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对资本逻辑批判的三重维度及当代启示
2023-01-06张婷婷
张婷婷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马克思认为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一种所有制关系,所有制是整个社会生产过程和生产关系体系的决定性因素,以资本主义所有制关系形成的资本逻辑支撑着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运转,即表现为资本家对工人的无情占有和支配。资本逻辑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生产逻辑的出发点,从根本上主宰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和命运。反过来,从社会生产逻辑出发把握资本逻辑的内涵,是全面阐释马克思对资本逻辑批判的重要前提,即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过程中对人的异化、生产关系的异化以及财富生产的异化予以深刻的揭示和批判,探寻在资本逻辑下人的解放的现实出路。在马克思看来,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就要将人从资本逻辑中解放出来,破除资本对人肉体和精神的压迫,扬弃资本逻辑中以物为中心的发展观,实现以物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的变革,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语境中资本逻辑思想探析
马克思的资本逻辑源于对资本的全面考察分析,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指明了资本在历史上起初是以货币形式存在,在商品流通中,作为货币的货币和作为资本的货币有着显著区别,一方面作为货币的货币是以获得使用价值为目的,另一方面作为资本的货币是以交换价值为目的即实现货币的增殖,满足资本无限度扩张的需要,而不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可见,作为资本的货币的流通本身就是目的,即货币在不断更新的运动中形成价值的增殖,最后形成资本。马克思从商品流通领域中考察资本的形式、运动以及内在矛盾,在资本与劳动的对立中揭示了作为资本的货币的增殖的目的不是货币自行增殖的结果,而是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剩余价值的资本增殖运动。
(一)资本异化人的本质
马克思认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1]169,人的存在发展是马克思对资本逻辑批判的逻辑起点。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对资本主义社会物质生产劳动进行了深刻剖析,指出在资本逻辑主导下劳动产品对人的异化、劳动活动本身的异化、人的类本质的异化以及人与人自身的异化,工人创造的物质世界形成对人自身的统治和压迫,资本实现了对劳动者和劳动产品的占有和支配,限制了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工人失去自由的类本质,人不能按照自己内在的要求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而成为片面的人。马克思在剖析异化劳动的基础上,阐释劳动与人自身异化的根源就在于私有财产,故在资本逻辑的主宰下,私有财产是导致异化劳动的根本原因,因而人的劳动就失去作为人自身原有的类存在特性,人是异化的,感到不自由的。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进一步论述了人(工人)是如何沦为资本的奴隶,从商品的流通领域开始,解开人的异化之谜。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作为货币的最初产物,不同于作为货币的货币实行简单的流通职能,作为交换去满足人的使用价值,而是为了实现它自身的无限增殖,资本的无限增殖又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附着于劳动者身上,将劳动者的劳动力转化为商品,就可以实现资本的无限增殖。此时,货币的持有者变成资本家,人出卖自身的劳动力变成工人,人从自由人转化为奴隶,从商品的占有者转化为商品。总言之,在资本逻辑下人变成抽象的人,没有任何发挥自我价值的体现,从而也就失去了人实现全面自由发展的最终目的。
(二)私有财产是资本逻辑的结果和具体表现形式
货币在资本主义周转中的这种“增殖”是人所共知的事实,正是这种“增殖”使货币转化为资本,转化为一种特殊的、历史上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对此,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版的序言中就强调:“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2]。简言之,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就是物与物掩盖下的人与人之间的颠倒的社会生产关系。单从资本主义社会表面来看,商品、货币和资本就构成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事实上,在资本的操控下,商品、货币等具体财富形式实则都异化为某个社会集体拥有的私有财产,此时的私有财产不仅仅是代表财富的一种形式,而表现的是私有财产对真正人的财产关系即工人对劳动、对自己的劳动产品和对非工人的关系,以及非工人对工人和工人的劳动产品的关系。可见,私有财产在资本的驱使下掩盖着社会关系的本质。在马克思看来,私有财产是资本逻辑的具体结果和表现形式,是维持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现实依据。正是通过对私有财产的深刻剖析,马克思完整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和发展的内在动因和历史规律。
在马克思之前,国民经济学家只是从固有的经济理论出发分析资本主义的经济现象,一方面他们承认私有财产的主体是人的劳动,但另一方面又将人的劳动当做私有财产表现出来。总言之,在国民经济学家眼中他们只看到资本和劳动统一性即劳动产生资本,却没有看到二者之间的对立性即资本导致人自身的异化,故实则是站在资产阶级立场为其掩盖资本家压榨工人的剩余价值的客观事实,具有十足的伪善性。同时,马克思还揭示了从货币主义、重商主义、重农主义到整个国民经济学都表现出资本对劳动统治的拜物教特征,货币主义者和重商主义者把私有财产看作是对象性的本质。货币主义者只看到货币本身,而没有看到货币是劳动产品交换产生的结果,忽略了货币本身就是人的劳动产品这个事实;重商主义者认定财富是商品交换带来的结果,没有看到商品是人的劳动凝结的产物。相比重商主义和货币主义者,重农主义的进步性在于将“财富的主体本质移入劳动中”,他们意识到人的劳动与财富之间的重要性,但由于其理论本身所具有的阶级色彩,使之认为将人的劳动固定在土地之上就能创造出财富,土地成为人的劳动与财富之间的中介。归根到底,这些经济理论,都没有完整准确地揭示人的劳动结果与人的劳动之间关系的特性和实质。马克思通过政治经济学的科学剖析,认为私有财产是外化劳动即工人对自然界和自身的外在关系的产物,具有属人的本质,不应该形成资本家对雇佣者的统治。
此外,马克思还强调作为资本逻辑化身的私有财产形式,是历史演进长期发展的结果,不是超自然和永恒的存在。即便私有财产是人异化产生的根源所在,不利于社会长期稳定发展,但是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特定产物,在社会历史形态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革命性。早期的平均共产主义试图将私有财产完全均等化或者全部抛弃私有财产的做法,实则是没有理解私有财产的本质就是人的产物这一属性,因而是一种虚假的共产主义。马克思认为私有财产是实现共产主义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只有通过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才能为新的社会生产关系所代替而走向瓦解。
(三)资本规制现实的财富生产
马克思在对德国古典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等传统意识形态的批判继承中,从资本主义的经济事实而不是从固有的经济理论出发考察资本主义社会,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更为深刻的历史秘密,产生了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批判。这种批判不同于对传统意识形态神圣的宗教批判,而是对资本逻辑表征的现实经济利益和具体物质力量统治着的整个资产阶级社会的批判。也就是说,资本逻辑成为资产阶级维护自身统治和获取利益最大化的精神财富,资产阶级就此建立起资本逻辑的精神架构。马克思深刻揭示了资本对劳动统治的拜物教本质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阐明人的精神财富的极大实现只有通过感性的、实践的劳动,以消除资本逻辑对人的精神财富的异化,而不是用资本主宰人的精神世界。意识形态是人的精神意识在社会领域的集中反映,私有制下形成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其所代表的资产阶级立场、观点和方法,成为资产阶级统治社会的精神财富。马克思认为,真正的社会精神财富是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的的精神生产的集中体现,本质上是精神生产的问题。在马克思看来,精神生产出的精神产品主要是通过人的“生命活动”所体现出来的“感性对象性”活动,通过这种感性的对象性活动进而揭示出人的本质的实质要义——人的全部感觉都是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人作为对象性的存在物从事精神生产是人的发展的价值取向,即人作为对象性存在物进行的对象性活动。进一步地说,这种对象性活动是使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回归于自身的解放活动,因为人的精神生产活动的一部分劳动产品以精神财富的形式存在,就深深地体现着人的劳动的“物化”和“对象化”,其本身是对人的劳动本质的确证,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积极实现,同时也映衬着人的自我发展和自我更新的程度。
国民经济学过分强调劳动是创造财富的唯一源泉(财富活动的一般性),却忽视了财富的对象性本质,即不考察工人劳动同劳动产品之间的关系,将人的劳动外化成为人之外的财富形式,作为资本家的私有财产为其创造丰厚的利润。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这种创造财富活动的一般性,只重视劳动创造财富的外在形式而不关心劳动创造财富的本质内容,实则是掩盖劳动本质异化的具体表现,限制了人在财富生产中对于精神需求多元化的满足。在此基础上,马克思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国民经济学家发现财富的主体本质即劳动创造财富的客观现象;另一方面,马克思也揭露了国民经济学家“以劳动为原则的国民经济学表面上承认人,不过是彻底实现对人的否定而已,因为人本身已不再同私有财产的外在本质处于外部的紧张关系中,而是人本身成了私有财产的这种紧张的本质”[3]71,国民经济学家将人的地位和作用抽离,把劳动视为一种“外在化行为”是压制人的精神发展,敌视人的价值取向。马克思认为,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就只能且必须通过“人的劳动”去理解和完成,人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的全面发展是人在财富创造过程中人的内在精神本质力量的证明,是精神财富的丰富性和无限性的充分展现。因此,实现在资本逻辑下精神财富的创造,就是坚持以现实的人为主体、以人的自由解放发展为目的的全面体现。
二、马克思对资本逻辑的批判:坚持以人为中心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一生致力于实现人的全面解放,以唯物史观的视角展开对资本逻辑的批判,一方面高度肯定资本所带来的的巨大生产力,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另一方面也深刻批判了资本逻辑主导下产生的人的异化、社会贫富差距等消极影响,揭示了以资本为逻辑起点的资本主义现代社会背离了人的主体性与创造性,人的劳动被毁灭,劳动力日益成为资本的附庸,使人成为价值增殖的工具从而变成片面发展的人。就此而言,马克思对资本逻辑批判的最终目的就是要真正实现人的平等和自由,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具有密切相关性,体现着共同的逻辑出发点、理论分析点和价值目标,可以说,资本的内涵逻辑与人类解放运动的内涵逻辑的否定性统一指明了人类解放的现实道路,将坚持以人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贯穿于资本逻辑批判的始终,就要求确立现实的人的生产主体地位、消除异化实现劳动的感性解放以及通过扬弃私有财产历史运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一)确立现实的人的生产主体地位
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来源。在对黑格尔唯心理论和理性主义的肃清和费尔巴哈半截子唯物主义的批判超越,马克思确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前提就是现实的个人。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指出人类发展史就是劳动发展史,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现实的人,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就在于现实的人通过劳动不断满足自身所需要的生存资料,这也是人与动物区别的本质所在。确立现实的人的生产主体地位是分析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前提,现实的人不仅是劳动实践的人,还是在劳动实践中表现生活的人。由于人们对生活资料需求的变化与日俱增,反映在人类对生活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就要求在原有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提高对生产技术的改善和进步以适应最新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认为“这种生产方式不应当只从它是个人的再生产这方面加以考察”[1]147,也就是说当我们在获取生活资料的方式和目的时,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个人肉体生存的需要,而更应该是通过获取生活资料的方式来扩大个人的活动方式,活动方式就是在生产力进一步提高的基础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的转变与进步体现着人的生命活动和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
除此之外,现实的人在劳动生产关系中结成社会关系的人,社会关系中最根本的是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人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凝结的社会关系,反映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归根到底,马克思对资本逻辑的批判首先体现在对于人的主体性研究,最终是为了人的发展。因此,基于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对资本逻辑进行批判就不能脱离人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去理解人的概念,必须把人放在具体的社会关系和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去判断和考察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二)消除异化获得劳动的感性解放
资本逻辑主要体现在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殊运动规律。资本家通过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利用社会化大生产榨取工人的剩余价值谋求资本的最大化增殖,由于过分地追求剩余价值导致物对人的支配和统治,限制了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形成人与劳动产品的异化、劳动活动本身的异化、人的类本质的异化以及人与人自身的异化。实际上,在资本逻辑的主导下人们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关系已经发生了颠倒,劳动异化与人的内在真实需求相对立,人失去了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马克思认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就是它的现实性联系和观念联系的全面性”[4],因此,要实现资本逻辑下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要充分发挥人的劳动的内在能力,不断完善人在劳动过程中的社会关系,从异化劳动背后的现实关系入手,深入挖掘异化劳动背后的现实关系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具体联系是破解资本逻辑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在马克思看来,人作为类存在物具有类意识是摆脱资本和财富束缚的体现,无论是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劳动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是不断完善自身的活动。劳动产品不应该只作为社会物质生产的全部内容,还应将它看作是人在劳动生产中构建的良好的财富生产关系,是不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精神产物。因此,只有消除资本主导的异化劳动,才能恢复工人作为人的本质存在,真正实现人的劳动的感性解放。
(三)扬弃私有财产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在详细考察异化劳动的过程中,深刻阐释了私有财产的本质概念,“私有财产是外化劳动即工人对自然界和对自身的外在关系的产物、结果和必然后果”[3]57,揭示了异化劳动的根源就在于私有财产形成资本对劳动的统治,即形成商品、货币和金钱等物对人的劳动的统治。在马克思看来,资本对劳动的统治背后实际上表现出资本主义拜物教的本质,这种拜物教的本质实则是对人的社会性的统治和异化,拜物教的非人性就在于对商品、资本的无限追求和向往,因而也就失去了人本身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意义。在马克思看来,蒲鲁东等国民经济学家们都没有正视私有财产和异化劳动的关系问题,国民经济学从私有财产的主体方面考察,一方面承认人的自由劳动,认为私有财产的主体本质就是人的劳动,但在另一方面将人的劳动当作私有财产表现出来,因而就否定了人的劳动主体性。国民经济学只看到了资本和劳动的统一,将资本直接等同于劳动,却没有看到二者之间的对立。蒲鲁东尽管从私有财产和异化劳动的矛盾关系中找到一种平衡,即要求工资平等,但这样的做法也只能是将工人对自己的劳动关系变成了一切人对劳动的关系,实质依旧是对人的剥削。总而言之,在国民经济学的理论中资本对劳动的统治一直存在,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对劳动的统治呈现出普遍性,这种统治的普遍性就意味着人的劳动的物化性。因此,对拜物教的扬弃无疑是马克思恢复人的社会性和完善人的现实关系的深刻意蕴,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是实现人的全面复归的现实途径。
三、防止资本无序扩张: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马克思对资本逻辑的批判是认识世界的一个重要维度,通过对资本逻辑的批判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对资本批判的价值旨归,这一价值指向对于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我们党厚植人民情怀的根本所在,是新时代超越资本逻辑的逻辑起点。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的基础上,强调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有效防范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弊端,坚决反对一切损害人民利益的行为。
2020年1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要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随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防止资本逻辑主导经济发展重要领域,辩证看待资本作用,既要发挥资本在促进生产力方面的积极作用,又要防止资本无序扩张,限制其消极作用,这是事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大时代课题。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社会主义国家驾驭资本的根本遵循,是新征程上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制度优势和关键举措。
(一)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是限制资本无序扩张、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政治前提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5]人民是决定党和国家命运的根本力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是党矢志不渝的前进动力。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仍然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挥党和政府的积极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并不是起全部作用”[6]。市场是资本运转的重要场所,资本本身所具有的趋利性在配置社会资源方面,往往会带来一定的消极后果,造成资源无节制的浪费等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传统的社会资源配置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现代且多样化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合理运用资本的利益驱动达到对资源的高效配置,能够不断丰富和满足人们的各项需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支柱,也是不断增强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在调控资本活力、控制力方面的重要保证,更是确保各族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制度性保证。尤其是在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非物质一般资源的长期配置中,将资本的重要作用与政府的有效性和主导性相结合,统筹调控资源的配置,实现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以政府规划主导、融入市场化的操作和运营,进而充分保证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重视资本的积极作用,引导资本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通过政治领导方法对资本划出严格界限,避免资本的过渡扩张形成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及国家法律的威胁和挑战,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不受资本侵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二)发挥公有制资本的积极引领和调控作用是限制资本无序扩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行动指南
马克思认为资本逻辑主导下的私有财产不再是商品经济条件下劳动者把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当作私有财产进行劳动生产,而是将人的劳动变成资本主义的私有财产,目的是为了满足资本家的欲望。马克思对此做了全面分析后,辩证看待私有财产,认为私有财产一方面对人产生消极作用需要批判,另一方面指出私有财产属于资本主义发展的特定产物不能彻底否定,只能通过对其进行积极扬弃,保留合理成分,弃其资本操控下的私有性,积极扬弃进而实现人的本质全面复归。
毋容置疑,资本的概念与作用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范畴。1978年改革开放,逐步出现了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和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局面,但是如何更好地体现和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公有制资本的积极引领和调控作用,进一步探索基本经济制度有效实现形式,是我们当前发展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就此曾多次指出,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们的制度优势,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切实保障和满足人民大众的需要,是更加符合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和人民的长远利益。因此,重点发展公有制资本控股的积极作用,鼓励发展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更加明确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继续坚持将国有企业做大做强,集中力量推进社会主义发展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公共服务领域的创新发展,为解决现实中国有经济与私营经济的矛盾、收入分配矛盾等问题,提供了新的政策办法。此外,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体、私营经济对繁荣发展市场经济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在私营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资本逻辑操控的商品化和资本化现象。随着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模式呈现多元化,需要更加警惕资本的无形性渗透,深刻辨析资本投资模式、趋势和目的,积极防范资本投资市场风险,坚决打击资本损害社会利益的违法行为,既要充分发挥资本配置资源激活市场的积极作用,也要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对私营经济产生的不良影响,不断彰显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三)完善政策体制机制是限制资本无序扩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制度保障
坚持以完善的政策体制机制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平稳运行是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途径。具体而言,首先建立公平开放的市场规则,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着力清除各种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坚决反对垄断行为和不正当竞争,完善市场体系的形成价格,在重要的公用事业、公益性服务、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强调政府定价的透明度,在价格市场化的条件下接受社会大众监督,切实保障人民参与经济生活的主人翁地位。其次,正确履行政府职能,健全宏观调控和微观规制体系。政府职能必须要适应调控体系的新变化和新要求,针对地方政府影响宏观调控实效的难点问题,要切实加强对地方政府在国计民生方面的规制,合理利用资本提高生产效率,积极践行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最后,加快健全市场准入制度,构建完善的市场体系。构建完善的市场体系即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这是限制资本无序扩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实现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重要路径。通过整合资本、劳动力、技术、信息等资源要素,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健全科技创新市场导向机制,为企业服从和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从而形成高效市场和高效能政府的“双高”局面,显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文化发展、社会公平、核心价值观念中所蕴含着的人民至上的理念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