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教深度融合视角下民办高校应用型课程建设思考

2023-01-06崔玉艳

黑龙江科学 2022年1期
关键词:产教应用型校企

崔玉艳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郑州 451100)

当前,许多应用型高校结合自身实际,以课程改革为核心,以学生满意度为导向,以技能型培养为重点,统筹通识课与专业课、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建立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课程体系[1-2],大力打造核心课程,以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产教融合作为连接产业与高校的一种形式,因其具有实现资源互补、发展共赢的作用,逐渐成为地方民办高校实现转型的重要途径。在现实中一些高校也突破常规进行了大量实践和探索,如合肥学院、浙江树人大学、常熟理工学院等,它们通过转型发展或成为我国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典范,或成为我国新建本科院校中的佼佼者,或探索出一种特有的中国民办高校办学模式,但是产教融合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企业和高校利益关系不紧密,出现“企冷校热”的局面;产教融合机制不健全,合作较为浅层次、流于表面和形式;产教融合顶层设计缺乏实施方案,执行无章可循。由此造成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需求不对接,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功能,造成了人才资源的浪费。因此,如何在深化产教融合背景下,构建应用型课程体系建设,是当前民办高校转型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1 产教深度融合视角下民办高校应用型课程建设思路

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导向,围绕应用型培养目标,实现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培养目标设定、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毕业设计及评价等环节与企业深度融合,最终达到资源共建共享,融合系统化、一体化[3]。

1.1 整体优化课程体系

基于对民办本科院校基本情况的认识,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在专业课程体系方面,以能力和专业素质的培养为主线,结合教育部普通高校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规格,重点进行专业课和实验实训课程体系的优化设计,将专业课程体系整合为基础理论与实验实践等不同模块,按照课程内容的内在逻辑建立相应的课程群,以适应实践的发展和专业能力、素质培养的目标,体现专业特色。

1.2 强化建设学科专业

强化学科专业建设水平,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快学科平台、科研创新平台和校企合作平台等三大平台建设,通过学科与学科、学术与学术、学校与企业间的沟通交流,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引领专业建设方向。加强学科专业内涵建设,结合高校特色重点构建专业合理、特色凸显、专业集群优势突出的课程体系,提升课程质量[4]。培育省级一流、全国同类学校前列的专业,以提升学院影响力和知名度。

1.3 培养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加强开放性、综合性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除了在专业课堂教学中贯穿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外,可专门设置素质拓展平台、举办创业沙龙讲座、创业实践大赛、创业作品展示等,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同时,也可以开展系列创新精神、技能及实践活动,包括创新实践、技能训练、科学研究、社会调研、职业素养等内容。

1.4 深化实践教学

首先,与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相匹配。为了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增强其实践动手能力,可以适当增加实践教学学时,压缩理论教学学时。同时,强调理论与实践环节以及实践环节之间的内在机理,以实现其系统性功能[5]。其次,构建较为系统的实验、实训教学体系,包括课程实验和独立实验及单独开设学术论文专题。最后,不断丰富第二课堂和校外实践活动。积极参加全国营销业务技能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邀请行业人士进行专题讲座、组织学生在假期进行专业实习等,将教学融入真实场景,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此外,可以引进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品牌企业入驻学校与专业对接,在培养方案共同制订、理论与实践教学合理配置、应用型课程改革、教材建设、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双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展开全面合作,进行深度的产教融合,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校外实训基地,加强实践教学。

2 产教深度融合视角下民办高校应用型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师资队伍建设不足

民办本科院校因其本身的特殊性,存在具有教授职称的教师急缺、待成长的青年教师较多、双师型教师不足、兼职教师队伍不稳定等问题。和其承担的教学任务相比,专职教师人员总数相对较少,授课任务较重,尤其是具有企业实践工作经历背景的双师型教师不足,这对实践教学的开展、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是非常不利的。

2.2 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有待完善

对于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虽然很多教师做了如混合式教学、微课、优慕课、SPOC教学等尝试,积极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教学,实现了学生学习自由化、个性化、合作化、网络化,形成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讨论式、问答式、情景式、展示式、探究式、范例式教学模式。但是教学改革还不够系统、全面、持续,实践教学有待进一步完善与加强。

2.3 应用型课程建设缺乏整体设计

对应用型课程进行改革,必须要从整体考虑,系统化设计,既要凸显学校和专业培养特色,又要强调课程间的联系,避免出现“孤岛”效应,课程建设缺乏合力,不利于应用型课程体系的构建。

2.4 校企合作育人的良好生态尚未形成

应用型课程建设需要充分考虑社会、企业和高校等方面的因素。一是要立足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二是要分析企事业单位对人才的要求,三是要结合学校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以行业需要和岗位群需求进行课程结构优化和课程内容设置。但在当前,校企合作育人既受到企业的漠视,又受到高校现有体制机制的限制,真正实施起来比较困难,即使有合作,也仅限于浅层次层面,校企、校地合作育人的制度文化环境尚未形成。

2.5 人才培养质量尚未达到社会需求和期望

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对人才应具备的能力要求差距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受应用型课程设置的影响。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未充分对接社会经济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未能很好地对社会资源进行融合,造成毕业生无法满足企业岗位要求,毕业即面临失业。部分高校虽然在积极邀请企业参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但大多处于探索阶段,缺乏具体的实施方案。民办高校转型的关键是培养符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和企业岗位需求的“素质+理论+技能”型人才。从这点上讲,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与应用型课程建设是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6]。

3 产教深度融合视角下民办高校应用型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3.1 开展应用型课程顶层设计

邀请校外专家、相关专业企业家、管理者,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对应用型课程的改革目标、课程体系建设、改革内容、重点及具体运作形式进行系统设计,形成指导方案,做到思路清晰、目标明确、行动具体。

3.2 邀请企业积极参与

吸引在相应行业内有影响力的企业进入学校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无论企业以任何形式进行人才培养,学院都可以整合自身资源进行配合,包括场地、设备、教师、学生、制度等,总体方针以企业需求为主,企业要求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高校将尽全力进行配合。教材的编写和使用、教学过程的开展、课程设置、实训实习也按照企业的需求去做。同时,创新企业、学校、教师、学生利益保障机制,保证新型校企合作的顺利进行。此外,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关键。通过校企合作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能力培养、业务流程模拟等服务,满足各个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的实验实训需要。

3.3 成立应用型课程建设组织机构

为了实现更好的沟通交流,对接更加顺畅,高校与企业可以联合成立应用型课程建设领导小组,研究课程改革操作可行办法,包括教材编写、编制教学大纲、探讨教学方式等。将课程建设与企业实际生产运作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应用型课程改革的教学目标。

3.4 落实教师企业挂职锻炼制度

推进企业挂职锻炼事宜实施,一方面有助于教师参与企业运作,了解企业实际情况,学习企业操作经验,丰富实践知识,夯实课堂讲授的实践基础,另一方面在科研上教师可以通过考察公司实际运营状况,了解本区域行业发展现状,借助专业理论知识和工具寻找具有实际意义的横向项目,申报课题。此外,校企合作方面通过对企业的长期考察,思考校企合作方式,可为学院、学校校企合作方式探寻出路。因此,要为教师提供工资、福利待遇和职称评定等方面的支持。

3.5 建立与校外沟通的长效机制

校企合作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高校应建立与行业、政府和校外专家联合培养的长效机制。成立专门的行业学院或产教融合研究所,依据发展形势,跟踪企业需求,了解企业各个岗位需要的职能标准,根据企业需求和岗位需求,制订培养方案与社会需求岗位对接,课程建设与企业岗位群对接,淘汰“水课”增加“金课”,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实现人才链与产业链的衔接。倡导教师与企业界人士合作编写应用型课程改革教材。改变课程内容陈旧、理论性强、知识点偏、内容繁琐的现状,增强课程内容的趣味性、实操性、现代化、科技化,提升学生就业创业必备的文化素养、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聘请高水平的企业家、高管为学院兼职导师,参与学院的培养方案制订,课堂与实践教学、毕业论文的指导。充分发挥学校双创中心的平台作用,引进项目,以项目为纽带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3.6 应用型课程建设遵循的总原则

第一,应用型课程建设得以落实是实践校企合作的关键。应用型教师队伍是应用型课程建设和实施的主体,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得以实现的保障,它决定着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可通过整合高校、企业和其他社会优质资源等方式,积极打造校内外专兼融合、产教互补的课程建设教师团队,实现企业资源、高校资源及社会资源的共享、统筹与协调。第二,高校与企业资源的有效融合是应用型课程转型的关键。实现高校与企业资源融通的前提需要在管理、资源和文化三方面实现共建、共享、共遵和共护,通过构建相应的行业学院、产教融合基地等平台,将企业与高校在管理、资源、文化三个方面内化于人才培养中,最终形成应用型课程建设的课程体系。

4 结语

开展民办高校本科教学课程体系的系统改革,改变了过去仅仅为满足实习实训教学需要的状况,高校与企业之间将在培养方案制订、理论与实践教学的配置、应用型课程改革、教材建设、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双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展开全面合作,努力将高校办学目标转移到提升学生理论、实践、创新创业等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上来,转移到突出特色办学理念上来,转移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上来。

猜你喜欢

产教应用型校企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应用型本科层次大学生网络在线学习策略及实践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
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