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的三重理论逻辑探析

2023-01-05刘建涛史玲燕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立德育人思政

刘建涛,赵 雪,史玲燕

(河北金融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已然步入内涵式发展的新阶段,作为教育事业的“塔尖”,高等教育必须要把人才培养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充分认识到中国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战略使命。“立德”需要“以德为先”,高校德育建设的成效也必然会成为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重要标准。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大实践,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高校德育工作成效的重要举措。因此,从理论上全面阐释课程思政的理论基础和内涵特征,充分领悟课程思政的价值取向,切实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实效,对于丰富高等教育内涵,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追根溯源——课程思政的理论基础

课程思政教育理念是中国特色德育教育理念的创造性转化,是具有中国独特标识、中国风格的德育教育理念,具有丰富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学说是其理论根基,国外德育理论精髓为其提供了理论借鉴。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为课程思政提供了理论根基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是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指导思想和理论精髓,进行课程思政建设就要从根本上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育人铸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课程思政教育理念提供了根本性的目标导向。马克思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深刻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劳动对人类生命的戕害、尊严的践踏,形象地揭露出处于异化劳动状态之下的“人”的工具性形象。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进一步批判了资本主义异化劳动,指出人的全面发展才是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打破了资产阶级旧社会所营造的阶级对立格局。“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所谓全面发展,其内涵在于人的身体健康、精神愉悦,人在自身的个体能力与社会关系中处于一种彼此依赖、互动和谐的关系之中。这种和谐状态的实现必须通过教育的手段才可以达到。换言之,教育“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2]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这些论述为当前高校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根本性的目标导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教育目的的课程思政蕴含着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理念。

(二)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思政教育理念为课程思政提供了理论滋养

开展好思想政治工作一直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在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就把思想政治工作比作革命军队的生命线;在改革开放时期,我们党着重强调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把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在一起,实现党和国家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是党的重要政治优势。思想政治工作之所以有这么重要的地位,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也是被历史和经验所证明了的。纵观党的百年奋斗史,中国共产党不仅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有清晰明确的认知,在实际工作中,更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进行了创造性总结和概括。毛泽东同志强调实事求是的方法论原则,邓小平同志强调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坚持疏导、说理、不搞争论的基本原则,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上更是坚持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相统一、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统一。这些不同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具有深厚的实践根基和理论涵养,为新时代做好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理论滋养。

(三)国外德育理论为课程思政提供了理论借鉴

西方发达国家高度关注学生的公民意识和政治素养教育,通常采取公民教育的形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对西方国家公民教育的研究可以发现,西方国家普遍重视学生政治素养的教育,通常会采取社会实践的教育形式。比如,公民教育是美国学校最重要的课程之一。美国将公民教育分解为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权利与义务教育、品格教育等多个方面,其优势表现在:一方面,对公民的爱国情怀进行了全方位的培育,美国高校通过开设美国历史、宪法教育等课程,引导学生对美国历史及其政治制度形成高度的认同;另一方面,重视采取隐性化的教育模式,美国的公民教育并不仅局限于课堂之上,而是渗透于美国社会的方方面面,这种隐性的教育模式使得美国人潜移默化的接受美国的政治、社会和文化模式。英国充分利用实践教学模式开展公民教育,课堂内开展讨论教学,课堂外通过组织校内模拟选举活动,让学生理解其政治体制和自身在社会生活中的权利和义务,能够辩证地思考问题并提出有价值的论点,从而调动其参与政治的积极性。此外,他们还重视社会多元性的教育,通过社会多元性教育消除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四种文化间的隔阂,维护其政治稳定。德国非常重视政治养成,对德育理论研究较为深入。二战后,德国国民因精神创伤出现了怀疑或敌视道德的问题。为修复精神创伤,德国高度注重德育理论的研究,如鲍勒诺夫、布贝尔等学者提出的道德教育理论,对当代德国德育实践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西方国家的公民意识和政治素养教育模式为我国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一定理论借鉴和模式参考。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西方国家公民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如课程体系不完善、师资队伍不足、教育资源不均衡等等,需要做到辩证的借鉴与吸收。

二、正本澄源——课程思政的本质特征

课程思政的理念最早是由上海市高校在进行德育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探索出来的。从概念上看,课程思政是“课程”和“思政”的结合。这里的“课程”是指依托课堂教学而开展的除思想政治理论课之外的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思政”是指蕴涵在各类课程中的思政育人元素与资源。从内涵上看,课程思政是通过充分发挥各类课程的思政育人功能,把稳专业课程、通识课程等育人方向,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价值目标的教育理念与创新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3]。这一论述为课程思政的发展方向与实践路径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课程思政是一种蕴涵整体性哲学思维的教育理念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以倡导“以德为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为价值目标的教育理念与创新举措,蕴含着整体性哲学思维,旨在改变专业教育、通识教育与思政教育之间的“分隔”状态,主张实现各类课程在知识传授与德育培养教学目标上的有效融合与有机统一。“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教育观,反映的是教育整体性哲学思维,是教育主体基于人的全面发展而进行的教育价值选择。科学的教育理念是教育价值的思想凝结,是教育规律的折射,对教育改革与发展有着规范性和导向性作用。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指引高等教育溯本追源、回归初心,把人的全面发展、整体教育理念体现在课程教学的主渠道中。”[4]应该说,课程思政教育理念所要培养的不是“单纯”的专业人才,而是“专”与“德”的有效融合。总之,课程思政作为一种蕴涵整体性哲学思维的教育理念,体现出“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是当代高等教育奋力推进课程改革的目标导向与价值指向。

(二)课程思政的核心要义是立德树人

课程思政建设,“课程”是载体,“思政”是核心,意为以课程(主要指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为依托来承载思政教育。课程思政扭转了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单纯育才的偏见,实现了专业与思政、育才与育人的有效融合。育人就要培育全面发展和整体发展的人才,培育对国家和民族发展有用的人才,这正是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理论旨趣和实践归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是人才培养的辩证法。办学就要尊重这个规律,否则就办不好学”。[5]课程思政作为一种以倡导“以德为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为价值目标的教育理念与创新举措,注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塑造青年学子的价值观念,培育青年学子的政治素养、思想涵养、道德情感、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这本身就蕴含着立德树人的价值旨趣。因此,深刻理解课程思政必须提高站位,要从我国的国家性质,教育的政治功能、育人目标和国家意识形态战略的高度来把握,要认识到课程思政的核心要义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目标的高度契合。

(三)课程思政的关键在于协同育人

课程思政建设是从课程的维度对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创新,其根本目的在育人,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而完成这一任务的关键在“协同”。协同育人意味着要发挥思政课程对课程思政的引领作用,让“思政”之盐溶于专业知识之水,共同发挥思政育人使命。课程思政建设必须树立协同育人理念。一是教师要培育协同育人理念。教师是做好课程思政的关键要素,教师的协同育人观念和意识是做好课程思政的关键。所有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所教课程在思政育人过程中的优势、界限和不足,自觉备课、共同研课、合作上课。二是要做好课程内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观塑造三维教学目标之间的协同。课程思政注重“盐溶于水”,要真正将价值观塑造的成分有机地溶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做到润物无声、春风化雨。三是要注重课程思政与思政工作之间的协同。要树立大思政协同育人观念,在做好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同时,还要发挥好思政工作的重要性,实现课程育人与思政育人的有效融合,达成全程育人、全域育人新格局。

三、拓渠开源——课程思政的价值取向

课程思政教育理念是顺应时代发展需要,满足国家发展需求的必然产物,它着眼于高校德育效果与专业能力培养的总体提升,即课程思政教育理念既服务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又服务于培养专业能力过硬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而表现出鲜明的价值取向与实践导向。

(一)德育为先,坚定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改革初心

课程思政教育理念需要突出“思政”,其内涵在于高校各门课程必须以“课程”为“箭镞”,以“德育”为靶向,瞄准“政治”方向,有的放矢。首先,要坚定政治立场。各科教师需要依托专业课、通识课,以课程建设作为实现课程政治目标的重要抓手与依托,从挖掘课程本身的思政元素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隐形教育,注意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远大的爱国志向、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学生从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上始终将“四个自信”挂在心间、落到实处。其次,要把准育德方向。课程思政教育理念作为立德树人的战略举措,始终瞄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三维目标,并将价值塑造作为课程建设的高阶目标引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这就意味着课程思政建设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从各学科的专业知识层面挖掘、整理、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潜移默化地传递职业伦理、高尚情操、勤勉、奋斗等精神理念,使学生既要增长见识,又要塑造品格,切实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使学生真正成长为有血有肉有灵魂、有情有义有理想的“完整人”。

(二)本领为上,践行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历史使命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教师在课程思政战略目标的重要作用在于教师必须以课程为依托,坚守师德示范,切实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守好渠、种好田。换言之,课程思政能否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关键就在于教师是否具备充足的“思政意识”,是否具备充分的“思政能力”。因此,高校各科教师必须始终牢记育人使命,既需要教师做学生学术的引路人,更需要教师做学生价值塑造的引领者;既需要教师教会学生科学文化知识与专业技能,更需要教师教导学生以德立身、以德立学;既需要教师行为世范,更需要教师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因此,高校各科教师一方面需要从思想层面增强“教书育人”的角色认知;另一方面更需要在德行示范的引领下,自觉自愿地、有意识地将育才与育德结合起来,真正涵养学生的灵魂、熏陶学生的精神世界。同时,高校要搭建起各科教师互动交流的共公平台,建立健全教师“思政能力”的培训机制,形成各科教师通力合作、协同并举的育人格局。惟有如此,才能进一步了解学生的理论难点、思想堵点与情感痛点,找到思政育人的切入点,从而有针对性地挖掘思政素材,提升育人实效。

(三)方法为要,变通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实施环节

课程思政的建设成效与实施方法密切相关。第一,坚定各科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建设原则。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特别强调课程思政不是思政课程。各门各类课程不是取代思政课,思政课也无法成为其他课程,这两种课程在职责上都具有“育人”的属性,这就决定了两类课程可以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打造全人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最大程度地发挥教育合力,真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构建各门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协同育人格局,使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有机结合。因此,建设课程思政必须充分认识到不同课程之间的专业特点,明确育人方向,激活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第二,创新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一方面,从顶层设计来讲,各高职院校要根据学校特色、地域特色、学生特色、人才培养方案特色总结梳理出具有自身育人特色的课程思政体系,统筹课程思政建设合力,最大限度地释放课程的育人功能;另一方面,从具体落实的层面来讲,各科教师需要精准育人。要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结合对该班学生的日常生活管理经验,总结梳理出该班学生的思想特点、行为表征、话语表达,科学分析出该班学生的学业疑惑、课程期待、学习困惑等思想动态,明确了解学生思想困境,研判学生思想舆情现状,力求做到精准育人、精致供给、精心施教。

猜你喜欢

立德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围绕六个“下功夫”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思政课“需求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