,由于城市群的文化同源性,极易出现恶性竞争问题。最后,各城市对文旅融合产品的营销宣传缺乏合作,在文旅市场高度同质化的背景下,这种营销推广方式难以形成本城市文旅资源的辨识度,无法在区域内部打造统一文旅品牌,同时也不能创造出文旅产品协同营销的规模效应。概言之,粤港澳城市群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呈现出区域内部竞争大于合作、联动协调不足的特点。

(三)文旅产品同质现象严重

粤港澳城市群中各城市不仅地缘相近,而且文缘相通,共同的文化背景为粤港澳城市群文旅产业融合的协同发展提供了平台,但是也难以避免该地区文旅产品普遍存在主题雷同、缺乏特色的同质化问题。一方面,粤港澳城市群各城市文化旅游产品相互模仿的现象比较严重,即便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建设中也存在同质化问题。比如广州的北京路、深圳的大鹏所城文化旅游区和东莞寮步莞香文化旅游区等,都主打旅游购物和消费;沙湾古镇、甘坑客家小镇、南社明清古村落景区等,均为古镇或古村落旅游,在文化特色上没有明显差异,使得多数游客参观完一个小镇便对其他小镇丧失游玩兴趣。另一方面,区域内文旅产品无法充分体现当地文化特色。比如,粤港澳城市群共同辖有一条绵长的自然生态海岸线,从文化旅游的角度来看,这条海岸线是沿线城市惠州、中山、江门等多个城市打造“滨海文化旅游”路径的天然资源[25],但是由于开发缺乏地方特色与主题,沿线各城市所打造的滨海文化旅游线路,与深圳、珠海等其他城市没有差异,无法形成当地的滨海旅游品牌。

(四)文旅融合人才结构性短缺

文旅融合专业人才的结构性短缺,已成为制约粤港澳城市群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因素。粤港澳城市群的经济建设和旅游产业发展均处于全国前列,该地区在旅游专门人才培养方面经验丰富。但是,随着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合并,文旅融合成为新的潮流和趋势,文旅产业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26],这种情况下,多数传统旅游人才已无法满足文旅产业融合发展需要。首先,粤港澳城市群在文旅融合发展过程中,缺乏高端策划创意人才和经验丰富的经营管理人才,从而导致该区域的文化元素利用层次较低,文旅产品也难以实现高端整合,文旅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受到阻碍。其次,由于旅游行业薪酬水平不高,区域内普遍缺乏高水平的导游和宣讲员。导游和宣讲员的知识素养水平,直接决定了游客对于每个景点景区背后所蕴藏的文化内涵的了解程度,这类人才的短缺会影响该区域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中的文化展示效果。最后,粤港澳城市群存在旅游电商人才和数据人才的短缺现象。目前,粤港澳城市群中的内地城市在文旅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方面已经取得了较为丰富与成熟的经验,但是香港和澳门地区尚未能充分利用电商平台和直播售票等数字化方式推动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

四、粤港澳城市群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策略

(一)制定文旅融合专项政策

粤港澳城市群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涉及粤、港、澳三个行政区,因此必须制定相应专项政策才能保证文旅融合顺利实施。首先,应针对文旅融合发展在监管、保障、税收等方面出台更多的政策指引,例如粤港澳文旅融合示范区评定标准、文旅融合发展的税收优惠标准等。其次,深化区域合作,出台一系列有益于粤港澳城市群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设方案。比如,可由香港和深圳牵头,联合惠州、珠海等城市共同编制《粤港澳大湾区东部海洋文化旅游合作区建设方案》,以此加强粤港澳城市群的文旅合作互动。除此之外,粤港澳城市群可就文旅产业融合与海南、广西进行跨区域合作发展,共同建立大岭南文化旅游合作联盟,制定文旅合作发展框架协议,共同落实相应发展规划的建设方案。最后,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对粤港澳城市群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限制,有关部门应出台具有针对性的应对方案,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中给予更多的资金扶持、税收优惠和技术支持。比如,通过提升税收优惠力度和专项基金补贴扶持帮助文旅企业纾困;构建多部门参与的文旅大数据检测数据平台,对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实施长效防控监管,尽可能将疫情对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降至最低。

(二)建立文旅融合区域协调机制

为打破大湾区内部各城市文旅产业融合各自为政的局面,粤港澳三地政府应联合构建高标准协调发展机制。第一,由粤港澳三地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联合成立粤港澳大湾区文旅产业发展委员会,统一协调粤港澳城市群文旅产业融合有关事宜。第二,尽快编制出台与《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配套的实施细则,分阶段、有重点地开发利用区域内的文旅资源,打通文旅生产要素流通通道,提高文旅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第三,设立大湾区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基金,支持区域内的文旅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和重大平台的建设和发展。第四,区域内各城市要统一协调开展文旅营销活动,打造具有高知名度的文旅品牌。近年来,粤港澳城市群推出了多元化的文旅品牌形象,如“活力广东”“魅力香港”“自由澳门”等,虽在一定程度上诠释了各城市的文旅资源特点,但其传递的文旅形象难以在情感层面唤起游客的强烈共鸣,也无法形成区域内部的联动效应。在文旅品牌营销上,粤港澳城市群可以借鉴参考国外的优秀案例,比如加拿大旅游合作组织将新不伦瑞克、新斯科舍等四个加拿大省名组合成旅游口号“唤醒海的旋律”(Awaken to the Rhythm of the Sea),围绕“海”这一统一主题实现了四城旅游联合营销;以色列特拉维夫和耶路撒冷两个城市共同设计旅游形象标准和宣传版面,统一旅游宣传语为“两座城市,一次周末游”(Two city,One break),向游客直观呈现两座城市的旅游资源特色。因此,粤港澳城市群应从区域内文化特性和资源属性入手,基于游客对文化的共同记忆与情感进行文旅品牌的联合营销推广。

(三)利用文化特色创新文旅产品

针对粤港澳城市群文旅产品同质化的问题,各城市应该基于当地文化特色、通过创新突破文旅产品同质化壁垒,实现兼具差异性与互补性的文旅融合发展。一是深度挖掘各地文化特色。粤港澳大湾区是客家文化、潮汕文化、广府文化、红色文化等多种文化的集聚地,丰富多元的文化是该区域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文化和环境基础。各城市在研发文旅融合产品的过程中,要对文化要素和文化符号进行创造性转化和表达,以呈现客家文化、潮汕文化和广府文化等的差异性魅力。二是区域内部各城市进行文化分工。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特色进行梳理和分类,各城市在此分类基础上对文化特色的呈现进行分工,以此避免城市之间文旅产业发展的重复性与同质性。比如,以香港、澳门、深圳为核心,联合东莞、珠海等周边城市共筑都市文旅圈;以广州为核心,联合佛山、中山、肇庆等城市共筑山水文旅圈;充分利用惠州大亚湾石化基地的独特资源,打造中国石化科技基地等。三是加强区域内部创新交流。通过搭建创新交流平台引导区域内的城市进行文旅融合创新交流,以提升文旅产品研发的有效性和创新效率。

(四)培养引进文旅融合专门人才

培养和引进文旅融合专门人才是实现粤港澳城市群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必要之举。在文旅融合人才培养方面:一是建立人才培养目标,现行旅游人才培养方案中未将文化产业理论、文化创意理论和数字技术等新理论和新技术纳入专业培养计划,也未体现出文旅融合发展对文化与科技的要求,因此亟须针对文旅融合发展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以培养出符合文旅产业融合需求的专业人才。二是加强校企合作,粤港澳城市群中各地方政府应推动旅游院校与旅游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共同建立以培养文化和旅游职业技术和素养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挂钩的文旅人才培养模式。三是加强区域交流,粤港澳城市群应就人才培养加强沟通和交流,珠三角九市可学习借鉴港澳地区在传统旅游人才培养上所积累的丰富教学和实习经验,港澳地区则可以学习珠三角九市在文旅线上化和数字化方面的做法和经验,以此为粤港澳城市群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做好人才储备。在人才引进方面,粤港澳城市群应加强对国家高端文旅人才的招引力度,通过引用面向国际市场的文旅人才打造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大湾区文旅市场。

(五)借助科技打造智慧文旅系统

近年来,在“科技+文化旅游”的发展背景下,大湾区各城市纷纷运用数字技术创新游客文旅消费体验,打造智慧文旅系统已成为粤港澳城市群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趋势。但囿于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区域内各城市智慧文旅系统建设水平参差不齐。为此,粤港澳三地应共同构建大湾区文化旅游云服务平台,城市群可依托平台进行文旅资源共享,还可借助平台统一向游客提供智慧导航、智慧导游、门票和酒店智慧预订等服务功能,提升游客文旅消费便利性和体验感。此外,共同建设大湾区虚拟文旅平台,运用AR、VR等现代信息技术对区域内的文化旅游景区和景点进行全景虚拟化呈现,加快线上博物馆、线上展厅和线上文创平台的建设,让游客足不出户便可进行文旅活动,以此应对疫情常态化防控下的文旅融合发展困境。最后,共同推出大湾区旅游一卡通服务,游客凭卡可畅游粤港澳三地,同时可通过一卡通在线购买旅游信息服务并享受优惠活动等。通过共建智慧文旅系统,有助于推动粤港澳城市群文旅产业融合向新、向深、向均、向远发展。

猜你喜欢

城市群文旅粤港澳
齐鲁大地上的文旅盛宴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编读往来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会开幕
摁下粤港澳大湾区“加速键”
马光远 下一个30年看粤港澳大湾区
长三角城市群今年将有很多大动作
《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获批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