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链球菌病病原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2023-01-05张宝泉
张宝泉
(黑龙江职业学院,哈尔滨 150028)
链球菌在自然界广泛分布并且经常构成人类和动物菌群的一部分,拥有多种血清型(如A、B、M型等),不同血清型的链球菌致病性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是一种典型的人畜共患传染性病原。羊链球菌病是羊的一种传染性疫病,民间俗称嗓喉病。该病的发生主要是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羊的急性、发热性传染病,常发于冬春季节。该病的传染方式主要是经消化道和呼吸道进行传播,感染后的病羊常表现为下颌淋巴结与咽喉肿胀,各脏器出血、大叶性肺炎、胆囊肿大等,常常与其他病原菌混合感染,羊群发病后常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羊链球菌病在我国西北地区存在时间较为长久,20世纪50年代在青海省出现并流行,之后传播至四川、新疆、甘肃、内蒙古、河北等地。近年来,随着全国羊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及规模不断壮大,智能化设备设施的投入和使用进一步提高了羊的养殖效率。但由于专业技术人员数量配备不足,专业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场区养殖管理混乱等因素,造成羊的传染性疫病频发,尤其是像羊链球菌一类的急性传染病。对于小规模养殖户,由于养殖技术缺乏,常常出现在发生该病后大量盲目选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导致耐药菌不断出现,使用现有的抗生素难以控制该病的传播和流行,因此及时掌握羊链球病的发病特点、临床特征、耐药性、防治技术等情况,对于提升羊的养殖技术、增加羊场的养殖效率和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1 羊链球菌病的病原
羊链球菌病的病原是羊链球菌,通常会根据菌落形态、溶血、生化反应和血清学特异性进行分类,一般根据血琼脂溶血的类型将其分为三组:β溶血(红细胞透明、完全溶解)、α溶血(不完全、绿色溶血)和γ溶血(无溶血)。血清学分组基于细胞壁碳水化合物(A组~V组)、细胞壁菌毛相关蛋白和B组链球菌多糖荚膜中的抗原差异。羊链球菌为需氧或兼性厌氧菌,在有氧和无氧的环境中均可生长,无运动性,一般条件下不形成芽孢,革兰氏染色呈现阳性,球状。可存在于病羊的各个脏器组织之中,尤其是在呼吸系统器官,如鼻腔、气管和肺中分布最多。不同血清型的链球菌具有不同的致病方式,如A组链球菌通过其表面特有的M蛋白和磷壁酸、具有抑制吞噬作用的透明质酸、细胞外产生的致热毒素等致病。
2 羊链球菌病的流行病学特点
病羊和带菌羊是羊链球菌病的主要传染源,该病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或者损伤的皮肤、黏膜以及节肢动物(虱、蝇等)叮咬而引起传播,病死羊的皮毛、肉等也能成为传播的病原。该病常发生在寒冷的冬季和初春季节,尤其是在饲草资源匮乏的时期,常呈现地方流行性或者散发性。该病菌可分布在病羊的任何脏器以及排泄物、分泌物中,如气管分泌物、鼻液、粪便、尿液等,该病菌对外界环境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常温条件下能够存活100d。
3 羊链球菌病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羊感染链球菌后一般会有1~3 d的潜伏期,潜伏期之后多呈急性经过,部分病羊往往突然发病死亡,且没有表现出任何明显的症状。病情稍轻的患病羊常表现出精神萎顿、食欲减退、反刍迟缓甚至停止的症状,通常在1~3 d内死亡,个别症状较轻的羊能够耐过,之后表现出预后不良的症状。病初病羊表现为体温升高,最高可达41℃,呼吸加快,达到50~75次·min-1;脉搏达到120~160次·min-1,精神沉郁,垂头弓背,呆立不动,食欲不振,停止反刍,可视黏膜(如眼角膜)呈现充血的状态,不停流泪,同时有脓性分泌物产生,如黏脓性鼻液,部分病羊的咽喉部有出血肿胀的情况,触诊能够感受到发热肿胀的状态,个别羊还会表现出呼吸困难、间断咳嗽的情况。妊娠母羊在孕期感染了羊链球菌会造成肠胃功能减弱和消化功能减退,子宫黏膜出现结节,还可能发生流产[1]。病羊临死前卧地不起,四肢呈游泳状划动,四肢痉挛和颈部肌肉痉挛,部分羊不断发出尖叫声,有时表现出磨牙等神经症状。
通过对病羊进行病理解剖可见下颌淋巴结出血、肿大,局部伴有坏死;呼吸系统组织,如鼻、咽喉、气管黏膜呈现广泛性出血点、血丝,咽喉部会出现胶冻样浸润;肺脏呈现明显肿大和出血的情况,肺大叶可见坏死灶,个别病羊的肺脏与胸壁呈现粘连的情况;胸腔、腹腔有大量黄色浑浊的积液;肝脏、胆囊肿大;脾脏明显肿大,颜色呈现暗红色;肾脏被膜难以剥离,其质地变得脆、软;大网膜、肠系膜出现大面积的出血点,淋巴结肿大;胃肠道多数呈现鼓气现象,内容物稀软并呈流水样流出;膀胱黏膜上也会呈现出点状出血。
4 羊链球菌的分离鉴定
4.1 染色镜检和细菌培养
常常无菌采取病变的部位,包括病羊胸腔、腹腔的渗出液,肺、肝、脾、肾、淋巴结组织以及血液等。将采集的渗出液或者组织进行涂片或者接片,然后进行革兰氏染色、瑞氏染色。通过镜检可见成对或4~6个短链状的革兰氏阳性球形菌,通过短暂时间的培养后,可见到呈现长链状排列的革兰氏阳性球形菌;瑞氏染色后可见有荚膜,多为成对或者3~5个短链状排列的球形菌,并且分布比较集中。病料接种于普通培养基或者血琼脂平板上37℃培养24 h,普通培养基上可见表面光滑、灰白透明、露滴状的单个菌落,将其单个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同样也能够看到成对或者短链状排列的革兰氏阳性菌[2];在血琼脂平板上生长出无色、透明、有β型溶血环的露滴状菌落,溶血环直径为1.0 mm左右。病料接种在马丁肉汤中培养24 h后,肉汤变混浊,肉眼可见有少量絮状沉淀,继续培养1周后可见培养基部变为澄清。
4.2 生化试验
采用生化试验进行羊链球菌的鉴定是在对病料进行培养基培养生成单个菌落之后进行的,一般是采用无菌棉签或接种环将菌株分别接种到葡萄糖、蔗糖、乳糖、甘露醇等微量糖发酵管和明胶、0.1%美蓝牛乳等生化培养基中进行培养,根据培养记录结果与标准生化特性表对照后确定其血清类型。
4.3 致病性检查
致病性检查原理是通过收集病羊组织中的病原菌,并用一定剂量的病原菌接种健康动物,观察健康动物的发病情况,再从发病的动物体内分离病原菌进行比对,从而确定其致病性。一般常采用的方法是取病死羊组织,如肠道内容物,用生理盐水进行5倍左右稀释并离心,离心后用一定剂量的上清液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接种给大鼠、小鼠、家兔等试验动物,在接种后的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出现死亡的情况,则初步证明存在毒性较强的羊链球菌,若大鼠、小鼠或者家兔与对照组对比有明显的异常表现,初步表明存在羊链球菌。再通过从死亡或者精神状态异常的大鼠、小鼠或者家兔中采集病理组织进行革兰氏染色,同样可见与接种到培养基中的菌染色结果相同,结果表明该菌对大鼠、小鼠或者家兔有致病性,反之无致病性。
5 羊链球菌的药敏试验
对羊链球菌进行药敏试验检测,一般先将采集的病料在常规培养基中培养,之后将单个菌落接种于含有特定药物的培养介质(如药敏纸片)中,通过观察接种菌周围呈现出的抑菌圈的大小来直接或者间接判断羊链球菌对特定药物的敏感程度或者耐药程度。相关研究表明,在使用氧氟沙星和头孢曲松后,羊链球菌接种后呈现的抑菌圈直径大于15 mm,表明羊链球菌对这两种药物高度敏感,使用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氨苄西林、林可霉素后,抑菌圈直径为10~15 mm,表明羊链球菌对此类药物中度敏感性,使用青链霉素、红霉素后的抑菌圈直径小于10 mm,表明羊链球菌对该类药物的敏感性不强或者耐药[3]。另外研究表明,羊链球菌对头孢曲钠、头孢噻吩、头孢噻肟、头孢他啶、万古霉素、克林霉素、沙拉沙星、头孢拉定、阿米卡星和阿奇霉素高度敏感,对四环素、强力霉素、庆大霉素、环丙沙星表现出中度敏感,对氨苄青霉素、青霉素、复方新诺明、红霉素、诺氟沙星及链霉素表现为不敏感[4]。但在生产实践中由于条件所限,通常可直接采集典型病羊的病料直接进行药敏试验,根据具体药敏试验的结果进行指导性用药。若是没有进行药敏试验的条件,也可直接选用针对羊链球菌特别敏感的头孢曲松或者氧氟沙星类药物,从而达到快速治疗的目的。
6 羊链球菌病的防治
羊链球菌病的预防原则是做好羊的日常饲养管理工作。首先应针对不同生长阶段的羊群提供营养丰富、全面、洁净的饲草,建立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模式,提高羊群的整体膘情,提高整体的抗病能力。其次,对羊养殖的内外环境、使用过的器械进行定期、周期性的消毒、杀菌处理;对羊群制定合理的疫苗免疫程序,如周期性(春秋两季)对羊群进行羊链球菌病疫苗的免疫接种工作,提高羊群的整体免疫状态,同时定期开展免疫接种后的免疫状态随机抽检监测工作,针对免疫接种状态不佳的羊进行补免。另外,定期开展羊群的体内体外驱虫工作。再次,规范产地检疫和引种检疫制度,加强检疫力度,严格控制疫病传入非疫病区域;对于刚引种的羊群进行隔离饲养。最后,若羊场发生本病,应严格做好场区的封锁、隔离并进行场区的彻底消毒,对病死的羊只应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
针对羊链球菌病的治疗,一般是在羊发病的初期和中期阶段会选择敏感性强的药物进行治疗。治疗措施主要包括抗菌消炎、强心利尿、防止出血等。针对病情较轻的病羊一般进行对症治疗,如按160万IU·头-1的剂量肌肉注射头孢曲松钠,2次·d-1,连续使用3 d;或者肌肉注射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按照0.3~0.5 mg·kg-1体重的剂量,2次·d-1,连续使用3 d。针对病情较重的羊,采用全身性治疗和对症治疗相结合的方式,如出现呼吸困难,可先肌肉注射尼可刹米,以缓解呼吸困难症状;如出现便血或者其他情况的出血可使用维生素K3,另外,在全身性治疗中常常也会使用到10%葡萄糖、安钠咖、辅酶A等药物[5],提高动物机体对药物的消化吸收、转化代谢等作用。
7 结语
羊链球菌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羊链球菌所产生的外毒素可直接破坏宿主组织的结构和功能,造成机体器官功能紊乱,引发败血型病变,同时羊链球菌的感染也最容易与支原体、巴氏杆菌等引起混合感染,从而增加羊群的病死率。羊养殖中由于养殖户缺乏病原菌检测的知识和技术手段,忽视对养殖环境的清理和消毒,在羊感染上链球菌病时,仅仅凭借生产中的经验给病羊大量盲目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或者将抗生素直接添加到饲料、饮水中进行饲喂,会造成大量的细菌耐药。在羊场出现发病羊后缺乏科学合理的防治和尸体处理方法,会增加细菌在羊群中传播的风险。药敏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分离得到的致病菌多数都是耐药菌株,并且同株菌还存在多重耐药性,因此,在生产实践中应针对疑似病例进行及时的致病菌诊断,排除其他病原的干扰,及时有针对性地应用敏感药物进行治疗。
同时规模化养羊场应根据细菌分离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严格遵守不同抗生素的使用量、休药期及机体药物最高残留量的规定,从而减少耐药菌产生。有条件的养殖场也可筛选优势菌株制作特异性更强的疫苗进行整个羊群的群体免疫,提高羊群整体的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高效、健康养殖的目的,为养殖场创造更大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