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平衡施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

2023-01-05马占飞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2年5期
关键词:粘虫种肥斑病

马占飞

(黑河市爱辉区西岗子镇乡村振兴发展服务中心,黑龙江黑河 164322)

1 玉米的栽植技术

1.1 种子的选择

黑河市爱辉区属第四、第五积温带,区域内玉米种植面积已达到85%以上,选择抗倒性超强、抗逆性强、脱水快、粮质好、产量高的玉米品种是玉米高产的第一步。第四积温带选择益农玉14号玉米品种种植,第五积温带选择益农玉18号种植。益农玉14号、益农玉18号都具有高抗倒、耐密、抗病、脱水快、粮质好、产量高特点。品种的选择应保证玉米种子选取的合理性,与玉米产量息息相关。应选取颗粒较为饱满且从外观上来看没有显著缺陷的玉米种子,同时应保证玉米品种具有较强的抗病性和抗倒伏性。选择包衣处理过的种子,保证玉米在生长过程中减少病害和虫害的发生。玉米的种植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具体种植期间,一般采用直播的种植方法。

1.2 玉米播种

玉米的播种应选取合适的时间,在进行种子播种的过程中应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通常状况下,在当地气温保持稳定,土壤温度稳定在10℃以上,便可开始播种。玉米产量受到较多因素的影响,植株密植便是其中之一,若是玉米过于密集,之间便会和的争夺,相互之间有所制约,若是玉米植株密度过小,便会导致土地资源浪费。玉米密度的确立需要结合的品种,种植人员应遵照相关技术工作者的指导,科学确立玉米种植密度。可以在田间种植一些大豆,采用配套种植方法。

2 玉米平衡施肥

玉米是一种喜欢阳光和水分的农作物,根系较为发达,比较高大,产量比较高,需要较大的肥料施加量,比较繁茂,对于水分与肥料都比较敏感,在确立玉米肥料施加量与灌水量的过程中,需要予以全面考虑。

处于不同生长阶段玉米,对于营养成分的吸收有所不同,氮素是玉米实际生长中需求量较大的元素。平均来看,100 kg玉米籽的生产需要2~4 kg的氮,1.5~4.0 kg的和0.7~1.5 kg的。在玉米苗期,因为植株比较小,生长相对较慢,对于营养成分的吸收相对较少,玉米苗期需要肥料的量占据全生育期肥料量的20%。从拔节孕穗期开始,至抽穗开花期,玉米生长的速度有所变快,在全生育期中养分的实际需求量占据85%。在开花授粉之后,相应的吸收量会有所降低,这一时期占据总体肥料需求量的13%。

应重视基肥的施加,玉米基肥的施加主要是有机肥料,辅之以化学肥料,基肥的使用应对磷肥和钾肥的施加予以高度关注。种肥施加可以起到壮苗的作用,如果土壤肥料较低,基肥不足或是并未使用基肥的情况下,种肥的施加具有比较显著的效果,应用的过程中采用穴施或是条施的方式,需要予以关注的是,应和种子之间隔开,或是和土壤进行混合,避免出现烧苗情况。

玉米施肥应做到平衡施肥,保障玉米生长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求。在玉米生长过程中,任何元素供应不足都会给其生长带来不利影响。例如,玉米在缺氮的情况会导致其植株生长缓慢,茎秆细弱,同时叶片发黄,玉米植株下部的叶片容易出现早衰等现象,从植株底部向上逐渐出现老叶和落叶现象。缺点不仅会导致玉米生长发育缓慢,而且还会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如果玉米生长过程中缺磷,则主要会影响到玉米根系的发育,导致玉米幼苗生长速度放缓,同时玉米植株高度降低。在玉米生长的中后期,如果缺磷,会导致玉米的穗出现缺粒现象,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如果玉米生长过程中缺钾,不仅会导致玉米幼苗生长速度放缓,而且还会使玉米叶尖和叶片的边缘位置出现坏死现象。不仅如此,玉米缺钾还会影响到玉米根系的生长发育,导致玉米容易出现倒伏现象。同时也会影响到玉米籽粒的淀粉含量,导致玉米的产品和品质降低。由此可见,任何元素的缺失都会给玉米生长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应做好平衡施肥,调整好氮磷钾之间的比例,同时合理施加微量元素肥,为玉米的健康生长奠定基础。除此之外,在平衡施肥过程中还要采用合理的施肥方法,这样才能保障平衡施肥的作用和效果。玉米常用的施肥方法主要由种肥正位分施法以及测土配方施肥法等。

2.1 种肥正位分施技术

种肥正位分施技术是指在施肥过程中将肥料施加在种子的下端,并且用土层将二者隔离开来,肥料在土壤中溶解,进而为玉米的生长提供养分。这种方式有助于提升肥料的利用率,由于肥料处于种子的正下端,能够促进玉米根系向下发展,可以避免玉米幼苗出现倒伏。应用种肥正位分施技术,种子与肥料之间的间隔应控制在3~5 cm左右的厚度,这样施肥深度也会随之提升。通常情况下,施肥过程中的开沟深度应控制在10 cm左右,才能保证施肥效果。

2.2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利用测土配方技术进行施肥,可以充分按照土壤肥力情况和玉米生长的需求,利用平衡施肥法,保证养分能够均衡供给,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实现平衡施肥的有效措施,能够为平衡施肥提供参考和依据,有助于提升施肥的科学性。在施肥过程中,应先施加基肥,后施加种肥,最后追肥,按照上述步骤保证施肥有序进行,对于土壤肥力进行培养,兼顾生态环境的保护。测土配方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主要是按照各生长时期玉米对于养分的不同需求,根据地力差减方法以及肥料效应函数方法对肥料进行科学匹配,保证土壤内部养分的协调性,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运用测土配方技术,可以对土壤养分进行宏观调控,促进玉米的健康生长,可以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几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应用,首先要对土壤进行取样化验,掌握土壤的养分含量情况,并以此为依据确定施肥类型以及肥料的施加量。其次,在春季起垄之前可以将有机肥施加在垄沟之内,还可以选择条施基肥的方式完成。如果经过测定,土壤肥力相对较低,或者因为基肥的用量不足,可以利用口肥进行壮苗。

3 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

3.1 黑粉病的防治

3.1.1 症状。整体生长期间露出的部分都会受到一定的伤害,其中抽雄起是症状表现最为明显的阶段。的每一部分会出现大小各不同的,其中比较大的直径高达15 cm,比较小的病瘤直径为1~2 cm。发展阶段会出现一层外包的,呈现,经后续逐渐变为灰色,在后有从中散出。上常会出现般大小的。上会出现一些囊状的,其余部分通常也都是较大型的。

3.1.2 发生条件与传播方式。在的环境条件下,施加量较多,比较容易出现这种病害问题。相应的会在土壤中或是、堆放的中越冬。越冬的会经萌发阶段生成较小的,通过雨水、与气流完成的传播。由植株中的组织、虫伤位置和幼嫩组织进行侵害。

3.1.3 防治技术。首先,采用农业防治方式。可以采用轮作的种植方法,对于重病区,可以进行相关抗病品种的栽植。做好玉米栽植的管理工作,有效规避氮肥的施加量过多,抽雄以前应确保水分供应充足。田间种植早期阶段,若观察到病瘤需要在第一时间内予以刈除处理,且执行深埋操作,在秋收以后对病残体进行彻底清除,执行深翻操作,这样可以有效降低初侵染源的入侵。其次,采用药物防治方式。玉米种植播种过程中,种子量0.4%和20%浓度的进行拌种处理,并使用相关针对及其予以处理。

3.2 玉米大斑病病的防治

3.2.1 症状。玉米大斑病会导致玉米叶片出现水渍形状的青灰色斑点,并且会逐步向叶片两侧扩展,导致玉米叶片两侧边缘位置呈现暗褐色,同时在叶片中间会出现青灰色的大斑。随着病情的加重,会导致叶片枯死。玉米大斑病通常会先出现在玉米下部叶片上,然后逐渐向上扩展

3.2.2 发生条件与传播方式。玉米大斑病的病原菌为分生孢子后者菌丝为主,病原附着在发病秸秆或者叶片部位越冬,进而会下茬玉米造成感染。除此之外,病原也会附着于玉米种子上,进而对玉米造成感染。病原菌感染玉米植株后,会在2周左右时间内在病斑上产生分生孢子,新产生的分生孢子会随着气流传播,造成更大的范围的感染。因此玉米大斑病具有较强的传染能力。玉米大斑病的流行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方面会受玉米品种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会受环境的影响。对于玉米大斑病而言,通常在90%以上湿度情况下,环境温度在20~25℃的情况最容易发生,如果温度不适宜,并且湿度小于60%的情况下,则可以有效抑制大斑病的发展与扩散。

3.2.3 防治技术。这对玉米大斑病的方式,首先要选择抗病能力强的玉米品种,这是最主要的防治措施。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适时早播的方式。科学施肥以及田间管理也是有效的防治手段。如果采用药剂防治,则可以喷施25%嘧菌酯或吡唑醚菌酯40~ 50 g/667m2,连续喷施2~3次即可,每次间隔10天左右。

3.3 玉米螟的防治

3.3.1 症状。玉米螟以没有展开的心叶或是叶肉为食,导致花叶现象的出现。在完成抽穗以后,会钻蛀茎干中,这样玉米雌穗的发育便会受到一定的阻碍,导致减产情况的出现。蛀孔位置在遇风的情况下比较容易断裂,进一步加严重减产。幼虫会直接蛀食雌穗的嫩粒,导致籽粒发生变质和霉变。

3.3.2 发生条件与传播方式。通常越冬比较大的年份,田间一代与被害株率较高。越冬通常具有比较强的抵抗严寒能力,即便是动冬季气候比较寒冷的情况下,也不会对其产生比较大的影响,越冬便会开始。湿度是在数量上发生变化的主要。咬食比较的,或是对和进行吸食,在获取充分的水分以后便会、,开始正常的产卵。低湿的环境对其化蛹、以及的成活都是十分不利的。其中的在寄主植物的、根花中完成越冬,开春之时便进行化蛹和羽化,会将产在叶面的背部位置,经孵化变成幼虫,对玉米的生长产生一定的危害。

3.3.3 防治技术。首先,进行的消灭。在完成之前,把存在的当作燃料,对进行封存,并。对越冬幼虫进行消灭处理,是降低比较合理的措施。其次,的防治。在玉米生长至大口期,应用“”的方式将1.5%浓度的或3%浓度的剂,根据1.5~2 kg/667m2的施加量进行处理,可以收获比较显著的效果。最后,生物防治。在心叶中期进行白僵菌粒剂的撒施,也就是把含菌量是50~500亿/g的500 g和过筛的5kg进行拌匀处理,在玉米中进行撒施。也可以应用玉米螟的天敌赤眼蜂进行防治。也就是在虫相应的率在20%左右的情况下,每亩地设置5~10个,为15 000~30 000头。

3.4 粘虫的防治

3.4.1 症状。粘虫具有较杂的食性特点,特别比较喜欢禾本科植物。其会对玉米叶组织进行咬食,在虫害范围较大时,会把叶片全部吃光,只剩下光杆,抽出的玉米穗和也会被咬断。在食料比较缺少的情况下,会成群进行迁移,粘虫在逐渐老熟后,便暂停取食。

3.4.2 发生条件和传播方式。粘虫喜欢生存在高湿且温暖的环境下,在初代粘虫迁入期的5月下旬到6月降水较多的时节,便会出现二代粘虫。低湿和高温环境下对于粘虫的生存较为不利,粘虫属于远距离型迁飞虫害。

3.4.3 防治技术。首先,采用方式。为了避免幼虫向迁移发生虫害,在的玉米田附近施用2.5%浓度的,撒成四寸的宽药带予以处理。玉米田在三龄之前,使用20%浓度的,15~45 g/667m2,加入50 kg的水进行喷施,或是使用灭扫剂(浓度:5%,稀释比1 000~1 500倍液)。其次,生物防治。对于低龄幼虫期的粘虫,使用1~3号的200PPM对粘虫幼虫进行防治,这种药剂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而且不会杀伤天敌,药物使用较安全,在用量较少的情况下不会导致受到污染。

4 结语

提高玉米种植产量,对国家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可提高农民收入。但玉米在实际生长过程中,很多因素会导致玉米产量受到影响,种植人员应采用先进的玉米种植技术,并且应做好玉米种植肥料的施加工作及病虫害防治工作,降低病虫害的不利影响,提高玉米产量,促进我国农业的良好发展。

猜你喜欢

粘虫种肥斑病
立即全面普查 警惕二代粘虫发生
黄瓜靶斑病咋防治
种肥施用关键技术与原则
阳泉市二代粘虫发生趋势预报
种肥施用关键技术与原则
浅析玉米小斑病流行特点及防治技术
太原植保站:开展查治二代粘虫
试论玉米大斑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
玉米大斑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
山东省农科院小麦种肥同播技术节肥效果明显