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X 证书制度下书证融通的实践与思考
——以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为例

2023-01-05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书证融通会计专业

张 宁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 经济管理学院,成都 611731)

2019 年1 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职教20 条)第六项提出,自2019 年始,在职业院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以下简称1+X 证书制度试点)工作[1]。2019 年4 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和市场监管总局四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启动了1+X 试点工作。

一、1+X 证书制度的内涵

1+X 证书制度是新时代职业教育制度的设计创新,“1”是指学历证书,“X”为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X 证书制度就是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取得多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与“X”两者不是简单的重复和叠加,“X”是在“1”基础上的补充、强化与拓展[2]。

“X”是依据国家职业标准,借鉴国际国内先进标准,引入行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新要求,开发的有关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所以“X”是对“1”所涉及行业前沿职业技能的有力补充,1+X 制度的实施有利于倒逼院校主动适应科技发展新趋势和就业市场新需求。

“X”是在“1”的基础上,学生根据个人职业定位的需要,重点通过职业技能培训,对其目标职业岗位所涉及的职业核心素养、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进行强化,以此夯实学生后续发展的职业基础。

“X”对“1”所涉及的职业领域和职业能力会进行适度拓展,延展到与“1”相近和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学生根据自身职业选择,在学习本专业课程之外,增加学习相近领域的职业技能培训课程,拓宽就业领域,扩大就业机会。

二、1+X 证书制度下书证融通的内在逻辑

1+X 证书制度下的书证融通,是指学历证书“1”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X”之间相互衔接、相互认可和相互转换。

“1”体现的是职业教育的学历教育特性,“1”所代表的学历证书由国家认可的职业教育学校所颁发,它是学生完成职业学校设置的培养要求后取得的证明。“X”所代表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对学生在某一职业技能领域职业技能水平的客观反映,它是由独立的职业教育社会评价组织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职业技能考核后发放的证书,所以“1”与“X”是相对独立的两种证书[3]。

“1”在遵循教育内在规律的同时以就业为导向,注重结合产业,以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X”自诞生起就以行业产业需求为出发点,对接职业岗位技能要求,将职业技能等级要求分散在X 证书的考核点中。“1”与“X”具有致力于职业教育改革的共同点,两者都以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为目标,“1”和“X”是一个有机整体,两者共同构建我国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这是1+X 证书制度书证融通的重要内在逻辑。

三、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书证融通的实践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成都纺专)大数据与会计专业自2019 年开始,积极申报X 证书试点,探索书证融通的方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深入研究相关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慎重选择X 证书

1.挑选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相关的证书

自2019 年初启动1+X 证书试点工作开始,教育部先后分四批公布了试点的X 证书,在总计447 个证书中有16 个证书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相关,具体如表1 所示。

成都纺专大数据与会计专业自2020 年开始,深入研究了这16 个相关证书的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梳理出16 个证书所面向的主要职业岗位群、工作领域、工作任务和职业技能要求。

2.确定试点证书

成都纺专按照如下方法在众多证书中选择试点证书。

第一,根据学生就业需求进行选择。会计行业就业人数目前呈哑铃式分布,即哑铃两头分别是大型企业和专业的财税服务机构,中间手柄部位为中型企业。大型企业主要是采用集团财务共享中心模式,有不少的财会类毕业生招聘需求,但是一般要求有本科及以上学历;中型企业一般没有达到集团财务共享的规模,大多数企业进行独立会计核算,并以业财一体的信息化财务处理方式为主,会有少量的财会类毕业生需求;专业的财税服务机构一般采用社会共享的财务模式,为小微企业提供财务、税务、管理方面的服务,因而对财会类毕业生的需求量比较大,且一般专科学历即可满足要求。成都纺专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学生就业主要面向的是专业财税服务机构和中型的实行独立财务核算的企业,因此应选择与就业岗位相符合的证书来培训和考核。

第二,根据证书考核所涉及内容进行选择。上述16 个证书的考核内容涉及到财务核算、税务处理与申报、数据收集与整理分析、财务机器人应用、审计及其信息化应用、成本核算与管控、投融资分析、管理咨询、管理会计等内容。这些考核内容中有偏重于技术工具应用的企业财务与会计机器人应用、政府财务与会计机器人应用、大数据财务分析等证书,这类证书考核内容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吻合性不高,过于强调技术工具在专业场景的应用;还有侧重于财会领域某个方向的智能审计、个税计算、业财税融合成本管控等证书,这类证书只侧重于其中某个细分领域,对整个专业的知识技能覆盖不够全面;另有一类证书考核内容只是和会计领域相关,更多的是拓展出来的投融资分析、管理咨询等,专业的适配性较差。

第三,根据证书所面向的主要职业岗位群进行选择。上述16 个证书中有一部分证书主要面向专业财税服务机构或社会共享中心财经服务专项事务的基础工作岗位群、财经服务综合事务的主办工作岗位群等,主要从事票据的分类和整理、信息采集和录入、审核、智能记账和税务申报等相关业务的办理工作,这类岗位群符合目前高职财会类毕业生的就业目标岗位群要求,证书的工作领域也全面涉及了其目标岗位的工作任务,比较贴合教学实际;还有部分证书面向的职业岗位群为企业业财协同核算和管理岗位群,这类岗位群是部分优秀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目标岗位群,因此这类证书的试点也符合高职会计类专业的教学需求。

结合以上三点,成都纺专大数据与会计专业选择了智能财税、财务共享服务、数字化管理会计、业财一体信息化应用4 个证书作为试点证书,并先后组织教师参加了相应的师资培训,熟练掌握了这4 个证书考核的职业技能要求。

(二)书证融通重塑人才培养目标

成都纺专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在X 证书试点之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为川内的中小微企业培养会计核算人才,这一目标是根据当时的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来确定的,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会计行业的人才需求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一是目标岗位人才需求减少。高职财会类专业学生就业的目标岗位集中在中小微企业,经过调研发现中小微企业财务核算主要采取两种模式:企业自聘会计人员核算和外请专业的财税服务机构核算。智能技术的出现解决了会计人员做账慢、效率低的问题。通过OCR、RPA 等技术,可以实现一键扫描票据,系统自动识别票据,自动对票据进行归类、匹配,信息归类整理后变成税务报表,最终实现一键报税。工作效率的提升大大缩减了中小微企业和专业的财税服务机构对会计核算人员的需求。二是岗位知识和技能发生改变。随着大智移云技术的发展,通用的标准化的会计核算被智能技术取代,专业的财税服务机构的业务从单纯的代理会计核算拓展到公司注册、变更、注销和财务咨询等领域。采用独立会计核算的中小微企业受信息技术的影响,财务人员会计核算工作比重也逐渐降低,掌握信息化系统的逻辑和使用方法,懂业务、会分析和能总结的管理型会计人才成为主流需求。

针对以上变化,结合财会类1+X 证书的情况,成都纺专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面向川内中小微企业和财税咨询服务机构的财会岗位群,培养能利用信息技术从事会计核算与监督、业财协同核算与管理、财税专业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三)结合人才培养目标探索书证融通方法

在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下,结合确定的4 个试点X 证书,成都纺专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积极探索书证融通的方法。

1.确定考证学生

数字化管理会计初级证书由于其面向的是管理会计基础工作岗位(群),主要的职业技能要求只涉及业务流程操作和资金结算,相对较简单,因此确定二年级学生参加该证书的考核。业财一体信息化应用初级证书的考核内容和二年级学生正在修读的会计信息化课程内容高度重合,也确定由二年级学生参加该证书的考核。智能财税和财务共享服务的初级证书考核内容都比较综合和全面,基本覆盖了财税核算和申报的所有内容,所以确定由三年级学生参加这两个证书的考核。

2.确定融通方法

根据4 个证书的考核内容和特点,结合选定的学生年级确定不同的融通方法。业财一体信息化应用证书直接采用融入法(直接在学习原课程或微调后参加认证考核),用考证成绩直接替代课程成绩,数字化管理会计采用嵌入法(在原课程中融入考核的职业技能部分,余下部分单列培训),智能财税和财务共享服务证书采用迭代法(以“X”认证考核内容迭代部分课程或课程的部分内容),用考证内容直接迭代会计综合实训课程的内容[4]。

采用上述方法进行书证融通后,学生X 证书的通过率达到95%以上。

四、书证融通进一步实施的思考

1+X 中“1”是基础,如果这个基础不扎实,学历教育开设的课程脱离行业实际,学生的职业技能则得不到锻炼和提升,就会出现人才培养和行业需求脱节的问题。要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满足行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必须将X 证书内容深度融入到专业的人才培养中。

(一)合理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结合地方经济发展,根据专业涉及的X 证书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深入调研行业新业态和新技术,广泛听取行业专家和职教专家的意见,教学团队深入研讨行业新的职业岗位群,结合X 证书考核内容确定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本专业的职业面向和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岗位核心能力和职业技能等级要求。

(二)结合X 证书重构课程体系

将专业涉及的X 证书的理念、思想、标准、能力要求等融入到专业课程中,开发证书型课程[5],重构课程体系,将X 证书的职业技能等级要求与开设课程的修读要求完全融合。

重构后的课程体系应该包含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等几个主要部分。公共基础课主要培养学生基础素养,并且教学内容和考核评价应涵盖X 证书所要求的岗位通用基础能力的培养,比如职业岗位和X 证书考核均要求的语言表达能力,需要在大学语文等公共基础课程中培养。专业基础课是本专业职业岗位群公需的课程,专业基础课主要培养学生职业基础岗位所需的专业能力,为本专业的所有X 证书考核打基础,比如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基础会计课程。专业核心课主要是本专业核心岗位群所需职业技能的培养,也是专业涉及X 证书重点需要考核的内容,比如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财务会计和税费申报课程。专业拓展课主要是专业分支的方向课程,满足高等级X 证书的技能要求,拓展专业的职业岗位群。

(三)深化三教改革,高质量推进书证融通

在X 证书的实施过程中,职业院校承担了培训学生的重任,学生通过X 证书培训考核是否提升了职业技能,是否达到了行业和企业的用人要求,这都是职业院校在培训X 证书过程中要考虑的问题。职业院校只有在教师、教材、教法上不断改革,才能高质量地实现书证融通,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推进1+X 证书制度的高效前行。

首先,职业院校教师在1+X 证书制度下不仅要具备教育教学能力,还要有适应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职业技能,如具备证书培训的能力、课程和证书考核内容结合后的课程开发能力、教培资源的建设能力以及教师团队的合作创新能力。因此,职业院校要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注重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注重教师教学方面的授课能力、资源建设能力、课程开发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要加强教师一线企业工作经验的积累,定期和不定期地派教师到企业顶岗锻炼,打造能够满足教学与培训需求的教学创新团队。此外,职业院校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对承担X 证书培训与考核工作的教师给予薪酬上的倾斜,提高教师参与X 证书工作的积极性。

其次,职业院校应联合行业企业和培训评价组织开发适合书证融通的新型教材。一是将企业实际岗位的工作内容和X 证书的职业领域工作任务相结合,梳理出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二是按照工作任务逻辑顺序和职业技能进阶需求组织教材内容,形成岗位工作模块化的教材;三是从知识转化、适时更新的角度设计教材形态,以活页式、工作手册式作为教材形态的出发点;四是从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角度,配合教材建设立体化的教学资源。

最后,职业院校应改革教学方法,实现以学生为中心。通过结合X 证书职业技能要求的典型工作任务的开展,综合运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和移动互联技术,拓展学习空间,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只有通过深度的三教改革,职业院校才能高质量实现书证融通。

(四)产教融合校企共建实习实训基地

只有让企业深度参与学校教学,参与到技术技能人才的培训和培养过程中,才能实现X 证书推行的初衷,才能保证职业教育与行业产业融合发展,才能推动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6]。职业院校是1+X 证书制度的具体实施者,但行业组织和社会企业也是1+X 制度的主要参与者,需要以1+X 证书制度为纽带,行业企业和社会评价组织共同努力,最终形成校企协同育人生态圈[7]。

职业院校应寻找当地相关企业进行深度校企合作磋商,深入分析产教融合的难点问题,寻找校企双方的利益共同点,推进校企资源融合,夯实校企合作物质基础,在现有教学实践资源的基础上,将学校资源建设对接企业发展方向,进一步与企业合作共建、共管融教学、实训、培训、考核于一体的实践基地[8],为X 证书的书证融通打造实践资源条件,使学生能够获得多方位的实践和学习体验,增加实践技能,满足学校、企业对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的要求[9]。

(五)构建书证融通的考核评价方法

传统的学历教育中,以学校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是否满足行业企业的发展需求很难判断。在1+X 证书制度下,应着力构建全新的严谨公正的考核评价方法,在书证融通的前提下,以X 证书的考核结果作为专业课程考核评价的基础,以证代考,书证深度融通。

猜你喜欢

书证融通会计专业
我国书证提出命令制度构造的反思与调整*
四链融通 创新发展 推动新商业人才培养改革
法国现代学徒制的“多元融通”特征及启示
书证提出命令制度的泛化适用与价值平衡
——兼评新《民事证据规定》第47条
书证提出命令的泛化适用及其限缩
新经济下会计专业就业困境与突破——以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什么是绥芬河
《汉语大词典·火部》书证断句献疑
关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的思考
高职会计专业英语教学中ESP理论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