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研究
2023-01-06杜倩
杜 倩
(盘锦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盘锦 124000)
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启动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职业学校和骨干专业(群)。《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中提出,到2022年,列入计划的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办学水平、服务能力、国际影响显著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作为高职院校核心职能之一,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对于高职院校的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双高建设要着力提升院校的综合竞争力,特别是社会服务能力的建设。
1 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意义
从学校角度来说,社会服务能力作为高职院校的核心职能之一,社会服务水平的高低对高职院校自身建设具有重要作用,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决定着高职院校的综合竞争力,特别是在社会影响方面。从教师角度来说,推动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有助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有助于教师自身的全面发展。从学生角度来说,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为学生开启了另一条实习实训的通道,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就业能力。从社会角度来说,高职院校可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多样的社会服务,培养更多高新技术技能型人才,满足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2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存在的问题
2.1 地区间高职院校发展水平差距较大
受地域影响,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导致高职院校分布不均,很多高职院校集中在同一经济发达地区,这些高职院校办学水平也很高,而偏远地区高职院校分布较少,办学水平也相对较差。同一地区的不同高职院校发展水平差距也较大,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经费投入不足,教师的水平参差不齐等,都是导致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差距较大的原因。
2.2 社会服务投入力度不足
高职院校的经费主要投入在教学和实训上,对社会服务的投入很少,导致社会服务无法有效开展。高职院校参与社会服务的意识不强,未将社会服务的作用提升到促进学校高水平建设的重要位置[1]。
2.3 社会服务意识较弱
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意识相对较弱,而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目前,高职院校教师的职称评定主要以论文为主,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社会服务能力不受重视,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得不到肯定,鼓励教师开展社会服务的措施不足等,是导致教师参与社会服务的主动性不高的原因[2]。
2.4 高新技术实训设备不足
高职院校科研水平相对较低,缺少高端实验设备和高新技术实训设备,无法满足高职院校对高新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3]。
2.5 社会服务管理机制不健全
健全的管理机制是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保障,但目前部分高职院校缺少相应的社会服务管理机制。继续教育分院作为高职院校对外服务的重要部门,如果没有健全的管理机制,在招生、合同洽谈、财务结算和教学管理等过程中都会存在风险隐患[1]。
3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路径
3.1 结合地区特色,推行多元化办学
在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要因地制宜推动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一是完善高职院校的结构建设。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和优劣势出发,采取不同的发展措施。针对本地区特色和产业需求,结合学校实际,科学设置专业和学科,制订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社会服务项目,使学校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二是推行多元化办学模式。高职院校要适应社会发展,与时俱进,结合地方实际发展股份制、混合制等多元办学方式,鼓励企业投身于办学中。多元化的办学模式可促进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提升高职院校的社会性,增强办学能力[4]。
3.2 加大社会服务投入力度
加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经费投入,设立专项资金用于社会服务,满足具有社会服务能力的高职院校和教师对资金的需求。在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数量已满足不了学校的发展需求,社会服务能力较强的教师数量更少[4]。应加大优秀教师的引进力度,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
3.3 增强社会服务意识
高职院校中教师是主导,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需要教师的参与。一方面,高职院校可制订教师参与社会服务相应的激励机制,改革教师职称评审条件,把参与社会服务作为职称评审的一项指标,充分调动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拓宽教师参与社会服务的渠道。加强与地方企事业单位的合作,优化社会服务的内容和方法,及时传递相关服务信息,让更多教师参与到社会服务中。合理安排教师的社会服务时间和教学时间,减轻教师业余时间的工作量。
3.4 搭建技术服务平台
一是建设技术服务平台。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校内外人才资源,组建科研团队。以科研平台为支撑,以服务企业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为切入点,加强横向课题的研究与立项。以优秀教学团队和优秀教师为主体,吸纳企业能工巧匠,强化“大师工作站”建设,开展国内外标准研制,中小微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等[5]。二是建设职业培训平台。高职院校要紧紧围绕市场需要和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加强培训与鉴定平台的建设。增加培训内容和培训种类,提高鉴定等级和质量,以满足市场需求。高职院校要加强社会培训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校内资源,为企业工人技能提升、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和下岗再就业人员提供所需培训内容[3]。
3.5 健全社会服务体制机制
建立社会服务监管体制机制,明确继续教育业务管理部门,其他二级学院在继续教育部门指导下开展继续教育工作,明确责任分工,强化责任担当。强化内部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内控管理制度,加强日常管理。
4 结语
在高职院校发展过程中,“双高计划”的实施代表着职教发展的新方向。高职院校要以“双高计划”为契机,加强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提高学校的社会影响力,主动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