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做好畜禽养殖场的消毒防控工作

2023-01-05卢艳

饲料博览 2022年4期
关键词:熏蒸消毒剂圈舍

卢艳

(内江市市中区城区畜牧兽医站,四川 内江 641000)

随着畜禽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及动物疫病发生的日趋增多,严重影响着养殖业生产和公共卫生安全,因此养殖场疫病的防控已成为养殖成败的关键因素。2021年5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动物防疫实行区域化防控,落实“预防为主,预防与控制、净化、消灭相结合”的方针,突出了疫病防控的重要性。在动物疫病防控中,做好消毒净化工作,可提高养殖场安全系数,将疫病发生率降到最低。本文对消毒的种类、消毒方法、消毒剂的分类、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等进行阐述,以期为畜禽养殖场消毒净化工作提供参考。

1 消毒方法及选择

1.1 消毒方法

1.1.1 物理消毒法

物理消毒法是通过机械清除冲洗、通风换气、热力辐射、光线照射等方式对环境、物品中的病原体进行清除或杀灭的方法。主要有机械消毒、日光消毒、干热消毒、湿热消毒等。机械消毒是通过清扫、冲洗圈舍地面,洗刷动物体被毛,清除粪污,减少病原菌[1],需配合其他消毒方法。日光消毒指阳光照射具有加热和干燥作用,自然光谱中的紫外线具有较强的杀菌消毒作用。干热消毒用于染疫的动物尸体、患病动物垫料、病料以及污染的垃圾、废弃物等物品的消毒,可直接点燃、在焚烧炉内焚烧;地面、墙壁等耐火处可用火焰喷灯消毒。湿热消毒主要包括煮沸消毒和蒸汽消毒,煮沸消毒时配合使用化学药品可提高消毒效果;蒸汽消毒主要用在实验室、病害动物及其产品化制站,通过相对湿度为80%~100%的蒸汽遇到温度较低的物品后凝结成水,释放大量热量,从而达到消毒的目的,适合不宜接触的地方消毒[2]。

1.1.2 化学消毒法

化学消毒法是用各类化学消毒药杀灭病原体的方法,采用化学消毒药品消毒畜禽养殖场内的场地、栏舍、动物、工具及器械等,是消毒工作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清洗法、喷洒法、喷雾法、熏蒸法、浸泡法、拌和法、擦拭法及撒布法等。清洗、浸泡主要用于饲槽、水槽、用具、衣物等的消毒;喷洒法主要用于对圈舍、道路、运载工具的消毒;喷雾法主要用于圈舍及动物体表的消毒,动物体表消毒时选用对皮肤、黏膜无刺激性或刺激性较小的消毒药品;熏蒸法主要用于对密闭的圈舍、生产用房的消毒;拌和法主要用于对粪便、垃圾的消毒[3];撒布法主要用于对阴湿地面、粪池周围及污水沟等的消毒。化学消毒中常用的消毒药品对病原微生物、动物及人的组织细胞均有损伤作用,使用过程中应加强防护。

1.1.3 生物消毒法

生物消毒是通过微生物发酵产生大量的热量(70℃以上),经过一段时间可杀死病毒、细菌(芽孢除外)、寄生虫卵等。该法主要用于粪便、动物尸体、污物及废弃物等的消毒,不适于芽孢菌污染的粪便消毒。

1.2 消毒方法的选择

根据消毒环境、对象及病原微生物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消毒方法[4]。消毒环境不同,消毒方法不同。如封闭性较好的圈舍、生产用房采用熏蒸法;封闭性较差的空间采用液体法;通风较好的房间采用通风换气法;通风不好、污染空气长期滞留的空间采用熏蒸或气溶胶喷洒法。消毒对象不同,消毒方法不同。如对空气、圈舍、房间等采用熏蒸法;对物体表面采用擦、抹、喷雾法。病原微生物不同,消毒方法不同。如对消毒剂敏感的细菌繁殖体、亲脂性病毒、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和立克氏体等病原微生物,可选用低效消毒剂与煮沸法;对消毒剂耐受力较强的结核杆菌、真菌等病原微生物,要选用中效消毒剂与热力法;对不良环境抵抗力很强的细菌芽孢,要用高效消毒剂与热力、辐射法。

2 消毒剂的分类

畜禽养殖场常用的消毒剂分卤素类、强碱类、氧化剂类、醇类、酚类、醛类等[5-6]。选择消毒剂时应考虑消毒药对病原体杀灭力较强且广谱,易溶于水、性质稳定;对人、畜及动物产品无毒、无残留、不产生异味、刺激性小,不破坏被消毒物品;消毒药价格低廉,使用简便[7]等。具体使用何种消毒剂及其消毒方法,需根据养殖场疫病流行的特点、实际养殖动物种类、防控对象及栏舍结构等因素综合考虑。

2.1 卤素类

农业实践中,氯被广泛用于水、奶牛场和农业器具的消毒。含氯化合物可释放90%的活性氯,且在不同碱性条件下都具有杀菌效果。常用的卤素类消毒剂有漂白粉、氯胺、二氯异氰尿酸钠等,适用于畜禽栏舍、房屋、栏槽、车辆及饮水等的消毒。有机物质会严重影响卤素类消毒剂的活性,可导致该类消毒剂失效,因此在污垢较多的地方不宜使用该类消毒剂。

2.2 强碱类

常用的强碱类消毒剂有烧碱、生石灰等[8],都是直接或间接以碱性物质对病原微生物进行杀灭。该类消毒剂腐蚀性较强,常用于空圈舍水泥地面、墙壁及病死畜禽、粪便等的消毒。生石灰的使用需现用现配,常配制成10%~20%的溶液对圈舍地板、墙壁等进行消毒;生石灰也可直接用于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

2.3 氧化剂类

常用的氧化剂类消毒剂有过氧乙酸、高锰酸钾、过氧化氢等[9],该类消毒剂含有不稳定的结合态氧,当与病原体接触后可通过氧化反应破坏其活性基团而呈现杀灭作用,可杀灭细菌、芽孢、真菌和病毒。过氧乙酸可对畜禽栏舍地面及墙壁、饲槽、用具、车辆等进行喷雾消毒,也可用于浸泡消毒和熏蒸消毒;过氧乙酸对组织有刺激性,对金属有腐蚀作用,高浓度遇热(70℃以上)易爆炸,低浓度水溶液易分解,需现用现配。高锰酸钾为强氧化剂,受热或与有机物、酸或碱接触均能产生新生态氧,具有较强的消毒灭菌作用,低浓度的溶液可用于皮肤、黏膜、创面冲洗消毒及饮水器、饲槽等器具的浸泡消毒,可与福尔马林混合用于畜禽圈舍、用具及种蛋的熏蒸消毒。过氧化氢主要用于伤口消毒,对厌氧菌感染效果较好。

2.4 醇类

常用的醇类消毒剂为75%的乙醇,可去除细菌细胞膜中的脂质,使菌体蛋白凝固和变性,主要杀灭细菌繁殖体,对芽孢作用不强。常用于皮肤、注射器、体温计及外科手术器械的消毒。75%的乙醇杀菌效果强于95%的乙醇。

2.5 酚类

常用的酚类消毒剂有甲酚、复合酚等[10],可破坏病原微生物的细胞壁、细胞膜,使胞内的蛋白质凝固,降低酶活性,杀灭微生物。该类消毒剂化学性质稳定,有高效广谱的杀菌效果,可杀死细菌、霉菌、病毒和寄生虫等[11],但对芽孢的杀灭效果较差;可用于器械、物品、动物圈舍、排泄物等的消毒。酚类酸溶液杀菌效果较好,有机物的存在可严重干扰其杀菌效果[5];该类消毒剂pH值低,易受碱性有机质的影响,因此消毒时不能与碱性药物或其他消毒药混合使用。

2.6 醛类

常用的醛类消毒剂有甲醛、戊二醛等,有抗菌谱广、杀菌作用强,能杀灭细菌、芽孢、真菌和病毒的作用[12]。醛类消毒剂可使病原微生物的蛋白质凝固,溶解病原微生物中的脂类;也可通过与病原微生物蛋白质中的氨基结合,使病原微生物蛋白质变性,从而达到消毒的效果[11]。多用于饲槽用具、畜舍地面、墙壁及排泄物等的消毒。该类消毒剂有一定毒性和刺激性,有特殊臭味,穿透性较差。甲醛是常用的醛类消毒剂,无色气体,易溶于水,具有强大的广谱杀菌作用,因高效廉价而被广泛用于喷雾、熏蒸消毒,且温度越高、湿度越大消毒效果越好。熏蒸消毒时常用40%的甲醛溶液与高锰酸钾混用,溶液配制时应将甲醛缓慢加入放有高锰酸钾的容器中,以免溅出灼伤[13]。

2.7 表面活性剂类

表面活性剂类消毒剂以季铵盐类为主,主要有新洁尔灭、消毒净、百毒杀等,具有广谱杀菌作用,对阳性细菌的杀菌效果较好,但不能杀灭芽孢和无囊膜病毒(如口蹄疫病毒、猪水泡病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等[12]),具有毒性低、安全性好、无刺激性、杀菌作用可靠、无腐蚀性等特点[14],使用范围较广,常用于皮肤、环境、器械等的消毒。该类消毒剂可吸附于细菌表面,改变菌体细胞膜的通透性,使细胞内酶、辅酶和中间代谢产物逸出,造成病原体代谢过程受阻而呈现杀菌作用。应避免与阴离子活性剂合用降低消毒效果[15]。

3 影响消毒剂消毒效果的因素及注意事项

3.1 消毒剂浓度和作用时间

消毒剂浓度及作用时间是保证消毒效果的重要因素,原则上浓度越高、作用时间越长,消毒效果越好,但随着浓度的增高,对组织的毒性也相应增加;有的消毒剂当超过一定浓度时,消毒效果反而会减弱,如75%的乙醇杀菌效果强于95%的乙醇。而浓度低、作用时间短,则达不到理想的消毒效果[16]。因此,要根据说明书,正确计算溶质、溶剂的量,精确称量,按比例进行消毒剂的配制。

3.2 温度和湿度

消毒效果往往与温度呈正相关,温度越高,消毒效果越好。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消毒效果提升1~2倍。一般舍温在10~30℃时消毒效果较好。同时,湿度也影响消毒效果,如细菌含水量越高,消毒时间就越长;另外在熏蒸消毒时,消毒剂也有相应的湿度作用范围,如福尔马林熏蒸消毒时,相对湿度在60%~80%时消毒效果最好[17]。

3.3 有机物的存在

当环境中存在血液、粪便、饲料残渣等大量有机物时,有机物会附着在微生物表面,阻碍消毒剂与病原微生物作用;部分有机物甚至与消毒剂发生反应,生成溶解度更低或杀菌能力更弱的物质,或产生不溶性物质对病原微生物起到机械保护作用,降低消毒剂效果[18-19]。甚至有些有机物能够中和一部分消毒剂,降低消毒剂作用效果。因此,消毒前应做好粪便及污物等的清理工作,做好消毒场所物品、杂物的移除工作,从而保证消毒效果。

3.4 环境的酸碱度

环境酸碱度不同,消毒效果也会发生改变;酸碱度的变化不仅能改变消毒剂的溶解度、解离程度和分子结构,也能改变病原微生物的生存环境[17]。一般情况下,消毒剂的pH在小于3或大于10时消毒效率会上升。苯酚、甲酚在酸性环境中消毒效果较好,而季铵盐类则适用于碱性环境,氯制剂应在中性环境中使用。因此,需根据环境酸碱度选取合适的消毒剂。此外,使用强酸、强碱及强氧化剂类消毒剂后应用清水彻底冲洗。

3.5 微生物的种类

一般病毒对碱类、甲醛,真菌对甲醛、碘类、季胺类消毒剂敏感;多数消毒剂对细菌有较好的杀灭作用,但对形成芽孢的杆菌和病毒作用效果较小[19]。同时,病原体对消毒剂的敏感性也不同,因此,应针对不同微生物和消毒对象选用不同的消毒剂。

3.6 消毒剂间的拮抗作用

当两种或多种消毒剂联合使用时,应注意有效成分,避免相互拮抗的药物联合使用,导致消毒作用降低甚至失效;如卤素、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类应避免与酸性消毒剂配伍;酚类消毒剂不宜与碱类、碘、溴、高锰酸钾、过氧化物等配伍;氧化物类、碱类、酸类消毒剂不宜与重金属、盐类及卤素类消毒药接触,同时还易对畜禽机体产生毒害作用;重金属类消毒剂忌与酸、碱、碘等配伍,可发生沉淀或置换反应等[12]。同时也不应选择有效成分相同的药物进行配伍,导致消毒不全面等问题。因此,联合使用消毒剂时应选用机理不同、对象不同的消毒剂,做到全面、全方位消毒,如甲醛和三羟甲硝甲烷配伍,可达到缓释长效的作用。

3.7 消毒方法

目前,养殖场消毒主要采用清洗、擦拭、浸泡、喷洒、喷雾及熏蒸等方式。要根据养殖场的消毒对象及性质,结合消毒剂特点采用合适的消毒方法,达到最佳的消毒效果。如小件物品等用具可用煮沸法或浸泡法消毒;空圈舍可用喷雾、喷洒、熏蒸法等消毒;粪便等代谢产物可用生物发酵的方式进行消毒。

3.8 水质

配制消毒剂时,稀释液会影响消毒剂的作用效力。目前,养殖场大多选用自来水作为稀释液,但水的硬度、水内微生物含量、矿物质等会直接影响消毒效力。在配制消毒剂前,要根据消毒剂说明书,采用适宜的稀释液进行配制。建议选用无杂质的自来水或深井水进行配制。稀释后的药物稳定性降低,一般消毒液需现用现配,且在规定的时间内用完[11]。

3.9 其他注意事项

要根据消毒剂说明书制定规范的消毒程序;要结合当地畜禽疫病发生情况及养殖场近期使用消毒剂种类,做好消毒剂的轮换使用;一般畜禽在接种活疫苗前后2~3 d不进行带畜消毒;消毒操作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穿戴手套、工作服、口罩和防护目镜等防护用品;消毒后要及时通风、清洗,清理饲槽、水槽及环境中的消毒药。

4 消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近年来,在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影响下,各养殖场户的动物疫病防控意识有所提升,但随着市场的变动,部分中小养殖户,尤其是散户,动物疫病防控措施落实不够到位。目前,中小养殖户在消毒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20-23]:养殖户对消毒工作的重视度不够,消毒程序不合理,消毒剂配制随意性强,误认为温开水做溶剂可增强所有消毒剂的消毒效果,消毒场所消毒不彻底,只重视栏舍消毒而忽视环境消毒,消毒剂和消毒方法选用不当,畜禽舍内外有机物清除不彻底,饮水消毒时随意加大消毒剂浓度,误认为消毒剂气味越浓消毒效果越好等。

针对消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如下:强化宣传引导和技术支撑[24],加强养殖场的制度管理,提高养殖户消毒意识,做好消毒前的清除卫生工作,合理选择消毒剂和消毒方法,制定科学合理的消毒方案,消毒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定期轮换使用消毒剂,配制消毒剂时,严格按照其使用说明,现用现配。

5 小结

消毒是畜禽养殖场防控疫病的重要环节,可有效切断动物疫病的传播。养殖户需增强动物防疫意识,充分认识消毒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选择合理的消毒方法和消毒剂,彻底全面杀灭病原微生物,建立全方位、规范化的消毒制度,降低动物疫病发生和流行的概率,确保养殖效益,保证动物及动物产品的安全,确保人类健康。

猜你喜欢

熏蒸消毒剂圈舍
关于粮食熏蒸安全距离问题
涨疯了!碘涨50%,三氯涨超30%,溶剂涨超250%……消毒剂要涨价了
一种畜牧养殖圈舍的设计
硫酰氟熏蒸风险评估与应用(上)
——硫酰氟熏蒸应用技术
含氯消毒剂,别仅凭名字辨别
熏艾草
正确使用消毒剂
消毒剂会引发哮喘吗
一种新型肉鸡圈舍的研究和应用
冬季种猪蹄裂的防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