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英雄读书论
——以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关羽为中心的考察
2023-01-05付开镜
付开镜
(许昌学院 魏晋文化研究所,河南 许昌 461000)
秦末领导百姓推翻秦朝残暴统治的刘邦和项羽,尽管成为灭亡暴秦的英雄,但是他们的文化素养普遍不高,故而唐人章碣评论道:“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元来不识书。”[1]7716所谓不识书,只是不爱书,绝非文盲。不过,刘邦虽然不识书,却能够依靠读书人的智谋,建立汉朝,并能重用读书人,听从读书人的建议,在建立汉朝后迅速从马上打天下转移为马下治天下。世异时移,到了东汉时期,全国的教育得到了巨大的发展,通过读书获取治国用兵之术、获取治理天下的智慧,已成为天下人的共识。东汉建立之初,很快就形成的“学习型社会”[2],正是这种共识的反映。汉末三国时期,社会读书风气依然浓厚,大凡渴望建功立业者,都非常认可读书的作用,把读书当成实现人生理想的重要方式。当时,社会上就形成了浓厚的好学风气,尤其是英雄人物,都非常重视读书。所谓英雄,是指“识见、材能或作为非凡的人。”[3]2638三国时期的英雄们,多重视读书,并形成了重视读书的风气。尽管他们读书的方式各有不同,但都取得了良好的读书效果,为他们参与政治活动和建功立业奠定了智慧基础或道德基础。
一、三国英雄的五种读书方式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和注释者裴松之都相当重视传主读书事迹的记述。因此,三国英雄的读书方式,在《三国志》和裴松之注释中,有多处记载。本文以《三国志》中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关羽五人的读书特点为中心,兼及其他人物,来管窥三国时期英雄们的读书活动。
曹操是终身手不释卷和博览群书型读书者的代表。《三国志·武帝纪》曹操:“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4]55可见,曹操在军备繁忙之际,曹操依然要抽出时间读书。曹操在年轻时已养成了读书的习惯。曹操在《己亥令》中曾说,他一度在其家乡谯东五十里:“筑精舍,欲秋夏读书,冬春射猎。”[4]34可见,曹操把读书当成其人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曹操具有相同读书特点者,大有人在。如曹操之子曹丕:“少诵《诗》《论》,及长而备历《五经》、四部,《史》《汉》、诸子百家之言,靡不毕览。”[4]89田畴:“好读书。”[4]340孟光:“博物识古,无书不览。”[4]988吕乂:“少孤,好读书鼓琴。”[4]988步骘:“手不释书。”[4]1240鲁肃:“手不释卷。”[4]1272陆凯:“手不释书。”[4]1400孟仁读书:“夙夜不懈。”[4]1168董遇强调读书“必当先读百遍”[4]420,并要求充分利用“三余”时间读书。
刘备是重视修身与益智并举型读书者的代表。刘备的读书兴趣不如曹操浓烈。史称:“先主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4]871所谓“不甚乐”,就是不是特别喜爱,但这并不是说刘备讨厌读书。刘备年轻时曾师事大儒卢植,足以说明刘备非常重视读书。史载,刘备临死之前,曾遗诏敕太子刘禅一定要多读书。他要求刘禅:“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可读《汉书》《礼记》,闲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闻丞相为写《申》《韩》《管子》《六韬》一通已毕,未送,道亡,可自更求闻达。”[4]891刘备直接点出的书,他自己肯定阅读过。这些书可分为三类:一是历史书,强调了《汉书》的地位。《汉书》所记,是与刘备有血缘关系的刘邦建立的皇朝下的种种故事,这说明刘备非常重视“红色经典”的教育。二是儒家经典,强调了《礼记》的地位,这说明刘备非常重视儒家思想的修身功能。三是法家和兵家著作,这说明刘备也非常重视读书的实用性。可见,刘备的读书,既强调了修德,又强调了益智,重视修德与益智的相结合。
孙权是涉猎往事和急读要籍型读书者的代表。《三国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曰:
初,权谓蒙及蒋钦曰:“卿今并当涂掌事,宜学问,以自开益。”蒙曰:“在军中常苦多务,恐不容复读书。”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令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少时,历《诗》《书》《礼记》《左传》《国语》,惟不读《易》。至统事以来,省三史、诸家兵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如卿二人,意性朗悟,学必得之,宁当不为乎?宜急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及三史。孔子言:‘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孟德亦自谓,老而好学。卿何独不自勉勖邪?”[4]1275
可见,孙权的读书,早年有博览的特点,后来有涉猎往事和急读要籍的特点。孙权的读书,与曹操的读书都有相近处,但却又有不同。孙权年少时因读书的功利性弱,重在博览;年长后读书因功利性加强,重在涉猎和急读,把三史、诸家兵书当成阅读的重点。《十七史商榷·校读记》说,孙权所言三史,指《史记》《汉书》《东汉观记》[5]309,当是。与刘备临死嘱咐儿子多读《汉书》类似,都认为从历史中可获取处理政务的经验教训。关于孙权读书的特点,还有一例。史载:孙权派出能言善辩的使节赵咨出使曹魏,魏文帝曹丕问孙权是否知学。赵咨回答说:“吴王浮江万艘,带甲百万,任贤使能,志存经略,虽有余闲,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不效诸生寻章摘句而已。”[4]1123赵咨在曹丕面前夸赞孙权,是为臣应尽的义务,尽管有浮夸之处,但是,孙权喜爱读书却是实情。孙权读书能够做到既博览,又不寻章摘句。和孙权博览群书相近者甚多,如李典“博观群书”[4]533;张昭“博览众书”[4]1219;阚泽“究览群籍”[4]1249;王蕃“博览多闻”[4]1453。
诸葛亮是隐居耕读和观其大端型读书者的代表。《三国志诸·葛亮传》注引《魏略》说:“亮在荆州,以建安初与颍川石广元、徐元直、汝南孟公威等俱游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4]912诸葛亮“‘观其大略’的读书方法实乃两汉古学治学方式之传承与发扬。”[6]所谓观其大略,就是不做寻章摘句的学问,而是通过读书获取前贤的思想精髓,即获取前人的智慧,以便用于政治实践之中。这种读书方式,只求掌握书中所述内容的重点,而忽略非重点。可见,诸葛亮的读书,有观其大略特点。不过,诸葛亮读书,具有隐居躬耕的特点,因此,又特别重视道德的修炼,即如后来他告诫儿子所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7]47
关羽是独好一部儒家经典型读书者的代表。《三国志·关羽传》注引《江表传》云:“羽好《左氏传》,讽诵略皆上口。”[4]942《左氏传》即《左氏春秋传》,讽诵意为背诵。关羽读到能够大致背诵《左氏春秋传》的程度,足见反复阅读过《左氏春秋传》。《三国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也载:吕蒙曾对鲁肃论说关羽:“斯人长而好学,读《左传》略皆上口。”[4]1275可见,关羽虽然身为武将,热衷阅读《左传》的声名已经远扬。和以上人读书方式不同的是,关羽所读之书甚少,他只喜爱读《左氏春秋》。《春秋》是孔子编撰的儒家重要经典,《左氏春秋传》在《春秋三传》中重视以史实详解春秋的褒贬之义。关羽喜爱读此书,与其喜爱儒家的思想观念大有关系。考察其后半生的政治行为,足见其忠义之举,与其喜爱读《春秋》密不可分。当然,关羽喜爱《春秋》,并非特殊现象。事实上,东汉末年《春秋》已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开来,和关羽同样喜爱《左氏春秋传》者,在当时还大有人在。而且他们对《春秋》的研读,比关羽要深入得多。如魏国的王朗及其子王肃、贾逵、杜宽及其子杜预、董遇等,均喜爱《春秋》。贾逵:“最好《春秋左传》,及为牧守,常自课读之,月常一遍。”[4]481杜预曾对晋武帝说自己有“《左传》癖”[8]1032。杜预在反复阅读《左传》之时,并对此书进行详细的注解,给后人留下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这也是“杜预平生以立言立功自期”的表现[9]。董遇善《左氏传》,并留下利用“三余”时间读书的美名[4]422。还如孙吴的张昭:“少好学,善隶书,从白侯子安受《左氏春秋》,博览众书。”[4]1219尽管“研读《春秋》在三国不是个别现象,它遍及魏蜀吴三国”[10],但是,像关羽这种独好《春秋》,且能讽诵略皆上口者,在当时还是非常出名的。而上述所提及的人物,或无英雄之名,或堪为英雄,其人生的背景却远比关羽为优。故而,除杜预外,其他人尽管喜爱《春秋》,却乏关羽诵读《春秋》之声名。
二、三国英雄读书方式不同的原因
据上述可知,三国英雄中五种读书方式的代表人物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关羽,其读书都具有建功立业的人生目的。而五人的读书活动和读书方式存在较大差异之因,主要在于他们出身不同与由此造成的读书环境的不同。
曹操的祖父曹腾是汉朝宦官,其最高职务为中常侍、大长秋,二者均属于宦官中的高级职位。曹操的父亲曹嵩官至太尉,其职位属于三公之一,为东汉最高级别的官位。因此,曹操出身于权贵之家。在东汉重视儒学的背景之下,曹操自小就有接受良好教育的优越条件。
刘备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而刘胜为汉景帝刘启之子。可见,刘备与当朝皇室具有甚远的血缘关系。刘备的祖父刘雄曾举孝廉,官至东郡范令。但史书未言刘备之父的官职,刘备少孤,说明其父死亡甚早,估计未能入仕便已亡故。因此,刘备年少时家道已经中落,为了生活,一度“与母贩履织席为业”[4]871。不过,刘备毕竟属于皇族血统,家庭重视教育。因此,刘备年少时受到同宗的接济,接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
孙权的父亲孙坚,曾以长沙太守的身份参与讨伐董卓的战争。后官至破虏将军。孙坚死,孙权兄孙策逐步掌控了孙坚的部属,后朝廷策封其为讨逆将军、吴侯。孙策死,孙权受孙策部属拥戴,成为江东之主。因此,孙权的读书条件,尽管没有曹操优越,但是,由于有其父兄的奠基,也就不存在缺乏读书衣食等基本的问题。及孙权接任其兄职位后,尽管政务繁忙,但读书的环境自然不存在任何问题了。
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曾做过泰山郡丞一职,但是在诸葛亮很小时,已去世了。诸葛亮兄妹数人依靠其叔父诸葛玄的抚养,方才生存下来。后来,为躲避战乱,诸葛玄带诸葛亮等人南下往依刘表,但诸葛玄不久罹难,诸葛亮只能独立生活。可见,诸葛亮自小开始,其读书的条件已甚为恶劣。
关羽家世,史载不清。《三国志·关羽传》载:“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亡命奔涿郡。先主于乡里合徒众,而羽与张飞为之御侮。”[4]939根据《三国志》及裴注的记载,我们根本无法考证其家族的来龙去脉。但可以推断,关羽的出身,应该属于平民阶层,不可能出身于豪门大族。从关羽本字长生可知,关羽父辈文化素质不高。上述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都有家世可溯,唯有关羽,没有父祖兄弟任何信息可考,加上后来亡命外逃,更与家乡断了关系。因此,关羽年轻时的读书环境,应该缺少曹操、孙权、刘备、诸葛亮那样的家庭背景和读书的条件。但是,关羽能够读《春秋》,也说明他接受过正规教育,但接受教育的时间可能不会太长。与关羽相似的出身寒门的武将,年少时多不具备安心读书的环境。如前面所说的吕蒙,也只是到了壮年时期,在孙权的劝导之下,才开始认真读书的。
由上可见,家庭出身的不同,是决定着各人读书方式不同的基本原因。曹操出身于富贵之家,具有的读书环境最为优越,读书所需的条件非常完备,故而能够博览群书,并养成爱好读书的习惯。孙权出身于中层领导干部之家,具有的读书环境较为优越,就能够博览群书,但是,却未接受到像曹操那样的官方教育,而且年轻时就接任了其兄的职位,因政务繁忙,只能选择有实用价值之书进行涉猎了。诸葛亮出身于没落的中下层官员之家,父死依叔,其家乡琅琊国又遭受兵燹之灾,被迫随其叔父诸葛玄南下依附刘表,后到襄阳,叔父又死,只好躬耕隆中10年,其长期具有的读书环境较为恶劣。而要想建功立业,只能进行选择性读书,并以观其大略为主要读书方式了。关羽出身平民阶层,祖上无显名者,其读书的环境环境不可能良好,祖上估计也没有重视读书的家风和读书的经济条件。因此,关羽偏爱儒家经典《左传》并反复诵读,已属不易。
三、三国英雄五种读书方式影响的比较
尽管人的先天禀赋的高低,是其是否能够成才的重要因素。但是,后天能够接受的教育质量的高低,也是其人能否成为英雄的重要因素。因此,三国英雄们的读书生活是促进他们成才的重要因素。吴国名将吕蒙的读书并非出于主动,而是在孙权的劝导之下开始认真读书的。但是,吕蒙读书后进步甚大。一次鲁肃与其相见,闻其言,大惊,拊蒙背曰:“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4]1275可见,读不读书,对人生的影响甚大。而如何读书,即用什么方式读书,对人生的影响也同样巨大。
在以上五种读书方式中,曹操的手不释卷的读书方式收获极多。曹操从群雄中脱颖而出,根本原因不在于他出身的优越,抢占了政治先机,而是因为其具有他人所不具备的谋略。如果要比出身,袁绍、袁术兄弟的出身要比曹操高贵得多。因此,热衷读书是曹操智慧得到极大提高的重要途径。也就是说,曹操之所以足智多谋,与其喜爱读书,借鉴前人的经验具有重要的关系。曹操在汉末中以弱克强,正如荀彧所说,在于曹操“能断大事,应变无方”[4]313。诸葛亮也曾称曹操能够战胜袁绍的原因,除了天时之外,更为重要的却是人谋。所谓人谋,就是曹操及其集团成员的智谋。曹操卓越的军事才能的生成,与其喜爱兵法大有关系。史称曹操:“自统御海内,芟夷群丑,其行军用师,大较依孙、吴之法,而因事设奇,谲敌制胜,变化如神。”[4]55曹操读书取得的成就,不只在参与国家治乱方面,而且还表现在文学创作方面。单从著文成就上看,曹操也是一时之选。曹操的代表性诗作,构成了“建安风骨”的主体,成为千古名篇。曹操、刘备、孙权都是三国初期著名的英雄,但是刘备不是特别喜爱读书,孙权则又过于讲究读书的实用性,因此,这二人都缺乏文学素养,没有优秀的文学作品传世。此外,曹操还“抄集诸家兵法,名曰《接要》,又注《孙武》十三篇,皆传于世”[4]2,表现出曹操通过读书增强自身能力的多面性。由此可见,曹操养成的终身喜爱读书的习惯,是当时最有有效的读书方式。不过,曹操虽然养成了终身读书的习惯,但是,读书却过于繁杂。曹操在吸收儒家思想的同时,又大力吸收了法家的阴谋学。因此,曹操在政治上就表现出特别奸诈的一面,也因此难得一批人才的真诚拥护。曹操帐下所用的杰出人才司马懿,最终成为曹魏皇权的掘墓人。曹操又喜爱道家的成仙术和养生术,渴望过上仙人的生活,并创作游仙诗,这也是曹操读书不择内容的结果。曹操热衷于成仙活动,耗费了曹操大量的时间,而不能专心于思考治国用兵之术。孙权少年时喜爱读儒家经典,唯独不读《易》,足见孙权知道《易》对治国用兵没有价值。这是孙权读书的高明处。
刘备重视儒家思想的读书方式,具有取得天下人内敬服的极大优点,但是,同时也存在不足之处。刘备年轻时接受到正规的儒家思想的教育,形成了以儒家信义为实现复兴汉室的主导思想并践行之,得到了一批忠贞者的真心拥戴。这是刘备与曹操读书收获的最大不同处。但刘备读书最大的缺点,在于未能博览群书。也就未能充分吸收前贤的智慧,遂造成在处理国家大事犯下不可挽回的失误。刘备为报关羽之仇,兴兵东伐,但是,却连营七百余里,犯了兵家大忌。曹丕听说此事后,料定刘备必败。史载:谓群臣曰:“备不晓兵,岂有七百里营可以拒敌者乎。‘苞原隰险阻而为军者为敌所禽’,此兵忌也。孙权上事今至矣。”[4]80曹丕举出兵法上的名言判定刘备必败,说明他对前代兵法之书阅读甚深。由此可见,曹丕所读的兵书,刘备极有可能没有读过,这就限制了刘备决策的能力。从战略上讲,夷陵之败,源于刘备战略决策的失败。从战术上讲,夷陵之败,则源于刘备的战术错误。刘备不能在双方交战期间制定出正确的战术措施,不能收拢兵力,缘于他对前代兵书了解不够。这是刘备早年不甚乐读书引发的严重后果。
孙权涉猎往事和急读要籍的读书方式,表现在相当实用的特征。这种读书法,强调了读书之急,因此,可迅速取得现学现用的效果。由于强调实用,因此,对于修炼品德的儒家之书,孙权未必上心,而对于能够治理国家的之类的书籍,却非常重视。因为讲究实用,因此,孙权的政治行为就不太重视儒家的政治人格,因此,在与刘备联合取得赤壁之战胜利之后,就迅速谋划武力夺取荆州的战略。在受到刘备的东征的报复之时,就不惜卑躬屈膝,向曹操父子称臣。可见,孙权在读书过程中,轻视儒家的政治人格,形成了实用主义的政治观。因此,孙权的读书方式,其优点是取得了政治上的最大利益,但其缺点却是损害了其政治人格和政治形象。
诸葛亮观其大端的读书方式,摆脱了汉代经学繁琐的求学方式,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诸葛亮不做章句学问,而讲究经世致用,是其能够向刘备提出隆中对策的重要原因。隆中对策所体现出来的政治见解,无疑为具有兴复汉室之心的刘备提供了一副灵丹妙药。而刘备遵照诸葛亮提出的隆中对策,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政治业绩。不过,诸葛亮在读书过程中,不只单纯为了提高其参与政治的智慧,而且还注重提高其政治人格的修养。因此,在参与刘备集团之后,诸葛亮感于刘备的三顾之恩,在刘备死后,忠心耿耿辅佐刘备之子刘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在治蜀过程中,一心为公,取得了蜀汉上下的爱戴。和曹操喜爱文学创作不同的是,诸葛亮并未有刻意的文学作品问世,但是,他所撰写的《出师表》,却成为文学名篇,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世人的重视。这正是诸葛亮读书过程中,重视人格修炼的结果。诸葛亮死后,名声传播到敌国,晋朝建立后,晋武帝下令重用诸葛亮的后人,并指令陈寿编撰《诸葛亮集》。可见,诸葛亮的读书,是根于德才并育的目标,因此,诸葛亮尽管出师未捷身先死,未完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但是,却在道德上建立了一个政治人格的伟岸形象,其形象到了今天,已演化为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念的载体。
关羽专爱《左氏春秋》的读书方式,是其形成忠义价值观念的重要原因。孔子作《春秋》的背景,在于“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孟子·滕文公下》)因此,孔子编撰的《春秋》,以微言大义著称,具有强烈的褒贬性。孔子在《春秋》里,歌颂的是社会正义,批判的是社会残暴;支持的是遵守礼制,反对的僭越其位。因此,孟子说:“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孟子·滕文公下》)司马迁也说:“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弊起废,王道之大者也。”“为人君父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蒙首恶之名。”[11]3297-3298关羽在读《春秋》的过程中,吸收了《春秋》中政治价值观,从而铸成了他自己的忠义人格。其忠义人格集中体现在他参与政治活动之后,即一生追随刘备,而视曹操赏赐的富贵如浮云。因此,关羽读《春秋》的重影影响,“不在《春秋》学问而在其道德情操上。”[10]但是,关羽偏好《左氏春秋》,却未能博览其他有益其智的前代之书,就不能广泛吸取历史中处理正事尤其是人际关系的经验。史称关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4]944关羽能够爱护自己的士兵,却在士大夫面前十分骄狂,这是很大的缺点,最终导致士大夫——南郡太守麋芳降吴,自己进退失据,造成“大意失荆州”并身死敌手的严重后果。
总之,三国初期英雄们形成的五种读书方式表明,东汉时期社会形成的读书风气,尽管受到乱世的冲击,却依然延续下来,体现出社会的进步性。而时人对读书意义的认识,已完全成熟,正如吴国皇帝孙休所说:“书籍之事,患不好,好之无伤也。”[4]1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