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时代教师诉求表达:机遇、挑战与应对
2023-01-05李若兰
柳 燕,李若兰
(1.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教育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2.厦门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福建 厦门 361000)
当今社会已进入自媒体时代。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再到自媒体,大众传播的内涵慢慢由“面向大众传播”转向“大众的传播”。美国新闻学会媒体中心发布的“We Media”研究报告定义自媒体“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途径”,自媒体的表现形式有:个人空间平台、网络社区平台、微信与微博平台、手机媒体[1]。自媒体时代的自媒体舆论具有去中心化、涌现性、草根性、复杂性和自组织性等特征[2]。自媒体也可能由于缺乏法律与社会道德的规范,演变为个人发泄怨愤的工具,引发社会冲突。这种冲突因网络的交互性与传播的快速性而变得更具破坏性[3]。教师通过自媒体表达诉求能够引发公众热议、形成舆论压力、促进诉求表达的回应与解决,同时也面临信息爆炸对教育景观构建、交易成本降低对教师师德素养提升、教师诉求表达中“赋权”与“争权”之间矛盾等方面的挑战。自媒体时代,如何化解教师诉求表达所面临的挑战,是本文试图思考的问题。
一、自媒体时代教师诉求表达的新机遇
随着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脸谱、推特、QQ、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不断涌现,大大促进了人们的交流和沟通,丰富了人们的娱乐活动,特别是集多种功能于一身的手机媒体的出现,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为人们的工作、学习和娱乐提供了诸多便利,同时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重大影响。这种新兴的媒体被称为“自媒体”(We Media),它具有与传统媒体不同的特点:从传播的主体来看,具有传播主体平民化、个性化、多元化的特点;从传播的内容来看,传播内容更加广泛;从传播的方式来看,交互性更强;从传播的过程和效果来看,操作简便快捷,传播速度及时迅速。随着自媒体的快速发展,自媒体的优势越来越明显,人们越来越多地通过微博、论坛等自媒体形式来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
教师的权利通常包含教师作为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和教师作为从事教育工作的专业人员所享有的职业权利两个层面。本文涉及的是教师的职业权利,教师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手段表达对自身的合法职业权利的诉求。申诉、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法律救济是教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法定途径。在传统媒体下,教师通过上述途径表达诉求,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一方面,教师诉求表达的主体单一,主要是教师本人;另一方面,当教师的权利受到侵犯时,法律救济途径相对单一。现行《教师法》中只是规定了教师具有申诉的权利,对其他救济途径没有提及,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师权利的法律救济[4]。因此,教师诉求表达的意识和积极性也不高。
自媒体的出现对当今教师的诉求表达产生了较大影响。随着自媒体在广大民众中不断盛行,以及自媒体平台的飞速发展,自媒体的功能日益强大,自媒体用户数量与日俱增,教师个人或群体逐渐习惯于通过自媒体发出自己的心声。总体来看,在当前自媒体时代下,自媒体传播方式给教师诉求表达带来了诸多机遇。
第一,多种诉求表达途径可供选择。尽管在传统媒体时代,教师可以通过申诉、行政诉讼、行政复议等多种途径来表达诉求,维护权益,但是这些途径通常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精力和资金,从而导致教师通常选择沉默和不行动。而在自媒体时代,教师除了可以通过法律救济的渠道外,还可以通过博客、微博、论坛、微信、QQ 等多种途径来发声。可见,多媒体时代教师诉求表达的途径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趋势。
第二,表达主体不局限于教师本人。以往,教师诉求表达的主体较为单一,通常主要是教师,显然,教师维护自身利益的诉求表达声音较为微弱;而在自媒体时代,由于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是“新闻传播者”,这便使得广大自媒体用户皆可能成为表达者。因此,为教师诉求表达发声的较多,有利于教师正当利益诉求的维护。
第三,表达意愿和动力不断增强。随着自媒体的发展,在符合秩序规范的前提下,人们不仅可以相对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言论和观点,也越来越容易看到别人的观点。尤其是,近年随着微博、微信、QQ 的迅猛发展,教师成为较为活跃、比较直接的自媒体受众。通过自媒体产生的舆论对教师诉求表达意愿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笔者对教师诉求表达意识进行调查,在关于“当您的权益受损时,您是否会选择通过自媒体来表达诉求”这一问题,近八成的受访者表示“会根据情况使用自媒体来表达诉求”。进一步深入调查和了解发现,相比传统的法律救济途径,通过自媒体表达诉求的程序更加简便,省时省力又省钱,这便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教师诉求表达的意愿和动力。
第四,诉求回应效果不断显现。近年来,通过自媒体平台的教师诉求表达事件越来越多,且通过自媒体的教师诉求表达,在舆论关注下,最终得到妥善解决。如山东五莲县杨守梅老师因体罚两名逃课学生被学校严厉处分这个事件,国内多家权威媒体进行了详细报道。其中,央视《新闻周刊》栏目对此进行了专门报道,且明确指出:明确教师惩戒权,势在必行[5]。相关部门随即迅速展开调查,并做出了撤销对杨老师追加处理的决定,就此舆论得以平息。可见,通过自媒体,教师的诉求表达常因广大民众的广泛关注,起到了隐形的监督作用,倒逼相关部门及时跟进和加快处理教师诉求的进度。
第五,推动教师诉求表达文化的形成。自媒体为教师诉求表达提供了更多的平台,丰富了教师诉求表达的方式和途径,拓宽了教师诉求表达的渠道,增加了教师诉求表达的主体,提升了教师诉求表达的意愿和动力,优化了教师诉求表达的程序和步骤,也提高了教师诉求表达的透明度,从而推动更多的教师表述自身的诉求,进而促进社会形成一种教师诉求表达的文化。
二、自媒体时代教师诉求表达带来的挑战
自媒体时代,当教师的权益受到损害时,教师及其利益相关者均可以通过自媒体平台迅速表达自己的诉求,维护正当权利。自媒体时代给教师诉求表达带来了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多重挑战。自媒体时代教师诉求表达面临的挑战主要表现为:
(一)信息爆炸对教育景观构建的挑战
“景观社会”这一词最先由法国学者国际情境主义流派创始人居伊·德波(Guy Ernest Dobord)于20 世纪60 年代提出,用以描述资本主义社会的某些现象,且认为景观是“以影像为中介的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是全部视觉和全部意识的焦点”[6],是物化了的世界观。紧接着,美国学者道格拉斯·凯尔纳在德波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媒体景观”(Mediascape),他认为媒体呈现出来的大量虚假现实和技术景观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简单图像”与“真实世界”互为颠倒。美国学者阿尔君·阿帕杜莱(Arjun Appadurai)则认为媒体景观(特别是在电视、影片和磁带形式中)为全世界的观众提供着丰富而特别庞杂的影像、叙事及族群景观,商品世界与新闻政治的世界在此混杂一团无从辨认[7]。实际上,世界不可能被全方位地描绘出来,只能通过局部来呈现,而媒体景观为我们了解世界打开了一扇窗。但是,媒体景观所透露的世界较为复杂,它还掺杂着人的主观意识和情感,它与真实的客观世界并不是一一对应的,这便是现代社会的一项特征,它对公众认识世界有较大的影响。之后,“景观”一词被研究者们引入教育领域,认为通过诸多途径呈现出来的有关教育的整体面貌是“教育景观”,其中媒体是呈现教育面貌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在这种表现形式中,与教育事业相关的焦点事件、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等便成为教育景观的导火线,社会舆论被点燃,加之,各种媒体关注和报道,社会大众传播、讨论,教育景观便逐渐形成,并左右公众对教育的认识。这种情况下,舆论既可能对教育的发展产生积极作用,也可能对教育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在以报纸、广播、电视为主要传播媒介的传统媒体时代,与教育事业相关的焦点事件、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等均由代表国家的媒介基于一定的考量统一发布和传播,以便最大限度统一认识,形成共识。也就是说,教育景观的构建和塑造被公共权力掌控着,也可以称为“集中景观”,教育舆情被牢牢控制着。构建这种教育景观的初衷是使它树立正面形象,以期能够对教育带来积极影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进步,自媒体平台日益普及,以微信、微博、QQ、贴吧等为代表的自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包揽一切传播途径的局面。这种情况下,信息发布、评论的门槛降低了,且直接跳过了信息的层层把关,同时,信息传播的范围扩大,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规模达到传统媒体无以企及的状态,信息量呈几何增长,达到“信息爆炸”,甚至“信息泛滥”的程度。在“信息爆炸”的情况下,信息传播的权力被下放到了社会各阶层,信息传播主体多元,信息传播速度更快,信息传播过程更透明,信息表达更自由,传播者的话语权更凸显,教师及其利益相关者在教师诉求表达活动中更积极主动,教师他们的诉求表达意愿更强。
与教育事业相关的焦点事件、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等教育公共事件随时有可能被“直播”,而不像传统媒体那样经过反复考量、权衡后再“转播”,这种情况下舆情可能随时泛滥,因而形成与集中景观相对的弥散景观。这时,教师利益诉求该如何表达?教师诉求表达中涉及的权力应该如何把控?教师应以什么样的姿态接受媒体监督?与教育事业相关的,如教师诉求表达的舆论危机事件该如何应对?教师、学校、行政部门等利益相关者的形象该如何塑造?以上问题的处理将直接影响教育景观的建构,也事关教师利益诉求的成败。因此,在自媒体时代,信息爆炸已是一个不可扭转的事实,怎样充分利用好自媒体,怎样既能继续发挥集中景观在教师诉求表达中的引领作用,又能让弥散景观来给予补充,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教育景观,这是教师诉求表达必须面对的问题。
(二)交易成本降低对教师师德素养提升的挑战
交易成本理论认为,“在经济社会里,人类有交往互换活动,就会有交易成本,它是人类社会活动中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不同的交易通常产生不同的成本,交易成本会产生在搜寻信息、协商决策、执行监督等环节中”[8]。交易成本理论可以从组织运行的角度将教育管理的一系列行为、活动视为企业组织运转的行为和活动。教师表达诉求属于教育管理当中的行为活动之一,是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诉求表达与回应是教师与行政部门、教师与社会、教师与个人或群体交往和对话的过程。这一过程中无不体现着一种普遍的人类交往互换活动,当中,同样会出现协商、对话、决策、监督等所需的成本。这些成本伴随着教师诉求表达活动的进行而存在,但成本的多少会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而发生变化。信息时代,人类的信息传播模式发生了变化,人与人、人与组织的话语关系也有了改善,信息时代将人类带入了信息高速公路,时空限制被突破,时空距离被缩短,知识生产与信息传播的效率发生了较大改观,人类交往互换活动的一系列成本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降低。因此自媒体时代教师诉求表达的交易成本降低了。这一结果的冲击就要求教育管理作出必要的回应。而教师作为表达诉求的关键人物,要避免在成本降低的情况下走入不正当的轨道,教师自身需要提升师德素养。只有教师的师德素养能适应自媒体时代对教师师德的要求,才能避免教师采取极端的手段来维护自身权益,从而避免教师群体性事件发生。
(三)教师诉求表达中“赋权”与“争权”之间的矛盾
随着自媒体的兴起和迅速发展,当前的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新的媒介解构了现有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改变了社会的权力结构。新的媒介技术的应用延展了时空,促使了权力的重构,这就是新媒介赋权[9]38。同时随着自媒体的广泛使用,自媒体时代下,新媒体赋权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趋势。新媒体赋权主要分为两种:其一是个体赋权。自媒体为每个人均提供了私人空间,个体在这个空间中不断思考体验,既自我反省,也反思社会,从而不断增强自我意识,不断自我赋权。其二是群体赋权。当社会中的无数个体完成了不同程度的自我赋权后,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或是虚拟的网络空间中交往,构成一种社会关系,形成某种共识,共同表达某种诉求,产生某种舆论,对现有的社会结构和制度具有反作用的能量或权力,这就表现为群体赋权或组织赋权了[9]38。
自媒体时代,新媒介赋权赋予了公众获得信息、发表不同观点和言论以及采取行动的权利,从而使社会中的个体或组织具备获取某些机会和资源,以及掌握权力和权威的可能。在教师诉求表达过程中,教师及其利益相关者在新媒介赋权的过程中不断觉悟和反省,反思自己在其过程中扮演什么角色、享有什么权力以及承担什么责任等,并利用自媒体传播途径的多样化、传播主体的多元化,传播过程的及时性、传播力的无限性等来表达合理诉求,这就要求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应信息公开、政策透明、秉持公正,且要求相关部门运用的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等等。这些使得原本基于正式的制度性权力的诉求表达活动受到挑战,从而形成了掌权者与挑战者之间的权力博弈。在当前的教师诉求表达中,怎样协调和平衡这种新媒介赋权与利益主体之间争权的矛盾,无可置疑地成为自媒体给教师诉求表达带来的一个挑战。自媒体赋权促使教师诉求表达中的无权者或少权者,不仅获得了思想上的支持,同时也拥有了“争权”的重要武器——自媒体。在教师诉求表达中怎样平衡各方利益主体之间的“争权”问题,将是考验教师诉求表达的一大难题。
三、自媒体时代教师诉求表达的应对策略
综上,自媒体对教师诉求表达的机遇和挑战显而易见。在自媒体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抓住机遇,克服自媒体给教师诉求表达带来的影响和挑战,成为今后更好地稳定教师群体,促进教育事业持续稳定发展,乃至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议题。因此,积极应对自媒体时代教师诉求表达的挑战刻不容缓。同时,我们应看到,现代社会的治理是高度复杂的治理,需要多元主体参与,协同合作[10]。针对自媒体时代所带来的教师诉求表达与回应的现状及其出现的种种问题,应从教师提升素养,彰显理性表达;媒体积极引导,消除负面情绪;政府强化主导,保障表达通道等几个方面加以应对。
(一)教师提升素养,彰显表达的理性
毫无疑问,自媒体时代下,应对教师诉求表达可能引发的突发性群体事件的发生,除了政府主导、媒介引导外,首要的要依靠诉求表达的主体教师个体或群体有较高的法律意识、法律素质,以及道德素养和业务水平。
1.教师应加强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依法表达诉求
在人人都是传声筒的自媒体时代,教师作为诉求表达、维护自身权益的主体,应该加强法治意识,提升法律素质,以避免对社会、对教育领域带来负面影响的舆论事件和突发性群体事件的爆发。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是劳动者理解、尊重、执行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的重要保证,劳动者的遵纪守法行为不会自然产生,而是在一定法制观念、法律意识的指导下实现的,具备了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就会做到不仅不犯法,而且能积极维护法律的尊严[11]。教师作为教育劳动者也应该理解、尊重、执行和维护国家的法律法规,具备较强的法律意识,避免维护自身权益的行为演化成教师群体性事件或舆论危机事件,从而给教育事业带来负面影响。尽管自媒体时代,教师诉求表达的途径多种多样,但是利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争取其正当权益是首要的路径。教师利用自媒体平台的优势,采取偏激的手段表达诉求的方法是不可取的。因此,自媒体时代,教师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对教师能否实现权益维护,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教师应提高其法律素质。一方面,教师要懂得国家一般的法律法规以及教育的基本法规,全面了解作为公民、作为教师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另一方面,作为一名教师,在懂法的基础上还要自觉守法,且需具备基本的运用教育法律法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依法执教和依法维护权益。
2.教师应提升道德修养和业务水平,理性表达诉求
教师不仅要具备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和业务水平,进而理性表达诉求。教师的道德素养高低决定了教师诉求表达过程中能否遵循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职业伦理,是否以牺牲他人的利益来维护自身的利益。作为教师,在诉求表达中避免因争取自身的正当权益而损害他人利益,因此教师的道德修养非常重要。此外,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只有具备过硬的业务水平和能力,教师才能在自媒体时代更容易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可和信服,从而增加诉求表达回应的胜算,切实做到理性维护权益。
(二)媒体积极引导,消解负面的情绪
1.建设媒介公信力,提升专业化水平
公信力指的是媒介赢得受众信任的能力。媒介有很多能力,比如传播力、盈利能力等,公信力只是其中的一种[12]。在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从而使得我国的舆论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在自媒体时代,我国形成了多个不同的舆论场。舆论场之间形成了不同的博弈和斗争。“舆论场之争,看似公共话语权之争,实则为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利益人群及其价值观的公共平台聚合和思想观念交锋,它不仅涉及话语权之争,也包括公众知情权、民主参与权、社会管理权、公共监督权在舆论领域的博弈和冲突”[13]。自媒体时代,舆论场构成的复杂性是对主流媒体引导舆论的一个考验,也是对其公信力水平的检验。当教师诉求表达引发广泛关注的时候,给予了考验主流媒体公信力的机会。但在一些时候,我国一些媒体在引导舆论、掌控舆论方面表现不佳,反而引发了舆论场的失衡和失控。在自媒体时代,面对教师的诉求表达,媒体应加强自身公信力建设,争取在引导社会舆论上拥有更多的主动权。尽管媒体要争取得到社会、政府、行业等主体的支持,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加强自身公信力建设,提升自身的专业化建设水平,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社会职能。
2.加强媒介自律,正确引导舆论
媒介自律是一种自我约束,不同于外在力量的强制和约束,是指“新闻业包括媒介和从业者基于其职业角色和职业行为所涉及的道德和价值的全部问题,运用职业理念和职业道德规范进行的自我判断、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14]。
媒介自律必须不断提高媒介的道德水平,建立有效的自律机制,才能让媒介获得社会公众的认可。基本的伦理规范应成为媒介自律的行为准则。由于我国更多的是通过国家的政策法规来对媒体加以约束,导致媒介行为与法律之间缺乏适当的调整空间,不利于媒介的自我完善和提升。现阶段,我国应建立更加规范和严格的监督约束机制构,全过程、动态监督媒介自律的落实情况。这个监督机构可主要由从业者、社会公众和媒介组织相关人员组成,属于第三方机构,其主要职责就是扮演公众和媒介的沟通渠道,接受公众对媒介的投诉,对违法违规和不当的媒介行为进行处置。在当前自媒体时代,教师或者其他利益相关者通过博客、微博、论坛、微信等自媒体平台表达自己的诉求、维护其利益,这种情况,媒介传播的言论极易成为谣言,从而引发突发性群体事件。这时候,需要媒体在自觉自律的前提下,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正确引领社会舆论方向,消除社会负面情绪,化解突发性群体事件危机。
(三)政府强化主导,畅通表达的通道
1.政府应始终坚持公平正义的基本原则
尽管,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但社会转型也带来了贫富差距、环境污染、贪污腐败等各种社会问题,社会矛盾突出,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才能逐步解决问题。越是矛盾凸显,越是需要政府极力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方能化解矛盾,促进社会稳定。政府秉持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意味着一切社会改革举措都以公平正义为尺子进行衡量。教师诉求表达,实际上是教师与政府部门、教师与社会利益冲突的化解过程。政府在教师诉求表达事件中,重要的是,应本着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依靠依法与科学的理性操作,妥善回应与处置民众的诉求表达,避免维权或处置行动的暴力化,酿成后果严重的恶性事件[15]。始终以“公平正义”作为衡量标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自媒体时代舆论危机事件、教师突发性群体事件等的出现。
2.政府应积极主导教师申诉机制的建立
要增强基层教育单位的自主权,完善教师的激励机制[16]。近年来,教育领域重大风险导致的危机事件呈上升趋势[17]。尽管自媒体平台拓宽了教师维护权益的法律渠道,但是也会影响教育景观的建构,容易引发舆情泛滥,从而使得社会难以应对教师诉求表达的舆论危机事件,这便直接影响教师诉求表达和权益维护的成败及带来的社会影响。因此,为避免舆论危机事件以及教师突发性群体事件等对构建教育景观的不良影响,政府应主导各相关部门建立合理的教师申诉机制。前文谈到,在自媒体平台没有发展到如今这般强大的时候,教师主要通过申诉、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法律救济的途径来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在自媒体的发展促进教师诉求表达途径多样化的形势下,教师诉求表达的途径切实增多了,但是也面临舆论、舆情对教育面貌、教育景观的构建产生不良影响的危机。从这个角度来讲,教师权益维护的法律渠道有必要进一步拓宽。目前国内大部分中小学尚未建立教师申诉机构。由于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途径均需要通过走法律程序,很多教师权益受到侵害后,不愿意花费过多的时间、精力来维护自己的权利,也有教师不知通过什么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从而在互联网上发帖、发微博,手机上发微信等表达自己的诉求。曾经出现过“每周一教育厅门口一群人”之类的教师群体性事件[18]这些诉求表达的方式可能会带来舆论危机,给教育事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政府应鼓励和支持学校建立教师申诉委员会,缩减教师申诉的程序,切实保障教师合理诉求的表达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