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麦—玉米—马铃薯间作套种栽培技术分析

2023-01-05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2年5期
关键词:间作套种农作物

杨 振

(山东省滕州市综合检验检测中心,山东滕州 277599)

1 三种作物间作套种栽培技术带型选择

遵循“因地制宜”选择原则,依据种植地区实际条件进行综合性客观全面分析,按要求小麦、玉米、马铃薯栽培技术中的带型选择要灵活。还要经待种植地区的农业部门进行反复试验,了解常规用的带型,包括0.8 m的窄行带、1.7 m中型带两种栽培技术模式。

1.1 0.8 m窄行带

0.8 m窄行带:这种栽培模式适合应用于土质良好、自然条件优越、海拔高度低于600 m的阳坡地块中。其中,具体操作为0.8 m开带,可按种植三行小麦的标准进行,这三行小麦约占地0.5 m左右,建议种 8~9 kg/667m2种子,还要预留出0.33 m行带为第二年的单行玉米套种植提供有利生长条件。需要注意的是,要在小麦收割前1个月的时间左右,对于薄地1~1.3 m,要按照0.4 m株距,以种植1 800~2 100株/667m2玉米为佳。待小麦的收割工作完成后,再对马铃薯进行套种,套种前首先要进行深耕处理,施足底肥,这样做的目的可有效改善土壤的土层结构,增加土壤中的营养物质,为马铃薯的良性生长提供较好的土质条件。

1.2 1.7 m中型带

1.7 m中型带:这种栽培方式主要适合应用于光照时间较短、且海拔超过600 m的地块中。其中,1 m行带中可种小麦(六行),建议种7.5 kg/667m2种子,预留0.7 m行带为下一年春季玉米播种提供有利条件。关于两侧小麦的收割工作至谷雨前就要完成,小麦收割完成后就要及时对玉米进行播种,播种方式最好采用双行种植的模式,但也要结合各地不同自然地质条件,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适度灵活调整,正常情况下玉米间的株距控制在0.4~0.5 m,建议 1 800~2 100株/667m2玉米的标准进行。如果是长势不太理想的小麦,需要在清明前后再进行马铃薯的套种,也可选择在小麦的收割工作完成后套种绿豆、黄豆等作物,也能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

2 农作物间作套种带型优势对比

1)通过0.8 m窄行带与1.7 m中型带不仅可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充分利用有限的地质资源,实现最大限度的作物栽培。而且,通过多种作物的套种、间种模式,还能提高地块农作物的产量与质量,达到丰产增收的目的。

2)扩大小麦与玉米种植面积。这种依据种植地区实际客观条件,可通过控制不同作物间的种植行带距离的方式,还可解决小麦与玉米作物种植面临争地问题困境的有效解决方法之一。加之,对小麦进行收割后,对后续种植的的马铃薯,可实现小麦的适时收获,又不会影响马铃薯的生长,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有效的土地面积实现多种作物最大化的经济收益,提升了种植种类,对不同作物的市场价格波动做到有效应对,提高单品作物经济利用率。

3)提高用地与养地的综合化管理成效。这种间作套种栽培技术会加大农作物对土壤的护墒覆盖面积,一方面可减少阳光直射地表所造成的水分蒸发,可较好的达到保湿的效果,另一方面还可减少雨水冲刷地面时所造成的表层土壤流失,达到了较好的护土、护墒效果。此外,由于田间作物所覆盖面积较大,可降低各类杂草的生长频率,所以适宜的光照、适度的透风条件,也是抑制杂草生长的有利条件。这种综合化土地管理,在具体应用小麦、玉米、马铃薯套种时,一方面可体现在增加农产品产量上。例:如果小麦在收割期及时收获,这不仅保证了土壤肥力,还会有效改善土质结构,这一环节对为间作农作物的种植与生长提供必要基础条件。另一方面,在间作前对土壤进行深翻整理,施足底肥,促进土质疏松,增加了土壤营养,为下一作物的栽培提供了较好的生长环境。

4)保证地块边际高效应用。高效应用土地资源主要是针对宽带与窄带种植的对比分析。如:在同一地块中分别选择0.8 m带型与2.7 m带型,小麦种植面积则能增加20%。而采用三行套作也可促使玉米的种植行数显著增加,估计会增加种植面积的60%,这样既不会影响小麦产量,又可使玉米达到高产的目的,还可在后续种植马铃薯提供较好土壤资源。

3 三种作物间作套种管理要点

3.1 秋播种植时的留带质量控制

主要考虑种植作物品种特点及生长规律。例如,对于小麦的品种选择应尽量优先易丰产、株型矮、偏早熟且种子具有天然的高抗病虫害、抗倒伏、株型紧凑的特点,这主要是因为小麦的生产特点决定的,小麦生长较喜于土壤的耕层深厚、具有良好的排水性、所生长的土质中有机物含量丰富,可加强光能利用率,对于小麦的增产则大在裨益。在开沟方法上要以人工开沟为主,采用0.8 m的窄行带种植,按照 8 kg/667m2种子的标准,且小麦种植要选择3行,占地面积约为0.5 m,可满足小麦的种植需求。同时,还要考虑玉米的套种要求,需预留出0.33 m的行带。

3.2 严把整地质量关

这一环节的核心要点在于玉米种植方法。根据种植地区的自然气候与地质条件,建议在春节前后就要进行深耕土地,这样既能将土壤中的越冬虫卵直接暴露于自然环境中,起到一定的杀虫作用,降低后期病虫害发生机率。但要注意在对土地进行深耕时就要预先留出空带,具体可结合玉米种植品种的各项要求,将玉米的植株间距缩小为20~25 cm。基肥主要以有机肥为主,其用量可按3 000 kg/667m2的标准进行,如果所种植的田地土壤中磷的含量较少,可适量增加过磷酸钙的施予,一般可按约30 kg/667m2的标准进行。这样可增强土地的土壤肥料及生产能力,也可为后续的玉米种植工作奠定良好生长基础[1]。

3.3 严把玉米套种播种关

播种前首先要选择适宜的玉米种子,其玉米的生长特点主要是以玉米植株不选择太高、生长期的玉米叶片主要以紧凑、抗倒伏为主,在抗病虫害方面也具有先天优势。如果在玉米生长前期出现生长较慢、后期又出现脱水现象时,就要以培育玉米的壮苗为主,也可为后期的马铃薯种植减少遮荫度。在带型选择上,经各类带型优势对比分析,能了解到宽带型更适合玉米种植,这种种植方法可适当延长玉米植株的生长期,选择适合播种的丰产性、中晚熟品种为主。如果选择早套的种植方式,可实现玉米高产的目的。小麦处于扬花盛期时,还需在窄带型中种植中熟丰产的玉米品种。待玉米苗高至4、5寸时,就可对小麦进行收割了,及时收割也可促进玉米植株的正常发育。

3.4 小麦收割后的田间管理

建议小麦在9成熟阶段就要进行突击性收割。并对套种玉米进行追肥、除草等田间管理,可促进植株生长。还要积极翻挖麦茬,避免影响马铃薯种植。

3.5 秋收时期要科学把控马铃薯植株的长势

因其属于间套作物,所以此阶段要客观分析马铃薯植株的生长形势,如果处于收获期则要及时进行收割。同时,还要将所收割的地块进行平整处理,为下一年的农作物种植做好准备。

4 科学合理施肥是实现间套种植重要因素

由于不同农作物对于各类矿物质元素的需求是不同的。可在施肥前选择土壤自身所含的矿物质元素的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施肥方案,一项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案不仅可增强土壤的土壤肥力,还可积极为间套种植提供较有力的帮助。所以,需要结合小麦、玉米、马铃薯三种作物的不同生长状态择期选择适度施予有机肥、氮肥、磷肥及钾肥等。

5 科学防治病虫害是间套种植成功的重要保障

现阶段,种植不同类型农作物都要对其进行有效的病虫害防治工作,病虫害防治效果较为有效的多是通过药剂拌种的方式进行,所以在种植小麦、玉米、马铃薯时首先要要种植前要对其进行药剂拌种处理。一方面,可对种子自身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还可对处于生长期间的农作物患病虫害机率降低。另外,还可在农作物生长期间采用药物喷洒的方式,由于间套种植的小麦、玉米、马铃薯需要适度的光照、保持作物间通风良好、且所处的作物种植要具有较方便的灌溉条件。只有充分保证以上各要素客观条件,才能保障间套种植作物的健康生长,为达到丰产增收创造有利条件。

6 三种作物间作套种栽培技术应用实例

选择某地区的农业种植实例对小麦—玉米—马铃薯间作套种栽培技术优势详细分析。该地区以传统小麦至玉米种植模式为基础,马铃薯品种选择是晚秋光热条件套种一季秋马铃薯,小麦在10月1~10日种植;玉米在5月底~6月初种植;秋马铃薯茬马铃薯收后(10月底11月初)立即耕翻。选择667m2地开展试验种植工作。

6.1 施肥

小麦:耧子耠优质复合肥,施10~15 kg/667m2;小麦拔节前后施尿素10 kg/667m2;小麦扬花灌浆期喷洒0.3%磷酸二氢钾溶液2~3次。玉米:优质复合肥,施2~3 kg/667m2;5~6叶期施三元复合肥 10~15 kg/667m2、尿素5~10 kg/667m2;12~13叶期施尿素25~30 kg/667m2;抽穗期施尿素5~10 kg/667m2。马铃薯:优质三元复合肥,施75~100 kg/667m2、尿素 10~15 kg/667m2或优质腐熟鸡粪100~150 kg/667m2;提苗肥30~50 kg/667m2,尿素3~5 kg/667m2。

6.2 选种

小麦:鲁麦22。玉米:郑单958。马铃薯:荷兰15。

6.3 播种时间

小麦:头一年早中茬是10月1日~10日;第二年是秋马铃薯收获后抢茬抢时播种,播种深度控制3 cm。玉米:5月25日~6月3日播种,下种2~3粒/穴。马铃薯:8月5日~15日播种,播前5~7天浇水造墒,与玉米行间靠向一侧,间距20 cm,沟深5 cm。

6.4 密度

小麦:下种量5.5~6.5 kg/667m2,基本苗10~ 13万株/667m2;成穗20~25万株/667m2。玉米:60~65 cm行距;4 000~4 500穴;成穗4000株以上。马铃薯:60~ 65 cm行距;4 000~4 500穴;成穗4000株以上。

6.5 田间管理

小麦、玉米、马铃薯的田间管理均包括查苗、补苗、除草、浇水、松土等工作。此次项目开展,引起当地政府及农业部门重视,组建专业化的技术小组负责实践工作,经前期勘察检测,了解该地区各项基础条件,满足小麦—玉米—马铃薯间作套种栽培技术实施要求。同时,还在小麦、玉米、马铃薯产量及经济方面均创造了显著效益,其中,小麦产量105 220.2 kg/hm2、玉米产量10 102.2 kg/hm2、马铃薯产量104 436.8 kg/hm2;小麦资金投入12 862.8元/hm2、玉米资金投入11 865.4元/hm2、马铃薯资金投入7 532.6元/hm2;小麦纯收益113 401.4元/hm2、玉米纯收益122 187.7元/hm2、马铃薯纯收益14 692.2元/hm2;小麦产投比10.3、玉米产投比8.8、马铃薯产投比2.0。田间管理有效带动了该地区农业发展,为当地农户解决农业生产相关问题,真正改善农户生活质量、经济条件。

7 农作物间作套种栽培技术推广优势

农作物间种套种属于一种新型技术,主要是对土地资源最大化利用,分析各地区自然条件、气候条件、种植条件、农作物种植要求等,重点提高复种指数,并达到高产、高效目的。结合上述案例分析,农作物间作套种技术可提高效益,降低投资成本,提升农产品的产量,尤其是在贫困地区更适合应用。考虑贫困地区农业基础条件较差、耕地资源较少,主要农作物以小麦、水稻、玉米等为主,而传统化的种植方式由于缺乏现代化的防护保障措施,特别容易受到气候异常变化、病虫害的侵蚀等弊端,同时也无法充分利用土、肥、光等自然条件,导致各类作物的产量不易取得突破性进展。无疑对农村经济水平提升具有阻碍作用。综合上述情况,在条件适宜的地区,可借助农作物间作套种技术,可实现高产、高效,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或方法,是经过实践证明的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有效途径[2]。

间作套种栽培技术对病虫害防控效果起到较好的作用。特别是在农作物间作套种技术实施过程中,可减少土地重茬的危害性,还可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机率,可为农作物营造适合的生长环境及条件。所以,通过在上述案例中具体通过种子选择、施肥、浇水、收割时间控制等,均可做好病虫害的防控工作。如果是在小麦的种植阶段,可着重强调科学的土壤条件及种植条件,实现提前收作,缩短小麦的生长周期。然后,开展玉米的种植工作,并着情考虑玉米植株的正常生长需求,适当施肥、浇水,促进植株良好生长。马铃薯与玉米植物的高契合度,可实现对土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所以在分析不同农作物对土壤中的营养元素要求时,要合理控制农作物的种植种类、种植面积、土壤营养保持均衡等综合因素,实现植株根系深入土壤中,获取土壤的深层营养元素。马铃薯的根系相对较浅,也可对类土壤表层营养充分吸收,有效提高各类营养元素利用率,增强不同作物植株的自身抗病、抗倒伏的能力,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

8 结语

综上所述,掌握小麦—玉米—马铃薯间作套种栽培技术要点及种植优势,在农作物的种植模式选择上要科学合理,还要对间作套种的种植品种进行科学选择,合理的播种期及科学田间管理也是保障间套种植成功的重要因素。具体可针对实例进行实践探究,种植中要突出农作物套种栽培技术的重要作用,引起当地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加大农作物套种栽培技术的推动力度,扩大其应用,带动地区农业创新发展,真正达到改善农户生活质量与经济条件,为我国现代化农业创新发展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间作套种农作物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黄瓜套种苦瓜 赶早上市效益高
俄发现保护农作物新方法
草莓大棚套种西红柿亩增收2万元
夏季农作物如何防热害
不同间作物对连作葡萄生长影响初探
厉害了!农作物“喝”上环保酵素
间作黄豆、花生对核桃幼苗及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番茄套种需注意什么
果园实行间作套种的优势与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