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销繁难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以青海民族大学为例
2023-01-05方宝才
张 倩,方宝才
(青海民族大学,青海 西宁 810016)
财务部门作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运转效率以及财务管理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学校软硬件设施和科研能力的提升,尤其是在目前国内高校进入学科专业高速发展和学位含金量打造的关键时期,财务部门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简捷便利的报销流程、健全的内控制度、清晰的国有资产管理、人性化的窗口服务和长效的监督审核机制将大大增强高校的综合竞争力。但反观青海高校财务事业的发展现状与国内一流高校的差距不断拉大,既有经济实力的客观因素,也有缺少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格局和魄力。本文以青海民族大学财务管理为观察视角,探究如何在会计政策调整、审计监督管理新趋势下,剖析目前青海高校财务发展的短板和问题。以会计从业人员职业责任感和财务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提出我校财务管理的改进措施,进而解决报账繁难问题,提高财务工作效率,为我校“双一流”建设保驾护航。
一、财务报销繁难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报销现状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解决科研经费“报销繁”有关工作的通知》(教财厅函〔2019〕8号)文件要求,为提升财务服务质量、提高财务服务效率,财务部门多次与学校科研人员进行访谈、并对全校教师发放调查问卷,就回收的135份有效问卷和访谈记录情况来看,以下几方面的问题较为凸显:
1.科研报销程序繁。审批流程多(43.7%显示为报销审核环节,40%显示为部门审核环节)、报账所需资料多,许多老师建议为什么不以成果为导向,直接将费用转至老师账户,这样省时省力从而让老师专心做课题。
2.劳务费报销流程多。调查问卷显示有58.52%的参与人反映劳务费需要代发至对方的账号上,收集账号麻烦、代发加密跑银行、发劳务费还需要核税、科研人员自身的劳务费无法进行核算报销等。
3.差旅费机票报销难。在收回的135份调查问卷中有60份问卷显示,差旅费审批流程重复、烦琐,飞机票比火车票便宜、省时,但未经审批不让报销。没用公务卡购买机票,财务处不予转账。
4.领导签字难。报销一笔账务,需要多个部门审批签字、有时跑一圈还找不到人,有一位被访谈者透漏,他核报的一笔账务从网上预约到资金到账前后两个月,主要问题是审批人出差、学习,审批人同时在学校办公的概率小。多位访谈者建议能否学习其他单位利用互联网进行网上审批、指尖办公。
5.制度不合理。在访谈多位项目负责人时发现,被访谈人表示现在学校的财务制度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现有的制度与报账人的期望值相差甚远。比如,在做课题、做项目时发生的很多费用无法取得合规发票。或者能取得合规发票,但报账过程由于财务制度的刚性约束使得一些实际发生的费用无法进行报销。报账人不得不多次去财务处柜台反复试探性报账,耗时耗力还会影响科研人员自身形象。某被访谈者表示,学校催促建设“党建+”项目,事情做了、发票开了、钱垫了,但是在报账时,财务人员告诉今年没有安排“党建+”项目预算、无法核报,很是影响报账人的心情。
纵观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都离不开对社会资本和资金的高效使用,如何管理使用高校资金一直都是高校财务部门的本职使命。笔者就实际工作出发对上述报账突显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希望有助于解决报账人在报销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科研人员无后顾之忧地进行科研课题、激发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二)对财务定位认识不准确
财务部门作为管理部门要为全校师生服务,但同时也要履行会计职能——核算、监督,即对学校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会计核算,也是实行会计监督的过程。服务和管理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一味讲服务而忽略政府会计制度规范、缺乏对风险的控制和经济事项的监督,是对学校和师生的不负责任。要将冷冰冰的会计制度执行时人性化,做到报销事宜一次性告知、不合适账务善意提醒、制度规范了然于心、学校账务明晰记录、发生账务及时处理等。
(三)预算编制不科学、执行预算不规范
由于事业单位预算编制普遍起步晚,预算单位制度不健全,预算编制没能引起预算单位的重视。比如:绩效目标指标不明确、指标不可衡量、指标不可行不合理、匹配性较差等问题的存在,为后期的财务报账留下了隐患。在“支出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制度框架内,面对“木已成舟”的事项时无法顺利核算。如财务在核报课题调研差旅费、专家劳务费这些项目时,根据会计制度、政策都是合理的,但是由于项目负责人在年初上报财政预算时,没能对项目发生的项目进行合理的预估,所以在申请支付时财政会以“无预算支出”为由反复退回。项目负责人意识到这一问题,为了项目的执行必定进行预算调整。一方面预算调整周期长,另一方面预算调整是否会被批准也是未知数。这是报账繁难的一个主要问题。
(四)财务信息不对称
财务人员将与时俱进的财务制度和推陈出新的会计规范进行宣讲,但是财务报销制度的培训和受众广度较为狭窄,不能真正做到校内师生和院系对财务报销流程、要求及时了解掌握,阻断了财务信息使用者的主观能动性。对于前沿的会计制度、要求、规范,校内师生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运用。虽然各类财务报销流程已在财务处网站公示、纸质版的报销程序也分发给各单位,财务处工作人员不间断地进行报账知识宣讲,多管齐下,财务处还设有报账工作群进行业务交流和疑难问题答疑。但是,由于报账的人不搞科研、搞科研的人不报账,即使多方面的财务报销指引,也没能换来高质量的财务报账。从而导致了报账人制度把握不准、报账流程不清楚,“病灶”账务势必会影响报销进程。
(五)高校财务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
1.学校目前还没有健全的内控制度,而且内控方式单一、绩效考核制度尚不完善,相关制度尚未发挥激励导向作用。由于财务严谨、缜密、细致的工作性质,造就了财务人员谨慎的工作作风,缺乏革旧鼎新的勇气。再者由于个别人员对财务职能陈旧的认知观念,使得财务工作重点依旧放在审核票据、账单录入等这些基础性工作上,并没有认识到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2.为了提升服务质量,财务部门前后购买网报软件、投递系统等寻求各种方式来提升报账人员的报账体验。但是由于新系统模块未能全面启用,没有发挥1+1>2的效能,不接触式报账以及系统也没能发挥其效用,与此同时,许多院系报账人员“老龄化”现实的存在,这一群体对新软件、新系统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再者,网上投递报账虽然减少报账人员排队时间,但是由于不接触报账的前提设定、人员岗位设置有限以及报账时效的预定,财务人员忙于埋头处理投递账单、报账人员有问题得不到详细有效的解答,尤其是课题的调研费用报账、账务审批流程、票据粘贴等基础财务问题,有限的人手无法进行手把手、现场教学,“带病投递”使得报销人员跑冤枉路。
3.校财务处近两年来本着以技术控账务、以制度控财务的管理理念配合BLM模型(业务领导力模型)运行,逐步完善财务制度、出台报账细则。但对新财务制度缺少强有力的宣传培训,使得报账人员对财务制度存在认识偏差、新旧制度切换慢的现象,间接导致校内部门间对财务部门长期存在误解。
4.不断完善的审计制度和会计规范也对高校财务提出了新要求。为了规范财务报销程序和资产管理,财务部门根据上级文件在逐步完善、细化、规范会计报销制度。例如,近两年购买办公用品需在“政采云平台”进行采购、资产管理部门增加了低值易耗品的登记、入账与资产统一管理模块等。再者,近年财政为了方便各行政事业单位开展业务工作(避免公务个人垫支消费)、减少现金使用、加强对财政支出的管理、更好地提高资产质量以减少其他应收款等原因,鼓励各行政事业单位实行公务卡结算。但这些举措的推行和使用必然会对目前的报账体系带来冲击,引起报账人的不适。
5.财务人员外出学习机会少,新进人员汲取报账知识和经验依旧靠“传、帮、带”。但是这种获取知识的方式过于单一,所获也并非最新理念。现在各地区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例如内地高校财务已实现智能化、财务部门重点工作已由基础的会计核算工作向整体统筹、战略管理、财务管理、预算管理方向发展。财务人员应该走出去,开阔眼界、打开格局寻求解决报账难的突破点和平衡点。也正由于眼界的局限性对于纷繁的政策制度不能形成一整套成熟可用的指导性建议,在处理账务时,会掺杂财务工作人员的主观意念,影响核报账务的效率。
6.2016年5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同时出现的还有电子增值税发票,它是由销售方将发票的电子文件发送给消费者,由消费者自行打印使用即可。这就对会计主体提出了新要求,即配套增值税发票验票系统、有效使用国家税务局的验票系统来为经济事项及发票的真实合法性保驾护航。但是营改增多年,学校还没有安装配套使用增值税验票系统,既影响了财务信息质量,又容易留下财务隐患。个别报账人员由于法律知识的匮乏以及其他方面的因素将同一张电子税票多次打印进行分批、分期报销。财务部门工作人员不得不提起12分的精神进行审核,增加了审核难度和审核时长,影响工作进度。
(五)支付方式的改变、资金安全的需要
财政部门为了强化预算监督和执行以及资金安全的监管,对预算单位实行国库集中支付。财政部门预算审核编制后,以资金额度的形式实行集中支付,财政部门相关人员对预算单位提请的几乎每一笔账务均按照资金来源、经济分类、公务卡使用等进行审核。比如公务出差报销资金必须打至公务卡,资金用途与项目支出范围若有偏离,财政会退回预算单位系统。国库集中支付审批流程多,即预算单位提请资金支付口令、财政部门进行初审、复审、预算单位审核确定、银行审核付款,多个审核流程后资金才能到达商家账户,这也增加了报账时长,影响报账人的报账体验满意度。
二、提升高校财务工作效率的对策
针对我校内部财务报销繁难、资金使用和账务审核等问题的分析,为改善高校财务管理现状,发挥财政资金和社会资本在高校基础设施、学科建设、学生培养等重点领域的申请流程和使用规范,笔者提出以下措施:
(一)推进财务信息互通共享
财务人员和报账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不同的诉求和所站角度不一,是财务处服务质量低的症结所在。针对不接触报账,报账人员有疑问无法进行咨询的问题,可以考虑人员充沛情况下,在财务大厅设置值班会计,当天值班会计不用临柜处理账务,专门负责接待来咨询问题的报账人员,详细进行解答、解释报账人员的疑问。这种有规律的财务轮班制,一方面让报账人员的疑问得到解答、减少报账人员跑路次数、去除烦琐冗长的报账过程;另一方面,还可督促财务人员潜心钻研政策制度,提高业务水平。针对不接触报账的弊端,财务部门可以考虑采取网格员的服务方式,即每位财务人员设有联点单位,由联络员负责帮助各院系熟悉财务制度、报账流程,进行问题解答。
(二)解读财务政策
通过过校园网、App、设备电视、LED屏等新媒体方式如互联网、微信公众号、微信群、QQ群等渠道及时更新相关政策及规章制度,定期举办财政政策解读会、报销业务培训会,将预算及时公开,做好预算经费的使用渠道和方向的指导,财务业务报销办事指南的宣读,及时传达通报上级管理部门指导意见等。让项目负责人细数口袋里的资金,在政策制度允许范围内,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改变预算资金分配的固化格局,将资金用在刀刃上,让教师无后顾之忧地搞科研、做课题。
(三)加强财务人员自我修养
作为高校财务人员要跟上时代不断学习新的会计制度,与时俱进,多与报账人员沟通,了解报账过程中的问题症结。将“我的岗位我负责,我在岗位我尽责”贯彻始终,不能将其流于形式。在面对报账人员时,多一分耐心、多一丝微笑,面对有怨气的报账员,耐心地解释和深入浅出地解答制度会有海阔天空的惊喜。财务人员要具备游刃有余的业务能力,要有保持先进性的锐气、更要有真诚服务的感召力。会计人员要有计划地进行轮换,使得会计人员从专才成长为通才,实现工作间的互补。推行首问负责制,即问到我,能解决自己解决,解决不了的找相关负责人解决问题,点连线、线连面解决就要解决透彻,做事就要有抓铁留痕的魄力。将加强财务人员能力和素养作为提升财务效率的突破口,加强财务人员的业务学习,培养一支高能力、高素质的财务人才队伍,促使财务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制定一套细化、量化、科学的绩效考核考评制度,明确奖惩机制,强化责任意识,提高财务人员进取性和积极性。
(四)完善重点制度
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解决科研经费“报销繁”有关工作的通知》(教财厅函〔2019〕8号)的工作指引下,学校财务部门通过进入内地高校调研、与财政相关部门沟通,尝试在政策制度允许的情况下将权力下放,激励创新,逐步完善高校内部科研经费报销制度,修订完善有碍释放创新活力的繁文缛节制度,并强化制度要求、制度落实,通过以重点制度为核心,推动制度体系化。在此基础上,财务部门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优化审批流程、简化报销程序、加强政策解读和人员培训、加强信息化建设等。健全制度,规范报销财务流程,设置科学合理的审批制,真正体现“放管服”的精髓。同时,应考虑充分运用互联网、多媒体等手段,对财务进行解读、宣传。财务部门还应该常多走学院、沟通师生、调查问题、检视财务自身存在的问题,并且能做到立查立改、即知即改。财务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开发网上预约报账系统模块的多功能使用,逐步上线个税申报系统、网上审批系统,切实做到让信息多跑路,教师少跑路。
(五)学校管理做好保障
学校要更加重视财务工作,不仅要在设备软件上给予支持,更应该去夯实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建设阳光健康的心理素质防线、培养一支忠诚、干净、有担当的财务队伍。一流的管理和一流的服务保障,方能成就一流的财务管理。学校管理层应重视高校财务部门对外的形象塑造,对内的业务提升,对人员学习进行制度设定,打通职称晋升通道,鼓励财务人员不断提升自己。只有财务人员能力强、素质硬、制度掌握通透,才能理直气壮地做好解疑释惑工作。重视财务人员业务水平、业务能力的提高,高水平加高能力才有可能促进服务质量的提高。强化绩效考核结果运用,发挥绩效考核的持续改善作用。
总之,前端熟悉业务、后端进行数据分析。不能死盯眼前业务,要视野开阔,财务人员要在明确职责、各司其职的前提下从财务专才成长为通才,让报账人员体验到一个窗口解决所有问题的“一站式”服务的快捷便利。财务虽是教辅部门,但更多的财务管理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实行会计职能时,也需要财务人员在临柜时要拥有让别人舒心的境界,避免过于激昂的陈述,解决问题时要角色互换。同时,也要符合大众的正常思维,做一个有血有肉,睿智实干的财务人员。在冷冰冰的财务制度下,我们的工作和服务更应该伴有温度,财务人员要懂得坚守,守底线、守原则,更要学会变通,通人心、通人情。有温度地做好财务管理,提升财务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