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觅得情感读《蜀相》

2023-01-05许小花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22年12期
关键词:祠堂诸葛亮首诗

从文本解读的角度看,任何一篇文本的解读,都不可能完全基于认知的层面去进行,必然还需要情感的支撑。某种程度上讲认知与情感对应着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但无论是工具性与人文性,还是认知与情感,在实际教学当中的体现似乎都呈现出一定的先后顺序,往往总是先工具而后人文、先认知而后情感,笔者以为这是不妥当的。真正有效的教学应当是认知与情感水乳交融、工具性与人文性齐头并进的。当传统语文教学已经将认知落实的淋漓尽致的时候,在文本解读的时候需要努力的一点就是将情感元素激活,要在情感的支撑之下去解读那些经典的文本。就拿《蜀相》来说,就需要将情感因素融入该诗的解读过程中,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接收到情感的滋润,从而感悟到隐藏在诗之背后的、隐藏在诗人内心当中的浓浓深意。

《蜀相》是杜甫的名篇,公元760年,即唐肃宗乾元三年,春天,著名的诗人杜甫拜谒了成都武侯祠,感由心来,写下了著名的《蜀相》一诗。今人谈及赞颂诸葛亮的诗歌,《蜀相》是不可不提的。在传统的解读中,都认为诗歌以“蜀相”作为题目,说明在诗人杜甫的心中,丞相这样的一个身份有着异乎寻常的意义。杜甫本身是一个读书人,而且是一个“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极具情怀的读书人。对于古代的读书人而言,要实现自己的抱负,致仕从政可以说是唯一的途径,也因此,对于古代以兼济天下为己任的知识分子而言,登上丞相之位实际上也就是最高理想。杜甫一生就怀抱“致君尧舜上”的梦想,故最常见的观点之一,就是杜甫主要是借此诗来委婉地表达自己的心愿。[1]

这样的解读合乎逻辑,没有问题。当然这样的解读,更多的也是从知识分子的抱负角度进行的解读。如果说政治抱负对于古代知识分子来说,是外在的、可以示人的一面的话,那在知识分子的内心,还有着一条重要的隐性线索,这就是“情感”。我国古代的大多数文人,内心其实都是有着丰富的情感的,当我们说有的诗人豪放,有的词人婉约的时候,实际上也就是在描述不同风格的诗词背后作者内心所蕴含的情感。情感线索是如此的重要,因此在解读课文的时候,不应当忽视这个线索。也因此,对于《蜀相》的解读,也需要觅得情感来作为解读的线索。

一、解读《蜀相》的多重视角

在解读经典的古代文学作品的时候,线索并不是唯一的,这实际上也就是在说明对于《蜀相》的解读,也应当有多重视角。追求多重的解读视角,并不完全是为了获得“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解读成就感,更多的是为了更为全面的解读文学作品,更为全面的认识文学作品后面的作者——这两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偏废的,认识作品就离不开对作者的解读,认识作者也需要依赖于作品的解读。

人们常说言为心声,对于教学而言,一个重要的目的是根据作者之言,去判断作者的心声。所谓文本解读,实际上也就是在作者这方面的努力。《蜀相》一经问世,便成为脍炙人口的名篇,多少名人志士尤其是具有家国情怀的人,在谈到或引用这首诗的时候,多数情况下都会产生敬意。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建议更多的是来自于《蜀相》所描写的主角。对于《蜀相》而言,一个基本的事实就是这是一首咏诸葛亮的诗。实际上,描写诸葛亮的这类诗屡见于杜甫的诗,其中的名篇佳句可以说是层见迭出。当然,《蜀相》这一首诗是流传最广、影响力最大的一首诗,而此诗之所以脍炙人口,主要在于它的结尾一联。[2]即“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

众所周知,诸葛亮之所以受人尊敬,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人們基于历史史实而创作出来的诸葛亮这一形象,已经成为鞠躬尽瘁的代名词,这样一个形象已经成为老百姓以及有家国情怀的人心目当中最完美的形象。令人扼腕叹息的是,就是这样一个几近完美的人,却六出祁山而未能克复中原,留下千古遗憾。人们谈及这一史实的时候,往往都会叹息一声,在这样的情感基础之上,杜甫说出“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可以说是说出了无数人心里的所感所想,这自然意味着作者与读者发生了心理上的共鸣。很多人喜欢这首诗,首先也正是因为收尾的这两句。

当然,无论是对于这脍炙人口的一句,还是对于整首诗而言,在解读的时候建立起多重视角,都可以促进解读者获得更多的认识。

这里提到的多重视角,常常包括史学视角、“志”的视角以及情感视角等。史学视角更多的是从历史史实的角度梳理出相关的线索,让解读者知道这首诗的来龙去脉,从而形成历史认知;诗以言志,因此“志”的视角则是站在作者的角度认识作者;情感视角相对而言比较小众,因为要探求一部文学作品背后诗人的内在情感并不容易,相关的结论也很难获得验证,因此过程与结果的相对模糊,使得解读者很少从这个角度对作品进行解读。但是,情感视角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视角,因为诗不仅言志,还托情。如果不能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那么对于经典诗词的解读,就有可能掺入更多的主观性而失去其客观意义。

其实上面已经提及,这首诗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就是因为作者借助于诗中的语言,与阅读这首诗的人发生了心灵共振。心灵的共振一定是在情感的基础上发生的,这首诗本身具有言史、言志、言情多重解读视角,在这些视角之下,人们对这首诗所获得的认识,有时候会独立形成,有时候又会水乳交融。重史者可以从中读出历史的味道,有志者可以从中读出志向的意蕴,而重情者则可以从中读出诸葛亮乃至于杜甫身上所共有的类似于出师未捷的感慨。当言史、言志、言情等多重解读视角叠加在一起的时候,相应的感觉也会同时出现,于是解读者就会进入一个多重想法、多重情感交织在一起的状态,这样一个状态在课堂教学当中并不被排斥,如果学生能够进入这样的状态并且获得更多的认识,那么文本解读就是成功的。

二、解读《蜀相》的情感主线

那么从情感角度来解读《蜀相》,又意味着什么呢?由于诗歌赏析的关键在于赏析视角的选择,而不在于赏析对象的确定。再结合上一点的解析,可以发现对于《蜀相》的解读,必须要重视情感主线。实际上笔者的这一观点并非孤立的,也有同行在研究的过程中提出诗歌赏析视角有三:语言赏析视角、意象赏析视角与情感赏析视角。在这三种赏析视角里,情感视角更具实用性。[3]这样的判断与笔者的观点的重叠之处,就在于重视情感视角。那么对《蜀相》的解读,不妨就沿着作者的情感线索,去探究其中的一些奥秘。

全诗当中,“锦官城外柏森森”这一句描写的是丞相祠堂所在之处给人的感觉。柏树从来都是种植在祠堂或坟墓旁边的,其给人的就是庄重之感,同时又有长寿之喻。在作者看来,柏有“森森”之感,这说明武候祠堂更多的是一种庄重之所。那么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要知道作者撰写本诗的时候,也正是其追求难以得到实现的时候,其将自己的情感夹杂在对丞相祠堂的观感当中,心中难免有一些孤独之感,难免会有一些失落之意。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细节,这一细节意味着作者杜甫在看到诸葛亮祠堂的时候,其实就有了一种心灵感应,面对自己的失意,作为一个文学大家,作为一个胸有抱负之人,其不会将自己心中的事直接写出来,而托物言志、托人言志就成为最好的选择。也就是说作者只可能将自己的情感,隐藏在站在诸葛亮祠堂之前对诸葛亮的感叹当中。这也就意味着在解读这首诗的时候,不仅要读这首诗表面的意思,也要读其内涵;既要读诸葛亮的出师未捷,也要读杜甫的郁郁而不得志。

把握到作者内心的这种情感,再去读另外两句——“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就可以发现,尽管碧草春色映阶,但给人带来的依然是一种孤独之意。这种孤独之意在“隔叶黄鹂空好音”中更是有所体现,如果说前面两句还是写一种静态之景的话,那这里的所描写的树上的黄鹂在隔枝空對婉转鸣唱的时候,无论是鸣着的黄鹂,还是听着的作者,又或者是读到这首诗的读者,所感觉到的又何尝没有一丝惆怅之音呢?

由于作者内心的目标得不到实现,所以在看到丞相祠堂的时候,心中难免有一些落寞。在丞相祠堂之前,想到“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的时候,既感慨于刘备三顾茅庐听到诸葛亮三分天下的雄心壮志,当然也感慨于诸葛亮辅佐刘备和刘禅时的得志。然而这种感慨也是一时的,因为作者迅即就想到了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而感觉“长使英雄泪满襟”。然而这对作者又意味着什么呢?诸葛亮虽然出师未捷身先死,但毕竟还有过茅庐被三顾的经历,还有过“出师”的壮举,哪怕是“出师未捷身先死”,哪怕是壮志难酬,但是毕竟也有过壮志得展的时候。很显然,作者反观自己,更加会感觉到一种失落。

在这种对比之下,作者内心的情感是复杂的,中国古人读书习艺,无一想的不是“学成文武艺,货卖帝王家”,但是像杜甫这样满腹金纶却报国无门,空有兼济天下之豪情壮志,却不得不面对“穷”这样一个客观事实,甚至连做到独善其身都不太可能。在这种情况下走到诸葛亮祠堂之前,即使看到的是山川美景、田园风光,也不可能真正做到寄情于山水,更多的一定是惆怅与落寞。此种情感之下所写出来的文字,自然满怀忧郁之情。

所以纵观这首诗,尤其是站在作者杜甫的角度来解读这首诗,再结合相关的历史背景,就可以发现作者专程踏访丞相祠堂,是“寻”过去的,这也就意味着作者原本并不熟悉,但内心依然想去,无非是想在那个情境之下一展胸怀而已。既然作者都不认为自己无法成为真正的“英雄”,那只能到丞相祠堂之前抚今追昔,让自己内心中的英雄情怀,与历史上的诸葛丞相获得一丝共振。

三、从诗人的情感到读者的情感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想象诗人杜甫站在丞相祠堂前面的时候,内心是一种怎样的感慨?在诸多伟大诗人当中,杜甫的为国为民情怀是众所周知的,这种情怀在他的诗作当中也有着很多的体现。进一步的研究可以发现,杜甫的诗作更多的是写他,而不是写自己,即使写自己的时候,抒发的也往往是对他人、对国家的一种关切。这是一种浓浓的情怀,在解读杜甫诗作的时候,一定要认识到这种情感线索,从而准确把握作者内心的情感、意境。

如果此时有心做一个横向与纵向比较,就可以发现杜甫的诗与其他诗有所不同,今人称杜甫为“诗圣”,其实并不是借助于“圣”来获得与“仙”的齐名。在笔者看来,此处还有另外一层含义,那就是由于杜甫的诗作当中,饱含着忧国闵人的情怀,而这种情怀在中国传统的文化里面,只有“圣”可以用来概括。人们常说的圣人,往往又是指品德完美无缺、本领堪能济世的人。诗在古代从来不是一个简单的文体,人们说“诗言志”的时候,就是认同诗人心中是有志的。问题在于,虽然杜甫心中有志,但是在具体的时代背景之下,却处于有志而不可得的状态。这个时候杜甫的表现有着异于常人的地方,常人不得志往往怨天尤人,杜甫虽然常有感慨却仍然心系天下,这是别人难以企及的地方。事实上也正是因为杜甫有着这样的情怀,所以他才能够在中国的历史中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回到诗作本身,相对于其他的诗作而言,作为杜甫传世名作的《蜀相》,是一篇雄浑悲壮、沉郁顿挫、震撼人心的作品。诗人通过游览古迹,凭吊先贤,追慕蜀相,感伤自身,字里行间流露出称颂之意,仰慕之情,叹惋之感,自伤之苦。[4]意之所指,自然是自己的志向;然而志向的实现极为渺茫,因此站在丞相祠堂之前,只能留下仰慕之情;仰慕是面向诸葛丞相的,一旦面向自己,却只剩下无数的感叹与惆怅,诗人很难做到不自伤。自伤无疑是痛苦的,然而除了痛苦又能如何呢?自伤与自愿自爱不同,用今天的话来说,自伤实际上就是自己一个人舔着自己的伤口,却不与外人言说。杜甫即使满腔忧郁,但是在走到武侯祠前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仍然是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在笔下的文字里,既有对诸葛亮的敬仰与追思,同时也有对家国的忧虑。对于后人而言,如果能够站到诸葛武侯的祠堂之前,也一定会想起杜甫的这首诗。无论是爱国志士还是普通人,只要能够读懂这首诗,就一定能够与杜甫之间发生心灵的共振。无论是扼腕还是长叹,都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方式。

为此,作为读者,解读经典名作,自然需要走入诗作当中,要能够发现诗作当中的情感元素,以为诗之解读寻找到更加稳当的基石。对于《蜀相》而言,想杜甫之所想,度杜甫之所度,感杜甫之所感,怅杜甫之所怅,何尝不是一种走入诗作的努力呢?其实把握杜甫的内心情感,很大程度上可以更好地让读者感受到杜甫为国为民的济世情怀,于是无论是读还是摹《蜀相》,就会有更多身临其境之感,自然也就会有更多的解读收获。

参考文献:

[1]常晓军.留诗武侯祠《蜀相》寄心曲[J].中学教学参考,2021(15):12-12.

[2]马茂元.漫谈杜诗《蜀相》——兼与萧涤非先生商榷[J].江海学刊,1982(6):3-6.

[3]韩燕.《蜀相》赏析的情感视角[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1(21):89-89.

[4]马月亮.品五个“一”读懂《蜀相》[J].语文教学与研究,2020(3):101-105.

许小花,浙江省义乌市义亭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祠堂诸葛亮首诗
《上课没人抢》
梁家祠堂史话
我想写首诗给你
诸葛亮喂鸡求学
从“读首诗再睡觉”看听觉阅读
过得再粗糙,心里也要有首诗
诸葛亮坦然报家产
祠堂,祠堂
书院、祠堂与湘学学统
诸葛亮“七擒孟获”说考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