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人物形象的影响因素及其研究的当代意义
——以《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塑造诸葛亮形象为例

2023-01-05王旭晨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陈寿三国志三国演义

王旭晨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 陈列展览部,四川 成都 610000)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形象被塑造得最鲜明的人物之一,毛宗岗曾在《读三国志法》中提出《三国演义》人物形象塑造“三绝”,即“诸葛孔明一绝也,关云长一绝也,曹操亦一绝也”[1]2。东晋裴启《语林》中描述诸葛亮“乘素舆,著葛巾,持白羽扇”[2]11,那是当时“名士”的形象,宋元时期在经历了其形象从“名士”到“名将”“智将”[3]114的过渡后形成了“人也,神也,仙也”完整的诸葛亮文化艺术形象。明末《三国演义》最终将诸葛亮描写成“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有经天纬地之才,出鬼入神之计”的智绝形象。而近代鲁迅又对诸葛亮有“状孔明之智近乎妖”[4]81的评价。鲁迅先生之评,既是对历代故事中诸葛亮行为的点评,也是对其造型的看法。究竟诸葛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历代争论从未停歇,但大多数人还是对其智者形象表示认同。

诸葛亮这个人物为什么被选中成为一种“智者的文化符号”?构成他形象的种种元素在历史上是否真实客观?其形象被不断塑造的动力与根源何在?我们今天对其历史形象的探究又有什么意义?笔者在这篇文章中将通过分析《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至第五十回,也就是诸葛亮赴东吴游说孙刘结盟与赤壁之战这段著名的历史,对解释以上问题略谈一点个人的看法,以请教大家。

一、文学的书写:历史人物的活化

(一)文学中的诸葛亮

《三国演义》从第四十二回到第五十回描述的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在曹操期待着一统中国的关键时刻,孔明游说,孙刘结盟,火烧赤壁,大败曹军,从此统一之梦暂时搁浅,三国鼎立之势初步形成。这让置身这段历史之外的人们,期待着一出出好戏上演,让这段历史之中的英雄们,不得不对神秘莫测的天意再次静静等待。

尽管历史伟大,《三国演义》却成功地把这段历史变成了诸葛亮个人表现的舞台。通过“舌战群儒”“智激周瑜”“智激孙权”“草船借箭”“巧借东风”“火烧赤壁”“智算华容”等一系列传奇故事,将诸葛亮塑造成为了人们心目中被神化的“军师”。《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诸葛亮舌战群儒 鲁子敬力排众议》,诸葛亮到了东吴后,孙权部下的文臣们分别从“孔明的个人能力”“抗曹的现实难题”“孔明的真实目的”“天下大势”“刘备身份的正统性”“孔明的‘学历’”及其“有无真才实学”等角度入手对诸葛亮发出刁难,但均被诸葛亮以巧妙机智、淡定自若的回答反击回去了。第四十四回《孔明用智激周瑜 孙权决计破曹操》讲述了孔明说服周瑜,让孙权下了抗曹的最终决心的事,其巧妙之处在于利用周瑜的自尊心让他自愿做出决定,深层次来讲这展示了诸葛亮深谙人性的特点。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 献密计黄盖受刑》中周瑜为找借口除掉诸葛亮,故意刁难,让他在十日内造十万支箭,而诸葛亮以“草船借箭”三日内解了此难题。周瑜想要除掉诸葛亮是出于对其智慧的忌惮,而诸葛亮能逃过此劫由恰恰是因为他的智慧。第四十九回《七星坛诸葛祭风 三江口周瑜纵火》,诸葛亮深知周瑜的病是心病,心病还需心药医,只一句“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就道出了周瑜的病因,并成功“借”来东风。最后智算华容,连曹操兵败之后的逃走路线与关羽出于其性格特点一定会释放曹操都全在诸葛亮了如指掌之中。在这几回中,诸葛亮面对数次危机,都应对自如,逢凶化吉,不可谓不是几度峰回路转,终究柳暗花明。

(二)正史中的诸葛亮

根据《山东省志·诸子名家志·诸葛亮》所辑,自晋到清,有二十二篇诸葛亮传,其中《三国志》中的诸葛亮传为最早[5]。陈寿《三国志》共65卷,其中《魏志》30卷,《蜀志》15卷,《吴志》20卷。《蜀志》共为约67位蜀汉三国人物作传,其中《诸葛亮传》6220字,在《蜀志》传记中仅次于《先主传》的7376字;同样,陈寿将诸葛亮传记单独列为一卷,其描述远远多于同样著名但却五人合为一卷的蜀汉“五虎上将”的传记等。从《三国志·蜀志》中各人物传记比较就可看出,陈寿对待写作诸葛亮传记态度是非常认真的,同时也说明了诸葛亮在蜀汉地位的重要。

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评价“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6]1835通过翻阅史籍我们会发现,正史中对诸葛亮在各项战事中的表现叙述并不多,甚至有许多《三国演义》中的神妙事件,其实并非诸葛亮所为。比如赫赫有名的典故“草船借箭”,在《三国志·吴志·吴主传》裴注中有所记载,是孙权在受到曹军弓箭攻击时随机应变的结果,与诸葛亮无关。至于“借东风”,从《三国志》及《资治通鉴》等史料看,有记载“盖放诸船,同时发火。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说明有大风相助,但完全没有提到诸葛亮“借东风”之事,而赤壁之战基本上是周瑜指挥的。可以看出,诸葛亮的主要功绩是促成了孙刘联盟,这是以他早在《隆中对》中就确定的天下三分为战略指导的。正史中并没有诸葛亮对赤壁之战贡献具体战术及在战争中的临场指挥的记载,只不过《三国演义》这类文学作品把诸葛亮塑造成了整合了战略规划、军事才能及个人魅力上各种优点的智者的“完人”。

另一方面,史书中的记载表明,诸葛亮对蜀地甚至南中地区,在农业、生产、水利以及制度、律法方面都有贡献。“亮之治蜀,田畴辟,仓廪实,器械利,蓄积饶,朝会不华,路无醉人”[6]1836。尽管三国时期总体动乱,四方人民生活质量并不高,但诸葛亮通过法治与限制地方大族和政府官员权力,缔造了一个相对公平、稳定的社会,并且通过以身作则的赏罚原则,让整个社会的风气保持了一个较高的水准。也许比起“军师”来说,“贤相”这个称谓更适合历史上的诸葛亮。

由上我们可以看出,《三国演义》给我们传达了最脍炙人口的诸葛亮故事、最深入人心的诸葛亮形象,但这些并不等同于正史。文学用跌宕起伏渲染历史,让历史变成故事,老少皆宜;但正史在娓娓道来中,把历史前行的规律、事物发展的本质给你讲明白。正史是文学的基础,文学是正史的活化,是历史人物的活化。

二、历史的书写:音调未定的传统

正史既是文学的基础,那这个基础客观确定而没有争议的吗?如是,那就不会有“知识考古”一说的诞生了,也不会有讨论历史的起源与目的的历史哲学的诞生了。正是因为正史也是由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书写的,才会让它有不同的音调,数家争鸣。

《晋书·陈寿传》记载,说陈寿父亲曾做过马谡参军,马谡兵败被诸葛亮所杀,陈寿父亲也被牵连受罚,诸葛瞻又轻视陈寿,因而陈寿为诸葛亮立传,说诸葛亮军事谋略非其长处,又无临敌应变之才;说诸葛瞻只工于书法,名过其实。这就是在指责陈寿的历史记录也许有个人恩怨影响的成分,不一定客观。不过史学家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指出:“(晋书)陈寿传,‘寿父为马谡参军,谡为诸葛亮所诛,寿父被髡,故寿为亮传,谓将略非所长。’此真无识之论也。亮之不可及处,原不必以用兵见长。观寿校定《诸葛集》,表言亮‘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励。至今梁、益之民,虽《甘棠》之咏召公,郑人之歌子产,无以过也。’又《亮传》后评曰:‘亮之为治也,开诚心,布公道,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恶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其颂孔明可谓独见其大矣。”[7]134先有陈寿《三国志》记录诸葛亮,再有《晋书》贬陈寿之说,进而又有赵翼等对《晋书》说辞的抗辩,到底孰是孰非,大概不可轻下结论,以偏概全。正如前文分析,笔者在目前的阅读分析积淀程度之下,还是认为陈寿的对诸葛亮的记录是能算得上认真客观的。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记载司马懿评价诸葛亮“天下奇才”,原话是“及军退,宣王案行其营垒处所,曰:天下奇才也!”[6]1823《晋书·卷一宣帝纪》记载的是“经日,乃行其营垒,观其遗事,获其图书、粮谷甚众。帝审其必死,曰:天下奇才也。”[8]8相比《三国志》,《晋书》中的“天下奇才也”更像是司马懿在料定诸葛亮失败的命运时说出的一种感慨的话,而非单纯的对其才能的赞赏。《晋书》中记载司马懿对诸葛亮的评价是:“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8]8这种看似矛盾的评价,也许是由司马懿作为孔明敌对方的地位所决定的——作为对手他既佩服孔明的才能,又在相互的对决中显示出自己自信而自负的一面。后来在正史撰写中,司马彪的《九州春秋》等都秉承司马氏旨意著述史实,使其记录的诸葛亮的能力与形象有所贬损。但东吴张俨《默记》考究了蜀汉与曹魏的地理优势与各种资源后,认为诸葛亮的功绩“方之司马,不亦优乎”“仲达之才,减于孔明”[3]47-52。

但是,《三国演义》的创作显然不是在讨论上述历史的记录谁更接近于真实。《三国演义》有非常明确的价值立场,即“尊刘抑曹”,“尊刘”,那连带着对诸葛亮也是往极致了写——智慧的化身、料事如神,连样貌都是魁梧英俊的。那《三国演义》又是如何确定它的音调的呢?或者说,它的音调基础是如何形成的呢?

三、音调的形成:历史背景与社会语境的塑造

(一)历史塑造:从“原始察终”到“功能需求”

复旦大学的姚大力教授认为,历史学有两种不同的学术取向:一种是“原始察终”,这是一种比较理想化的状态,是比较纯粹地试图去认识和理解过去,探索过去到底是如何发生的;另一种是具有“功能需求”的取向,不管是以史为鉴还是借古喻今,历史学会作为正统统治的一种辅助。如果说前述学者的争鸣是试图“原始察终”,那接下来朝代里诸葛亮形象的塑造和形成,不可否认是与朝代发展及统治需求相连的。对诸葛亮的尊崇以及三国中“尊刘”的传统,也是在历史中逐步明朗化的。

首先,公元234年诸葛亮逝世后,为其立祠的过程颇为波折。《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注引《襄阳记》记载,当时以刘禅为帝的蜀汉朝廷并未批准在成都给诸葛亮立祠,理由是依汉制在都城不允许给皇帝以外的人立祠。百姓只好私下祭祀。公元263年,后主刘禅才下诏为诸葛亮在其逝世之地沔阳(今陕西汉中)立祠[6]1835。

但两晋统治者对诸葛亮十分推崇:司马炎曾派亲信将领陈勰学习孔明练兵阵法,命人编纂诸葛亮文集,并要求陈寿《三国志》真实地记录诸葛亮的事迹。这个时期成都也出现了孔明庙[9]457。唐玄宗天宝七年(748年)正式下诏,首次以朝廷的名义,把诸葛亮作为忠臣,列入每年春秋必须祭祀的范围。唐末,王建占领蜀地后不久,便下诏“赠诸葛亮为安国王”。宋太祖开宝三年(970年)诏:前代功臣、烈士,详其勋业优劣以闻。除诸葛亮外,又新选入了刘、关、张,相当于宋朝廷作为官方表态以蜀汉为三国正统。

官方的认可以及一步步的制度化、正式化,在任何朝代都会对文学创作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东晋习凿齿在其著述《汉晋春秋》中就已见“尊刘贬曹”的记录模式。宋代中国经历了北宋和南宋,再次从统一走向分裂,曹魏和蜀汉的正统问题又成为一个可以用作“借古喻今”的焦点[10]。明清之交中国社会民族矛盾尖锐,清朝统治者深谙以战争得天下,但无法以战争治天下的道理,为笼络汉人,积极学习接纳汉文化,对汉文化中的民族英雄不是排斥而是大力推崇,成都武侯祠也是在康熙年间修缮重建的。诸葛亮作为一种智慧的象征,一种做人的榜样,是统治者需要为人们树立的学习对象,引导群众成为这个社会有益的建设者与安定的维护者,而非破坏者,历代不少统治阶层相中诸葛亮,鼓励人们学习他鞠躬尽瘁的忠义特质,诸葛亮的形象因而在历史进程中越发鲜明。

(二)大众塑造:从“对安定生活的渴望”到“对救世英雄的想象”

南朝梁《殷芸小说》里有一则颇有深意的记载。“桓宣武征蜀,犹见诸葛亮时小吏,年百余岁。桓问:‘诸葛丞相今谁与比?’答曰:‘葛公在时,亦不觉异,自公殁后,不见其比。’”于是桓温“夷少城,犹存孔明庙”以示尊敬。这个故事的产生,足以说明,不管在军事上诸葛亮才能几何,至少在他治蜀期间,蜀地经济还是得到了恢复和稳定。在此阶段,人们关于诸葛亮的评价与故事,还多是接地气的。隋唐时市人小说与诗歌歌颂的也是侧重于诸葛亮作为忠臣贤相的品质,如杜甫《谒先主庙》描述诸葛亮“复汉留长策,中原仗老臣”等;唐代留下的与诸葛亮相关的轶闻也是“节度使摘了诸葛亮手植的古柏树枝被世人批评”[11]29之类。但随着时间的远逝,以及正统地位的提升,其形象传说越来越神化。

宋元时期,以三国故事为题材的“说三分”话本流行,《三国志平话》话本奠定了很多《三国演义》中故事的雏形,诸葛亮在其中被描写得越来越神通广大,儒道文化的对社会的影响也影响到文学中的人物塑造。最终到了明代,诞生了《三国志通俗演义》,也就是今天常说的《三国演义》,有了今天“既有儒家的抱负、道家的风范,复有法家的方略、兵家的智慧,是一个合‘贤相’与‘谋士’为一人、集政治家与知识分子为一身、融大传统文化与小传统文化于一体的多元复合式形象”[12]的诸葛亮。《三国演义》为了表现诸葛亮的智慧,赋予了其各种神仙式的超然能力。“赤壁之战”中借东风一段描写的详细程度,颇有架势。先极细致地描述他祭风的祭坛极富中国周易哲学色彩的布置,再写祭坛驻守各类军士的严整,还写头两天都“天色清明,微风不动”,一定是等到最后关头才东南风起,吊足了读者胃口。其他情节中也融入了诸葛亮神人一般的能力,如排兵布阵、驱使鬼神之类,这些也许是中国历史上宗教文化的影响,也是被罗贯中巧妙结合运用成为了诸葛亮智绝形象的一部分。

作为“矢志兴汉室”的刘备集团的重要角色,诸葛亮也成为被正面渲染的对象。人们对于正统被维护,正面势力当道,国家安定统一的希望决定了诸葛亮这个形象是被寄予厚望的。

(三)艺术塑造:从“历史人物”到“文化符号”

为了让历史人物真正活起来,让历史人物与当世的人们对话,艺术与文学作品不能只是远离大众的学术,而要善于讲故事,才能更有效地把历史人物的关键品质传达给世人,让一个单独的个体进阶成为一种文化符号。比如在《三国演义》中,更吸引读者的是各种奇思妙计、人与人的交锋,各种壮阔的战争描写,激动人心的胜利。正史中对人物如何治理内政,保障后勤的内容,虽然于社会有功,但要描述出来就不那么有声有色。艺术描写的需要把诸葛亮完善成了有着各种魅力与能力的全能形象,把诸葛亮一点一点扶上了民间偶像的位置。

由历史与文学的对比可见,多个众口相传的印证诸葛亮智慧的历史典故,都存在虚构成份。有的是别人的故事,被搬到了诸葛亮这个人物身上,如“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等;有的并非历史记载,而是由《三国演义》根据前代的杂剧、平话以及各种民间故事发挥而成,如“舌战群儒”及以曹操《铜雀台赋》来“智激周瑜”之事等,甚至铜雀台建成的时间都晚于赤壁之战;还有的是历史上有过相关事件,但《三国演义》把故事更详细化、生动化了,如“智激孙权”等。同时还使用了一些氛围烘托、人物对比等手法,成功地构建起了《三国演义》的精彩,让它的传播效果更强,让其中的人物从无情前进的历史中脱颖而出。

四、历史的遗产:文化流转的意义

2017年,诸葛亮入选四川省十大历史文化名人。这是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成果之一,是相关专题组实地赴全省各地调研考察严格审议的结果。能入选的人物都是有代表性、有显著正面历史影响的。

中华文化是一个悠久的连续整体,要知过去才能知未来,要知其所以然才能真正知其然。但连续的文化,它的“真”的概念及其复杂,因为历史既有“原初性”也有“变化性”。如同祭祀诸葛亮的武侯祠,在两晋南北朝被首次修建出来,在漫漫历史改朝换代中经历了多次修缮、损毁、重建等,那最原初的武侯祠和被修缮过的武侯祠,哪个才是“真实”的呢?这不是一道简单的选择问。“真实”的不只是一个时间点,而是整个历史过程、文化环境的集成,在于其沉淀下来的全部的历史信息。诸葛亮形象也一样。诸葛亮的形象没有在历史的长河中被湮没,反而一次又一次被时代选中,成为优良文化的代表,一方面是由于其本身的精神品质,另一方面也是历朝历代积累的结果,不是一代之功,不是一人之力。诸葛亮历史上的真实形象,值得历史学家研究讨论,但是诸葛亮经过这样历代创作集大成后的形象,也已经是历史的一部分,无法仅以原初性的讨论否认其实实在在产生的社会影响力。

研究历史人物形象的当代意义就在于:从历史人物形象的流变理解中国社会发展背景,理解中国人骨子里的文化基因是什么样的,在理解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扬中华文明,让这些经过千年积淀的文化成果给人们带来精神的满足与引导,实现文化立世、文化兴邦[13]105。

猜你喜欢

陈寿三国志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骗了你多少年
陈寿不惧强权
大话三国志
《三国志演义》的“知遇”之感
陈寿:有才也要讲究说话方式
陈寿:有才也要讲究说话方式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三国志》的书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