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动物解剖学》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探索
——以扎兰屯职业学院畜牧兽医专业为例

2023-01-05戚凤奎王彦斌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22年4期
关键词:解剖学畜牧标本

戚凤奎,王彦斌,王 赫

(扎兰屯职业学院,内蒙古 呼伦贝尔 162650)

职业院校开展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是为了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有效衔接,将理论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其主要内涵是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和教学模式,根据现代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重新整合优化教学资源,力求体现学生能力本位的特点,将实践技能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灌输贯穿于各教学环节[1]。

“一体化”教学可以将教学从“知识的传递”向“知识的处理”转变;可以将教师从“单一模式”向“任务驱动”转变;可以将学生从“被动接受”向“动手实践、发现问题”转变;可以将教学形式从“传统的集中教室授课”向“实训室”转变;可以将教学手段从“讲授、黑板”向“现代化、信息化教学手段”转变。

通过总结多年来对扎兰屯职业学院畜牧兽医系高职《动物解剖学》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的体会,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按照社会岗位需求构建专业课程体系,积极开展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改革,积极探索“一体化”教学方法,提高培养水准,以满足社会岗位需求。

1 《动物解剖学》课程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内容多,学时匹配少

高职 《动物解剖学》是一门主要研究正常动物(牛、羊、猪和家禽等)各部位组织器官的位置、形态、结构和机能的学科。《动物解剖学》课程是畜牧兽医系高职学生步入大学一年级后开启畜牧、兽医类专业知识学习的前沿、过渡课程,是学生需改换学习情境的课程,更是突出理解记忆性、实践操作性和技术伸展性强的,以及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实际应用课程。只有认识和正确掌握不同类动物的解剖知识,才能进一步研究它们的生理机能、病理变化,从而有效地预防、治疗动物疾病,促进畜牧业的发展[2]。

《动物解剖学》课程主要涵盖了运动系统、被毛系统、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等内容,教学内容较多,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匹配的学时较少,教师只能根据教学计划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授课,致使该课程的内容不可能全部讲授。同时,由于该课程理论内容比较丰富,学时相对少,与之相匹配的实践教学更少,使得实践教学和教学任务不相匹配。

1.2 教学方式旧,学习成效差

《动物解剖学》课程为大一年级学生上学期开启畜牧、兽医类专业知识学习的前沿、过渡性课程,该课程侧重于理解记忆,在传统教学中大多数内容的教学方式依旧是“填鸭式”“满堂灌”模式,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教学方法比较老旧,虽然有动物标本室,但是由于理论和实践结合存在问题,致使学生听课状态差,记忆混淆,学习效率不高,学习成效差。

1.3 实训条件差,实践教学难

扎兰屯职业学院从1952年建校开始,在全体专业老教师的努力下,动物解剖标本室成形,师生共同制作动物的骨骼标本、肌肉标本,种类比较丰富。但是由于实验室建设时间早,历史比较悠久,动物标本的保存技术受限等多种原因,使得很多标本的色彩变差,损害较为严重。实验室内部基本无装修,只有简简单单的标本架子和浸制标本缸,室内供暖不良,冬季室内温度仅为10℃左右,实验室条件差。动物标本需要用福尔马林浸泡、杀虫剂定期驱杀,加上动物解剖标本室没有完善的换气功能,导致实验室空气质量较差。多种原因导致教师、学生不愿意在实验室上课,这进一步导致理论和实践相脱离,实践教学难。

1.4 教师不匹配,专业技能弱

《动物解剖学》课程属于畜牧、兽医专业的基础课程,大部分专业教师都学过该课程,但是对该课程的钻研程度有待提升。目前,畜牧兽医系讲授《动物解剖学》课程的老师仅有3人,其中2人主攻方向分别是猪病诊疗和禽生产,只有1人持续讲授该课程。需要讲授《动物解剖学》课程的教师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有参与实践、指导实践的能力[3]。畜牧兽医系讲授《动物解剖学》课程的教师除了授课之外身兼数职,如兼任班主任、系办公室主任及系工会负责人等行政工作,很少有时间沉下心来研究动物骨骼标本、肌肉标本的制备,对于长期从事理论教学、兼职较多的教师而言很难胜任实践教学任务。

1.5 考核不科学,能力不凸显

《动物解剖学》课程考核设计不合理,多以笔试为主,以考查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为主要手段。畜牧兽医系目前评定学生期末成绩的主要方式是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各占50%,其中平时成绩主要从学生出勤、作业和课堂表现等方面进行考查,期末成绩为本课程期末测试成绩。为此,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得不到有效评价,不利于学生专业水平的提升和专业视野的拓展[4]。

2 《动物解剖学》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思路与方法

2.1 整合优化课程内容,重建实践技能包

通过对校企合作单位负责人、专业技术人才交流、走访和调研,发现《动物解剖学》课程内容在岗位实践中应用范围非常多,是畜牧、兽医专业人员必备的技能。比如为犬猫做骨科手术,哪块骨头出现了问题?手术位置在哪?这个位置存在哪些大血管、神经组织?如何避免术中风险系数等;比如猪舍病猪死后,确诊需要做病理解剖,如何剖检?剖检后各个位置的名称、结构、正常和异常状态,都需要《动物解剖学》课程内容做理论支撑。为此,根据畜牧兽医专业所涉及的专业岗位需求、专业技能人才的要求等,需对《动物解剖学》课程进行适当调整,重新整合优化《动物解剖学》课程内容,建立该课程实践技能包,重新设计理论和实践学时分配,专项培养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能力,达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2.2 根据课程教学内容,采用适宜教学方法

《动物解剖学》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根据课程特点、教学内容,采用最适合的方法和手段,如病例分析法、任务驱动法、视频展示法、标本观看法和实践操作法等教学手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与教师互动,提高学习兴趣,营造主动学习的氛围。

例如,在讲授运动系统——骨骼的过程中,可以选择结合病例分析法引入犬骨折病例,让学生分组讨论这个位置是什么部位?这个位置是否存在大的血管和神经?如何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可以选择标本观看法,随机拿出一部分骨头,随机选择学生提问。也可以根据实际的骨骼,让学生们画出骨骼的大体形态,使学生记忆更加深刻。

例如,在讲授各系统器官的过程中,可以利用视频展示法,展示不同动物(猪、牛、马和犬等)器官形态结构的异常,可以设置相应的题目去发布问题,让学生非常直观地去学习了解和解决问题,以提升学习兴趣。

2.3 建设实践教学条件,健全校内实践教学

培养社会岗位需要的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必须在教学中突出专业的实践性、职业性,组织好学生进行实习实训是重点和难点。为此,装修或者新建动物标本实验室,邀请专业的设计团队做设计,积极打造现代化、新标准实验室。积极引入当前使用新技术制作的动物骨骼、肌肉和内脏标本,做好防腐、防虫及气体无害化处理等工作,丰富动物标本实验室项目,为学生实习实训、教师开展科研奠定基础。

2.4 建立健全教师培训机制,提升教师实践能力

“双师型”教师是高职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特色和重点,健全教师培训机制,努力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全面提升专业教师的专业水平也是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内容。为此,要建立健全教师培养制度,定期安排教师学习、培训,掌握制备普通标本的技术技能,或者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入校或通过远程教学等方式对教师进行培训,真正提升专业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

2.5 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凸显学生能力本位

《动物解剖学》课程成绩考核应该紧紧围绕能力培养目标来进行,突出过程、突出实践、突出态度,学生的综合评价与考核不仅体现在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上,更多体现在参与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以及工作态度、工作方法、团队意识和职业素养等方面[1]。根据《动物解剖学》课程现有的考核项目也即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将其调整为平时成绩考核、理论成绩考核、实操技术考核和专业技术答辩考核四个模块。突破传统的考核方式,将考核贯穿于整个课程的理论、实践过程中。

3 结束语

《动物解剖学》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只是专业课程改革之一,改革的过程是不断摸索、大胆尝试的过程,在如何科学、合理制定和完善“一体化”教学改革方案,如何使课程改革更适合当今高职教育的发展,如何提升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提升高校课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仍需要不断探索。

猜你喜欢

解剖学畜牧标本
5G助力“智慧畜牧” 湖羊有了“健康码”
不明原因肝损害的32例肝组织活检标本的29种微量元素测定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黑科技”打造畜牧健康管理专家
巩义丁香花园唐墓出土器物介绍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人体解剖学与医学影像解剖学在教学中的结合探析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人体解剖学
太极拳侧行步运动解剖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