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增强党的自我革新能力的价值意蕴与战略路径

2023-01-05蔡文成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革新先进性政党

蔡文成,刘 江

(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107)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在全面从严治党上,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增强,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1]新时代下,“四自能力”建构起了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能力体系。自我净化能力突出“破除”功能,自我完善能力突出“修补”功能,自我提高能力突出“学习”功能,而自我革新能力则强调“创新”功能,是自我革命能力体系中的关键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党的自我革新能力”在党建话语体系中的重要性尤为凸显。纵观世界政党发展史,没有哪一个执政党不依靠自我革新能力来巩固执政地位。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一百年的发展之路,而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其背后的“青春密码”之一就是党不断增强的自我革新能力。深入研究和剖析中国共产党自我革新能力的概念与内涵对于回答百年大党未来“走向哪”“怎么走”具有重要意义。

国内学者们从不同视角对这一概念进行了阐释和研究,提出了诸多见解。已有成果大多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立足概念本身做内涵阐释;二是建立在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以下简称“四自能力”)分析框架下研究自我革新能力。对于概念本身的内涵阐释,有学者从自主性与适应性的视角出发,认为政党“自我革新”能力的关键在于使政党的自主性和适应性以良好的相互促动与互动循环[2]。还有学者认为自我革新能力是中国共产党凭借自主性力量,自觉提升政党适应性,克服外部刺激从而规避被动性危机的能力[3]。建立在“四自能力”分析框架下的研究,有学者从“四自能力”视角分析并与全面从严治党相联系,强调自我革新是“政党通过改革自身,为推动政党政治实践提供内生动力”[4];还有学者强调“四自能力”是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内涵,而自我革新能力是自我革命在战略思维上的要求[5]。较之于国内学者,国外学者对于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新能力研究更早,其代表性观点是认为中国共产党的“适应性”使其有效地回应了外部压力[6];还有学者用“弹性”一词来解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成功应对挑战[7]。

总结来看,学界对“党的自我革新能力”的思考或依托于西方政党适应性理论,或架构在“四自能力”分析框架下联系现实问题。本文基于党建话语体系,从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宏观视角看,党的自我革新能力是中国共产党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所需的关键能力;从党的政治能力发挥的微观视角看,党的自我革新能力是中国共产党通过自我警醒、自我反思、自我否定、自我超越四个环节促成能力生成以达到保持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和塑造党的政治形象的目的,进而形成助推社会革命的重要动力。

一、新时代增强党的自我革新能力的价值意蕴

党的自我革新能力是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实现自我革命的关键能力。新时代,增强党的自我革新能力对于党自身的目标性与长期性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从目标性建设来看,不断增强党的自我革新能力是保持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的内在要求,是发扬党的斗争精神的必然要求。从长期性来看,增强党的自我革新能力是中国共产党塑造政治形象的应有之义,是推进党领导的社会革命的重要动力。

1.增强党的自我革新能力是保持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的内在要求

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是党的政治基因。习近平指出:“先进性和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我们加强党的建设,就是要同一切弱化先进性、损害纯洁性的问题作斗争,祛病疗伤,激浊扬清。”[8](P12)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如同人体基因,不容篡改,不容玷污。保持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需要不断增强党的自我革新能力。从历史逻辑来看,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不断实现、保持、发展自己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历史,党的自我革新能力贯穿于其中,同一切非无产阶级思想作斗争从而实现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从理论逻辑来看,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要求保持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必须增强党的自我革新能力。列宁指出:“我们的任务就是要维护我们党的坚定性、彻底性和纯洁性。我们应当把党员的称号和作用提高、提高、再提高。”[9](P349)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增强自我革新能力去抵御各种利益诱惑来保持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从实践逻辑看,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中国共产党作为百年大党,保持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必须通过增强自我革新能力来实现。习近平指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是随着时间推移而自然保持下去的”[10](P11),保持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非一时之功,它需要积累与传承,需要每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回顾历史,关照现实,总结经验,发现不足,自我改进与自我完善。

2.增强党的自我革新能力是发扬党的斗争精神的必然要求

发扬斗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毛泽东指出:“党内不同思想的对立和斗争是经常发生的,这是社会的阶级矛盾和新旧事物的矛盾在党内的反映。党内如果没有矛盾和解决矛盾的思想斗争,党的生命也就停止了。”[11](P306)习近平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12](P5)有斗争,才会有进步。斗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从弱小走向强大的重要思想武器。新时代,发扬斗争精神必然要求增强党的自我革新能力,这是新时代作风建设的重要着力点。就理论联系实际而言,发挥党的自我革新能力,理论与实际才能更加贴合,斗争的方向才能把握,斗争精神才能延续。就密切联系群众而言,发挥党的自我革新能力,群众路线才能永久贯彻,斗争的基础才能巩固,斗争精神才能发扬。就党的批评与自我批评而言,发挥党的自我革新能力,批评与自我批评才能对症下药、针砭时弊,斗争的目的与主题才能明确,斗争精神才能真正落实。因此,面对当前党内存在的“四大危险”和“四大考验”,必须增强党的自我革新能力才能真正发扬斗争精神。

3.增强党的自我革新能力是塑造党的政治形象的应有之义

政党的合法性地位需要不断塑造政党形象来巩固。中国共产党的合法性地位来源于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塑造的政治形象是扶民族大厦将危之际的革命者;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塑造的政治形象是推进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建设者;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塑造的政治形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引领者;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正在塑造带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领航者形象。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发展历程中,其领导地位在一次又一次的伟大实践中得到巩固,党的政治形象深入中国人民心中,获得了中国人民的充分认可。当下,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形象内涵继续丰富和发展,其关键离不开党不断增强的自我革新能力。自我革新能力是中国共产党政治形象的“缝纫机”,以自我革新能力来推进党的政治形象不断塑造,才能促使中国共产党成为永远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4.增强党的自我革新能力是推进党领导的社会革命的重要动力

党的自我革新能力作为党实现自我革命的关键能力,在不断革新政党的同时,也在不断推进党所领导的社会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面对大革命失败的现实,中国共产党发挥自我革新能力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为中国革命事业开辟了全新局面。新中国成立后,面对社会主义国家建设问题,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明确提出要以苏为鉴,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文革结束后,党发挥自我革新能力,果断放弃错误的路线方针,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新时代,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共产党不断发挥自我革新能力,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得到解决,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办成了,党和国家政治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因此,从现实意义来看,中国共产党不断发挥自我革新能力的同时对社会发展起到重要影响。也正是中国共产党以自我革新能力不断引领社会发展潮流,才深刻体现出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二、新时代党的自我革新能力的实践指向

自我革新能力的实践指向回答了中国共产党百年风华正茂的背后动因。创新性是在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驱动下,促使党的自我革新能力成为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根本动力。时代性是在问题导向和机制变革影响下,推动党的自我革新能力成为中国共产党适应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先进性是在科学理论和彻底革命作用下,促使党的自我革新能力成为中国共产党区别其他政党的独特标识。自觉性是在使命型政党和先锋队政党性质结合下,推动党的自我革新能力成为中国共产党作为成熟型政党的关键能力。

1.创新性: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相结合

创新性是党的自我革新能力的内在属性,在这一属性加持下,党的自我革新能力成为推动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根本动力。习近平指出:“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考验磨难无往而不胜,关键就在于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13]纵观党的百年发展历程,中国共产党运用自我革新能力驱动创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实践创新;二是理论创新。实践创新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理论创新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在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双重互动下,中国共产党自我革新能力中的创新性得到真正彰显。

一方面,实践创新是一个政党创新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自我革新能力作为中国共产党保持活力的关键能力,必须立足于具体国情,解决实践发展中遇到的一个又一个重大现实问题与挑战。从党的百年发展历程看,中国共产党自我革新能力的实践创新成果是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这条路既不同于苏联式现代化之路,也不同于西方现代化之路。中国式的现代化新道路是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走出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道路,这条道路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发挥关键作用的是党的自我革新能力。另一方面,理论创新是一个政党创新能力的更高表现。理论来源于实践并高于实践。自我革新能力的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具体体现。从党的百年发展历程来看,中国共产党自我革新能力的理论创新成果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型态。从毛泽东思想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每一次的思想飞跃都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典范,这一过程表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所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社会主义的文明形态,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印证,是中国共产党自我革新能力的理论创新产物。

2.时代性:问题导向与机制变革相结合

时代性是党的自我革新能力的外在属性,在这一属性加持下,党的自我革新能力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根本,不断自我变革,促使中国共产党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从实践逻辑出发,党的自我革新能力的时代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始终以问题为导向,不断发现新问题;二是不断变革体制机制,以解决现实问题。

一方面,发现问题是党的自我革新能力永葆时代活力的前提。不同时代面临着不同问题,发现问题是关键。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引领时代发展,必须秉持强烈的问题意识,不断发挥党的自我革新能力,发现问题,及时止损。正如习近平指出的:“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14](P67)在党的不同发展时期,中国共产党高度关怀社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能够清晰把握,其背后动因是始终以问题为导向,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另一方面,体制机制能否发挥功效是检验中国共产党自我革新能力时代性特征的标准。习近平指出“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从党的百年发展进程看,中国共产党始终对党的建设高度重视,党的总体布局经历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三位一体”模式,到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四位一体”模式,最终形成了新时期的“五加二”总体布局[15]。党的总体布局建设是中国共产党面对现实问题的考量,在体制机制上做出的变革,深刻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不断走向成熟的全过程。

3.先进性:科学性理论与彻底性革命相结合

先进性是党的自我革新能力的偶有属性,在这一属性加持下,党的自我革新能力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其他政党的独特标识。先进性表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自我革新能力具有彻底的革命性和批判性,而不同于资产阶级政党的自我改良。这种自我革新能力的独特属性来源于两个方面,即科学的理论和彻底的实践。

一方面,科学理论是中国共产党自我革新能力先进性的指向标识。无产阶级正是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洞悉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掌握了“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16](P413)。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者不是算命先生,未来的发展和变化,只应该也只能说出个大的方向,不应该也不可能机械地规定时日。”[11](P106)回顾党的发展历程,中国共产党的成功是建立在不断试错的基础上的。共产党人从不怕失败,是以科学的方法论做指导,在失败中分析问题总结经验,不断实现自我革新走向胜利夺取政权的。另一方面,革命的彻底性是中国共产党自我革新能力先进性的具象表征。在恩格斯看来过去资产阶级革命实质上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而无产阶级革命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16](P411)。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党的一大纲领明确指出要“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承认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产阶级革命私有制”,其最终目标是“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这种为多数人谋利益的初衷表明共产党人的自我革新能力的先进性是在实践中被印证的,而不是口号式的政治呼吁。

4.自觉性:使命型政党与先锋型政党相结合

自觉性是党的自我革新能力的固有属性,更是成熟型政党所展现的基本特征。在这一属性加持下,党的自我革新能力将革新状态与革新目标实现有机结合。具体言之,中国共产党自我革新能力的自觉性,体现在使命型政党理论和先锋队政党理论双向互动中。

一方面,从使命型政党性质看,自觉性特征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自我革新能力的目标高度。从词源上看,“使命”一词本身带有神圣性、责任性,使命的背后代表着价值。在这个意义上看,使命型政党必然是指能够肩负起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具有长远规划和战略目标的政党。党的百年发展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作为使命型政党,把对人民幸福的历史使命、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国家富强的历史使命有机统一起来,始终自觉发挥自我革新能力,明确革新目标,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另一方面,从先锋型政党性质看,自觉性特征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自我革新能力的革新态度。列宁对先锋型政党理论有过精辟的论述,他指出,“党是阶级的先进部队,是阶级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是整个运动及其根本和主要目的的代表”。他把共产党比作“任何时候都不应失掉作为斗争着的无产阶级的指路明灯的意义”[17](P1)。中国共产党作为先锋型政党,必须在自我革新态度上勇于发挥社会进步的灯塔作用。如何发挥,恩格斯强调:“最好的道路就是从本身的错误中学习。”[18](P586)百年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发挥自我革新能力,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社会发展方向,推动着国家各项建设。

三、新时代增强党的自我革新能力的战略路径

新时代增强党的自我革新能力的实践路径必须立足于自我警醒、自我反思、自我否定、自我超越四个方面。四个方面环环相扣,突出强调增强党的自我革新能力的系统性和严密性。自我警醒是党的自我革新能力的先决状态;自我反思是党的自我革新能力的前置条件;自我否定是党的自我革新能力的蜕变过程;自我超越是党的自我革新能力的最终目标。

1.自我警醒:增强党的自我革新能力的先决状态

自我警醒要求中国共产党对于自身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功和存在的问题始终保持高度清醒的认知状态,这是党的自我革新能力的立足点。正如习近平指出的:“我们不敢有丝毫的自满,但怀有无比的自信。”[19]中国共产党能够始终发挥自我革新能力,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发展过程始终保持一种自我警醒的状态。毛泽东在党的不同时期多次强调党要保持高度的自我警醒。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即将夺取新中国政权时,他提出“赶考”命题,强调“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20](P947-948)。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时刻牢记初心和使命就是要始终保持自我警醒,不忘来时路。

中国共产党保持自我警醒状态必须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做到理论清醒。中国共产党保持自我警醒状态必须做到理论清醒,能否保持理论上清醒是个基础性和前提性问题[21]。只有理论清醒才能明确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先进性;只有理论清醒才能真正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问题,解决问题;也只有理论清醒才能确保指导思想不偏差,加强党中央权威与领导,凝聚全党与团结力量。二是保持意识清醒。“我们党是生于忧患、成长于忧患、壮大于忧患的政党。”[22](P183)党的历史印证了中国共产党是怀着忧患意识从胜利走向胜利,而这种忧患意识确保全党上下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绝不躺在过去的功劳薄上;三是加强实践清醒。中国共产党通过加强实践清醒保持自我警醒,具体体现在党性教育上。习近平指出:“共产党员的党性不是随着党龄增长和职务提升而自然提高的。”[10](P11)因此,必须通过党性教育常态化加强实践清醒,使全体党员在干事创业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四是实现制度清醒。制度具有稳定性,保持党的自我警醒状态需要制度发挥兜底作用,特别是党内监督制度。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党的二大就将党内巡视写进党章之中,通过党内巡视等手段形成内部监督机制,促进中国共产党不断接受政治体检,始终保持自我警醒状态。

2.自我反思:增强党的自我革新能力的前置条件

自我反思要求中国共产党基于内外发生的问题,通过自我省思去把握事物发展由外在现象到内在本质的规律,这是党的自我革新能力的关键点。中国共产党发挥自我革新能力存在一个潜在话语,即“及时止损”。“止损”作为一个经济学名词映射到政党能力上,体现了自我反思对于党的自我革新能力的重要价值,只有主动反思才会主动求变,才会化危为机。纵观党的发展历程,中国共产党无数次转危为安靠的就是自我反思。1927年国共两党关系破裂,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实践中受挫,主动反思自身问题,在党的八七会议上,面对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毛泽东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的号召得到大多数党员的认同,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第一次主动反思求变的成果,至此中国革命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苏俄式的发展道路。

中国共产党达到自我反思的效果必须贯彻一个完整逻辑:首先,勇于承认错误是反思的起点。中国共产党今天取得的成功不是一帆风顺而是不断试错得来的。回顾党的发展历程,中国共产党曾多次在指导思想和路线上犯过错误,但总能从错误中走出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党勇于承认错误,两个著名的历史决议就是最好的例证。其次,反思过程中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批评和自我批评是“解决党内矛盾的有力武器,也是保持党的肌体健康的有力武器”[23](P20),更是中国共产党实现自我反思的基本方法。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让党内同志“红红脸、出出汗”,才能引起重视,促使自我反思。再次,解决问题而非一味追究责任。反思的目的是通过反思以求解决问题,而不是过分强调追究某个人的责任,使多数同志能够放下“思想包袱”,真正做到自我反思,这是达成自我反思最大效果的关键。正如毛泽东指出的:“任何过去犯过错误的同志,只要他已经了解和开始改正自己的错误,就应该不存成见地欢迎他,团结他为党工作。”[24](P110)邓小平同样指出:“对于犯错误的同志,要促进他们自己总结经验教训,认识和改正错误。要给他们考虑思索的时间。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有了认识,检讨了,就要表示欢迎。”[25](P148)

3.自我否定:增强党的自我革新能力的蜕变过程

自我否定要求中国共产党对照自身问题,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主动求变。党的自我革新能力发挥过程本质上是自我否定的过程。因此,自我否定的实质内涵归结起来是关于发展的问题,这是党的自我革新能力的核心点。而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之一——“否定之否定规律”强调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同样印证了自我否定是自我革新能力的核心内容。从党的百年发展历程看,中国共产党通过不断自我否定从而由弱变强,由胜利走向胜利,带领人民取得国家政权。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开展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这些活动都是中国共产党通过自我否定增强的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体现。

中国共产党实现自我否定要立足三个基本点:首先,坚持科学严谨的调查研究之风。毛泽东指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11](P109),共产党人的自我否定来源于科学的调查研究。只有实事求是地做调查,去研究,才能真正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薄弱点”以实现自我否定。其次,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问题。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达到全面深刻的自我否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很好地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矛盾分析法。毛泽东指出:“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11](P299)运用矛盾分析法能够辩证、全面的看待问题,确保自我否定过程更加科学有效。如《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辩证认识就是很好的运用了矛盾分析法。三是良好的党内民主氛围。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共产党根本组织原则,通过党内民主集中制营造良好的党内政治生态,为中国共产党实现自我否定开辟空间。正如毛泽东指出的:“如果没有充分的民主生活,没有真正实行民主集中制,就不可能实行批评和自我批评这种方法。”[26](P293)

4.自我超越:增强党的自我革新能力的最终目标

自我超越要求中国共产党在主动求变的过程中实现由量变达到质变的效果。如果说,自我否定是中国共产党自我革新能力发挥的量变过程,则自我超越作为一种质变性目标,它明确了党的自我革新能力的方向和目标,是党的自我革新能力的落脚点。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决定了这种自我超越与生俱来。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旗帜鲜明地提出:本党目标是“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基于此,中国共产党为实现这一伟大目标,不断自我革新实现自我超越,带领中国人民由站起来、富起来走向强起来。

中国共产党完成自我超越必须实现“四个超越”:一是实现思想理论超越。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党内虽然一段时间受王明为代表的教条主义思想影响,但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立足中国国情,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认识上完成了自我超越,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二是实现组织形式超越。中国共产党具有强大的基层组织动员能力,这一能力的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在组织形式上实现了自我超越。1927年,毛泽东首创“支部建在连上”为中国共产党提高组织动员效率和增强凝聚力打下了坚实基础。正如毛泽东所言:“红军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11](P65)正是拥有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中国共产党实现了众多不可思议的创举,凸显了组织形式的优越性。三是实现群众基础超越。扎实良好的群众基础是中国共产党自我超越的力量之源。回顾历史,从国共两党的发展对比来看,中国共产党取得最后胜利靠的是人民的支持;从党自身的发展历程看,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由弱到强,一个关键因素是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四是实现制度结构超越。制度建设具有战略性、稳定性、全局性意义。百年发展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形成了以党章为核心的党内法规体系,对党的各项建设做了重要保障。实践证明,制度治党使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更加科学化,专业化。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所领导创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对国家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具有西方国家制度建设不可比拟的治理效能。

猜你喜欢

革新先进性政党
“带领人民过上好日子的政党”
周克芹纪念:捍卫与革新
如何提高企业中青年党员的先进性
复旧运转
深刻理解和把握新型政党制度的“三个新”
继续努力,不断革新
从“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看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建设
高校党员践行先进性的方式
伝統の極みを吸収し大胆に革新 篆刻家 駱芃芃 氏
民主党派政党认同的有效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