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源市东辽河流域国土绿化实施方法的探索

2023-01-06王大勇李兴东杨成江张忠辉

吉林林业科技 2022年4期
关键词:黄檗辽源市辽河

王大勇, 李兴东, 周 纯, 杨成江, 张忠辉

(1. 吉林省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 吉林 长春 130022; 2. 吉林省重点国有林技术服务中心, 吉林 长春 130022; 3. 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吉林 长春 130033; 4. 吉林省退化森林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跨区域合作科技创新中心, 吉林 长春 130033)

辽河古代称句骊河即拘柳河[1],是我国七大河流之一,横跨河北、吉林、内蒙古、辽宁4省(自治区),总流域面积21.9万km2。辽河又分为东辽河和西辽河,东辽河源头位于吉林省辽源市的辽河源镇,流经辽源、四平等2市9县,流域范围约1.7万km2。辽源市作为东辽河源头,境内流域面积2 613 km2,河流长度约110 km,在流域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维持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生态区位明显。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对辽河流域水污染问题作出重要批示。吉林省把辽河流域水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工作摆在首要位置,面对重大政治任务和重大责任压力,辽源市委、市政府下定决心,积极探索东辽河污染治理之策。经环保、水利、国土专家考察论证得出结论,开展东辽河流域国土绿化是强力扭转水环境质量持续恶化趋势的治本之策,也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打造生态辽源的现实途径。

1 辽源市概况

1.1 地理位置

辽源市位于吉林省中南部,属于长白山系哈达岭余脉,地理位置124°52′35"~125°30′33" E、42°56′50"~42°51′07" N,东西宽61.4 km,南北长68.2 km。辽源市地处东辽河、辉发河上游,因东辽河发源于此而得名,为长白山余脉与松辽平原的过渡带。

1.2 地形地貌

以丘陵为主,间有少量低山,属低山丘陵区。境内群山环绕,丘陵起伏,沟川河谷纵横交错,地面切割破碎,山、丘、台、谷交错分布,海拔230~914 m。

1.3 气候

处于北温带,属亚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寒暖交替,夏季湿热多雨,秋季温凉暂短,冬季寒冷漫长。年平均气温4.6 ℃。

1.4 土壤

由于地处上游台地向下游平原过渡区域,故上游台地土壤主要特征是腐殖质不断积累,形成深厚的黑土层。境内土壤种类共有10个土类,22个亚类,36个土属,99个土种,暗棕壤为分布最多的土壤类型。

2 国土绿化建设内容及技术路线

2.1 流域国土绿化建设内容及规模

2.1.1 建设内容

经林业及国土部门专家现地考察,根据流域周边土壤、地势及林相分布情况,研究后确定4种国土绿化类型,分别为:无立木林地造林、冠下造林、皆伐更新造林、樟子松(Pinussylvestrisvar.mongolica)林改培嫁接红松(Pinuskoraiensis)。于2020年3月至2022年5月进行绿化建设。

2.1.2 建设规模

无立木林地造林666.67 hm2;冠下造林1 466.67 hm2;皆伐更新造林2 133.33 hm2;樟子松林改培嫁接红松200.00 hm2,总计4 466.67 hm2。

2.2 项目技术路线

2.2.1 建设依据

依据《造林技术规程》(GB/T 15776-2016)、《森林抚育技术规程》(GB/T 15781-2009)、《林木种子质量分级》(GB 7908-1999)、《容器育苗技术》(LY/T 1000-2013)及《辽源市东辽河流域水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实施方案》(2018-2035)。

2.2.2 项目造林地块的选择

经过与国土“三调”数据进行认真对比、分析研判选择出适合本项目的造林地块共3 651块,其中:无立木林地造林地块2 389块;冠下造林地块474块;皆伐更新造林地块710块;樟子松林改培嫁接红松地块78块。以上地块经与国土“三调”数据对比全部为林地。

2.2.3 项目造林树种的选择

无立木林地造林栽植红松、蒙古栎(Quercusmongolica)、黄檗(Phellodendronamurense)形成针阔混交林;冠下造林在郁闭度0.5以下的天然次生林中冠下补植红松;对已达到成熟林、过熟林且林相残破,导致防护功能严重退化的低质低效樟子松林和黑松(Pinusthunbergii)林采取皆伐更新造林,栽植红松、蒙古栎、元宝枫(Acertruncatum)、水曲柳(Fraxinusmandshurica)、黄檗形成针阔混交林;樟子松林改培嫁接经测定的红松优良穗条[2]。

2.2.4 皆伐更新采伐设计

(1)对樟子松林和黑松林更新改造前要进行野外实地勘测,确定需要更新改造的小班、边界、权属、面积。

(2)对樟子松林、黑松林需要更新地块进行采伐作业设计,做到集约采伐,设计好人员及车辆进出道路,选择好集材道路线及归楞场地,做好现场工作人员的保护措施。

(3)对樟子松林、黑松林进行皆伐作业时设计好小班蓄积和出材量,对原有的天然国家级保护树种(如水曲柳、黄檗等)进行保留,在采伐作业过程中要做好对天然国家级保护树种的保护。

2.2.5 整地挖坑

限于辽源市的地形地貌,整地方式为穴状整地,整地季节为春季,对土地进行平整,清除影响造林的石块、废弃木等,为了保护原地类植被不被破坏,对伐根进行保留。按照80 cm×80 cm×40 cm的尺寸规格进行挖坑,挖坑时表土、芯土要分开放置,捡出土壤中的石块、树根等杂物。挖坑过程中碰到伐根进行合理避让,尽量在伐根边缘挖坑。采用随整地随造林的方法进行一次性作业。

2.2.6 造林规格与密度

无立木林地造林666.67 hm2,其中:红松蒙古栎混交林533.34 hm2,红松黄檗混交林133.33 hm2。株行距2 m×2 m,造林密度2 500株·hm-2。

冠下造林1 466.67 hm2,全部栽植红松,造林密度1 500株·hm-2。

皆伐更新造林2 133.33 hm2,其中:红松蒙古栎混交林533.33 hm2,红松元宝枫混交林1 400 hm2,红松水曲柳混交林66.67 hm2,红松黄檗混交林133.33 hm2。红松株行距4 m×3 m,造林密度840株·hm-2;蒙古栎、黄檗、元宝枫、水曲柳株行距4 m×2 m,造林密度1 245株·hm-2。

樟子松林改培嫁接红松200 hm2,樟子松林改培嫁接经测定的红松优良穗条,株行距4 m×4 m,造林密度630株·hm-2。

2.2.7 混交方式及比例

(1)无立木林地造林采用红松蒙古栎混交、红松黄檗混交,混交方式为块混,混交比例7∶3;(2)冠下造林全部为红松;(3)皆伐更新造林包括红松蒙古栎混交林、红松元宝枫混交林、红松水曲柳混交林、红松黄檗混交林,混交方式为行混,混交比例1∶1;(4)樟子松林改培嫁接经测定的红松优良穗条,最终改培成红松果林。

2.2.8 苗木规格标准

根据国家标准《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GB 6000-1999),结合项目区实际情况,选择顶芽饱满、色泽新鲜、根系发达、无机械损伤、无病虫害、充分木质化的Ⅰ级和Ⅱ级苗,红松选用良种壮苗、大苗。

苗木规格:蒙古栎苗S2-0,无立木林地造林、冠下造林红松为S2-2-1(容器苗),皆伐更新造林红松为S2-2-4、元宝枫苗S2-0、水曲柳苗S2-0、黄檗苗S2-0;经测定的优良红松母树1年生穗条作嫁接穗条。

2.2.9 樟子松嫁接红松

嫁接选取的穗条与砧木直径要相差不大,不宜低于砧木直径的2/3,选好后将穗条距顶芽基部2 cm处剪断,再紧贴芽基部两侧分别削成楔形,要1刀削成,切忌反复进行,两边韧皮部要保持完好,穗条楔面要平整光滑,将处理好的穗条置于备好的嫁接工具盒内。而后立即处理砧木,紧贴砧木顶芽基部将顶芽削去,断面要求平滑,再从断面正中间向下劈开,劈口深度稍长于接穗楔长1~2 mm,迅速将削好的接穗插入切口内,并保证将接穗和砧木的一侧韧皮部对齐,做到接穗的形成层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用塑料条进行绑扎,露出饱满顶芽,要保证不透水、不透风,以防伤口腐烂。嫁接时必须将穗条和砧木结合紧密,穗条要插到位,切削面要全部插入切口,然后由切口下部开始进行螺旋向上绑扎,每道塑料条要缠紧实,一直缠到砧木顶端面切口和穗条结合处,将顶口封严再向下缠2~3道,顺绑扎方向做结扣即可[3]。

3 结果与效益分析

相关调查统计数据显示,东辽河流域国土绿化之前坡度25°以下坡地流失系数1.2,25°以上坡地流失系数1.5,黑土层每年以0.3~0.7 cm的速度逐渐变薄;土壤理化性状恶化,土壤有机质含量2年内由4.23 %下降到2.68 %。实施国土绿化后坡度25°以下坡地流失系数变为0.9,25°以上坡地流失系数1.2,黑土层每年以0.1~0.4 cm的速度逐渐变薄;土壤有机质含量递减速度放缓,2年内由4.23 %下降到3.78 %。种种数据表明,在东辽河流域大力实施国土绿化增加了辽源市区域森林覆盖率,提升了森林固碳能力,可有效地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风固沙、提高森林的稳定性,改善了周边生态环境。

进入盛果期后,红松青塔按收购价每个2.0~3.5元,计算期按30年计,年均销售收入为11 205.0万元;元宝枫种子单价25.0元·kg-1,元宝枫苗每株单价15元,计算期按30年计,第7年可结果实,年均销售收入为4 523.0万元。经测算,本项目年均可实现销售收入16 610.0万元。东辽河流域国土绿化的实施除了具有一定的生态效益外还会为当地带来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

4 结论

通过对辽源市东辽河流域大面积国土绿化,能够完善并提升东辽河上游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保护性,从而对下游四平地区起到改善水质、涵养水源、防止黑土流失的作用,进而保障城市居民生产生活用水和粮食安全,并将对同类地区的生态修复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项目建设可带动周边农民工4 500人就业,林木种实进入盛果期后,可实现年均销售收入16 610.0万元,可增加就业率,提高地方经济收入,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同时,国土绿化的实施提高了区域森林覆盖率和生态固碳能力,提升了东辽河流域周边植物涵养水源和水土保持的能力,从而改善流域的蓄水能力和水质质量,能够保护流域下游黑土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对建立并完善东辽河流域周边的生态屏障意义重大,因此,在辽源市东辽河流域实施国土绿化是必要的、可行的。

猜你喜欢

黄檗辽源市辽河
辽河口
黄檗蜜源及其蜂蜜
辽河记忆
放下肩上的“柴”
倾听
浅析辽源市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辽河文讯
辽源市气候特征分析
抢不走
辽源市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新情况、新问题及对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