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抖音治愈系美食短视频走红探析

2023-01-06廖凤娟湖南师范大学

环球首映 2022年6期
关键词:感官娱乐美食

廖凤娟 湖南师范大学

随着互联网技术与移动终端的发展,短视频成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达9.34亿,占网民整体规模的90.5%[1]。而随着短视频的发展,美食也成了一个重要的内容分支,深受大众喜爱。在这其中,兼具美食教程和生活,走治愈路线的治愈系美食短视频也吸引了众多网友的目光,在抖音等平台上有着可观的播放量。此类视频的内容主要为三餐的制作,以给爱人和亲朋做饭的名义,为其亲手制作三餐;间或穿插一些彼此间相处的生活画面和情感故事,视频温馨浪漫,食物精美丰盛。这类视频缘何火爆?人们在看什么?这种热现象的背后蕴含着怎样的文化特征?这些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一、视觉快感的满足

每个人自诞生开始,便有了看的行为。我们用眼睛主动观看周围的世界,用眼睛感受和理解着这个世界,依靠视觉来把握世界。随着印刷术的问世,人们开始用印刷符号来理解世界,语言文字占据着主导地位,视觉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开始衰落。然而,随着电影、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的出现,图像或影像又再一次成了我们传递信息、解释世界的方式。一部部文学著作被搬上大屏幕,车站、机场、博物馆等公共建筑越来越追求外形美、设计感,各个景点内也都开始设置众多可供打卡的拍摄点……毋庸置疑,我们的生活已经被图像、影像包围,视觉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着主要地位。

正如海德格尔所言:“从本质上看来,世界图像并非意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图像,而是指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2]可以说,在当今时代,图像占据了主导地位,以语言为中心的文化已日益转向以视觉为中心的文化,视觉文化时代来临了。视觉文化是指文化脱离了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日益转向以形象为中心,特别是以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3]。视觉文化强调感官的愉悦,周宪更是将中国传媒文化的本质喻为“眼球经济”或注意力经济,由此可见看的重要性。治愈系美食短视频之所以吸引了人们的目光,好看乃是第一要义,正是其高超的颜值满足了人们的视觉欲求,才能被人们看见,暂停刷屏的手势。而对视频中私人空间的窥视,则满足了观众更深层次的视觉欲望,吸引着观众继续观看。

(一)视觉快感的冲击

中国的食物自古便讲究“色香味俱全”,“色”在日常吃食中排在首位。此类美食短视频也遵循着这一要义,借助丰富的色、光,给观众以视觉刺激。以“肥猪猪的日常”为代表的这类治愈系美食短视频,在视频色彩上,大多以暖色调呈现,经过后期调整,呈现出一种高饱和度的色彩,并且在食、具的选择上也以红、黄、蓝等亮色为主;在光线上,则选择明亮的自然光或人工打出暖光,以符合整体色调,经过后期调整,呈现出一种日式小清新风格,给人以温暖治愈的感觉。借助这种鲜明丰富的光、色,让观众在初刷时便感觉到强烈的视觉冲击。

此外,视频中各式各样的视觉符号也十分具有诱惑力。首先是各种精美丰盛的食物,蛋糕甜品、炸鸡意面等世界各地、天南海北的美食都在视频中呈现;其次是多样的餐具,锅碗瓢盆、杯碗碟盘等搭配不同菜品的独特餐具,展现出食物诱人的色泽。经过后期剪辑,一大桌丰盛的食物便在简洁轻快的节奏中快速制作完成,满满的食物放在浪漫唯美的餐桌上汇聚成一大圈,仪式感充足,给予观众强烈的视觉满足感。视频中,丰盛的食物、温暖明亮的光色、美丽诱人的成品都给予了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满足感,让观众在观看时产生一种赏心悦目的视觉快感,满足了观众的视觉 欲望。

(二)窥视欲望的满足

值得注意的是,视觉欲望在此不仅包含了一般性的视觉快感,还隐含了更为复杂的窥视癖[4]。弗洛伊德将人类的精神世界划分为自我、超我和本我三个部分。在他的人格结构中,本我是人类存在的最原始的部分,遵循着快乐原则[5],寻求本能的满足与刺激。而窥视便是本我,是一种原始欲望,是人类自存在开始便有的本能。通过偷窥,人们获得一种极大的满足与心理刺激。而治愈系美食短视频则恰恰满足了人们窥视的欲望,这也是网民们观看此类视频获得娱乐的动力来源。

首先是私人场所的侵入,视频里食物制作和品尝的地点往往是极其个人和私密的家。其次是日常生活的展示,在治愈系美食短视频中,三餐是给爱人或亲朋准备的,因而和他们相处的生活场景也往往穿插其中,相关的生活情感故事也是视频的一大看点。正是这种好奇心与窥视欲,吸引观众乐此不疲的刷着这些视频。

网络匿名性则更加加剧了这样的快感。在匿名的保护下,众多网友化身隐秘的窥视者,问着和视频中相关的隐私问题,以此获得更加强烈的窥视快感。治愈系美食短视频以美丽的画面夺人眼球,给予观众一定的视觉快感,又让网络里的窥视者们通过视频窥视其隐私生活,让观众在满足好奇心和窥视欲的同时,也在这种刺激下获得一种感官的愉悦,获得更多的视觉欲望的满足。

二、情感消费的满足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消费已不再成为一件稀奇事。人们的消费由最初的吃饱穿暖,到如今追求精神愉悦的消费。正如鲍德里亚所言:“我们生活在物的时代”[6],物质生产的相对过剩让我们进入了消费社会和消费文化时代。在消费社会里,人们所进行的不再是单纯的物质和功能性消费,而是文化的、心理的、意义的消费,人们追寻着更加新鲜的消费体验,人的情感、梦想、欲望、生存状态乃至人际关系统统进入消费领域[7]。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社会生活所带来的压力、焦虑以及人际关系日渐淡漠所产生的孤独感,都让人们对情感有了极大的需求。有需求便有市场,大众传媒产业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众多的情感商品,是“情感消费的最大的供应者”[8]。通过情感消费,人们得以暂时忘却痛苦,获得快乐。

(一)感官刺激下的情感缓解

罗萨指出,现代社会的核心是加速。技术的发展推动着社会速度的提升,而人们也被推动着加速前行。人们拼命追赶,努力跟上社会节奏,但加快的生活节奏不仅冲击着人们的生活状况,也不断挤压着人们的时间,侵蚀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让人们感到忙碌、紧迫与压力,人们迫切地需要一个情感释放和满足的方式。而治愈系美食短视频则凭借精致的视听语言,让人们获得一种感官的刺激、愉悦,并进而获得情感的舒缓与满足。视觉上,美丽的画面、温暖的色调都给予观众一种视觉冲击和满足。听觉上,此类视频往往会将食物制作时的杂音去除,仅保留清晰的食物音效。如洗菜时的水流声、烹饪时的咕咚滋啦声等。这些美妙且富有画面感的声音刺激着观众的听觉,让身体产生了一种愉悦感。而视听的结合也刺激着味觉的联想,让观众获得了一种虚拟的体验。在多重感官的刺激下,观众获得了身体的愉悦。视频里,精致的画面、舒缓的音乐、温暖闲适的生活场景都让观众在获得视听快感的同时,紧张的情绪也得以缓解。通过观看此类视频,观众在多重感官的刺激下获得了一种身体的愉悦,情感也得以疏导。

(二)虚拟陪伴下的情感满足

值得注意的是,情感饥饿或空虚主动寻求感官刺激只是一种暂时性的缓解,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情感空虚[9]。而除了娱乐解压、逃避现实的情感需求外,人们还有着更深层次的情感需求,便是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疏远、人际关系的淡漠所带来的孤独感。

过去,人们靠着血缘与亲密关系,朋友、亲戚与邻居关系,社区成员等关系来获得情感的社会支持,从亲人、爱人、朋友那儿获取情感安慰与依赖,满足着人们的情感需要。但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下,人们生活交际的空间越来越狭窄,人们的情感生活逐渐被限制在私密的小圈子内。即使是家庭和亲密关系,在当今社会高速的运转下,其情感也越来越难以满足需要。传统社会里以人际沟通来获得情感支持的方式已经发生变化,人们越来越依靠网络来获得一种虚拟的陪伴。

治愈系美食短视频以给爱人和亲朋的名义制作三餐,间或穿插一些双方日常相处的片段和故事,结尾往往是他们一起吃饭的场景,其乐融融、幸福和谐,这有爱的画面引发了观众的情感共鸣,让观众在看的过程中满足着自己的情感饥饿,获得一种虚拟的陪伴感。在这里,对美食同样感兴趣的人们形成了一种虚拟的身体在场,一起围观着美食的制作及生活中的各种小日子,并在评论区下讨论着视频里的生活趣事和其中的制作流程,而创作者也会对一些评论进行回复、反馈,和粉丝互动,一来一往之间形成一种双向的互动仪式,让观众在观看时获得一种归属感。在情感共鸣和互动仪式下,观看者获得了情感能量的聚集,在观看及互动仪式中获得了虚拟的陪伴感、认同感和归属感,获得了一种较为长期稳定的社会情感,情感饥饿也得以持续的缓解。

三、治愈系美食短视频走红的问题

作为网络美食短视频中的一个细分领域,治愈系美食短视频通过满足观众的视觉欲望和情感饥饿而走红,并在舒缓情感和慰藉社会孤独个体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但随着它的发展,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其火热背后的文化隐忧也值得重视。

(一)内容的同质化

作为时尚的一部分,媒体价值也与时俱进[7]。因此,媒介文化追逐潮流,引来跟风,也形成了内容的同质化。初看每位博主的视频都很好看,然而对比便会发现视频的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一样的风格、大同小异的食物类型、相同的餐具桌布……无怪乎不少网友评论:“发的作品感觉好像一样啊。”而这种现象的产生,正是媒介价值观在其中发生作用。媒介价值观追随着时尚,暗示着制作者们如果不跟上就是落伍、就会被淘汰,于是在这种社会群体压力和趋同心理下,治愈系美食短视频的制作者们做着和其他类型的美食视频里一般无二的食物,什么火便做什么。这种内容和形式的同质化不仅降低了创作者们的积极性,还在无形中减少了受众们可供选择的范围,单一的视频内容也让观众极易产生审美疲劳。

(二)精神的泛娱乐化

大众文化生来便有娱乐的目的,“追求感官愉悦性是它的一个基本宗旨”[10],其他所有功能也都需要在娱乐中实现,没有娱乐就没有大众文化。但一味地追求感官刺激,沉浸在感性娱乐之中,过度的娱乐也会让人们踏入“娱乐至死”的陷阱。尽管治愈系美食短视频以情动人,以美食抚慰人心,用温馨有爱的画面来给予人们情感上的满足,但其最终目的仍然是逐利。因此,治愈系美食短视频在本质上仍是一种消费文化和商业文化。为了追逐流量、吸引粉丝,大众爱看什么,此类视频的部分小博主便在视频中给予什么,将低俗当作刺激观众感官的工具,用胡编乱写的方式制造着各种夺人眼球的标题,从而吸引观众注意。但刺激不应成为标准,“娱乐至上”的价值取向也显然不对,否则,这种泛娱乐的现象也必将在习以为常中侵蚀着人们的价值观,对社会产生不 良影响。

四、结语

治愈系美食短视频火了,这一现象火的背后是视觉在主导。凭借高超的颜值,它夺取了观众的注意力,给予了观众一定的视觉快感,满足了观众的视觉欲求,好看的外表也让它从众多的网络视频中得以被看见。而视频中私人空间的展示、私人生活的讲述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观众的窥视欲,给予了观众更深层次的视觉快感体验和视觉欲望的满足。但真正让观众持续刷屏并关注的根本动因还在于其作为情感产品的作用。精致的视听语言所带来的多重感官刺激以及互动仪式中形成的虚拟陪伴感、认同感和归属感,都或短或长地缓解着观众的情感饥饿,让他们在观看中暂时忘却痛苦、获得快乐。然而,大众文化在给人们的世俗生活带来娱乐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作为其中的一种文化现象,治愈系美食短视频繁荣的背后也存在着内容同质化、精神泛娱乐化的问题。抄袭、低俗、胡编乱造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如何促进此类美食短视频优质内容的产生、促成其自身的更新和完善、进一步发挥其在社会文化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也需要进一步思考。

猜你喜欢

感官娱乐美食
感官训练纸模
美食
感官训练纸膜
娱乐眼
美食都被玩坏了
娱乐眼
娱乐眼
娱乐眼
美食的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