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职业倦怠的现实表征、问题归因与破解之道

2023-01-05陈国民祝怀新

中小学校长 2022年12期
关键词:职业倦怠心理职业

□陈国民 祝怀新

职业倦怠作为教师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制约因素,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职业倦怠是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情绪耗竭、去人性化和个人成就感低的症状。”[1]“职业倦怠的出现意味着教师活力和创造力的丧失,是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不良症候与可持续发展的拦路虎。”[2]基于此,本文致力于探寻教师职业倦怠的现实表征,归纳教师职业倦怠的深层原因,探索教师职业倦怠的破解之道,为建设高质量的中小学教师队伍提供参考。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现实表征

职业倦怠是教师个体在长期的工作压力下,缺乏应对能力所产生的身心耗竭状态或疾病状态在教育教学生活中的现实表现。教师职业倦怠的现实表征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情绪衰竭,职业热情度不高

“情绪”就像人的影子一样每天与人相随,教师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时时刻刻都能体会到它的存在。积极情绪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而消极情绪则会给人的机体带来损害。情绪衰竭是职业倦怠的一种心理和行为现象,会减弱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内在动力。2020 年4 月,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在《给全国中小学校新学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建议》中指出,学校要切实关心教职员工心理健康,帮助他们解决教学和生活中遇到的难题,给予心理支持。事实上,很多学校会给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却鲜少为教师建立心理档案,导致对教师这一群体的心理状况关注度过低,往往要等到教师心理危机事件发生了再去“亡羊补牢”。研究表明,“教师群体健康状态占10%,亚健康占70%,疾病状态占20%,并且存在着人格异常、焦虑、人际敏感、情绪失调等现象。”[3]情绪衰竭的教师更容易出现职业信念感、职业归属感减弱,逐步丧失职业热情,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迷失自我的问题。

(二)身心疲惫,职业幸福感弱

一是烦琐的工作让教师处于疲劳状态。一线教师处于教学任务重、作业批改量大、班级事务繁杂的工作状态中,同时,要面对“公开课”“推门课”“优质课”“精品课”等各类听课、评课、研课活动,要撰写学习培训心得、课题申报方案、个人年度小结、教学详案、家访记录、学生成长手册、教学案例、教学论文、教学反思等。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教师的工作负担进一步加重。二是教师的精神压力大,多重角色冲突让教师倍感精神疲惫。具体表现为,为学生的学业成绩、学生的安全、学校各类绩效考核与检查而担忧,为家庭负担而烦心,等等。此外,教师将满腔热血投入到工作中,却可能要面对学生的不配合、家长的不理解、同事的不认可,等等,较大的心理落差,减弱了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三)本领恐慌,职业发展失利

职业倦怠在很多情况下也是一种本领恐慌。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教育工作者面临新问题与新挑战。不少一线教师跟不上新要求,出现了本领恐慌。譬如,除了完成日常的教育教学任务外,不少教师要学习制作微课、慕课,参加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设计翻转课堂,熟悉项目化学习工具的使用等。然而,教师的观念转变和技能习得是有一个过程的,对技术、设备、软件和系统的学习不会一步到位,教学过程的最优化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尤其是中老年教师,在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更大,本领恐慌更严重。本领恐慌带来的教师职业发展失利具体表现为:“有经验,缺意愿”,教师学习意愿不足、思维固化的现象较为严重;“有行动,缺指导”,一些教师因为缺少过程管理和研究方法等方面的指导,日常研究的质量不高;“有问题,缺课题”,部分教师对做课题存在畏难情绪,导致零星研究无法结构化、系统化,个人实践性知识体系无法建立。

二、教师职业倦怠的问题归因

(一)心理韧性差:外在压力与内在失衡导致心理失调

心理韧性指“面对困难、压力、丧失或者逆境时的有效应对和适应能力”[4]。教师的心理韧性差,源于外在压力与内在失衡导致的心理失调。一是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和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中小学教师要面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落实新课标过程中的新要求;二是教师劳动的特殊性带来了角色模糊、角色冲突和角色过度负荷等问题,这些问题是导致教师内在失衡的主要原因,也使很多教师感到权威丧失;三是教师有较高的自我实现和自我尊重的需要,当他们不能客观地认识自我需要和现实之间的差距时,心理上的失衡会导致压力感的产生。此外,特定学段的教师群体还面临着特定的压力,比如,中学教师面临着来自家庭、学校、社会所十分关注的中考、高考等带来的压力。

(二)自我效能感低:现实回报与期望目标之间存在落差

“教师自我效能感是教师自主发展的重要内在动力机制,影响着教师身心健康、专业承诺和教育行为等多方面。”[5]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一线教师要应对随时在线、多任务并行等情况,琐碎的工作常常让教师陷入忙碌的境地,“忙”好似成了教师的生活常态。但这种浮浅状态的忙碌、低质量的勤奋更多地消耗了教师的时间和认知资源,难以使其获得应有的回报。在社会发展和教师职业压力的冲击下,一旦其现实回报与期望目标之间存在落差,就会降低教师的自我效能感。譬如,“教师从业要求较高,与受教育水平相当的职业群体比较,相对收入较低,处于付出—回报失衡状态”[6]。这种失衡状态会降低教师的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低的教师会表现出惧怕压力、担忧、焦虑或低落等情绪状态。

(三)专业自主权弱:学校管理中刚性要求与柔性互动的不平衡

在学校管理中要处理好刚性要求与柔性互动的关系,“要让刚性制度在学校管理实践中软着陆”[7]。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学校管理者恰恰注重了刚性,忽视了柔性。部分学校在教师管理中增加了刚性要求,但又缺乏必要的柔性互动,导致了教师专业自主权的弱化。专业自主权,强调的是教师在遵循教育规律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自主组织教育教学、开展各类教育实践活动的权利。强调“控制”的学校刚性管理,“使得教师常常听命于行政权力、降服于社会压力,教师专业自主权实则处于一种缺失状态,其发展的处境极其艰难”[8]。当学校刚性管理的力量过于强大时,教师会在一定程度上放弃自己在专业上的自主权,来适应这种管理方式。

三、教师职业倦怠的破解之道

(一)唤醒教师专业自觉,提高教师心理韧性

要从根源上解决教师情绪衰竭的问题,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教师赋能措施,让教师懂得如何缓解和释放压力,学会改变思维方式,用积极的情绪、阳光的心态面对学生和家长,这有利于教师以健康愉悦、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更好地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

一是用誓言唤醒教师的职业情感。做一个教师不难,难的是做一个好教师,这个过程确实得经过一番历练,经过一番自律,经过一番升华。这时,教师誓言就是一剂良药,是稳定剂、催化剂、黏合剂。教师誓言就是引领教师获得更多职业尊严感、责任感和幸福感的精神话语。二是为教师心理修复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比如,设立“悄悄话信箱”,让教师将自己的烦恼和困惑以书信方式投入信箱,请经验丰富的教师在回信中进行安抚或解惑。学校还可以设置休闲咖啡吧、心理咨询室、怒气宣泄所等,帮助教师释放心理压力。三是邀请专业人士开展心理培训,提升教师的心理自我修复能力。四是丰富教师的业余文化生活,比如,学校工会可以积极开展文化活动,释放教师的心理压力,利用多途径、多平台让教师施展自己的才华。

(二)推行项目管理,落实教师专业自主权

对教师赋权可以“通过各种民主机制的建设,保障他们的专业自主权得到充分的实施”[9]。若将项目制运用到学校管理中,可充分发挥项目组的弹性和灵活度优势,对学校的管理制度也能起到良好的补充作用。项目管理的实施,可以实现校内资源的有效配置,并充分发挥负责人的工作潜力和工作积极性,使得一部分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教师脱颖而出。学校还可以将项目管理嵌入教研组主题研修中,突破传统线性深入式的研修方式,实现组织结构扁平化、主题推进项目化、过程研究系列化、结果输出实物化等,以灵活机动的方式实现教师间的交流、理解、协商、互助,有效提高教师的责任感与效能感,真正落实教师的专业自主权。以项目负责制的方式对教师赋权,可以让教师通过项目管理实现“在成事中成人,在成人中成事”,从而激发教师的潜能,使其专业发展路径更为清晰,以此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缓解教师的职业倦怠。

(三)实施人性化管理,打造教师成长的良好生态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一定的动力,而这个动力有时候来自学校的人性化管理。因此,学校要采取切实有效的人性化管理举措,努力创设有利于教师健康成长的良好生态,不断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进而有效破解教师职业倦怠问题。

一是用学术假和休息券传递职业温暖。一方面,面向所有参与课后服务的教师,实施“每月1 天学术假工作制”。在学校没有重大活动并提前安排好课务的前提下,教师每月可自由选择一个全天,处理个人事务或为身心充电。另一方面,用休息券给予教师自主空间。学校可以实施“每学期12小时休息券工作制”。教师可以采用分散或部分集中的方式灵活使用休息券。学术假使教师的业余生活更充实,休息券使教师的工作时间更有弹性。二是用“微行动”温暖教师心灵。譬如,在教师生日时发送一条暖心的短信,在节假日里送给教师一份真诚的祝福等,都有利于构建人性化的工作环境。此外,学校管理者还要尽可能多地深入教师群体,从细微处关心教师的生活,关心教师的家庭。

综上所述,破解教师职业倦怠问题,需要教师个体、学校、社会给予充分的理解、关注和支持,积极帮助已有职业倦怠的教师走出职业倦怠的困境。

猜你喜欢

职业倦怠心理职业
住院医师的知觉压力和职业倦怠特征分析及对策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职业倦怠,别“倦怠”了家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医院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倦怠与对策探讨
教师职业倦怠何时休?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职业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