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费中心布局:原则、逻辑及路径

2023-01-05

河南社会科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中心消费区域

周 勇

(中国社会科学院 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北京 102445)

2021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要“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打造一批区域消费中心”[1]。此前2019年《关于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2](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要求,“利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形成若干……综合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带动形成一批专业化、特色化、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使其成为扩大引领消费、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拉动经济增长的新载体和新引擎”。消费中心作为区域层面的一个消费经济概念,需要依从区域经济布局原则。《指导意见》已经提及“指导基础条件好、消费潜力大、国际化水平较高、地方意愿强的城市开展培育建设”“立足国内、辐射周边、面向世界”“具有全球影响力、吸引力”,这实际上已经涉及消费中心布局原则。尤其“立足国内、辐射周边、面向世界”的提法与区域经济学“中心-外围”理论[3-4]一致。随着2021 年《关于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工作的通知》文件出台,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等城市获准试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一大批城市被带动起来,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竞争日趋激烈。比如河南省支持郑州、洛阳市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到2022年,建设20个省内特色消费中心。消费中心培育建设工作要整体规划,同时要集中力量和资源在重点区域、优势领域有所突破并形成标志性成果,避免资源分散、“遍地开花”[2]。鉴于消费中心布局的重要性,需要就此议题进行系统、深入讨论。

一、概念及文献综述

消费中心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鲜事物,其政策提出时间还不长,是我国主要根据改革开放实践而提出的中国特色经济理论概念,当前还存在概念上的多种提法,需要统一,理论探讨也才刚刚起步。

(一)消费中心相关概念辨析

近年政策文件和学术文献中与消费中心相关的概念有多个,如消费城市、消费中心城市、区域消费中心、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等,需要结合本研究特点,区分政策提法和学术概念,厘清它们之间的差异与联系,以免混淆概念,或者重复用词。百度词典中“中心”释义如下:(1)(名)在某一方面占据首要地位的城市或地区:政治~|文化~|经济~。(2)跟四周的距离相等的位置:他站在大厅的~。[反]外围,边缘。(3)(名)事物的主要部分;居主导或关键地位的人或事物:思想~|领导~|战略~。[近]核心。(4)(形)处于主导或关键地位的:~人物|~环节。其中第一、二种释义与消费中心有关,如第一种释义是城市或者地区意义上的,按照这种释义,消费中心首先是指消费城市或者地区,其次是指在一区域范围内占据首要消费地位的城市或者地区。把握消费中心的含义需要注意三个方面:其一,消费中心的“中心”是一个地域概念,可指城市或者地区;其二,消费中心是一个位置概念,是指占据消费首要位置的消费城市或者地区;其三,消费中心是一个区域概念,是与外围区相对而言的中心。从我国当前建设实践看,消费中心更多指消费中心城市。从研究边界来看,本文在城市的框架内探讨消费中心,所以将相关概念辨析如下:消费中心位于城市;消费中心是消费城市;消费中心就是消费中心城市;区域消费中心就是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反之亦然;国际消费中心就是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反之亦然;国际消费中心与区域消费中心,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与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在中心指向上一致,只是圈层范围不一致。“消费中心”“消费中心城市”“区域消费中心”“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几个概念中,“消费中心”更本质和一般,消费中心的“中心”既包括城市也包括地区(本文不讨论消费地区),消费中心直接指代消费中心城市,区域消费中心也就是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只是消费中心外延的不同。当提到“消费中心城市”“区域消费中心”“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时,本文更多以“消费中心”泛指,在行文中,国际消费中心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没有区别,为行文简便及便于理解,主要采用“国际消费中心”的提法[5]。

(二)文献综述

消费中心建设在我国近年渐渐引起研究者关注,2010年左右开始更多进入我国政策视野,如长沙提出建设区域消费中心[6]。相关理论研究随后展开,如徐小东(2013)[6]、单筱婷(2014)[7]、肖怡(2012)[8]。《指导意见》发布后,不仅理论研究开始升温,全国各省区市纷纷响应,更是掀起消费中心规划建设高潮,建设目标不仅有高能级的国际消费中心,还有较高能级的区域消费中心。仅国际消费中心而言,到2021 年年初全国就有20 多个大城市竞逐,明确提出要在“十四五”期间或2035 年之前建成国际消费中心城市[9]。尽管商务部等14 部门《关于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工作的通知》(商消费函〔2021〕344 号)、《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总体方案〉的通知》(商消费函〔2021〕395 号)出台,先行只是确定上海、北京等五个大城市为试点城市,但阻挡不了有一定区位优势、竞争能力、消费潜力的其他大城市后续竞逐。值得说明的是,消费中心从纵向来看是一个包括节点、县域、地域、省域、区域、国家和国际等层面的中心体系,从横向来看涉及专业化、特色化的中心体系,同样受到经济空间资源的制约,因此随着消费中心建设热潮兴起,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地方层面,从中央到县域、乡镇都有一个消费中心如何合理布局问题。

当前除了上述文件,还有一些政策解读文章提及消费中心布局。如有文章认为,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要科学布局。要聚焦“国际”,广泛聚集全球优质市场主体和优质商品、服务,加快培育本土品牌,努力构建融合全球消费资源的集聚地。要紧扣“消费”,高标准推进商圈建设,引领消费潮流风尚,加强市场监管服务,全力打造消费升级新高地。要突出“中心”,不断强化集聚辐射和引领带动作用,形成全球消费者集聚和区域联动发展中心[10]。但在学理上,从区域经济一般理论出发,深入探索消费中心布局的文献却不多,目前仅有少量文献涉及,如郭军峰认为,我国消费中心城市呈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并且消费中心不断向东南地区转移。人口流动、收入差距、金融发展以及产业升级是影响消费中心城市指数的重要因素[11]。本文将区域经济学的中心-外围理论引入消费中心研究,将“中心-外围”细化为“本地消费区-周边消费区-跨区域消费区”,探讨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消费中心布局原则、原理、具体路径。

二、消费中心布局原则

消费中心布局要基于备选地本地基础、周边基础和跨地域基础,三大区域基础共同促成广义消费中心的形成。以上海为例,从国家层面来看,全国性的上海消费中心,既有上海本地消费经济,又有周边长三角的上海消费经济和跨区域全国性的上海消费经济。从国际层面来看,国际化的上海消费中心,既有上海本地的消费经济,又有周边全国的上海消费经济,更有世界的上海消费经济。消费中心的“本地-周边-跨区域”具有如下特征,这也可看作消费中心布局的三原则。

(一)本地消费强劲

我国历史上由于交通不便,各地消费较为分散,因而形成了许多区域消费小分块,也就是分散的消费小地域,这些消费小地域主要立足于当地消费。即使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计划经济时代,各地的消费半径都很小,从生产队到大队,再到公社,一般大队有队部,在队部就会形成一个小消费中心,有商店、放电影的场地、小学等消费设施。而公社行政驻地才是一个有一定规模的消费中心,有街道、物资交流场所、供销社等消费设施。这些消费设施都更多立足于当地消费,主要吸引当地居民购物或者进行物资交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消费中心发展迅速,除了通过交通、工业布局等新的经济地理因素发展的部分消费中心,大部分消费中心都先立足于已有本地消费基础,然后再作新的区域外延发展。也就是说其发展仍然立足于本地消费,但值得注意的是,本地消费越来越集中,原有的队部消费功能在消失,甚至公社一级的消费中心地位都在减弱,尤其恢复县-乡镇建制以后,本地消费主要体现在乡镇一级和县城。当前,各级消费中心,从省级、地市,再到县域,无不首先立足于当地消费,尽管内部都经历了不断极化的过程。

(二)周边消费聚集

消费中心除了坚实的本地消费基础,还要有广阔的消费腹地,腹地越纵深越宽广,消费中心获得的外围支撑就越多,越有可能跃升过已有的发展层次。值得说明的是,消费中心的外围腹地和行政区域上的腹地并不一致,以地级市为例,离行政中心较远的本市外围县乡很可能并不是本市的消费腹地,因为这些县乡可能离相邻地级市更近,消费上紧跟邻近地级市行政中心,从而造成一地消费流失而不是聚集,而相邻地区获得本区域以外更多消费资源。各区域消费中心之所以实力有高有低,就在于在外围区域消费竞争中有得有失。在地级市中以湖南的长沙和益阳为例,前者占有了后者更多的消费区域,所以实力更强,而且长沙作为省会占有的其他地市消费区域不仅有益阳,它几乎在全省范围内占有了各地市的消费资源,甚至全省各地群众都会到长沙消费,而各地级市都不同程度流失了消费资源,尤其以益阳为代表。由于益阳离长沙最近,受到长沙的消费影响最大,因而流失了更多的消费资源,导致益阳的地级消费中心地位不仅与长沙相比差距大,即使与其他地市相比差距也很大。而反观湖南的郴州和怀化,由于离长沙远,受到长沙的消费影响小,所以消费中心建设更加完整、独立,不仅把本地区各县的消费资源把握在本市,还吸引了其他偏远区域的消费资源。也因此,湖南曾提出要打造怀化、郴州新增长极,其消费中心地位不容小觑[12]。随着2019 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13]等文件出台,我国都市圈建设将加快,周边消费将更加活跃。

(三)跨区域消费活跃

随着现代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高铁、航空等交通工具对传统铁路、公路、航运的替代,区域之间不仅物理距离在缩短,而且经济地理距离大为缩减。比如在传统道路条件下,山里的县城到省城,需要翻山越岭,不断迂回,物理距离很远。在现代道路条件下,通过开挖隧道、架造桥梁,县域、省域内的物理距离大为缩短。更随着信息和物流设施的发展,现在见一个客户、完成一笔订单的时间比以往大大减少,各地经济距离越来越近。再以消费为例,以前从村庄到县城消费可能路上需要花费大半天时间,现在可能只是一小时消费圈,更通过网上购物,瞬间可以完成消费。跨区域消费是一地消费供给的利好因素,但如果竞争力不够,也可能是供给的不利因素。经济地理距离的缩短,引致消费供给和消费需求资源的跨区域竞争,这意味着,强者的消费资源配置半径更远,弱者流失的消费资源更多。而消费中心要进一步发展,必须在已有本地消费、周边消费基础上更进一步向跨区域拓展消费。而一般消费地在虹吸效应下,更多只是给当地居民提供一般、日常、基本消费,在这些地方高层次消费更多流出,尽管低层次消费得以保留。以乡村为例,年轻人除本地便利性消费,其他如娱乐、奢侈品消费一般都会去县城或者省域,从而进一步强化了县域、省域消费中心发展。

三、消费中心布局逻辑

消费中心布局之所以有以上三原则,是因为其内在的逻辑关系。探讨消费中心布局原则形成的逻辑,深刻理解其内在关系,对于一地消费中心自觉进行三区域布局规划,获得更有利的中心发展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一)基础和拓展的关系

本地消费区、周边消费区、跨区域消费区之间存在着基础、扩展、层次关系。

1.本地消费是基础

消费中心的形成首先需要依靠当地的资源禀赋条件,既包括当地人口规模、产业基础、收入状况等一般经济条件,还包括传统文化、地域特色、到达便利性、政策环境等消费条件。也因此,消费中心的本地性一方面体现在经济和地理条件上,往往本地的工农业生产条件、经济水平、区位条件等直接影响一地消费规模,产业发展水平高、居民富裕、地处往来交通要道往往促成消费中心的形成。比如富庶的成都平原自古以来就养成了作为天府消费中心的成都;湖广熟、天下足,富足的洞庭湖平原也为长沙长期以来作为地区性消费中心作出重要支撑,两地消费在很长一段时期堪称物美价廉。消费中心的本地性另一方面还体现在文化的本地性上,本地既需要有特色消费资源,也需要有特别的消费资源利用能力。比如四川、湖南分别以川菜、湘菜消费闻名于世,首先在食材上两地得天独厚,其次在气候上两类餐饮均是自然环境要求所致,还有在烹调风格和流程上两种菜系都体现了两地农耕文明下精细的劳动风格、乐于创意的地方思维特点。至今在两地消费中心建设中,湖南长沙的消费地标是黄兴路,其中的火宫殿是地标中的地标,以湘菜和臭豆腐闻名;四川成都的消费地标是春熙路、宽窄巷子等,以川菜和小吃取胜。

2.周边消费是扩展

随着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区域一体化范围不断扩大,由城郊一体化,到都市圈,再到城市群,再到经济带,中心和外围的概念不断变化,地理版图不断扩张。对消费中心建设而言,以前县域消费是对各地,尤其是对广大农村地区消费重要,比如乡村群众以能够到县里消费为满足。随着经济地理联系的紧密、版图的扩张,越来越多的乡村居民到地市消费,甚至到省城消费,当前大量乡村群众进入省城消费,甚至越来越多群众到国家一线中心城市消费。在消费版图不断扩展,尤其是周边外围区域不断融入的过程中,一些消费中心由地市级消费中心升级为省域消费中心,甚至区域性消费中心、国家消费中心、国际消费中心。比如重庆多年前是四川省的一个地级市,长期只是一个地级消费中心,随着经济发展,特别是成为直辖市以后,晋升为省区级消费中心,更随着西部中心的发展定位,成为全国消费中心,当前,又在国家的引导下,进一步建设国际消费中心,重庆的周边消费版图从地级时的县乡,到省区级时的区县,再到国家级时的周边邻近省区,乃至中国西部,再到国际级的东南亚,重庆作为消费中心能级水平的提高,始终伴随着周边区域融入范围的扩展。

3.跨区域消费是层次

消费中心发展层次体现在消费供给的地域层次和消费满足的地域层次两方面。在消费供给的地域范围上,一个消费中心的发展层次主要体现在其跨区域消费吸纳能力上,县域消费中心吸纳一县消费,省域消费中心吸纳一省消费,而省内地区消费中心一定具有跨县域消费影响力,全国性的区域消费中心一定具备跨省区消费影响力,而国际消费中心须具有跨国影响力。因此吸纳和影响消费区域的范围、地理半径决定消费中心的层次。在消费满足的层次方面,首先是消费品或者消费服务品质的高层次决定消费中心的发展层次,但凡国际消费中心,一般都会把品牌聚集、新品发布、首店吸引作为重要的建设工作。人们一般会将日常、一般性、重复性的基本消费放在本地,而更多将奢侈型、新奇性、高品质的高层次消费放在外地,即跨区域。比如对于不属于基本消费的旅游,人们较少在本地进行,这还因为审美疲劳等原因,本地风光和文化已经变为一般性消费资源。还有消费花费上的高层次,跨区域消费需要支付更多的交通和住宿成本,需要有更多的闲暇时间,还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对消费经济的贡献度更高。

(二)存量和增量的关系

在消费中心建设过程中,需要厘清各类区域性消费的经济增长潜力。

1.本地消费是存量,但扩容有限

本地消费毫无疑问是消费中心建设的基础,这个基础体现在存量上,也就是说它是消费中心已经开发出的消费空间或者消费市场,而且这个空间和市场比较稳定,是消费中心发展的基本盘,因为本地化优势,这些本地消费一般不会轻易移往外地。这也意味着,在竞争条件下,当地消费经济经营者不需要花更多的努力就能护住这个基本盘,其他消费中心要抢夺这部分消费资源需要付出更大努力。更需要注意的是,本地消费资源通过本地长期开发,已经接近资源枯竭的程度,或者说资源可能还有利用余地,但本地资源开发利用能力已经达上限,无法短期内再开发这些闲置、剩余本地资源,因此本地消费尽管是存量资源、稳定的本地化资源,但扩容有限。在消费中心建设过程中,针对本地资源的开发策略更多在固本,也需要一定程度的开源,开源主要通过提高资源利用能力、项目开放能力实现。这也说明在消费中心建设过程中,不应该把更多精力放在本地资源利用能力上,眼光保守会让自己故步自封,局限于本地发展会错失竞争机会,甚至招致竞争弱势,竞争地位下降,丧失本地消费资源。

2.周边消费是增量,但增量仍然有限

随着本地消费资源开发接近饱和,需要就近拓展,向周边扩散消费技术,转移消费产业,释放过剩消费投资,发展消费子项目。比如由中心城区向城郊拓展,由主城区向卫星城扩张,由中心城市向都市圈扩容,由大城市向城市群扩散,由增长极向省域副中心扩容,在更广泛的区域发展中提高消费中心的建设能级。但需要看到的是,在消费中心建设的过程中,一直以来中心区域都是周边区域的消费中心,周边众多消费者,尤其是中高层次消费者早已经习惯于在中心区域消费。尽管在向周边区域扩展过程中,也有利于中高消费的区域扩散,但从项目的水平上以及聚集的消费人气上看,周边区域的消费项目水平和消费吸引强度始终赶不上中心区域。因此,扩展过程中更多的只是升级中低层次人群的消费。一方面,更就近的消费项目建设有利于扩大中心区域消费在外围区域的影响力,而且规模也可观,但总体上看,仍然有限;另一方面,一个区域的消费资源终归有限,而且是在已经大量开发,中高层次消费人群还会主要在中心区域消费的情况下,未获得开发的消费资源就更有限了。

3.跨区域消费是最大增量,且增量无限

经济是集聚式发展,产业是集群式发展,城市是以特大城市、都市圈、城市群的模式发展,贯彻的都是不平衡发展原则。生产经济、制造产业如此,服务经济、消费产业也如此。马太效应也会是消费中心建设过程中的必然现象,会出现超大型消费中心,同时某些区域、低层次消费中心也可能规模萎缩,能极水平进一步降低。前面已经论及计划经济时代的生产队队部,当时队部是一个大队的小消费中心,但在交通发展、经济进步的时代这类小消费中心消失了,甚至村小学也被合并到乡镇。在未来,各区域谁能在消费竞争中胜出,谁就可能通过优势项目、优质服务、有利环境、良好氛围获取更多跨区域消费,不仅护住自己的消费“地盘”,还能争取更多其他区域的消费“地盘”;不仅在本地区占据消费中心地位,更在全国、全球发挥消费影响力,吸引全国、全球消费资源。放眼区域之外,全国、全球消费天地更加广阔,消费项目更加丰富多彩,消费投资具有更多属性,消费规模更加庞大。外向型发展、走向全国、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才是中国消费中心建设的最大增量,而且增量无限。

(三)文化亲和渐进关系

消费中心直接面对的是消费者,要做好人的服务。消费中心始终要围绕作为消费者的“人”来建设,与消费中心关系紧密的人有三类,包括本地消费者、周边消费者、全国乃至全球消费者。因此要从区域角度理解好三类消费者的特征,区分发展重点、适应不同需求服务好三类消费者。而做好不同人群服务,关键是要处理好当地和外地、个体和总体、特殊和一般的关系,这涉及相关的文化建设。

1.消费中心首先是本地人消费的中心城市

本地人在消费中心建设过程中扮演着两类角色:一是本地消费者。就近消费是本地消费者消费的一大优势,本地消费者之所以是本地消费的忠实顾客,更因为本地消费坚持了本地口味,也只有在本地他们才能找到最切合自己的文化需求、口味的消费项目,本地消费更多迎合本地风味、喜好,这些地方特色消费项目为一地消费者情有独钟。二是坚守住一地自有消费特色,弘扬地方消费文化,对于吸引外地消费者更重要,因为本地的特色是他们求新求异消费的目标,而且即使是对于留住本地消费者,开发本地消费也具有重要意义。另外,本地人也是当地消费中心的建设者、形象大使、公共服务者。外地消费者来到本地后,需要与本地人一起消费,接受以本地人为主的消费从业人员服务。所以本地人的文化品位、服务素质,对外地人的态度,影响着外地消费者的消费感受,对于在更广泛的地域,比如全国范围、世界范围树立一地良好的消费中心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2.消费中心其次是周边人消费的中心城市

周边区域和中心区域在文化上相近,无论是消费供给还是消费需求满足,都具有共同的文化基础。两者都属于同一文化区,消费上有共同的口味和爱好,消费行为上也表现出一致性。因而周边消费者和消费中心区域的消费者一样,都是本地消费的坚强拥护者,对稳定本地消费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于传统文化浓厚的区域,很多人跨区域消费首先遭遇文化上的不适,所以周边中心城市是他们消费的主要区域。同时周边区域和中心区域在消费中心发展中是共同建设的关系。因为资源有限和集聚效应,通常在某个层级上,一个区域只建立一个消费中心,比如某个县通常只以县城为中心建立一个县域消费中心,而在更高层级上,这个县通常只围绕所属地级市(边远县除外),和其他相关县共同建立更高层次的消费中心。这种共同建设无论是在消费供给还是消费满足方面都如此。比如在消费供给方面,周边区域的人员会作为创业者在消费中心投资经营消费设施,作为从业者在消费中心的消费设施中从事服务工作,在消费满足方面,周边区域的人员除一般消费,高层次消费会更多在消费中心进行。要为周边区域的人员在消费中心消费创造良好的条件,比如打造1小时消费圈,让周边区域的消费者一小时之内就能够通过高速公路或者高铁等交通设施到达消费中心。不断提高区域一体化程度,各种消费规则对接,消费政策统一执行。同时消费中心的大公司可以在周边区域设立分公司,建设消费子项目,方便周边区域就近消费。

3.消费中心最终是各地人消费的中心城市

消费中心要接待好来自全国各地的人群,必须摒弃本地人和外地人之分,有些消费中心的商业设施对本地人和外地人是两种态度、两种价格、两种服务方式。比如一些旅游消费城市的商业店主、导游如果从口音上听出顾客是外地人,就会不顾诚信,利用外地人对本地情况、商品和服务了解不够,所知有限,信息不对称,以次充好,甚至贩卖假冒伪劣产品,删减服务项目。还有的抬高售价,肆意宰客,一个受到不公正对待的外地消费者不仅自己不会再来当地消费,而且还会通过口碑和网络传播效应,让该地的恶名远扬,阻止更多外地消费者前来该地消费。消费中心要服务好国际人群,就必须掌握国际规则、熟悉国际文化,不断积累国际交往经验。要让消费服务从业人员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背景、历史传统、地域特色,对人员的地方禀性、特殊行事方式和禁忌有所了解,比如要知道印度游客的手抓式进食特点,对西方人的西餐需求能够提供周到的服务。还要有正确的关系处理模式,消费中心要创造条件帮助人们解决分歧,增进彼此共识。要让全国各地的人,世界各地的人都在消费中心放心消费、快乐消费,就必须建立起包容的文化,而不是封闭的文化,或者说孤芳自赏的文化。

四、强化消费中心布局的路径

消费中心依一定区位优势、区域消费经济基础而确立,而且一旦确立,应继续强化其区位优势,通过消费经济发展巩固其中心地位,发挥其更强大的消费组织、带动、引领、辐射作用,将更广泛的外围、跨区域消费区纳入其消费经济发展范围。具体而言,有如下路径。

(一)以特色化、潮流化促进本地消费

消费中心建设既要在本地消费中发挥本土优势,又要在外地、国外消费引进中发挥本地中心优势。要保持、培育和坚守本土特色消费,包括传统文化消费和地域特色消费,比如在旅游中,博物馆、历史遗迹品鉴是传统文化旅游消费,自然风光观赏和生态环境体验是地域特色消费。餐饮中菜系是传统文化,食材是地域文化。同时在保护中开发、创新,在创新、开发中保护,让本土特色消费不断发扬光大。本土特色消费一方面能够稳定本地消费人群,另一方面以其特色和内涵、经典,吸引外地和国外消费者,在本土消费文化光大中促进消费中心跨区域发展、开放式发展。消费中心还要引领消费潮流,引进外地或者国外时尚消费,一则让本地人不出本地即可进行全国消费、全球消费;二则让外地人来到本地后有文化亲近感,能够找到自己耳熟能详的消费项目,在接受本地新鲜消费的同时,还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原汁原味消费项目,践行自己习惯的消费方式,有宾至如归的消费感受;三则将外来时尚消费进一步向周边区域扩展,带动更多的消费。引领消费潮流还可以是消费中心自己创造消费潮流,结合全国或者世界消费文化,在自有文化的基础上,形成新的消费模式、创新消费情境,不仅在本地形成潮流影响,更将消费时尚输出。

(二)以外延性、规模化扩展周边消费

消费中心建设需要深耕细植,不断提高本地消费密度、质量和层次,同时不断扩张核心消费的城市空间。首先,不断把近郊消费区域变成核心消费区域。中国的城市化发展也应是消费的中心区域发展,几十年来,中国城市空间大扩张,基本上以往的郊区现在成了城区。而且打破了城郊分野,每个城区既包括中心区也包括外围区,也即以往郊区的概念更多被外围区取代,但两者又不是同一概念。郊区是相对于中心城而言,以往的发展政策有别,而当前的外围区在城市各个分区组团中实行所在区域的统一政策,两者只是产业定位、城市功能不同,外围区更多发展了房地产,现代化条件甚至不输于以往的中心城,当然,消费品质、层次、多样性也同样不落后。其次,要不断开发和建设消费副中心。需要注意到城市空间终归有限,消费中心的人流往来规模大,而且消费需要人们现场体验,离不开一定的场景和氛围,人员聚集程度更高,而且流动性明显,这都是消费经济和生产经济相比,通勤要求更高,不稳定因素更多的原因,需要分散消费区域,化解集聚风险。同时,消费分流,建立消费副中心,有利于提升整个区域,包括中心区域和周边区域的消费规模和层级。许多中高层次消费项目,周边区域的人们也能就近消费,从而更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通过外延性、规模化扩展周边消费,建立消费副中心,能够有效提升消费中心的能级,是消费中心做大做强的有力举措。

(三)以虚拟化、网络化发展跨区域消费

一地作为消费中心,不仅仅是本地的消费中心,还可以是全国的消费中心,全世界的消费中心,由此需要拓宽发展视野,推进跨区域消费和跨国消费。要像温州经济那样,不仅有温州的本地经济,还有温州的全国经济和温州的世界经济,一地消费中心也要有本地消费中心、全国消费中心、世界消费中心“三位一体”的建设抱负。还有,一地消费中心不仅仅是现实世界中的消费中心,还可以是虚拟消费中心。消费除基本的物质消费,更多是文化消费,除了实体投资和经营,还有更多的虚拟投资和经营,要更多发展以文化为特征的虚拟消费。比如一地的珍贵历史遗迹,出于文物保护的需要,旅游接待量有限,很多旅游者即使是本地的,也未必能够有机会观赏。同时大量全国乃至世界的消费者因为种种限制,不能前来消费,这时,可以通过发展虚拟消费,将这些历史遗迹拍成纪录片,做成微缩景观,类似深圳的世界之窗。虚拟消费由此可能成为消费中心消费拓展的重要形式。另外,一地消费中心不仅仅发展线下消费,还需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发展线上消费。在购物方面,通过发展电子商务,能够让外地消费者在外地就可进行本地消费,也能够让本地消费者在本地就可进行外地购物。同时通过线上消费补充线下消费的不足,比如在旅游购票方面,通过网上预订解决排队购票的烦琐问题及减少排队等待时间。还可通过线上消费丰富线下消费内容,以至形成全新的线上消费模式,比如构建网上博物馆、风景区,让历史文化消费者足不出户就欣赏到一地博物馆的馆藏,旅游者远程就能欣赏到风光。

(四)打破时空,全域全时消费

消费中心的消费发展应该突破空间和时间限制,本地发展、周边发展、全国发展、全球发展是突破空间,更进一步还要突破时间,不仅本地全时间,还要周边全时间、全国全时间、世界全时间。消费的时间突破就是在每个空间位置都实现全时消费,不仅有白天消费,还有夜间消费;白天不仅有早晨消费、上午消费,还有中午消费、下午消费;晚上不仅有傍晚消费,还有深夜消费、凌晨消费。每个时点都有消费主题、消费热点。时点消费要依据本地外地消费者、各区域消费者、全球消费者特点,在西半球的白天时刻安排国际消费,在东半球的白天时刻安排国内消费。在晚上安排本地人工薪消费,在深夜安排本地人有闲消费。比如类似香港,全天候都在生活消费,来自世界各地的人都能够在自己习惯的时点消费。作为世界消费目的地,香港很多餐馆等服务设施24小时营业,西半球的人们在东半球的晚上消费。又比如澳门,全天候都在进行博彩消费。当前,各地消费中心无论是白天消费还是夜间消费,都还有广泛的拓展余地,尤其在北方,夜生活不丰富,夜间消费大有可为。许多南方的消费中心之所以业务兴旺,与夜间消费深度开发、延时开发不无关系,那里不仅夜间生产是常态,夜间消费也是常态。

猜你喜欢

中心消费区域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分割区域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40年消费流变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区域发展篇
新消费ABC
北上广操心“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