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文化自信 传承黄河文化
——关于传承濮阳黄河文化的思考
2023-01-05赵梦雅
赵梦雅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濮阳 457000)
“黄河之水天上来”,一路九曲十八弯,穿山越岭,奔腾不息,一泻千里,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明。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不同的地域,黄河与当地的自然、人文因素相互作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不同地域的黄河文化,是当地政治、经济发展演变的历史积淀,历经发展传承,凝缩为时代精神的底色,形成不同历史阶段的文化认知。黄河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今天我们着力打造文化强国的进程中,更需要我们大力发展、传承与传播黄河文化,增强其核心竞争力与影响力。
一、黄河文化的概念与内涵
(一)黄河文化的概念
从现有研究文献来看,多数学者倾向于把黄河文化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范畴。
广义的黄河文化,是指黄河流域的人民,在长期与黄河休戚与共的生活生产过程中形成并积淀下来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而狭义的黄河文化则指精神文化层面,主要指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是在广大的黄河流域这一人文空间和地理空间中,生活于其间的人们在长期生活生产实践中形成的社会制度、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及宗教信仰、审美取向等社会文化生活的多维度、多层次的文化共同体。黄河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黄河文化的内涵
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底蕴深厚的黄河文化。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多层次、多维度的黄河文化与黄河息息相关,打上了鲜明的黄河烙印。从文化学意义上讲,它是中国传统文化、道德、精神的体现,具体表现为竭诚为民、顺应自然、自强不息等文化意蕴。
1.竭诚为民,“民为邦本”,蕴含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唯物史观。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经晋陕峡谷,经华北平原,历齐鲁大地而入大海。黄河造就了所经之地丰厚的土壤,也为人们的生活生产提供了便利的水利条件。自古以来,得益于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黄河流域就是农业发达的地区,哺育了黄河两岸的众多生民,孕育了深厚而久远的历史文化,形成了以农业生产为基础的农耕文明,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黄河文化便自然蕴含着鲜明的农耕文化的特质。而农耕文化的重要保障便是人这个因素。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正是千千万万个普普通通的人成为最基础的社会生产力,为社会的延续发展提供基本的支撑。人,在社会历史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正是看到了“人”的重要作用,“民为邦本”的思想才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逐渐产生、发展并固化下来,成为历代君王和文人哲士们信奉的治国之道和稳定之基。
“民为邦本”思想在远古神话中就已初见端倪。远古神话中,黄帝战胜蚩尤,统一了天下,而后实施休养生息政策,着力发展农业生产,鼓励百姓开垦耕地,种植五谷,驯养家畜,制作石器和陶器等农耕用具,一时社会生产发展兴盛起来,人们家有余粮,身有暖衣。充裕的社会物质条件促进了人口快速增长。这说明,黄帝作为远古部落首领,其思想意识中对人民是非常看重的,以人民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其中便体现着“民为邦本”思想的萌芽。
“民为邦本”思想在大禹治水神话中体现得更为显著。黄河由于巨大的落差,在流经西北黄土高原的时候,带来了巨量的泥沙,造成洪水泛滥,冲毁了房屋,淹没了庄稼,人们失去了家园,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不得不背井离乡。水患给人们带来了沉重的灾难,给社会生产造成极大的破坏。黄帝的后人大禹奉命治水,他从前人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堵”为 “疏”,率领民众与洪水作斗争,“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取得了治水的胜利。而后他敷布土地,灌溉兴农,使农业生产得以恢复。这些都充分彰显了大禹关心民生疾苦、以民为本的思想,也是“民为邦本”思想的朴素体现,为民本思想的发展完善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随着社会的发展,民本思想进一步发展。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说,以“仁”为核心,倡导君王实行“仁政”,其要义就是仁政爱民。孟子更是明确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把民本思想发展到了极致,为后世的社会治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1]33。
2.“天人合一”的自然伦理观。“天人合一”思想最早存在于上古神话体系中,其要义是天、地、人三者处于一种和谐关系之中,人与自然平等、互相尊重,顺应自然规律,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尊重自然在儒家思想中有突出体现,它要求用一种仁爱之心对待自然,“泽及草土”“化及鸟兽”,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自然和生命的尊重。而顺应自然则是建立在对人及自然的充分体察的清醒认识之上的,人不是万能的,不能不顾客观规律,一味地去塑造自然万物。人们需要正确认识自己在自然中的地位,做到与自然世界和谐共生。否则,将造成自然秩序的崩坏,也会将人类置于危险的境地。
“天人合一”思想在今天仍然焕发着强大的生命力,能够为当代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1]167习总书记的讲话为我们处理日益紧张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指出了明确的方向,也是对“天人合一”思想的继承和发展[2]33。
3.中华民族“大一统”的主流意识形态。从中国五千多年历史来看,社会历史发展的指向始终是“大一统”的局面。“大一统”思想在中华民族融合过程中始终发挥着主旋律作用,而黄河,则是形成中华民族大一统局面的最重要的介质。正是这条纵贯中国东西的母亲河将中国各个民族各个集群统合在一起,形成了血浓于水的民族血脉。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也曾经历战火纷飞、攻伐争斗,但最终融合为“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自秦王朝统一中国以来,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以“大一统”思想作为自己的政治诉求,逐渐固化为历朝历代政治文化的核心内容。这种“大一统”思想展现的是中华民族强大的向心力和包容性,是兼容并蓄的开阔胸襟和政治情怀,是兼而相和、和而不同、多样统一的理念,虽经朝代更替、民族交流,但这种“大一统”思想一直稳固,“并逐步升华为一种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中国人民的共有记忆,内化为中华民族强大的文化信仰和政治力量,渗透于中国人的心理和行动中”[3]39。“大一统”思想形成了中华民族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黄河文化也正是兼收并蓄了不同地域的游牧文化、渔猎文化、农耕文化等,从而形成了多元统一的文化体系。
二、濮阳市黄河文化的构成要素
濮阳古称帝丘,据传五帝之一的颛顼曾以此为都,故称帝都。濮阳之名始于战国时期,因位于濮水(黄河与济水支流,后因黄河泛滥淤没)之阳而得名。濮阳市辖濮阳县、清丰县、南乐县、范县、台前县和华龙区五县一区,位于河南省东北部,黄河下游,冀、鲁、豫三省交界处,黄河在境内流长约168公里,流域面积2487平方公里。便利的水利条件,使得整个地区主要依靠地理条件的优势开展农业生产。黄河对流经地区的自然生态、生产、生活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生动的黄河故事,形成了具有濮阳黄河特色的丰富多样的地域文化。濮阳的黄河文化体系,主要包括农耕文化、文化遗址、红色文化、民间文化、孝道文化和姓氏文化等。
(一)农耕文化
农耕文化是人们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农耕文化的形成,总是基于一定的自然地理条件,其中,水不可或缺,离开了水这个因素,一切都无从谈起。所以,人们总是习惯于“择水而居”。濮阳位于黄河下游地区,这里地势平坦,水资源丰富,便于水利灌溉,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非常适宜农作物的生长。数千年前,濮阳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就有人类繁衍生息,传说中的颛顼定都就是当时农耕文明的明证。由于与黄河比邻而居,濮阳的农耕文化具有黄河流域的鲜明特色。我们有一个有趣的发现,与山地文化相比,濮阳农耕文化呈现出不一样的特色,比如民居,一般都选择建在较高的地方以避水患,房屋格局不大,比较简陋矮小。而在民风民俗方面,人们性格豪爽,大口吃肉,大碗喝酒,不太在意物质财富的积累,这也许是因为以前黄河经常泛滥,一场大水过后,一切财富都灰飞烟灭。现在,虽然黄河得到了有效治理,基本消除了水灾的威胁,但这种过好眼前生活的理念却保存了下来。时至今日,仍然在民间盛行的节庆活动、神话传说、农事礼仪等都具有鲜明的黄河流域的特色。
(二)古文化遗址
濮阳历史悠久,传说七八千年前这里已有人类活动。上古时期,黄帝与蚩尤的大战就发生在这里。据说蚩尤战败后被斩首,其首级就葬于今天的濮阳市台前县。颛顼时期,在炎黄部落联盟中发生了争夺最高领导权的内部战争,活动于濮阳周边的颛顼集团打败了共工部落,颛顼成了炎黄部落联盟的最高首领,被尊为历史上的五帝之一,位列恒山主神北岳大帝。其他如仓颉造字、尧舜主政的传说故事也都发生在濮阳地区。
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我们的先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物质财富和精神文化,虽经战火洗礼、朝代更替,一些文化消失于历史的长河中,但仍留下了众多的文化遗址供后人凭吊。
目前,濮阳市境内共有各类不可移动文物918处,比较著名的有以下几处。
戚城遗址。这是豫北地区保留年代最久、延续时间最长的古代聚落遗址,包含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商周文化和汉文化遗迹遗物。
西水坡遗址。这里出土了仰韶文化时期的三组蚌砌龙虎图案,对探索中国文明起源、龙的起源与研究中国古代史、美学史、宗教史、天文历法等有重要意义。
仓颉陵遗址。该遗址位于今濮阳所辖南乐县境内。仓颉首创中国文字,结束了远古时期结绳记事的历史,被称为“造字圣人”,是天下文人的共祖。
卫国故城(高城)遗址。该遗址位于濮阳县五星乡高城村北,是春秋晚期到战国时期的卫国都城——帝丘所在地,2013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唐兀公碑。该遗址位于濮阳县杨什八郎村南,该碑立于元朝时期,对研究少数民族演变历史有重要意义。
濮阳的文化遗址非常丰富,其他的还有回銮碑、马庄遗址、程庄遗址、铁丘遗址、咸城遗址、瑕丘遗址、丹朱墓遗址、蒯聩台遗址、子路墓、王崇庆墓、宋耿洛汉墓群、南霁云墓、南乐文庙、濮阳四牌楼、普照寺大雄宝殿、八里庙治黄碑刻(含镇河铁兽)、魏氏墓碑、濮阳天主教堂、濮阳基督教堂 (含华美中学旧址)、清丰火车站旧址等[4]。
(三)现代红色文化
磅礴奔腾、一往无前的黄河造就了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民族性格。一如黄河生生不息的强大生命力,黄河也孕育出自强不息、敢于拼博、爱国奉献的民族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不畏流血牺牲,为实现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在濮阳的土地上留下了众多的革命旧址、革命遗物,展现了革命先烈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其中蕴含的鲜明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英雄主义精神激励着后人团结一心、奋发进取。
1.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旧址。位于河南省清丰县、范县。1940年在清丰县成立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区委和军区。1944年5月冀南区党委并入,成立平原分局。同年8月,分局迁到清丰县城东南约15公里的单拐村。分局旧址已废,现仅存冀鲁豫军区司令部旧址,为一四合院,坐东向西,东屋三间内设司令部,南屋两间瓦房是杨勇旧居。邓小平旧居在东西大街中间路南,原有楼房三间已废,仅存砖券拱门。
2.濮阳市单拐革命旧址。这里是抗日战争后期、解放战争初期(1944.9—1946.10)中共中央北方局、冀鲁豫分局、冀鲁豫军区司令部暨军区第一兵工厂所在地,是一代伟人邓小平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黄敬、宋任穷、王宏坤、杨勇、苏振华等领导同志生活战斗过的地方。这里成功制造了我军兵工史上第一门大炮——“盖亮号”九二式七十毫米步兵炮(现陈列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3.清丰抗战烈士祠。清丰抗战烈士祠堂,位于清丰县纸房乡武强镇村西。烈士祠占地面积875平方米,坐北面南,祠内后出厦处置青石卧碑一方,镌刻158名烈士的姓名、籍贯、生前职务。清丰县抗战烈士祠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4.白衣阁革命旧址。白衣阁革命活动纪念地是我军重要的活动基地,也是晋冀鲁豫野战军解放区的指挥部。一九四六年七月,晋鲁豫边区为了打击敌人,刘伯承司令员所部常胜军在一个月内,收复了濮县、范县等十余个县城。
5.刘邓大军渡黄河旧址。位于豫鲁两省交界黄河北岸孙口乡境内刘邓大军强渡黄河中心渡口处。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12万人以孙口为中心,东起东阿西至濮县300余里,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实施正面强渡,千里跃进大别山。
(四)民间文化
濮阳最具地域特色的民间文化主要是杂技文化。
濮阳杂技有着悠久的历史,以东北庄杂技为代表。据历史记载,早在三国时期,濮阳杂技就已出现,到元末明初时期,濮阳杂技已颇负盛名,到清中期以后更是进入空前的兴盛期,红极一时,慈禧太后曾诏令东北庄艺人进宫献演。
濮阳杂技的产生和发展与黄河经常泛滥有关。每次水灾过后,庄稼被淹,家园一片汪洋,农民迫于生计,不得不外出乞讨,以练杂耍卖艺博得人们的同情,所以东北庄杂技最初是作为一种糊口的手段而出现的,而后在表演过程中博采众长,不断改进提高,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杂技文化[5]155。而今,濮阳被授予“中国杂技之乡”的称号,东北庄与河北吴桥并称为“中国杂技南北两故里”。
(五)姓氏文化和孝道文化
1.姓氏文化。濮阳是名副其实的中华姓氏发源地之一。据《根在濮阳》介绍,中华姓氏谱系中,有231个姓氏起源于濮阳。濮阳是公认的张姓发源地,张挥墓即在今濮阳县城东关,后为纪念张姓始祖挥公而建挥公园,首届张姓恳亲大会就在濮阳召开。此后,不仅张氏寻根问祖的活动日益频繁,其他源于濮阳的姓氏,组团考察调研也越来越多。
除了张姓外,另外一个大姓——孙姓,同样起源于濮阳。尽管对孙姓起源说法不一,但大家公认的孙氏起源,却只有卫国的康叔—卫武公—武仲乙—孙良夫—孙林父这一条脉络。春秋卫国孙氏是中国孙氏之根,濮阳戚城是孙姓起源地应该是不争的事实。
另外,在231个起源于濮阳的姓氏中,有29个为常见姓氏,45个为少见姓氏,157个为罕见姓氏。其中,29个常见姓氏分别为张、陈、杨、孙、戚、范、姚、孟、孔、秦、史、顾、聂、关、卫、闵、司、谷、文、昌、南、曹、濮、濮阳、柳、司徒、端木、寇、蒯。
天下姓氏各有其源,宗族文化璀璨斑斓。姓氏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存在,不仅是代代相传的血脉延伸,也包含着生生不息、丰富多彩的历史剪影。濮阳拥有丰富的姓氏文化资源,致力于宣传、打造姓氏文化,既有利于提升濮阳在国内、国际上的美誉度,也在某种程度上对促进濮阳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2.孝道文化。濮阳有悠久厚重的孝道文化,被中国民俗协会命名为“中国孝道文化之乡”,古代二十四孝中就有四孝出自濮阳,代表性孝道文化历史人物主要有舜、闵子骞和张清丰。
舜的主要活动地在濮阳。相传舜对虐待、迫害他的父母仍坚守孝道,故为历代称扬。传说舜幼年丧母,父亲不慈。他的父亲后来又另外娶妻,与后妻又生一子。舜在家中常遭后母虐待,他的父亲受到后母撺掇也对他恶言恶语、拳脚相加,甚至有几次想将舜杀死,舜侥幸逃脱。即使是这样恶毒的父母,他们生病时,舜仍然不计前嫌,细心照料父母,对幼弟他也处处相让。舜的孝心感动了天地。相传舜在农田劳作时,有大象过来帮他耕作,还有鸟雀帮他播种。舜的孝心在百姓中口口相传。尧帝有感于他的孝心,就让他参与政事管理。舜协助尧治理国家28年,勤勉认真,尽职尽责。尧看到了舜的品德和才能,去世前把帝位传给了舜,舜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舜也成为后世孝行的楷模。
闵子骞是孔子的弟子,古二十四孝之一。今濮阳市范县张庄乡闵子墓村有其坟墓。闵子骞年少时母亲便去世了,父亲娶了后娘,又生了两个弟弟。后娘偏心,对自己亲生的孩子百般疼爱,对闵子骞却百般虐待。当闵子骞长年在外经商的父亲发现真相,要将其继母休弃时,闵子骞反而替继母求情:“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闵子骞的故事后被敷演为《鞭打芦花》在各个剧种上演,经久不衰。
张清丰(581年—618年),隋朝顿丘(今清丰县北部)人,一世清贫,终生操开店房,以打烧饼为业。但他善事双亲,传其每天打的第一炉烧饼都留给父母亲享用,孝行为远近所景仰。隋文帝开皇年间,张清丰被举为孝廉,但为侍奉双亲,最终未出仕,乡人愈加敬慕。唐朝时以张清丰孝名天下,遂以“清丰”为县名。今濮阳市清丰县城有“清丰亭”,彰显孝道文化。
“百善孝为先”,孝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标。濮阳孝道文化资源丰富,我们理应承继这份道德遗产,挖掘其深刻内涵,发挥其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时代价值。
三、传承黄河文化的对策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黄河文化时,特别强调了保护、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大意义。黄河文化既需要代代保护、传承,又需要与时俱进、转化创新。
(一)保护、传承、弘扬农耕文化遗产
优秀传统农耕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先人们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是当时农业文明的缩影和写照,农业为民生和百业之基,因而农耕文化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而要传承优秀传统农耕文化,前提是对这些遗产加以保护,而传承的目的是弘扬,是对这些遗产的进一步发展,只有立足于弘扬发展基础上的传承,才能对当今社会生产有所裨益。
农耕文化遗产内涵非常广泛,涵盖了农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它虽是零散的、碎片化的,很难把它归总为一套完整的社会文化体系,但它又是无处不在的,一个时期内所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其背后总有农耕文化的身影。必须认识到它的多样呈现和历史延续,正确认识传统农耕文化遗产蕴含的宝贵智慧和历史价值,才能谈到进行挖掘与保护。这就需要我们下大力气进行理论研究和乡土调查,制定详尽的计划,采取得力的措施,全面普查境内农耕文化遗产名录,摸清农耕文化遗产的数量、规模,研究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历史发展情况等资料。传统村落是优秀传统农耕文化产生和形成的基础,必须深入当地传统村落,研究民居建筑、生产生活设施、民风民俗和礼仪规范等资源,探寻其形成和发展的脉络和规律。
(二)整合杂技文化资源 做强杂技文化产业
杂技文化要发展,仅仅靠民间自发的、零星的演出活动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依靠全社会力量,以政府为主导,统筹整合杂技资源,提供政策支持,加大资金扶持力度,着力打造杂技文化产业,推进市场化发展,以高端精品杂技带动文化市场,以市场反哺杂技文化产业,走上良性循环发展之路。
1.创新杂技文化艺术形式。传统的杂技是在民间杂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追求的是把人的身体潜能开发到极致,以炉火纯青的技艺取得演出的成功,传统的顶缸、钻筒、走钢丝等保留节目就属于此类纯技巧表演,但这类节目千篇一律,很难有所突破,久而久之,造成观众的审美疲劳,难以长久保持市场热度。要摆脱这种困境,杂技就必须走创新发展之路,可能的选项,就是突破传统杂技的局限,创新杂技表演艺术形式,向着综合艺术方向发展,在技巧表演中穿插故事情节,以故事情节统合技巧表演,为杂技艺术注入文化之魂。在这点上,可以借鉴戏曲舞台艺术的表演形式,也可以从古代神话故事、古典文学、民间传说、文史资料中挖掘素材,寻找艺术创作的灵感。需要注意的是,要做到故事情节与杂技相谐推进、水乳交融,否则,杂技表演与剧情“拉郎配”、两张皮,为情节而情节,剧情演绎成了杂技艺员的“休息场”,就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
2.大力发展杂技文化产业。杂技文化产业化,是杂技艺术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媒体技术的发展,艺术表演形式的多样化,人们审美品位的提高,给传统艺术门类包括杂技表演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濮阳杂技虽颇负盛名,但所占的市场份额还不大,文化效益也不尽如人意。面对这种境况,我们要有强烈的危机意识,深入调研文化市场信息,了解市场需求,大力开拓文化市场。要打造精品,塑造品牌。质量是生命,品牌是质量的标志。杂技产业要发展,必须打造精品,塑造品牌。目前的如《神农部落》《水上芭蕾》等就是一个方向。总之,必须以品质提升带动市场需求。第二,推动杂技文化产业链建设。依托民间杂技文化资源,实施杂技小镇、杂技主题公园、杂技影视等重大项目建设,打造杂技艺术与文化博览、休闲度假、娱乐购物、旅游观光相融合的产业链。第三,大力开拓文化市场。要继续保持濮阳杂技在业界的领先优势,创新发展,不断创制新品精品,在各地舞台上展现濮阳杂技的艺术魅力,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
(三)打造红色文化品牌,发展红色旅游业
1.出台政策法规,加强红色文化资源保护。濮阳为革命老区,红色资源非常丰富。红色文化是在对革命英雄人物、英雄群体、革命精神、先进楷模的宣传和弘扬中形成的,那些保留下来的实物、资料以及地望就显得尤为重要。政府及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对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强化监管,惩处妨害红色资源保护和破坏红色文化相关设施及建筑的行为。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做好红色文化资源的修缮、开发工作,深入挖掘红色文化的时代内涵,创新宣传和教育形式,弘扬时代精神。
2.建立教育基地,发展红色旅游业。继续修复单拐教育基地,重现其作为冀鲁豫军区第一兵工厂的军工生产场景;保护修缮冀鲁豫边区后方医院、边区报社、边区银行等,再现边区革命历史风貌;继续开发冀鲁豫野战军指挥部旧址(范县白衣阁)红色文化资源;等等。在开发建设中应尽量保持原址原貌,还原历史真相,突出当地红色资源特色,体现时代文化价值。同时,红色文化教育要与观光旅游有机结合,使人们在休闲度假中自然而然地接受革命传统、革命精神的教育。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配套完善相关旅游道路、停车场、餐饮服务、文化娱乐等旅游设施建设,打造红色旅游景区,以红色旅游业的开发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四)加强文化遗址宣传,建立濮阳历史文化核心展示区
1.加强文化遗址宣传,展现濮阳厚重的历史文化。濮阳历史悠久,保留下来和考古发掘发现的历史遗存也非常丰富。这些历史遗存,保留了古代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于研究中国的社会生产生活状况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深入研究这些历史资源,梳理其历史脉络,彰显其文化学意义,并加以宣传推广,对于宣传濮阳历史文化,提高濮阳社会历史地位有着重要的意义。当前,濮阳在这方面做得还很不够。如西水坡发掘发现的蚌砌龙虎图案,被称为“中华第一龙”,原件被中国历史博物馆调走展示,足见其重大的考古学意义,但“中华第一龙”的发现地西水坡却寂寂无名,了解人群仅限于濮阳当地和国际国内业界的专家学者。其他文物遗址也大抵如此,缺少宣传,不利于其社会效益的发挥。
2.积极开展文化遗址的保护研究工作。第一,要保护好高城遗址、瑕丘遗址,做好上古文化主题挖掘整理研究工作。第二,进一步挖掘戚城文物景区卫文化内涵,打造春秋文化集中展示区。第三,加强唐兀公碑的保护利用。第四,推进濮阳县城原明清四街的民风民俗的开发建设,展示濮阳历史文化。
3.加强文化遗址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文化遗址具有独一性、不可复制性的特点,在开发旅游产业、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具有先天优势。要充分利用西水坡“中华第一龙”发现地、南乐县仓颉陵“造字圣人”、孙口刘邓大军渡河处等文化遗址,改变零散分布的不利条件,统筹谋划,协调整合,规划文化遗址主题旅游线路,在人们观瞻历史风貌,增强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的同时,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充分发挥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濮阳黄河文化具有深厚而丰富的内涵和时代价值,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对于促进濮阳社会经济发展和实现建设“四个濮阳、一个高地、一个中心”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