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发展规划的“此岸”与“彼岸”
2023-01-05□王岚
□王 岚
2021 年3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正式颁布。基于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的宏观视野,立足学校“十四五”发展的中观视域,聚焦个体生命成长的微观视角,学校“十四五”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如何从“此岸”走向“彼岸”?
一、确认“此岸”:我们现在在哪里
学校的发展历程,其实就是在一个个时间节点、一个个空间场域所交汇的时空中,由一群群学校人留下的一串串发展印迹。因此,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需要从此时此地出发,明晰办学的理念与方略,分析发展的基础与优势,明确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一)时间维度的此时此刻
不同的时间节点,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一所学校都需要拥有自己的“时间感”。这个时间感,不是指向于对时间流逝的感性直觉,而是指向于对当下的“时”与“势”的理性知觉。
立足当下,思考学校的发展。要看优势,更要看趋势。从“时”看“势”,审时度势,需要学校在制定规划时,不仅看到学校范围的时间流动,还能看到学校内外的时间流向。关注人的全面发展、聚焦教育的生态治理、关注家校社协同、强调“五育”并举,从更为宏大的时间维度上看学校在哪里。
立足当下,研究学校的发展。作为学校管理者,不仅需要有宏观视野,还需要有中观视角。在学校发展的不同阶段,每个学校都有着不同的目标设定。优质学校、品牌学校、传统老校更应关注寻找学校发展第二曲线的增长引擎,而新建学校、待发展学校显然更应聚焦如何增加学校发展曲线的斜率。
2019 年建校的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广华学校(以下简称“广华学校”),经历了从小学1 个年级到小学、初中共9 个年级,从4 个班到39 个班的变化。从具体的学校发展来看,学校正处于发展的第一阶段,而第一阶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学校文化建设基本框架的构建、学校发展基本路径的明晰、学校发展阶段预期的达成,都在第一阶段留下一个个“1”。
(二)空间维度的此地此校
影响学校发展的,不仅有时间维度的变量,还有空间维度这一常量。
对学校外部发展环境的分析中,可以借助PEST 分析法。从政治发展方面的教育方针、经济发展方面对人才的培养需求、社会发展方面的文化、人口、社会等的影响、科技发展方面的元宇宙概念、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等对教育的引领进行分析,客观评估所在区域环境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因子及其可能的作用。
而在学校内部发展环境的分析中,可以借助SWOT 分析法。从文化理念、硬件条件、人力资源、师生队伍等方面的基础、成果、困难、机遇与挑战进行整体分析,客观分析所在学校发展的基本面、发展区与薄弱点。
作为一所十二年制学校,广华学校面临着新建校共同的困难,同时也有着自身发展的独特优势。在三年的发展历程中,学校充分发挥清华附中一体校的优势,在文化建设、课程建构、师资培养、学生培育、贯通衔接等方面,传承清华附中精神,创新开展广华实践,留下了德育文化特色构建、课程文化优质建构的坚实脚印。
二、寻找“彼岸”:我们将要去哪里
规划,是过去、现在与未来的连接。站在当下看向未来,是规划的应有之义。
(一)价值表达:让“彼岸”成为心之所向
学校发展规划中,学校发展的价值系统与愿景表达,是规划的核心,也是学校发展的“心之所向”。
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学校发展的精神灯塔。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学校的教育哲学的具体体现,回答的是“为什么办教育”“办怎样的教育”这类本源性的问题。
学校的愿景目标,是学校发展的实践导航。学校的愿景目标,是学校实践哲学的具体体现,回答的是“为什么办学校”“办怎样的学校”这类根本性的问题。
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学校发展的行动指南。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学校行为哲学的具体体现,回答的是“为什么培养人”“培养怎样的人”这类发展性的问题。
作为清华附中一体化学校,广华学校既要传承百年清华精神、秉承附中教育理念,又要因地制宜合理创新、与时俱进推进改革。广华学校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以“德修于行,行胜于言”为校风,坚持“以育人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为了每一个学生个性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办学思想,以“为杰出人才奠基”的培养目标为方向,努力办成“清华基因,附中品质”的学校。
(二)实践创生:让“彼岸”成为行之所往
1.走在育德的道路上
教育的全部目的,在于培养人。
从其功能看,教育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实现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化。面对世界范围的多元文化、纷繁复杂的现实环境及青少年儿童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建立的关键期,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主阵地的学校,其作用不言而喻。
从其本质来说,教育首先关乎人的德性的生长。德育,重在育德。育德,是知情意行整体提升的过程,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连续过程,是从具身认知到转知为识的内化过程,是从理念认同到躬身践行的外化过程。
从其逻辑来看,“五育”并举,德育为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育人育才,育人为基。2021 年8月,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印发《北京市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指导纲要》,聚焦爱国情感、理想信念、道德认知、良好习惯四个关键育人目标,尤为关注人的发展的阶段性、连续性。
作为十二年制且承办幼儿园的广华学校,在德育整体规划的设计上,更应系统建构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15+”的德育发展目标,并分学段、分年级构建学生品格发展阶梯,形成全学段学生成长评价指标与评价体系。
2.行在课程的场域中
在“十四五”规划的宏观背景下,在“双减”政策的现实环境下,高品质课程的建构成为学校生态重建的基础与核心。对于学校而言,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最终要融合成为“学校的课程”。
从其结构来看,需要建构发展观下的课程导览图。在国家课程高质量、校本化实施的基础上,科学设置适合不同学段、不同基础、不同个性学生发展的校本化选修课程,致力于让每一位学生拥有更丰富的课程选择、更充分的课程体验、更适合的课程支持。
从其实施来看,需要建构系统观下的同心圆。把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课内课程与课后课程,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进行系统对接。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对各年段学科内容进行整合与拓展,进行学科内、跨学科和超学科的课程统整。
从其阶段来看,需要建构整体观下的衔接教育链。基于整体发展观,打破学段边界、资源边界、思维边界,贯通幼小、小初、初高学段,发挥衔接教育的优势,基于教育内在机理的相通性,实现课程设计与实施的有效衔接,让不同阶段的学生都能获得最适切的发展。
从其对象来看,需要建构全纳观下的融合教育圈。基于全纳教育的视野,形成“我们不一样,我们都一样”的共识,在聚焦学生共性需求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多样化、差异化、个性化需求,开发并实施融合教育课程,让教育回归育人的本质。
广华学校在课程蓝图的设计与实施中,提出了在小学阶段建构“为杰出人才奠基”的三块基石,“奠品格之基、奠健康之基、奠能力之基”。链接课内教学与课后服务,贯通幼小与小初学段,整体设计基础类必修课程、发展类必选课程、拓展类可选课程、创新类特选课程四大路径,努力让“为每一位儿童设计课程”从理念走向现实。
3.长在课堂的原野里
课堂的质量,决定了学生在学校的生活质量。“双减”之下,教育功能回归学校,其重要的途径与抓手就是课堂提质增效。
高品质的课堂,呼唤基于大单元的整体建构。通过单元主题的整体贯通,单元目标的整体建构,单元课时的整体安排,单元作业的整体设计,实现教学视野升格与学习能效升维。这里的单元整体建构,首先指向学科内部的单元整体设计,其次还指向跨学科的主题式单元的整体建构。
高品质的课堂,呼唤基于大概念的整体设计。对核心概念的理解和把握,是一个系统工程。基于结构化的情境性任务,从学科大概念到一般概念,从相关概念到具体事实,引导学生建构关于知识层级的整体思考,不仅有自下而上的概括抽象,还有自上而下的迁移应用。
高品质的课堂,呼唤基于大问题的整体链接。聚焦关键问题、核心问题与本源问题,深度覆盖核心内容,深度激活学习活动。面对挑战性问题,师生共研、共学、共创,不断产生新思考、新问题与新发现,从而达成内容可延续、思维可迭代、情智共生长。
高品质的课堂,呼唤基于大数据的整体支持。教育信息化2.0 时代,带来的不仅是学习工具的变革,更是理念与思维的迭代、课堂范式的调整和学习方式的转型。学习过程的动态记录、学习数据的精准分析、学习资源的个性推送、学习结果的多维分析……技术,让有效学习持续发生。
广华学校小学部期待以“生长课堂”为价值取向,基于“大单元、大概念、大问题、大数据”进行整体建构。在主题的探究、结构的升级、方式的进阶中,实现认知的扩容、思维的迭代、素养的生长。
三、从“此岸”到“彼岸”:我们如何到达那里
规划的制定,是成文的过程。规划的实施,是成事的过程,更是在成事中成人的过程。
(一)众筹思维:一群人一起做事
1.组织升维:让每个人成为能源中心
(1)合纵连横的整体建构
以多维治理主体的共建,实现学校发展的共进。党团队组织、校长室、学术委员会、评聘委员会、工会、部门、年级组、班级工作组、学生会、家委会等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同时又相互支持、相互监督。
在组织升维的过程中,尤为需要发挥每个治理主体的作用。党团队组织以党建引领学校发展,以团委及少先队建设引领学生成长,通过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借助专题教育与专项活动,助推德育工作的升级。学术委员会,以职称评审及骨干推选为契机,引导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常态化运行。年级组,以“小学校”的责任与担当,形成年级文化、开发年级课程、培育年级特色。部门,以服务者的角色,为每个年级、每个班级、每位师生提供课程改革、课题研究、德育活动、项目学习、素养评价、资源保障等各类专业服务。
(2)双向互动的系统推进
在行政化组织整体建构的同时,还需要尤为关注草根化团队的系统构建。青年教师发展联盟、新手教师“青椒”论坛、特级教师工作室、名班主任工作坊、博士生研究院、创客研究坊、童话剧研社、诗词阅读汇、相约“小食光”……让组织中的每个人,既能全力以赴书写成长加速度,还能全心投入共建幸福栖居地。
(3)自我赋能的群体生长
在管理人员的培养上,强调“全局视野”,以竞岗、选岗、轮岗、换岗等方式,一方面找到每个人的特长与优势,另一方面找到管理链接的通道与路径;在教师队伍的建设上,倡导“长板理论”,找到每个教师独特的闪光点,用闪光点照亮教师的个人专业发展之路;在学生群体的培养上,关注“自我教育”,强调学生的自主管理,基于模拟社会组织形态的运作,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管理能力与综合素养。
2.目标共建:让家校社成为协同中心
(1)课程资源的家校社协同运作
高质量的课后服务,需要高质量的课程供给。第一,学校需要挖掘现有的教师课程资源,进行各类课程的特色研发;第二,学校可以借助家长导师的不同专业背景,进行各类家长课程的合作研究;第三,学校可以联合社区、社会公益组织、第三方专业机构,引进各类公益课程或专业课程,借助社区公共场馆实施特色课程。通过课程内容的多样性、课程资源的丰富性、课程场地的适切性,满足学生发展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
(2)专题活动的家校社协同合作
学校亲子运动会、禁毒活动周、冬奥广华校园行、戏剧节、学科嘉年华……每一项活动的成功开展,都是家校社形成合力的重要表征。当校园成为社区的学校,当社区成为学校的社区,我们就把社区变成了学校学习的更宽场域,把学校变为了社区的学习中心。
(3)课程评价的家校社协同创造
随着“双减”的落地及考试改革方案的发布,小学低年级不进行纸笔测试,不布置书面作业,中高年级每天书面作业时间不超过60分钟。在此背景下,如何让作业和评价成为家校社连接的纽带?当乐考嘉年华持续升级,当周末项目作业在小区开展,当学科实践作业在广场进行……可见的成长,带来的是可以预期的惊喜和期待。
(二)成长思维:一群人一起成事
1.规划:需要行动,也需要调整
学校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系统中任何一个相关元素的调整,都会给系统带来或大或小的变化。
宏观层面,政策的调整、法规的颁布、环境的变化,都会对学校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中观层面,区域教育区划的变更、集团化学校的变化、学区的调整等也会对学校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微观层面,学校领导的变更、班子的调整、教师的增减、学生来源的变化等也会对学校发展产生相关的影响。
变化,是常态。面对学校内外环境与人员的变化,需要找准学校发展的“魂”和“根”,在文化的传承、理念的坚守、共识的聚焦的“不变”中,在重点工程的推进、核心项目的研究中,适度调整行为路线、实践方式及项目进程。
调整,是智慧。这里的调整,既包括内容的适度性调整,人员的组合性调整,还包括速度的适应性调整。从“此岸”到“彼岸”,是一群适合的人以适宜的方式和适切的速度,共绘学校愿景、共担发展使命、共同携手前行的过程。
2.发展:需要“瞻前顾后”,也需要“左顾右盼”
在启动组织变革时,在推进课程改革时,在实施课堂变革时,在进行德育创新时……我们都需要用发展的眼光、以变化的心态去“瞻前顾后”。站在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的层面去思考,站在人的成长规律的角度去研究,站在教育的“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中去探寻。以人的生命成长作为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
在面对发展优势时,在发现管理弱项时,在聚焦重点项目时,在开展创新项目时……我们都需要用系统的视野、以整体的视域去“左顾右盼”。用动态的视角聚焦影响学校发展的各个要素,以整合的方式协调学校发展的各种资源。学会透过差异看共性,透过现象看本质,跳出局部看整体,跳出个人看群体,跳出学科看教学,甚或跳出学校看教育。
3.行动:需要“蓄力”,也需要“助力”
每一所学校的发展,都是一群人向着规划的图景合力前行的过程。作为一所建校才三年的学校,广华学校更为深切地感受到“在成事中成人”和“在成人中成事”的意义与价值。
面对教师队伍中超三分之二为三年内新入职广华学校的教师,我们敢于突破传统思维,在各个关键岗位大胆启用新人,边培养边发展;面对骨干教师比例不足的现状,我们勇于进行自我超越,在各类课程中大胆进行创意设计,边实践边创新;面对一批优秀学校毕业的硕士、博士,我们乐于携手抱团发展,让他们在各个教改项目中大胆挑起重任,边实验边总结。每个人都需要成长为更好的自己,而学校亦是如此。找到自己的优势,确认自己的方向,不断蓄力,持续助力,向着未来出发。
当学校不再仅仅是一个物化的客观存在,而是一个个生命所组成的集合体,就拥有了属于自己独特的生长性,有了在时空中进行交汇的每一个节点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学校发展规划也就有了从“此岸”到“彼岸”的相约与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