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影视作品的公共传播价值研究

2023-01-06高容峰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

环球首映 2022年6期
关键词:传播价值毒品

高容峰 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

在泛娱乐文化盛行的时代背景下,网络影视作品商业化、同质化以及低质化较为严重,因此很多的网络影视作品没有可观性,究其原因在于这样的网络影视作品没有深度内涵、没有正确的价值取向、没有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相关的核心价值点。而事实上,网络影视作品本身是具有极其强烈的传播性的,如果一部网络影视作品的内容深度能够符合当下的社会现状或符合人文精神需求等,那么就可以在同质化严重的网络影视剧界脱颖而出。换言之,网络影视作品想要体现出公共传播价值,就必须强化作品的深度与思想内涵、强化作品中的人文关怀和公共价值取向,才能增强与观众的互动性,而某些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相符的网络影视作品甚至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国家扶持。

一、以《余罪》为例分析网络影视作品的公共传播价值

《余罪》作为2016年的热门网播剧,由张睿指导,张一山、吴优和常戎等主演,讲述了一个警察在贩毒集团当卧底,最后成功抓获毒枭的故事。毒品一直是我国重点打击的犯罪活动,虽然毒品买卖很少真实的出现在人们的面前,但毒品买卖却一直存在,由于缉毒行动极其危险,稍有不慎便会产生伤亡,因此,缉毒警察通常是无声的。该片选用刑侦题材,以警察的视角讲述了毒品对于人们的危害性以及缉毒的危险性,《余罪》将人们未曾了解的世界阴暗面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其公共传播价值是极大的。而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持续发展,观看传统电视的人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用网络观看影视作品,这也让网络成了影视作品发布和传播的重要媒介,利用网络的扩散性让影视作品的传播影响力远超传统的电视屏幕[1]。从《余罪》的角度来看,网络影视作品的公共传播价值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网络影视作品本身具有一定的公共传播价值

任何一部网络影视作品在内容设定上,必然会符合某种社会问题,其中家庭伦理、爱情以及家国情怀类型的网络影视作品是最为常见也是同质化最严重的作品类型。其反映了社会大多数群众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通过影视作品来引发人们的共鸣,继而向广大人民群众传播蕴含在影视作品中的公共价值。而《余罪》中,反映的是家国情怀和人文关怀,站在法治、禁毒以及执法的角度上进行故事叙述,既表明了我国对毒品的坚决打击态度,也为我们展示了缉毒警察在缉毒行动中的凶险,让人们敬重缉毒警察的同时也为人们敲响警钟: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二)对社会形态会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

近年来,网络技术的持续发展让影视作品将网络作为了最常用的传播媒介,各种题材的影视作品不断在网络上涌现,并且大部分的网络影视作品都具有较高的收视率。但从题材上看,大多数收视率飘红的影视作品都是仙侠、谍战、战争以及爱情类的,这些作品无一例外都具有较强的商业性质和娱乐性质,其内容能够满足人们的视觉感官和娱乐的心态,但这些作品基本都经不起推敲,作品没有深度,缺乏对现实问题的映照和人文关怀,于是这种影视作品便成了投资商获取利益的工具。这也是网络影视作品的一大特点,仅有娱乐而无深度。但近几年产出了许多精品网络影视作品,如《法医秦明》《我叫余欢水》《长安十二时辰》等,这些网络剧无一例外都具有超越商业化和泛娱乐化的思想内涵,这些优秀影视剧的播出是对网络影视剧的正名,其表明了网络影视作品与传统的影视作品一样,都能够具有极强的公共传播价值。

除此之外,优秀的网络影视作品还能够延续网络影视剧的生命力,从某种角度来说,大量低质量的网络影视作品消磨了人们的观影热情,让人们逐渐对网络影视剧感到失望,而正是这些优秀的网络影视作品才让人们对网络影视剧保持了持续的热情。毒品问题一直是我国坚决打击且持续打击的犯罪活动,虽然我国各方人员对此都高度重视,但在网络影视作品中,关于缉毒的优秀作品极少,《余罪》的出现为同类型的网络影视作品提供了目标与方向,《余罪》中的艺术表现手法、故事脉络叙述以及人物表情管理等都是值得学习的影视作品创作手法,在明确的目标引领下,影视作品能够通过模仿和创新来创作出更具精神内涵的影视作品,打破网络影视作品商业化的限制,让观众对网络影视作品报以更高的期待。

与传统的影视作品不同的是,网络影视作品最大的特点在于不挑平台,可以通过任何一个平台或者播放媒介向大众进行内容传播,这对于传统媒体的网络化和网络媒体的深度化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最重要的是,网络媒体能够通过快速的进行信息传播,实现短期内大面积的价值观传递,通过《余罪》人们了解了毒品的危害,并自觉在生活中远离毒品,拒绝毒品,并且《余罪》也向人们传达了沾染毒品应当受到的法律惩处,利用网络的快速传播能力来传播公共价值,能够培养出大批具有理性化思维的观众,从而推动国家法治社会建设和维持社会稳定。

二、网络影视作品中的公共传播价值体现

(一)对传统影视作品的创新

家庭伦理、都市言情以及古装穿越等类型的影视剧题材一直是现代网络影视作品里的常青树,换言之,采用这几种题材拍摄的网络影视作品,在市面上比较受欢迎。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网络影视作品的同质化和低质化愈加严重,因此,在近年来,战争剧、刑侦局、谍战剧等相关题材的网络影视作品也逐渐表现出大火的趋势。由此可见,我国网络影视作品中虽然优秀的作品较少,但产出是源源不断的,并且产出的作品题材类型也较多,但与之相对的是,现代网络影视作品越来越脱离实际,仅从感性的角度出发进行故事叙述,却忽视了现实理性,这让现代网络影视作品的公共传播价值越来越低。这主要是因为资本的盲目进入扰乱了竞争市场,加上快节奏的生活模式下人们更需要娱乐化的影视作品,因为,为了迎合市场需求,网络影视作品多偏向于商业化和娱乐化。

虽然网络影视作品脱离了现实,但它让人们看到了时代的创作潮流,在当下的网络影视作品中,其表达的精神内涵通常是虚拟的、不切实际的、脱离现实的,这让观众虽然满足了视觉需求,但很难在观看的过程中引发灵魂共鸣,这也是为什么许多的影视作品看完就忘,而有的影视作品却仅需一眼便终生难忘的原因。当下人们亟须引发灵魂共鸣,能够触动灵魂的优质网络影视作品,如前两年的《大圣归来》和《哪吒之魔童降世》之所以会取得成功,一方面是作品确实优秀,另一方面其表达的是人们的抗争精神和传统英雄信仰,其满足了人们内心的情怀感触,也让人们对信仰的呼唤有了回应。

事实上,在泛娱乐盛行的年代,当代网络影视作品很难在人们心中形成信仰或产生某种精神的共鸣,究其原因在于商业化企业浓厚,且不具备深刻的精神思想,这让人们更加喜欢传统的影视作品,而随着泛娱乐时代的进一步发展,这种喜好还扩展到了其他领域,如音乐、服装以及文学作品等。当代网络影视作品呈现出低龄化的特点,特效、美人、服装的堆砌让画面极具美感,但剧情却让人不敢苟同,因此,许多网络影视作品无法承载公共传播价值,也不具有公共传播价值,甚至某些作品还向观众传达了一些不正确的价值观念,这让人们对当代网络影视作品更加反感,也更加喜爱传统影视作品,由此可见,对传统影视作品的改编创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传统影视作品的公共传播价值,但低质化的改编创新同样也会迎来谩骂和质疑。

(二)强化个人意识引发情感共鸣

观众与网络影视作品的情感共鸣并非只是单纯的情感上的触动,而是思想、情感以及精神上的高度统一,是对观众灵魂上的触动。在我国大部分的网络影视作品中都强调了集体主义思想,而这也的确是社会主义下的主流思想形态,集体主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被视为平衡个体与国家的关键所在,而我国也确实更强调集体的利益要高于个人利益。在某些影视作品中,为了凸显出集体主体思想和塑造悲情色彩,通常会存在牺牲个人利益换取集体利益的场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引发观众情感上的共鸣,但这种集体利益更多的适用于家国情怀,在其他的影视作品中,集体主义思想却不一定适用。这是因为在全媒体时代,娱乐形式偏向于个人化,个人的表现欲望更强,观众需要的是在集体主义的框架内尽可能地展现出个人风采,强调集体主义与个人意识的包容与结合,如《战狼》中就体现出了在集体主义框架下尽可能地展现个体意识。因此,全媒体时代的网络影视作品在创作时更需要尊重个人意识的表现,站在个人的角度,通过内容表现形式来强化情感共鸣,增强观众在观影时的代入感,从而达到增强影视作品的感染力,提高网络影视作品的公共传播价值的效果。

而在集体主义中凸显个人意识并非如美剧般采用个人英雄主义,中国的网络影视作品塑造个人意识更多的是对平凡人物的塑造,凸显的是人物的有血有肉,强调的是个人在集体中的情感体现,从而使其贴近现实,尽可能地向观众靠拢,从而让观众带入影视作品的个人意识,引发灵魂共鸣。经典的影视作品如《唐山大地震》中将李元妮进行了个人意识塑造,《唐山大地震》的故事背景虽然是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但是对这部影片感触颇深的却是经历过汶川大地震的观众。主要原因在于唐山大地震虽然也是我国一场重大的地震灾害,但影片《唐山大地震》的上映时间却是在2010年,而这个时间离我国另一场重大地震型灾害汶川大地震仅过去两年时间,因此,该影片一上映便引发热议。该片讲述了作为普通平民的李元妮在地震中失去了心爱的丈夫,而在救自己的孩子时,却只能选择一个,这种内心的煎熬正是地震中的灾民内心情感最真实的描写,虽然李元妮选择了自己的儿子,但女儿也侥幸活了下来,因此女儿对母亲在灾害中的选择却怀抱着恨意,这种情感纠纷牵扯着观众的心绪。事实上,在《唐山大地震》中还有许多的集体主义表现,但这种个人意识的建设让影片中普通人的形象更加突出,也更加凸显出灾难对普通家庭造成的伤害,影片中用大量的镜头描述了普通人家园和精神世界的重建,正如汶川大地震中的灾民一样,以最接近观众的艺术表现形式来触动观众的情感,影片后期母女的重归于好,在把观众情绪推向高潮的同时象征着一切都会好起来的美好祝愿。站在个人角度来体现出影视作品的公共传播价值,更能够让观众接收到影视作品中想要表达的精神思想。

三、网络影视作品如何彰显公共传播价值

(一)影片映照现实

网络影视作品想要彰显出公共传播价值,就必须抓住现实社会话题,引发人们的关注,其次才能让观众接受影片中表达的公共传播价值[2]。如《人民的名义》一剧是我国史上尺度最大的一部关于反贪反腐的大型精品影视剧,该片由“中国政治小说第一人”周梅森作为编剧,李路执导,汇聚了张丰毅、张志坚、许亚军等著名演员,全片高能场景不断涌现,而演员精湛的演技更是将最真实的人性表现得淋漓尽致。而这部影视作品的创作过程也曲折坎坷,编剧周梅森为了能够在影视剧中映照现实,曾深入到监察机关一线进行体验,并亲自到监狱和反贪局侦查指挥中心等地方进行实地考察,通过与检察官、监狱干警、纪检干部以及服刑贪官的多次交谈之后,才获取到最贴近真实的写作素材,而这部作品磕磕绊绊地写了6年才最终定稿。在影片中,还包含着许多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情节,如赵德汉的人物原型是一位副司长,这位副司长在2014年被抓获时,检察机关从其家中搜查出现金两亿余元,这让此次案件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缴获最大数额现金赃款的贪污案件,而剧中“烧”坏点钞机的场景也是对现实场景的真实还原。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人民的名义》虽然是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映照,但艺术并非对真实的重复表现,《人民的名义》体现出的公共传播价值是国家对贪腐行为的零容忍,对检察机关的执法严明态度表现以及对贪腐官员的个人形象刻画深入人性,让影片在极具观赏价值的同时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既经得起推敲,又会引发社会热议,如此,才能被称为优质的影视作品。

(二)强化与公众的互动性

一部优秀的能够彰显出公共传播价值的网络影视作品应当与公众具有较强的互动性,应当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强调从公众中取材,又将作品反馈给公众。在全媒体时代,公众的信息交流更加频繁,也更容易引发大规模的社会舆论事件,而人们对热门事件的关注重心也会在舆论中得以体现。因此,网络影视作品的价值取向应当是与公众的舆论保持一致的,并且是具有现实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同时也应当是正向、积极、严肃的[3]。网络影视作品的互动性是可以贯穿整个制作过程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以及通信技术让网络影视作品的宣传推广进行娱乐化,在向公众进行影视营销的过程中可以及时对公众的反应进行预估,并对存在较大争议的关键剧情进行仔细推敲,力图将最能够反映社会现实的剧情和最能够吸引人们关注的话题的网络影视作品呈现给公众,从而实现提升网络影视作品中的公共传播价值。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泛娱乐时代,网络影视作品的商业化和同质化严重,因此,网络影视作品的公共传播价值便成了评判一部影片优劣的硬性指标。在网络技术发展迅速的环境中,网络影视作品的覆盖面是极为广泛的,因此,必须提升网络影视作品的公共传播价值,才能改变商业化的网络影视作品格局,并促进高质量的网络影视作品生产。而提升网络影视作品的公共传播价值最主要的是需要让网络影视作品的内容贴近现实,能够在影片中映照现实,让影片看起来更真实的同时也更容易引发观众的共鸣。因此,在进行影片创作时,尽可能地选择正向、积极、严肃的题材并在创作的过程中强化作品内容的人文关怀,而为了让影片更能够引发人们的关注,还可以加强与观众的互动性,将观众的舆论话题融入影视作品中或将其作为影片的创作主体,实现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创作取材。

猜你喜欢

传播价值毒品
销毁毒品
物流线上的毒品追踪
抵制毒品侵害珍惜美好年华
冬奥会背景下“中国冰雪”APP内容设计与传播价值
这些涉毒案件告诉你: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火烧毒品
新媒体在突发事件传播中的特殊效能分析
纪实类医疗电视真人秀的传播价值分析
电台经营需摆脱固有的上升通道思维,创新发展
历史题材影视剧中传播价值与历史观的冲突及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