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助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
2023-01-06朱燕玲
朱燕玲
(郑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0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中强调,要“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1]。思政课建设的内涵式发展是提高育人效果的内在要求,是师生共同成长、相互促进的结果。推动思政课建设的内涵式发展,应以思政课教学主体为中心,满足学生的成长发展期待,激发教师的内生动力,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立足于“现实的人”,注重从人的现实需要出发,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旨归, 对推动思政课建设的内涵式发展有重要意义。
1 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的内涵意蕴
马克思主义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目标,在推动人的解放的进程中,始终将人文关怀贯穿其中。在马克思主义的视野下,人文关怀突破了一般意义上的关怀的界限。 关于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的内涵, 学界相关研究都强调了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内在关联,如,有学者指出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的实质和精髓即关心和重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发展需要及其满足,认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是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的一个基本方面[2];还有学者指出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是对与人息息相关的自然、社会的整体性关怀[3]。
相较于一般意义上的人文关怀, 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的突出特点在于其鲜明的价值导向。 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是以“现实的人”为立足点,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引,关心和重视社会生活中人们的生存和发展需要, 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来满足以及引领人们的发展需求, 致力于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内在地体现为主体性、思想性、现实性和实践性。
1.1 主体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始终是主体”[4]196, 是实践的、认识的主体,是人类历史的主体。 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的主体性突出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满足人的现实发展需要。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的主体性是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的核心特征,凸显了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要义。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的主体性强调要始终围绕人的全面发展需求,致力于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求。 此外,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的主体性不是指狭义的个体, 在一定程度上指的是全人类,它着眼于全人类的发展,凸显的是全面的、广泛的关怀。
1.2 思想性
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为精神内核,重在用理论武装人的头脑,用思想的解释力为人们释疑解惑。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不是空谈,更不是无根据的漫谈,而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创造性实践;其思想性也不只是抽象的理论,而是能够指导实践的理论表征。 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以马克思主义的远大理想为目标指引,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价值观、方法论作为引领内容,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思想上、内容上和精神上的引领。此外,由于时代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的思想性在结合新时代新思想的过程中也是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人文关怀强调始终用先进的思想进行价值引领,为人的发展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
1.3 现实性
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的现实性, 首先体现在它是从“现实的人”出发的。 马克思指出,现实的个人,是“处于一定条件下进行的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人”[5]。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是对处于一定社会关系和生产生活中的人们所进行的关怀。其次,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的现实性是与社会发展需要相呼应而存在的。人的思想、意识等是和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会因为现实条件的变化而改变。 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的内容与对象也会随着现实情况的变动而有所调整, 旨在引领、满足人们的相关需求。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是基于现实又超越现实需要,在发现需要、满足需要以及引领需要中推动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1.4 实践性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4]501。 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的实践性根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品格。首先,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注重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满足, 这种人文关怀不是感性层面的,而是科学的、实践的;不是口头的、观念层面上的,而是具体的、革命性的。 其次,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的实践性还体现在它的动态发展过程中。人的社会关系是不断变化的,基于社会关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也是不断变化的, 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始终围绕着人的发展需要,用思想引领实践,并在实践中促进人的发展。
2 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对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意义
思政课建设的内涵式发展是相对于外延式发展而言的, 表现在思政课内容的质的提升以及教学主体的成长和发展。 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须建立在学生个体综合素养的提升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础之上,注重思政课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引领功能,旨在增强思政课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以及教学主体的获得感。 思政课建设的内涵式发展需要以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为指引,以思政课的建设为载体,关照并回应师生的发展需要,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2.1 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与思政课建设的逻辑关联
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既有一般意义上的人文关怀的温度,又有着政治上的高度。思政课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释疑解惑、 意识形态的灌输和价值方向的引领,需要以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为引领。
2.1.1 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是思政课的题中应有之义
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内生于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性,根植于其现实性,是思想性、现实性和实践性的统一。思政课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须将促进人的发展与顺应社会发展有机统一起来。 思政课的内在要求与目标导向要求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的出场。 一方面,思政课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另一方面,思政课培养时代新人需要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应始终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思政课凸显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注重意识形态教育,“加大思想性、 理论性资源供给”[1]; 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1]。 此外,发挥思政课教师的关键作用, 有赖于教师教学热情的激发和教学能力的发挥。 相关部门应立足于教师的发展需求,为教师的教学做好服务,这有助于激发其内生动力,从而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
2.1.2 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价值导向
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能够为思政课提供价值引领,是基于它的真理性和价值性。 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之上的, 是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和实践本性内化为对生命价值的追求和探索,并最终统一于理性的人文关怀[6],它是科学的,具有真理性。 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以实现“人人”解放、全面发展为旨归,它始终着眼于人们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并不断靠近实现人的解放与发展这一远大目标, 引领着人们矢志不渝地朝着这一伟大目标不断前进,具有价值性。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的价值引领作用, 主要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在注重满足人的一般发展诉求的同时,能够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灌输的本质,将其真理性和价值性熔铸于思政课的思想性、 实践性之中,为思政课的建设引领方向。
2.2 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是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的现实需要
教师和学生是思政课教学的主体, 激发和释放师生主观能动性的主体力量,激活其内在动力,是推进新时代思政课建设和发展的关键[7]。然而,部分学生学好思政课的动力小、积极性不高;教师讲好思政课的任务重、难度大;师生在思政课的教与学中缺少感情联系。从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的视角出发,从学生和教师的实际出发,关照师生的现实需要,回应师生的合理诉求, 是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的现实需要。
2.2.1 正视思政课教学的现实问题, 关照学生的发展诉求
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8]。然而,在思政课的教学工作中,部分教师未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对学生的发展诉求回应不够。首先,对教学内容的思想性未进行有效阐释和链接。部分教师只注重理论知识的“搬运”,没有针对学生成长过程中产生的思想上的困惑和迷茫进行释疑解惑。其次,教学形式的有效性不够。囿于班级规模大,教师和学生之间在课上的互动难以展开, 部分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一人主讲”的课堂讲授形式。最后,考核方式的动态性不强。 思政课的考核主要集中于学期末,进行闭卷考试和撰写实践报告。以这种考核方式来评价学生, 较难全面反映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提升情况。 因此,在思政课教学中,应着重关注学生的主体诉求,结合学生的认知与成长需要,进行有效的教学。
2.2.2 重视思政课教师的关键作用, 激发教师的内在动力
思政课教师是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铸魂育人的中坚力量[9]。 近年来,关于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文件精神和政策为思政课教师的成长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然而,在思政课教师的教学实践中,也遇到了成长发展上的阻力。一方面,在教学任务方面,思政课授课难度大、课时多。另一方面,在职业发展方面,教师的评价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思政课教师的积极性。 部分教师对教学和科研没有做到正确平衡,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对思政课教师而言,教学与科研是供给滋补学生成长养料的基本渠道,同时也是教师自身得以成长的基础,适当的教学任务与有效的评价机制是教师自我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办好思政课,思政课教师是关键。因此,应注重满足思政课教师的发展需要,提升其教学能力,激发其教学动力,以更好地服务于思政课的教学与建设。
3 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助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四个维度
思政课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是思政课各要素在顶层设计的指导下有机联动和优化提升的过程。师生作为思政课的主体, 是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根本维度, 师生的全面发展是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内在要求。 作为思政课重要组成要素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评价,是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实现内涵式发展目标的根本点、支撑点和着力点,是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基本维度。
3.1 教学主体实现全面发展: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目的
在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视域下, 人是实践主体和价值主体的统一。教师和学生作为教与学的主体,既是实现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的手段, 也是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的目的。 思政课建设的内涵式发展就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共同体中的教学相长。 思政课教师的能力提升与学生的成长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越强, 对学生的指导往往越深刻、 具体, 学生的发展诉求就越能得到满足;另一方面,学生的成长需求倒逼教师自我能力的提升, 同时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本身也是对教师能力的肯定。只有推动师生的共同成长,才有助于思政课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3.2 教学内容渗透思想性: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根本点
“思政课的关键是‘思’,缺少思想魅力就缺少课程感染力”[10]。推动思政课建设的内涵式发展的根本在于加强教学内容的思想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8]。 在这里,思想性强调的是思政课内在的政治倾向和价值取向。 加强思想性是基于学生的思想发展需要, 对学生进行价值塑造以及引领学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为增强教学内容的思想性,思政课教师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1]。 同时,还要从人文关怀的向度,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和认知特点,把理论性的高度与生活化的温度有机结合起来, 实现对学生政治上和思想上的有效引导。
3.3 教学形式链接现实性: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支撑点
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不仅立足于现实的人,还注重基于现实的发展条件。 思政课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结合课程的现实发展水平,除了在教学内容上进行思想的引领之外,还要创新教学形式,从形式上支撑思政课建设的内涵式发展。近年来,多数高校已结合信息技术平台,利用“网络+课堂”的教学模式实施教学,如基于雨课堂、中成智慧课堂等多种平台的“互联网+”教学模式,采用微电影教学、思政课情景剧教学等多种教学形式, 使得思政课越来越有意趣和吸引力。 此外,随着大数据的兴起,将大数据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将大数据运用到思政课教学中,能够为思政课的建设服务。但相较于趣味性、时代性,思想性始终是思政课的本质要求,创新教学形式应重视,但不能本末倒置、喧宾夺主。
3.4 教学评价凸显实践性: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着力点
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并不是脱离实践来探讨人的全面发展,而是在实践中发现人的发展需求,并创造条件去满足人的发展需求。 思政课的内涵式建设是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的结果, 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发展。 对思政课建设的评价也应体现实践性,特别是对教学主体的评价。其一,对学生的评价。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思政课的考核应该适应学生的这一成长特点。考核方式的实践性要求考核的过程性和动态性,应建立动态的实践评价机制,鼓励学生参与实践、参与课堂,在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评价反馈,使得学生的成长有迹可循。其二,对教师的评价。 一方面,鼓励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进行实时反馈,这样及时的、有针对性的评价更容易使教师对教学作出具体的改进。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应“坚持以思政课教学为核心的科研导向”[9]。 为激发思政课教师从事教学实践的积极性,对教师的教学实践与科学研究的评价应进行权重的合理分配, 丰富科研成果认定形式,使教师的工作更有张力,促进其更全面地丰富自我,从而更好地去教育和引导学生。
4 结语
思政课的建设与发展,不只是课程“金课”的打造,更是指向育人效果的提升。这一目标的实现要始终在马克思主义的引领下推进, 始终为了人的发展这一终极目标而努力。 以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助推思政课的内涵式发展,既要有问题意识,不断解决思政课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 又要在解决问题中坚持目标导向,始终坚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